标题 | 不同血管通路在尿毒症患者血液透析中的应用效果比较 |
范文 | 摘要:目的:探究不同血管通路在尿毒症患者血液透析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2020年3月--2021年2月的患者作为观察对象,并分为一组(采用长期深静脉置管为血管通路)和二组(采用自体动静脉瘘为血管通路)。结果:一组和二组Hs-CRP、IL-6对照中,二组情况较优于一组,两组有差异,p小于0.05;一组和二组治疗有效率和并发症发生率对照中,一组分别为90.47%、23.80%,二组分别为97.61%、2.38%,两组有差异,p小于0.05。结论:在尿毒症患者血液透析治疗中采用不同血管通路都具有治疗效果,但是自体动静脉瘘为血管通路能够降低并发症的发生,值得临床推荐使用。 关键词:尿毒症;血液透析;血管通路;应用效果 【中图分类号】R318.1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026(2021)03-118-01 1.一般资料和方法 1.1一般资料 将2020年3月--2021年2月的患者作为观察对象,并分为一组(采用长期深静脉置管为血管通路)和二组(采用自体动静脉瘘为血管通路)。一组42例,患者在35--67岁之间,男25例,女17例;二组42例,患者在36--67岁之间,男24例,女18例。(p>0.05),两组资料无差异。 1.2纳排标准 纳入标准:经检查属于尿毒症诊断标准;患者同意本次研究;签署知情同意书;患者精神状态和意识清楚。 排除标准:患有其他器官性病变患者;患有家族遗传病症者;有其他恶性肿瘤患者;神经、精神类疾病患者。 1.3方法 两组患者均采用同一型号的血液透析机进行透析治疗,透析液为标准碳酸氢盐,透析液流量为500毫升/分钟,血流量为250--300毫升/分钟,每次透析时间为4小时,一周两次左右。 1.3.1一組 一组采用长期深静脉置管为血管通路,一般选取患者的颈内静脉或者股静脉进行置管,然后采用双腔导管,置管完成以后将导管固定,然后与透析机进行连接,以便能够将体内的毒性物质和多余的水分清除干净[2]。 1.3.2二组 二组采用自体动静脉瘘为血管通路,首先对患者进行局部麻醉,然后实施自体动静脉吻合术,对患者的用手习惯进行掌握,选择非习惯用手的一侧进行造瘘,然后对患者的血管情况进行评估,首选前臂腕部桡动脉--头静脉内瘘,血管吻合的方式为动、静脉端侧吻合,构成皮下动静脉内瘘,内瘘成熟以后,后期每次透析时就可以采取单曲穿刺,穿刺针采用16G艾贝尔穿刺针,将动脉血引导透析器中,再由静脉端回流到患者的体内,术后给予患者3天抗菌药物的治疗,如果患者存在血压较低和高凝状态,就需要进行皮下低分子肝素注射干预[3]。 1.4统计学 采用SPSSI18.0软件,计数资料和计量资料分别用t和x2检验,P<0.05表示两组数据有差异。 2.结果 2.1两组治疗后微炎症治疗情况 一组和二组Hs-CRP、IL-6对照中,二组情况优于一组,两组有差异,p小于0.05。如表1所示。 2.2两组治疗效果和并发症情况 一组和二组治疗有效率和并发症发生率对照中,一组分别为90.47%、23.80%,二组分别为97.61%、2.38%,两组有差异,p小于0.05。如表2所示。 3.讨论 血管通路对于尿毒症血液透析患者有着重要的意义,随着血液透析这种治疗方式在尿毒症患者治疗中的广泛推广,医护人员对血管通路的选择也更加关注和重视。根据相关研究发现,不同的血管通络对于尿毒症血液透析患者的透析效果以及对患者造成的并发症发生率也不同,而长期深静脉置管的使用年限为75个月左右,对于血管条件较差、心功能不全的患者而言比较适用,但是长期地使用也会造成栓塞、感染、堵管等等并发症。而自体动静脉瘘为血管通路是一种永久性的通路,较之其他类型通路有明显优势,如狭窄发生率低、血栓形成率低、可反复穿刺、自行愈合、感染发生率低,并且使用年限高达10年以上,血流量能够达到800毫升/分钟。 为了获得不同血管通路对尿毒症血液透析的治疗效果,本次采用两组对照分析,首先观察两组治疗后微炎症治疗情况:一组和二组Hs-CRP、IL-6对照中,一组分别为15.71±2.89(mg/L)、135.68±17.64(pg/ml),二组分别为11.32±2.17(mg/L)、110.51±16.55(pg/ml),两组有差异;然后分析两组治疗效果和并发症情况:一组和二组治疗有效率和并发症发生率对照中,一组分别为90.47%、23.80%,二组分别为97.61%、2.38%,两组有差异。 综上所述,在尿毒症患者血液透析治疗中采用不同血管通路都具有治疗效果,但是自体动静脉瘘为血管通路能够减少并发症的发生,改善患者体内环境,该方式可推广。 参考文献 [1]蒋利,王永春.不同血管通路对维持性血液透析尿毒症患者的影响[J].实用临床医药杂志,2020,24(18):81-84. [2]解长飞.两种血管通路在尿毒症患者血液透析中的应用效果比较[J].当代医学,2019,25(06):51-53. [3]李荣华,刘超.不同类型长期血管通路在尿毒症血液透析中的应用效果比较[J].深圳中西医结合杂志,2018,28(13):179-180. 作者简介:刘思沂(1991-07-),女,汉族,本科,云南昆明人,住院医师,研究方向:肾内科。 昆明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云南昆明 650000 |
随便看 |
|
科学优质学术资源、百科知识分享平台,免费提供知识科普、生活经验分享、中外学术论文、各类范文、学术文献、教学资料、学术期刊、会议、报纸、杂志、工具书等各类资源检索、在线阅读和软件app下载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