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论文:

 

标题 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境外修读学分培养模式研究
范文

    赵春燕

    摘? 要:随着经济全球化和区域经济一体化的纵深发展,境外修读学分成为了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创新型人才培养模式。文章通过问卷调查研究发现,学生和家长对境外修读学分培养模式持有积极的态度,但该模式在实施过程中主要面临学生和家长对该模式认识不够、学生外语水平不能达到境外修读院校要求以及境外修读所需费用较高的困难。建议通过加大对境外修读学分培养模式的宣传力度、创造国际化学习氛围、给予学生境外修读支持等措施推进境外修读学分培养模式的实施。

    关键词:境外修读学分;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人才培养模式

    中图分类号:C96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2096-000X(2021)08-0012-04

    Abstract: With the deep development of economic globalization and integration, overseas credit study has become an innovative training mode of international economy and trade major. Based on the questionnaire survey, the study finds that students and their parents have a positive attitude towards the credit training mode of overseas study, but the mode mainly faces the difficulties of insufficient understanding of this mode, high cost of overseas study and students' foreign language level failing to meet the requirements of overseasuniversities. The paper suggests that we should strengthen publicity, form an international atmosphere, and implement supporting measures for students' overseas study to promote the development of overseas study credit training mode.

    Keywords: overseas credits training; international economy and trade major; training mode

    一、概述

    伴随着经济全球化和区域经济一体化的纵深发展, 国家之间和地区之间的竞争日趋激烈。实践证明,熟悉国际惯例、具有国际视野、掌握国际通用知识的高端人才是确保一国或一地区在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的关键,国际化人才的培养日益成为了提升国家核心竞争力的重要力量[1]。为了适应时代发展的需要,世界各国高校加快了国际化发展步伐。与境外院校开展多层次、宽领域的合作,培养具有扎实理论知识储备、通晓国际规则、能够参与国际事务和应对国际竞争的国际化人才,提高我国教育国际化水平,成为高校人才培养的重要目标之一[2],鼓励在校大学生赴境外修读学分成为了高校在经济全球化和一体化背景下推进人才培养国际化的重要举措。

    尽管各高校对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人才的国际化培养模式进行了有益的探索,整体提升了人才培养质量,然而,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人才依然存在供过于求的状况。主要原因在于现有的人才培养模式与国际化的人才需求之间存在脱节现象[3]。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人才除了需要掌握贸易理论和操作的相关知识,还需要具备较强的外语水平和广阔的国际视野。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的学生,选择一学期或一学年赴境外院校修读相关专业课程,将有助于他们了解国外文化、开阔国际视野、提高外语综合应用能力和跨文化交流能力,从而能够适应新形势下我国对人才需求的变化。

    二、实施境外修读学分培养模式的必要性和可行性分析

    (一)实施境外修读学分培养模式的必要性

    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由北美、西欧、澳洲以及日本等发达国家和地区率先起步,拉美、亚洲、非洲不少发展中国家积极参与,形成了一股前所未有的世界性的高等教育国际化浪潮[4]。越来越多的国家意识到,实施人才培養的国际化,有助于更好服务本国或地区的发展。与此同时,经济全球化和区域经济一体化形成了包括采购、生产、贸易、售后服务等诸多环节在内的全球价值链,增加了我国对应用型、复合型、国际化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人才的需求。培养精通外语、专业知识优良,具有全球化视野的高端复合型人才,是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一大创新[5]。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的人才培养模式,不仅要从面向世界、面向未来、面向现代化的高度培养出系统掌握经济学基本原理和国际贸易基本理论,熟悉国际贸易规则和惯例,具有从事对外经贸工作基本技能的人才,还应该注重对学生全球视野和开放意识的培养,使学生在掌握贸易、投资等专业知识的同时,还要具备一定的语言能力、高度的责任心、政治敏感性以及国际视野[3]。然而,目前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相对单一,主要依赖课堂教学,以给学生传授理论知识为主,考核方式单一,忽略了对学生综合应用能力和国际视野的培养。这种人才培养模式,很难满足社会对既掌握扎实的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知识又具有综合的业务操作能力和开阔的国际视野的人才需求。更为重要的是,由于现有人才培养模式和社会需求的脱节,导致大多数高校培养出来的国际经济与贸易人才难以胜任本专业相关工作。

    通过境外修读学分培养模式,鼓励学生到境外开展学习与科研,就是以开放的理念促进国际化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和创新、提高国际化人才培养水平[6]。境外修读一方面可以拓宽学生的国际视野,提高学生的跨文化交流能力、增强对环境的适应性,从而满足经济全球化和一体化背景下对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具有国际视野、通晓国际规则、能够参与国际事务和国际竞争的国际化人才的需求,另一方面可以为我国大学加快人才培养国际化步伐、提高国际化人才培养质量提供相应的经验借鉴。

    (二)实施境外修读学分培养模式的可行性

    笔者对美国蒙特圣文森大学、蒙特克莱尔州立大学、英国德蒙福特大学、安格利亚鲁斯金大学、德国德累斯顿国际大学、韩国江南大学等十二所境外高校开展网络调研后发现,尽管被调研高校境外修读学分培养模式的具体实施政策有所不同,但对该培养模式重要性及可行性的认知是基本一致的。以被调研的德国德累斯顿国际大学为例,该校推行境外修读学分“必修”模式,即要求在校学生至少要有一个学期或者一学年在境外大学学习,以此开阔学生的国际视野,增强学生的就业竞争能力。当然,这种模式的推广也和欧洲学分互认体系(ECTS)的发展壮大密不可分。英国德蒙福特大学、美国蒙特圣文森大学等被调研的境外高校则开启了境外修读学分“选修”模式,即对学生进行积极的引导,鼓励学生境外修读,并为学生境外修读开放绿色通道。

    笔者也对国内高校进行了网络调研和实地考察,大部分的被调研高校尚未推行境外修读学分培养模式,少数高校充分认识到了境外修读学分的重要性,并已经形成了成熟的做法。上海师范大学每年有大量的在校学生赴境外合作院校修读学分,境外修读学分培养模式在该校已经形成了一定的规模与品牌。厦门大学则通过积极引进境外优质教学资源,与境外名校合作办学,从而为学生境外修读学分创造便利的条件。也有一些被调研的高校,他们已经认识到了境外修读学分培养模式的重要性,正在积极探索实施途径。

    境外修读学分培养模式的实施,离不开学生和家长的认同与支持,笔者对北京师范大学珠海分校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的学生和家长开展了问卷调查。问卷从学生和家长对境外修读学分培养模式的了解程度、对该培养模式的认同程度、可以承担的费用、赴境外修读存在的困难、希望在哪些方面获得学校的帮助等方面开展了调查。笔者在北京师范大学珠海分校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学生中发放“境外修读学分学生意愿问卷调查表”,共发放问卷159份,回收问卷159份,有效问卷157份,问卷回收率100%,有效率为98.7%。在开展对学生的问卷调查的同时,笔者将“境外修读学分家长意愿问卷调查表”发送到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学生家长群,共发放调查问卷150份,回收问卷150份,有效问卷146份,问卷回收率100%,有效率为97.33%。通过对问卷结果的分析,笔者发现学生都希望在大学四年的学习过程中,能有境外修读的经历,绝大部分家长也愿意支持学生境外修读,他们可以接受的境外修读费用在3-5万元人民币。

    不管是从网络调研还是实地走访的结果来看,随着社会对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毕业生能力要求的变化,培养具有国际视野、熟练运用外语、高效开展跨文化交流的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毕业生成为高校创新型人才培养模式的重大举措。从问卷调查的结果来看,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的在校学生也具有赴境外修读学分的意愿,在经济条件许可的情况下,家长会大力支持学生境外修读学分。因此,境外修读学分培养模式将成为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本科教育中人才培养的创新型模式,本科院校应按照“优势互补,资源共享,互惠互利,共同发展”的原则,扩大与境外院校的合作,凸显人才培养过程中的国际化特色。

    三、境外修读学分培养模式面临的主要困难

    虽然境外修读学分培养模式有助于扩大学生的国际视野、提高跨文化交流能力、适应经济新形势下社会对国际化人才的需求,但该模式在具体实施中存在一些困难,如果这些困难不解决,境外修读学分培养模式的推进将会面临很大的障碍。本文结合问卷调查的结果将境外修读学分培养模式实施过程中面临的困难进行梳理和分析。

    (一)学生和家长对境外修读学分培养模式的认识

    不够

    目前国内高校在实施对学生的国际化培养过程中,较为成熟的做法有:2+2项目、交换生项目、游学项目,学生和家长相对比较了解以上项目的具体做法和要求,但由于境外修读学分在国内还不是很成熟,也没有形成统一的模式,再加上宣传力度不够,使得学生和家长对该培养模式的具体做法以及会给学生带来的益处缺少了解。问卷调查的数据表明,了解境外修读学分培养模式具体做法的同学占比为76%,家长占比只有25%。因此,学生和家长,尤其是家长对境外修读学分培养模式认识不够,是限制该培养模式顺利实施的重要原因。

    (二)学生外语水平不能达到境外修读院校要求

    境外高校对可以接收的修读学分学生的语言水平有一定要求,大部分境外高校要求学生的雅思成绩达到6.0以上。对于外语水平不高的同学,面对境外高校雅思6.0的要求,往往望而却步。有些同学尽管雅思成绩可以达到6.0,但是对自己的外语听力水平和口语水平缺乏自信,他们会顾虑能否顺利获得境外高校的课程学分。问卷调查的数据表明,认为自己外语不好而不想赴境外修读的学生占32%。因此,学生的外语水平成为境外修读学分培养模式实施面临的另一阻碍。

    (三)境外修读学分所需费用较高

    和国内高校相同,境外高校也是按照学年来收取学费的。尽管不同区位的境外高校学费有所差异,但大多都是在一学年3万元人民币左右,加上住宿费和往返的交通费用,境外修读一年的费用在5万元左右,对于家庭经济条件不好的学生,这笔费用是很大的负担。通过对问卷的分析,本文也发现境外修读所需費用是学生和家长考虑的重要因素,42%的学生表示费用是他们境外修读面临的最大困难,28%的家长表示因费用问题而不愿让孩子境外修读。

    四、推进境外修读学分培养模式的建议

    基于境外修读学分培养模式在实施中面临的困难,本文提出如下解决方案。

    (一)加大对境外修读学分培养模式的宣传

    由于学生及家长对境外修读学分的重要性以及具体做法认识不够,加大宣传力度,以多种形式使学生和家长加深对境外修读学分培养模式的认识是非常必要的。首先,可以通过新生入学教育对境外修读学分培养模式进行宣传。入学教育是新生入学后第一次全面了解学校的教育理念和培养模式的机会,同时大部分学生家长也会与学生同行而来,学校可以借此机会,由学务办公室、教务办公室、国际交流与合作办公室、相关院系联合组成新生入学教育工作组,制定具体的宣传方案,从宏观层面宣传人才培养过程中的国际化教育理念,重点突出能力素质培养、国际化视野培养,从微观层面宣传境外修读的必要性和重要性以及该模式的具体实施办法。其次,由于相对于学生,家长对境外修读学分培养模式的认识更为有限,学校可以通过微信群建立家长联系机制,不断宣传国际化的教育理念,通报学校国际化相关活动,让家长感受到国际化氛围,逐步转变理念,认识到对学生国际化视野的培养是学生素质培养的重要举措。再次,可以通过学生社团加大宣传。学生社团是学生活动的重要平台,也是同学之间近距离接触和相互交流的重要途径,学生参与社团的积极性较高。因此,在对境外修读学分培养模式的宣传过程中,可以充分发挥学生社团的作用,收集学生对境外修读学分培养模式的意见和建议,解答他们对该培养模式的疑问,加强对该模式的宣传。最后,邀请境外合作大学来校宣讲。邀请境外合作大学的教师和已赴境外合作大学就读的校友来校进行形式多样的宣讲,重点介绍国外的大学生活和国外大学的国际化政策,大力宣传国际化视野对学生自身发展的重要性,使得学生对境外修读的意义有更为深入的了解。

    (二)实施对境外修读学分培养模式的支持措施

    由于学生语言水平的限制以及境外修读所需的费用较高是该培养模式实施过程中面临的主要困难,学校可以通过出台相关的支持措施来推动境外修读学分培养模式的实施。

    外语水平是目前学生境外修读培养模式的瓶颈之一,也是很多学生对境外修读存在顾虑的重要原因,学校可以通过多种途径提升学生的外语水平。首先,学校在做好基礎类外语课程建设的同时,可以增加双语教学授课比重,鼓励院系积极推出具有鲜明学科特色的双语授课课程,如国际经济学、国际市场营销、跨文化交流等课程,一方面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外语水平,另一方面也让学生对国外的政治、经济、文化等有了更多了解。其次,设置寒暑假外语实践课,鼓励学生自主参加各类外语实践活动,提升学生应用外语进行沟通的能力。再次,改进教学方法,针对目前由于扩招形成教学班学生人数过多的情况,外语课程实施小班化教学[7],通过分组讨论、小组角色扮演、外语小剧场等活动强化课堂教学效果。最后,邀请境外教授和校友举办外文讲座,鼓励学生参加暑期境外游学项目、小学期项目等具有国际化特色的学生活动形成较为浓厚的国际化氛围,提高学生的外语水平。

    费用是制约学生境外修读的另一重要因素,学校可以采取措施对学生给予经济方面的支持。首先,建立境外修读学分奖学金或困难补助金,奖励境外修读学分成绩优秀的学生,针对有境外修读意愿、品学兼优但家庭困难的学生,学校可以为他们提供勤工助学的机会,减轻经济压力。其次,通过鼓励多名学生共同申请同一所境外大学,当申请人数达到一定规模后,和境外合作大学协商减免部分学费。

    (三)加强国际化师资队伍建设

    国际化人才的培养需要国际化的师资队伍。师资队伍的国际化水平会影响学生对境外修读学分的认知。高水平的国际化师资队伍,有助于增强学生赴境外修读的意愿,也有助于学生赴境外修读后能够尽快适应合作院校的教学模式。为此,高校一方面可以通过派遣本校教师外出深造,以此来提高教师自身的国际化水平,并将学习到的国外先进教学理念和教学手段应用到自己的教学实践之中。另一方面,高校可以引进或邀请境外学者来校任教,学生通过与外籍教师面对面的交流,体会不同的文化理念和思维方式,从而缩短他们在境外修读过程中对境外文化的适应期。另外,高校还可以通过加强教育资源的国际共享,使教师能够及时掌握最先进的教学理念和教学手段,深入了解国际前沿理论知识和最新学术动态,提升教师的国际化水平[8]。

    (四)营造国际化校园文化氛围

    营造开放和谐的国际化校园文化可以为境外修读学分培养模式的实施创造有利的外部条件。通过建立国际间高校学术交流和互访机制,积极主办或承办具有一定国际影响力的、系列性的国际学术会议,提升学生的国际化视野,改善和影响学生的思维方式[1]。与境外合作院校共同承办各类大赛和国际文化节活动,支持和鼓励学生参加。成立与国际交流合作相关的学生社团,组织开展与经济全球化、人类命运共同体相关的主题讲座、征文、演讲等活动。组织中外学生交流会、联谊会。利用课余时间组织学生赴跨国企业参观学习。这些活动会对激发学生赴境外修读学分的积极性起到潜移默化的作用。

    五、结束语

    培养既掌握扎实理论知识和操作技能,又具有较强外语水平和开阔国际视野的应用型、复合型人才,是经济全球化和区域经济一体化纵深发展的背景下,高校对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培养模式的一大创新,也是高校适应国家国际化发展战略的需要。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通过实施境外修读学分培养模式,拓展学生的海外经历,提高学生的国际化水平,培养学生的国际视野和全球意识,有助于学生加深对世界多元文化的认识和理解、准确分析和判断复杂多变的国际环境、有效开展跨文化交流和合作,适应新形势下社会对人才需求的变化。目前境外修读学分培养模式主要面临学生和家长对该培养模式的认识不够、学生外语水平无法达到合作院校的要求、境外修读费用较高等困难。本文建议在该模式的推进过程中,可以通过加大对境外修读学分培养模式的宣传力度、实施对境外修读学分的支持措施、加强国际化师资队伍建设以及积极营造国际化校园文化氛围来保障该模式的顺利实施。

    参考文献:

    [1]柯文进.地方高水平大学实施国际化发展路径的实践与探索[J].中国高等教育,2010(23):19-21.

    [2]陈海燕.“一带一路”战略实施与新型国际化人才培养[J].中国高教研究,2017(6):5-57.

    [3]郑雪平,王兰.“一带一路”背景下国贸专业国际化人才培养路径探讨[J].教育理论与实践,2019(39):6-8.

    [4]中国高等教育学会引进国外智力工作分会.大学国际化理论与实践[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7.

    [5]张蕊.国际交流合作背景下高校科研与人才培养模式改革[J].中国高校科技,2018(6):41-43.

    [6]李成明.开放共享理念视角下高等职业教育国际化人才培养平台研究[J].江苏高教,2017(10):76-79.

    [7]蔡小勇,陈辰,余子鹏.新常态经济下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人才国际商务能力需求研究——基于问卷调查结果的分析[J].西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5(10):124-128.

    [8]曾明,徐晨.地方综合性大学国际化人才培养模式探索[J].深圳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9(9):149-152.

随便看

 

科学优质学术资源、百科知识分享平台,免费提供知识科普、生活经验分享、中外学术论文、各类范文、学术文献、教学资料、学术期刊、会议、报纸、杂志、工具书等各类资源检索、在线阅读和软件app下载服务。

 

Copyright © 2004-2023 puapp.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4/12/23 9:42: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