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面向人才培养的高校教工党支部工作创新模式研究 |
范文 | 王杨+许晓峰+左开中 [摘 要]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如何创新高校教工党支部的工作模式是提升高校党委整体工作水平的重要内容之一。在承担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和文化传承与创新四大基本任务的过程中,有效地创新基层教工党支部的工作机制是增强党支部活力的重要途径之一。基于基层党支部的实践经验,提出一种以生为本、业务驱动的面向人才培养的高校基层党支部工作创新机制。安徽师大软件工程与网络工程党支部的工作成效,验证了该党支部工作创新机制具有可行性和有效性。 [关键词]人才培养;基层党支部;工作创新机制 [中图分类号] G434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2095-3437(2017)08-0165-02 一、当前高校基层党支部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高校基层教工党支部在高校党委的领导下“担负着党在高校直接联系群众、引导群众、组织群众、团结群众,把党的路线、方针、政策落实到基层的重要职责”。高校基层教工党组织居于学校各项工作的前沿阵地,它以独特的地位发挥着无与伦比的作用。党的十八大提出努力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坚持教育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为人民服务,把立德树人作为教育的根本任务,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全面实施素质教育,深化教育领域综合改革,着力提高教育质量,培养学生社会责任感、创新精神、实践能力。高校基层党组织坚持在党建工作与思政教育中贯彻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在大学生素质教育中发挥着十分重要的作用。高校中的二级学院主要是业务驱动型的教学机构。根据调研,我们发现当前的高校基层党支部存在如下问题。 (一)支部自身建设薄弱,党内学习风气有待进一步提高 二级学院的基层党组织担负着传递党的方针政策、引领党员意识形态的作用。近年来,由于高校教师教学与科研压力的不断增加,基层党组织的活动日渐被专业类任务所取代。其学习方式主要是支部书记带领大家学习相关文件;学习内容也因支部活动的固定形式化而缺少新鲜性;工作机制不接地气,工作内容难以解决群众反映强烈的问题;青年教师党员学习制度不规范,发挥不了实质性的作用;党员学习的时间难以保证,学习的渠道不畅、学习动力不足。 (二)主动服务意识不足,内部管理有效性需要增强 近年来,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要求,各级党组织和党员干部必须坚持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的党的作风,主动作为,切实为人民群众解决实际困难。受传统管理思维的影响,当前的基层党支部主动服务的意识缺失,普通教师在教学科研方面的服务诉求难以得到有效满足。此外,基层党支部的管理制度没有形成长效的主动服务机制。因此,健全基层党支部的主动服务制度,强化内部管理,树立团队服务意识,有助于发挥基层党支部的整体优势,进一步树立良好的党支部形象。 (三)工作创新观念不强,实际工作成效的评价需要进一步健全 随着高等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针对当前发展的新形势、新任务、新要求、新问题,基层党支部缺少主动应对的态度。党支部日常工作因循守旧,开展创造性的工作动力不足。工作常常是为了应付检查,实际的工作成效不明显。根据当前现状,需要结合不同学院的实际,制定制度建设计划,建立健全可量化、可操作、可执行、可检查、可监督、可问责的工作机制,形成有效的科学决策机制,助力学院的快速发展。 针对目前高校基层党支部存在的问题,我们结合学院的实际情况,采用支部建在系上的方式,成立了新的基层党支部,将系部的教学与科研工作与有效地结合在一起,努力做到既兼顾到学科建设与专业建设的实施,又满足党支部自身工作的需要。 二、面向人才培养的高校基层党支部创新模式研究与实践 (一)以人才培养为目标,搭建人才成长新平台 软件工程与网络工程党支部自成立以来,积极搭建平台,促进学生成才。该党支部与院党委、院团委、研究生会、学生会等部门一致协作,设立了数计学院本科生零壹学术论坛、本科生学生党员助教团、党员校园数字化建设服务队、平民电脑学校等平台,以各类师生课题为依托,开展了丰富多彩的学术与科研活动。比如其研发的“本科生毕业设计(论文)管理系统”,在功能上能够实现本科生毕业论文的过程化管理,有效地提升了学院本科生毕业论文的质量。 (二)采用项目驱动,拓宽人才培养新途径 科研项目的研究与开发是检验教学实践成果最好的形式之一。结合学院的学科整体设计思路,软件工程与网络工程党支部成员以项目的形式,积极指导学生参加各类学科活动,诸如全国大学生数学建模、全国大学生物联网设计竞赛、“蓝桥杯”等学科竞赛。传统的高校教学在理论教学方面具有很强的优势,但实践教学环节相对薄弱。基于CDIO的实践教学思路,我们将本科生的实践教学相关内容统一纳入采用智能工作流程的教学方式中,将本科生实验教学、实习实训、本科生毕业论文设计、创新训练及学科竞赛等内容在项目申报、导师指导、结题验收三个环节的工作流程中加以实施,这增强了人才培养的有序性和操作性。 (三)主动服务师生,探索学科服务新模式 软件工程与网络工程党支部面向全校学生,积极为全校计算机爱好者提供切磋交流、成果展示的服务平台。为使我校非计算机专业的计算机爱好者能够展示计算机设计水平,我们配合学院教务办、学生会以平民电脑学校为载体,成立信息化建设调研服务队,采用一总队多分队的形式(其中一支分队为研究生实践团队),本科生与研究生相结合,分别在校内外先后开展了校园数字化建设之毕业设计(论文)智能管理系统研发、信息化建设调研、电脑与手机义诊、网站建设、社区居民信息管理系统研发等活动。为加强学生党员的教育培训,构建网络思政教育平台,党支部配合数计学院分党校以第一期学生党员培训班为契机,创建了学院网上党校,目前已开通上线。同时,进一步完善了網络媒体教学机制,形成线上交流与线下学习和实践相互补充、相辅相成的新局面。此外,党支部积极构建QQ群、飞信、微博、微信等新媒体交流平台,实时传递活动动态、学习文件的上传与下载、政策文件解读等方面的内容,逐步发挥新媒体的人才服务作用。 (四)多支部协作,创新支部活动载体 师生联动能够有效地提升支部活动的内涵与质量。学生党支部具有人数多、动力强等优势,但同时也存在活动形式单一、活动范围有限等问题。为了切实增强教工党支部活动的实效性,我们采用多支部协作的方式,结合教工党员自身的教学、科研与社会服务等需求,充分挖掘支部活动内容的要素,激发党员的工作热情。我们选择学科竞赛和暑期大学生实践活动作为支部活动的两大载体,实现教工党支部与学生党支部的相互协作,增强教工党支部的活动的开放性、实效性和社会性。比如,随着移动互联网的快速发展,为了结合专业需求,凝聚校园APP青年人才,发现优秀的APP项目或创意,我们形成了完善的校园APP孵化平台,从而实现了课内与课外活动的无缝对接。此外,为全面深化人才培养机制改革,加强协同联动,构建“教、学、管”一体化,不断提高学院人才培养质量,教工党支部与学生党支部共同协作,积极更新人才培养理念,探索实习实训、就业一体化的育人模式,开辟了人才培养的绿色、快捷通道。 三、结语 随着高等教育的改革与教育信息化时代的到来,如何围绕人才培养开展高校基层党支部的工作是目前高校党建工作的主要内容之一。本文结合学院教学单位的基层党支部实际工作情况,提出了以生为本、业务驱动的基层党支部工作新模式。这一模式充分考虑了高校学院的基本特点,融合了专业背景,使传统的基层党支部活动更接地气、更富鲜活性,并最终推动了高等教育的教學质量和学生综合素质的进一步提高。 [ 参 考 文 献 ] [1] 张琮.高校基层党组织建设实效性探索[J].学术交流,2014(1):202-205. [2] 李燕.大学生创新能力培养刍议[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05(12):75. [3] 安江英,田慧云.我国高校创新型人才培养模式的探索和实践[J].中国电力教育,2006(1):29-32. [4] 王海康.新媒体背景下的高校基层党组织建设探究[J].科教文汇,2011(4):20-22. [5] 贺文琴. 论“三性三型”活动的开展与创新[J].大学教育, 2015(3):82-84. [6] 徐俊毅.推进高校基层党组织创先争优常态化与长效机制建设研究[J].东方企业文化,2013(12):212-213. [责任编辑:陈 明] |
随便看 |
|
科学优质学术资源、百科知识分享平台,免费提供知识科普、生活经验分享、中外学术论文、各类范文、学术文献、教学资料、学术期刊、会议、报纸、杂志、工具书等各类资源检索、在线阅读和软件app下载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