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地方性行业院校全日制专业型硕士研究生培养探索 |
范文 | 申志兵 张君涛 梁生荣 钟汉斌 丁丽芹 [摘 要]对于专业型硕士研究生培养的探索,需要打破现有模式的思维定式,积极主动向市场要答案,时刻思考专业型硕士学位研究生人才“为什么要培养”“为谁培养”“靠什么培养”和“如何培养”等一系列问题的解决上,这样在人才培养上才能与时俱进,激发学生主动学习的兴趣,不断培养出优秀的人才。 [关键词]地方性行业院校;全日制专业型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工作站;实践 [中图分类号] G643.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2095-3437(2017)06-0182-02 专业学位是针对社会特定职业领域的需要,培养具有较强的专业能力和职业素养、能够创造性地从事实际工作的高层次应用型专门人才而设置的一种学位类型。[1]别敦荣等人从专业与职业、专业教育与职业教育、专业学位与职业资格证书、专业学位与科学学位之间的关系等方面阐述了专业学位的内涵,认为专业学位具有职业性与学术性相统一、特定的职业指向性和教育的实践依赖性等特征。针对专业型硕士研究生这一特点、现状和地方行业院校的特点,院校要充分利用本行业领域内的企事业单位资源,以及这些单位对不同层次人才的需求情况,强化学生在校期间的职业化教育,与部分大型企业、研究机构和工程设计单位联合培养社会急需的高技术人才。本研究尝试通过调整现行的专业型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和考核标准,探索出一套培养质量有新提高、实践创新能力有新突破、专业领域知识有新内容、更加符合现代社会需求的全日制专业型硕士研究生(下文简称专硕)创新型培养模式。 一、提高专硕的生源质量和优化培养方式 (一)扩大招生宣传,提高行业认可度 专硕教育在我国起步晚,大部分专硕是在招生时由调剂而来,故其生源质量比学术型硕士(下文简称学硕)稍差。针对这一现象,学校一方面应通过媒体、会议、到兄弟院校宣传考察建立合作关系等形式大力宣传全日制专业学位教育,使广大考生认识到全日制专业型与学术型的硕士研究生教育是属于同一层次、不同培养类型的教育。同时,学校还应加大对用人单位的宣传,让尤其是与专业相关的企事业单位知道当前的专硕更适合在企事业单位发展,他们具有更强的工程实践能力和技术创新能力。 (二)建立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的课程体系,改进教学方式,提高教学质量 教学内容上,应采取理论与实践有机结合的方式,突出实践教学环节。课程设置上要围绕职业发展特点,增加职业资格认证所需的课程,让专硕教育与职业挂钩。例如西安石油大学化学工程领域的专硕培养工作站有炼油厂、化工厂工程类企业单位,也有炼油化工方面的研究院所。学生在专业实践和毕业论文写作环节会遇到完全不同的工作环境和课题,所需要的研究方法也截然不同,因此课程设置工作可结合工作站方面的课题需要开设适当的课程,尤其工作站的一些最新的研究或技改课题,可以聘请工作站的老师来担任理论课任课教师,提高学生的专业水平,这样既能激发学生探索新知识新技能的欲望,又能提高学生主动开展科研的积极性。 (三)以学科建设为导向建设科学实践基地 学校应加大投资力度,改善实验教学条件,建立研究生专用实验室,为科研实验提供重要的客观条件。学校和学院要进一步与企业建立联合培养合作关系,完善现有的与企业合作培养的各项规章制度,同时在全国范围内的石油、石化、化工企事业单位广泛建立专业型硕士研究生工作站。这样一方面可以壮大专硕的培养力量,另一方面可以为专硕培养树立品牌,更好地促进学生就业。 与此同时,还要重视中小型企业的需求。当前,中小型企业是国民经济发展的主要动力,很多中小型企业也具有较强的科研能力,有些中小型企业还具有嗅觉灵敏、市场反应快的优点。因此,可以选择有一定能力的中小型企业作为专硕联合培养工作站,以培养出具备更强社会适应性的高技术专业人才。那些条件相对差一些的企业,可以作为专硕的专业实践基地。 (四)深化改革,完善培养激励机制 增加专硕导师的教学工作量,制订工作量的计算方法;学校下拨专硕专项培养经费供学生实践使用;制定合作企业工作站激励办法,在大型实验仪器共享、项目合作、学术交流等方面给予一定的优惠政策,从而使企业能够积极参与到专硕教育中来。专硕应享受和学硕一样的待遇,包括奖助学金、评奖、评优等。从政策上和制度上保证校内的培养单位和研究工作站依托单位的合法权益,在政策层面充分调动双方的积极性,共同为专硕的培养建设良好的平台。 二、专项培养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 专硕教育是为了培养一批具有一技之长且能够适应现代化生产所需要的高级应用型人才。基于这样的培养目标,绝大多数高校对专硕的培养采取理论学习+企业实践+学位论文的模式,学制一般为3 年。影响我国专硕培养的因素很多,从总体来看它是社会、学校、企业、学科、导师等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下面针对专硕的培养方式,对学生培养过程的各个环节的评价考核方式进行研究。 (一)导师制度及评价指标 专硕的培养过程实行校内和工作站双导师制,学生和两位导师进行双向选择:学生根据自己的专业经历和专业特长选择不同特点的校内导师和不同工作性质的研究生工作站内导师,导师也根据自己的专业方向和研究需要选择学生。确定师生关系后,通常由校外导师制定学生的培养计划,校内导师负责协助培养学生,指导学生开展理论课学习,联络处理工作站和学校间的关系。培养计划由两位导师根据学生特点和自己的研究方向制定,并报学校研究生部审核批准备案。 对专硕导师的评价,可从导师的学术能力、责任心和指导作用三方面进行综合评定。导师的学术能力体现在校内外导师的工程实践能力、科研能力方面;导师的责任心主要从校内外导师的指导时间和频率,学生信任度,以及校内外导师的交流时间和频率等方面来考量;导师的指导作用体现在校内外导师指导学生的师生比、校内外导师的研究方向关联度、学生研究能力的培养等方面。针对这些考核角度,将工作站及其研究课题和学生能力培养有机结合起来加以认真研究,制定出相应的量化考核指标和奖励机制,调动导师和学生的研究积极性与主动性。 (二)培养过程的评价指标 培养过程主要指学生在理论学习阶段、专业实践阶段和论文写作阶段,学校、工作站、导师为学生提供各项资源指标,如校内学习资源(纸质书、电子文献数据库、科研设备),学术氛围,学校对专业实践基地和工作站的资金投入,基地和工作站依托企业的类型和规模等,学生数目与实践基地和工作站数目的比例,基地和工作的学习资源以及学位论文选题与工作站的密切程度,以及论文的创新性和实用性等。 (三)专硕管理教育方面的评价 专项管理教育的目的是保证专硕的培养质量。学校研究生部应根据专业学位的特点和招生专业特点制定出各项管理制度,并且严格执行,保证学生的培养质量。专硕管理教育主要从培养与教学管理、学位论文,以及专业实践基地、工作站的学生学习生活管理等。这里面主要包括专硕培养方案的设置、课程设置、专业教材设置、教学整体效果、教学监督机制建设、论文过程的规范管理、完善的规章制度、管理人员的综合素质等评价指标。 (四)专硕的外部评价 专硕的外部评价主要指用人单位的满意度和社会评价,这一评价结果对整个研究生培养环节具有一票否决作用,也对进一步优化教学、改进培养方式具有积极的推动作用。这一评价指标主要体现在专硕在工作单位的整体表现和发展潜力,对工作能否胜任,以及一次性就业率、工作待遇和社会信誉度等。 三、结论 综上所述,对专硕培养方式的探索,需要打破现有模式的思维定式,积极主动向市场要答案,时刻思考专硕人才“为什么要培养”“为谁培养”“靠什么培养”和“如何培养”等一系列问题的解决上,这样在人才培养上才能与时俱进,激发学生主动学习的兴趣,不断培养出优秀的人才。 [ 参 考 文 献 ] [1] 曹洁,张小玲,武文洁.对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教育与培养模式的思考与探索[J].清华大学教育研究,2015(1):60-63. [2] 赵婷婷,王文,谢姚.全日制专业型硕士生培养方案初步总结——以机械工程专业为例[J].中国校外教育,2013(9):39-40. [3] 别敦荣,赵映川,闫建璋.专业学位概念释义及其定位[J]. 高等教育研究,2009(6):52-59. [責任编辑:庞丹丹] |
随便看 |
|
科学优质学术资源、百科知识分享平台,免费提供知识科普、生活经验分享、中外学术论文、各类范文、学术文献、教学资料、学术期刊、会议、报纸、杂志、工具书等各类资源检索、在线阅读和软件app下载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