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论文:

 

标题 研究恢复期精神病患者心理症状及护理干预
范文

    黄惠仪 周志享

    

    

    摘要:目的 恢复期精神病患者的心理问题及护理。方法 选择2016年5月至2018年5月入住我院的精神病患者30例,将其设为观察组,选择同期健康检查者30例作为对照组,对两组患者的心理症状进行评估,分析影响其心理状况的因子。结果 两组各因子和总症状指数的总分和均分存在显著差异,对照组均低于研究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抑郁因子、焦虑因子以及人际关系敏感和躯体化因子是影响恢复期精神病患者的心理状况的主要因素,临床可就此展开相应的护理干预措施,提高恢复期精神病患者的康复效率。

    关键词:精神病;心理问题;护理;恢复期

    【中图分类号】R473.7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026(2021)04-245-02

    精神疾病的患者经过良好的治疗逐渐恢复,思维活动和身体运动开始恢复正常,这个时候对于已经适应这种角色和环境的患者来说,开始对出院后的问题开始有所担忧,加之之前病情的影响,会随着另一次的角色转变,社会的压力等会有各种心理问题产生,对于恢复期的患者,一旦出现心理问题,要及时采取相应的护理措施,以更好的促进疾病的完全康复[1]。因此,本研究以精神疾病、健康体检者作为对象,探讨精神病患者恢复期患者心理症状及护理干预措施,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临床资料

    2016年5月至2018年5月入住我院的精神病患者30例,将其设为观察组。纳入标准:(1)所有患者均符合精神病诊断标准,且患者均最终确诊;(2)均能完成症状自评量表SCL90进行评估,且患者均可耐受;(3)意识清楚,能与医生进行沟通、交流。选择同期健康体检者30例设为对照组。排除标准:(1)合并认知功能障碍、恶性肿瘤或入院资料不全者;(2)合并自身免疫系统疾病、器质性疾病者。本研究均获得患者及家属均签署同意书,且获得患者及其家属知情同意。选择同期入院做健康检查的30例患者为对照组。两组性别、年龄发现差异不显著(P>0.05),见表1。

    1.2 方法

    研究工具:症状自评量表SCL90,量表包含焦虑、抑郁、敌对、恐怖、偏执、躯体化、强迫症状、精神病性、人际关系敏感及其他10个因子,每个因子条目数量为10、13、6、7、6、12、10、10、9、7,量表总条目数量为90个,采用1至5分5级评分法,1分表示没有症状,5分表示极重度症状。

    研究方法:在两组研究对象入院是发放打印好的量表对其进行心理症状评估,由指定医护人员一对一指导患者进行量表填写,待量表填写后确保无漏项方可进行回收,对其各因子评分和总症状指数进行统计记录。观察两组患者心理症状调查结果,对其个因子和总症状指数的总分和均分进行统计分析[2]。

    1.3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18.0软件处理,计数资料行x2检验,采用n(%)表示,计量资料行t检验,采用()表示,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两组各因子和总症状指数的总分和均分存在显著差异,对照组均低于研究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详见表1。

    3 讨论

    3.1恢复期精神病患者存在严重心理症状

    从表1我们可看出,两组各因子和总症状指数的总分和均分存在显著差异,对照组均低于研究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由这一研究结果可得出,恢复期精神病患者存在较多的心理问题,尤其是焦虑、抑郁等心理问题较为严重,从研究结果可看出,研究组的抑郁因子、焦虑因子以及人际关系敏感和躯体化因子各条目平均分较高。本从表2?可看出,主要诱发因素有自我价值取向问题、未来的不确定感、情感因素、经济因素及社会因素等,其中自我价值取向问题、未来的不确定感占比最高,其次为情感因素,经济因素与社会因素占比较低[3]。

    3.3针对恢复期精神病患者心理问题相应干预措施

    3.3.1健康教育

    对于恢复期的精神病患者,在自身对个人疾病的基本知识的认识不足的情况下,会对疾病的愈后效果及长期服用药物的不良影响过分担忧。因此,作为医护人员,对于恢复期的精神病患者要注意对于这方面知识的教育和指导。可以采取讲课或发放健康卡片的形式进行宣教。包括疾病的名稱、临床症状、先兆表现、常用药物、注意事项、坚持服药的意义、抗精神病药物常见副反应及应对方法、出院指导等。

    3.3.2协调好家属社会支持力量

    精神病是一种慢性病,对于患者来说,身体某些功能的消退,使得患者更期盼得到情感上的寄托和安慰。因此,要鼓励和支持家属空闲时间来探望患者,让患者感受到亲情的存在,对于因家庭经济困难,导致疾病多次反复、反复住院的患者,医务工作人员要特殊考虑,尽量选用价格相对合理的药物和治疗措施,但要保证质量,同时给予多方面的支持。对待患者我们要有博爱之心,耐心、亲切的对待患者,让他们感觉到有支持的力量存在,在心理上给病人以安慰和促进,从物质上和经济上给予支持[4]。

    3.3.3帮助患者树立信心

    恢复期的精神病患者,思维及精神活动逐渐恢复正常,对于新面对的社会,会担心被歧视,也会担心自己跟不上步伐,往往会表现出烦躁、焦虑等情绪,轻者影响生活质量,重者会影响患者对生活的希望。对于这样的患者,要给予悉心的照顾,让患者感觉自己被认可和尊重,同时,要让患者认识到精神疾病虽然不能根除,但只要掌握疾病的规律,坚持服药,日常生活上加以注意,定期复诊,疾病就能得到控制,尤其是对于年老的人,要更加悉心照顾,增强其依从性,以促进疾病的更好恢复。

    3.3.4丰富患者日常生活活动提升其适应能力

    患者长期的疾病,活动较少。机体的各种功能有一定的衰退,这在一定程度上不利于患者的康复,因此,患者应该多参加一些活动来锻炼机体的功能恢复。如:下棋、打麻将、看电视(戏曲节目)、太极拳、外出散步、朗诵等文艺活动调动大家的积极性。另外,定时的进行疾病探讨座谈会,针对疾病的症状和反应共同探讨有利于患者康复的治疗和护理措施。旨在通过活动让大家逐渐适应角色的转变,提供愉悦、轻松的氛围,为患者出院进入社会新的环境做准备,要患者更积极的接触新事物,促进疾病的康复。

    总而言之,恢复期精神病患者会出现不同类型或不同程度的心理问题,医护人员应重视对患者的心理评估,依据其评估结果分析其诱因,并依据诱因制定针对性的干预措施对患者的心理问题进行改善和消化,更好的促进患者康复进程,使得其社会适应能力和认知能力得到增强。

    参考文献

    [1]赵亿群.恢复期精神病人心理分析及护理对策[J].中外健康文摘,2013,12(8):352-352.

    [2]管庆.康复期住院精神病患者心理冲突原因与护理管理对策[J].实用临床护理学电子杂志,2018,3(50):163+171.

    [3]林淑贤.长期住院康复期精神病患者心理冲突调查及护理管理分析[J].中国医药科学,2017,7(17):186-188.

    [4]周秀洁.住院精神病患者康复期的心理变化与护理措施[J].中国医药指南,2014,12(20):317-318.

    广州市民政局精神病院?广东广州?510430

随便看

 

科学优质学术资源、百科知识分享平台,免费提供知识科普、生活经验分享、中外学术论文、各类范文、学术文献、教学资料、学术期刊、会议、报纸、杂志、工具书等各类资源检索、在线阅读和软件app下载服务。

 

Copyright © 2004-2023 puapp.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4/12/22 17:58: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