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基于创新理念的农业环境保护课程实践教学探讨 |
范文 | 刘吉利 吴娜 [摘 要]为了更切合现代创新创业人才培养目标的要求,文章根据新的教学改革大纲,对高等院校农学专业特色课程农业环境保护的实践教学进行了改革,分析了这门课程的性质、内容以及重要性,同时提出了实践教学的具体改革措施,以便为相关课程的教学改革提供重要参考。 [关键词]创新;农业环境保护;教学探讨;实践 [中图分类号] G64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2095-3437(2018)05-0074-03 农业环境保护是农业类高校培养人才的一门重要课程,也是国家针对当今面临的环境问题所提出的一种政策性要求,是当代大学生特别是农学专业的大学生需要学习的一门课程,主要是为了提高大学生的环境保护意识,指导其保护环境,合理利用农业自然资源,防止环境污染,维持农业生态平衡,促进生态可持续发展与农业的高效利用。农业环境保护学的实践性非常强, 它是研究人类活动与农业环境之间的对立统一关系,并在此基础上制定保护农业环境的措施和构建农业环境保护体系的科学。农业环境对社会环境的要求特别高,不仅要保护人文环境,而且还要保护自然环境。 一、农业环境保护课程开设的重要性 近年来,随着社会的发展,人类生活节奏的加快,环境污染的问题日益加剧,保护环境已成为当今社会迫在眉睫的任务。所谓环境问题是指由于人类活动作用于人们周围的环境引起了环境质量变化,以及这种变化反过来对人类的生产、生活和健康产生了影响。当前人类面临的全球性环境问题有:气候变暖,臭氧层耗竭,大面积酸雨污染,淡水资源的耗竭及污染;生物多样性锐减,土壤退化及荒漠化,森林面积锐减;突发性的严重污染事故和化学品的污染及越境转移。在此背景下,农业环境保护从各个方面对我们提出了新要求。 众所周知,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有效利用能源、减少环境污染、降低安全生产事故频次、防止环境突发事件、确保生命安全的重要性日益凸显。制定并执行环保政策和措施,志在保护环境的同时改善人民的生活质量,已经成为我国民生工程的关注点。保护环境不仅关乎人们的生存环境,也影响着经济发展。 通过对农业环境保护课程的学习,学生会对环境保护的内容、手段以及基本理论有系统的认识,对大气、水体、土壤环境保护技术有较深入的了解,在此基础上对环境监测、环境质量评价、水污染控制原理与技术、大气污染控制原理与技术、环境管理等课程有一定的认识,为自身将来从事农业环境保护工作奠定基础[1]。农业环境保护课程教学的开展,对社会环境的改造无疑是有帮助的,从社会小团体入手,逐渐影响到大团体,进而保护我们的社会环境。 二、农业环境保护课程的主要内容 对于环境科学而言,环境是指人类的生存环境,它包括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自然环境指的是大气环境、水环境、土壤环境、地质环境和生态环境,并且直接或间接影响到人类的一切自然形成的物质、能量和自然现象的总体。而社会环境主要包括居住环境、生产环境、交通环境和文化环境。环境保护工作主要包括自然保护与环境污染防治两个方面,这是两个既不相同又密切相关的领域。自然保护涉及积极保护自然环境和合理利用并保护土地资源、水资源、生物资源、矿产资源等自然资源。农业环境保护是环境保护下的一个类别,其具体措施需要参考环境保护的一些理念。 农业环境保护是农学专业的选修课,内容包括农业环境保护的基本概念和发展、水体污染及其控制、土壤环境污染与防治、大气污染与农业固体废物的污染防治与农业利用、农药化肥的污染与防治等,涉及化学、物理学、生态学、气象学、土壤学、农业化学、作物栽培学等多门学科的理论与基础知识,是建立在这些基础之上的一门综合性学科。农业环境保护课程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学生对外界环境的认识,并且激发学生保护环境的積极性。 三、农业环境保护课程实践教学改革方法 (一)理论联系实际教学法 传统教学方法中,课堂主导是教师,被动者是学生,这样的教学方法不但会使课堂死气沉沉,而且教学效果也不理想,学生对课堂学习兴趣不浓,教师自我陶醉,学生无动于衷。要改变目前的教学方式,由以教师为主改为以学生为中心,不断更新、完善教学内容,把枯燥的概念、定义和生产实践相联系。比如讲到大气污染时请学生联系身边的环境举例说明有无大气污染的事件发生,大气污染的危害有哪些,我们怎么做才能消除这种危害,良好的大气环境对我们的生活有哪些影响。再如讲到固体废弃物污染时可以请学生思考:我们生活中的垃圾是怎样产生的?垃圾的种类有哪些?为什么要进行垃圾分类?垃圾对我们的生活有哪些危害?垃圾的出路和明天在哪里?垃圾填埋法的优缺点有哪些?垃圾焚烧法的可行性以及存在的问题是什么?请学生以班级或宿舍为单位,制订一个垃圾处理的可行性方案,这样才能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其环境保护意识也才会进一步增强。教师在授课的时候也可以引导学生思考美好的环境对我们每个人的意义有哪些,从自身出发寻找一些保护环境的有效对策。 (二)案例教学法 案例教学法即运用社会或身边发生的事例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说明道理,阐述事实,给学生以启发的教学方法。案例教学法遵循理论联系实际的原则,根据教学目的和教学内容的要求,在教学过程中引入案例,引导学生自主地运用知识,对具体的案例进行深入剖析、思考、辩论,让学生自主地在特定教学情境中发现、提出、分析、解决问题,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 这种教学方法综合教师“教”与学生“学”的形式,用典型案例的方法让学生进一步意识到保护环境的重要性。农业环境保护是从农业方面入手,列举一些农业污染的典型案例,让学生从接触案例到提出问题再到解决问题的方法,比如大气污染、水体污染、土壤污染、固体废弃物污染,这些污染是怎么产生的?我们应该采取哪些行之有效的措施来防治它们?美国洛杉矶光化学烟雾事件的致害污染物有哪些?日本骨痛病事件和水俣事件的危害有哪些?英国伦敦的烟雾事件产生的原因有哪些?比利时马斯河谷烟雾事件的致害污染物有哪些?还可以请学生列举二三十件随手可做的保护环境的小事情。 (三)实习参观教学法 教师在课堂中讲授的知识,要引导学生在实习实践中加以应用。比如教师可以带学生去参观一些导致环境污染的工业基地、污水处理厂、畜禽粪便处理厂等实习基地,从根本问题入手,让学生对环境污染有更直接的认识与体会,激发他们保护环境的意识,积极投入到保护环境的活动中。参观结束后,让每位学生写一份参观体会和污染问题产生原因及解决的分析报告,组织学生讨论污染问题的产生、特点、危害、防治措施,教师再进行归纳总结,提升学生的认识水平与研究能力。通过实习参观教学,学生可以在很短的时间内掌握大量课外知识,这样可以使学生自觉地进行查漏补缺,提高自我认知能力[1]。 采用实习参观教学法,会使学生处处留心保护环境,敦促学生思考污染问题产生的原因以及相关的保护、防治措施,以及怎样创造一个无污染的环境。实习参观教学法相对于案例教学法来说,可以让学生近距离观察环境污染的产生原因、特点、危害以及防治措施等。 (四)调查报告教学法 调查报告是对某一情况、某一事件“去粗取精、去伪存真、由此及彼、由表及里”的分析研究,揭示出本质,寻找出规律,总结出经验,最后以书面形式陈述出来。它的主要类型有介绍典型经验的调查报告、揭露问题的调查报告、反映新生事物的调查报告和反映社会情况的调查报告。农业环境保护主要采用的是揭露问题的调查报告,针对大气、水体、土壤、农业固体废弃物中某一存在的具体问题展开调查,探究问题产生的原因,分析问题的症结所在,提供解决问题的思路和方法。学生通过调查与对比能扩大知识面,学生之间的交流也会更好地帮助他们提出应对环境恶化的方案,进一步丰富他们的课外知识。 环境污染会对人类健康造成一定的威胁,学生在开展调查的时候会涉及大气污染、水体污染、土壤污染对人体健康的危害有哪些,哪些是直接危害哪些是间接危害,对建筑物的腐蚀有哪些影响,对农业生态系统的结构和组成有哪些影响等问题。调查报告可以丰富课堂内容,还可以加深学生的认知程度。保护环境就是保护地球上有限的资源,使资源得到有效合理的利用。只有保护好我们身边的环境,自然资源才能得到有效的开发,才能更好地被利用。 (五)组织开展课外环境保护宣传活动 优美的环境对人的生理心理健康都有好处。据有关专家研究,优美的环境能令人心情愉快、精神焕发、消除疲劳、调节情绪、思维敏捷、陶冶情操。 在农业环境保护课程的实践教学中,教师要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并融入环境保护中去,引导学生从保护环境出发,从自我做起,爱护公共环境,做一个优秀的大学生、一个好公民,不做危害环境的事情,珍惜呵护我们生活的周边环境[2],包括空气、水、土壤等。鼓励学生利用假期、双休日、环境主题日做爱护环境主题宣传,组织一些力所能及的环境保护行动,比如鼓励学生自己办一个以保护环境为主题的板报或者手绘保护环境彩页,在周围同学之间进行宣传,让更多的人做到不乱扔垃圾,不使用一次性塑料盒袋,使用无磷洗衣粉,回收废旧电池,不随地吐痰,对一些化学残渣进行回收处理,保护环境,保护大自然等。教师要让学生意识到学习农业环境保护课程就是学习怎样保护农业自然资源并使其得到合理的利用[3],保护农业环境就是保护我们自己的家园。近几年酸雨、全球气候变暖、雾霾、海平面上升、生物多样性锐减等各种环境问题的日益加剧,对人类的身体健康造成了很大影响。要防止自然环境受到进一步的污染和破坏,不断研究科学有效的解决对策以及后期我们应该注意的问题,同时对受到污染和破坏的农业环境做好综合的治理[4],以创造出适合我们大家生活、工作的环境。 (六)注重課程教学反馈 为了解农业环境保护课程实践教学改革效果,要积极开展问卷调查,因为不同的学生对环境保护的理解不一样。有的学生只知道要保护环境,但对于具体应该怎么做还不是很清楚;有些学生认为只要自己保护环境就可以了,无论别人怎么做无所谓;有的学生不仅自己保护环境,还要督促身边的人一起来保护环境。因此,很有必要让学生认识到保护环境就是保护我们的家园。要了解多元化实践教学改革的优缺点,了解学生对课外环保实践的看法[5],了解学生对教学改革的意见和建议,了解学生的学习态度以及学生对知识的掌握程度,才能更有效地开展好相关教学工作。 四、结语 探讨农业环境保护课程实践教学改革就是认真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实际行动。农业环境保护课程实践教学改革一方面要重视引导学生学好理论知识,另一方面更要注重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与创新能力。理论联系实际才能更好地解决环境污染的问题,教师教学时要适时引入一些身边的典型案例供学生思考。学生可在课余时间开展环境调查和环境保护宣传活动。近几年,宁夏大学农学院农学专业运用新的教学改革模式,很好地调动起学生课外学习的主动性,学生成为这门课程的主体,师生互动良好,学习氛围很好,在很大程度上提高了教学效果。 [ 参 考 文 献 ] [1] 吴娜,刘吉利.农业环境保护教学改革与实践探讨[J]. 大学教育,2016 (1):163-164. [2] 于立红,王孟雪. 《农业环境保护学》课程教学方法改革的研究[J]. 黑龙江农业科学,2012(6):133 -136. [3] 杨性坤. 环境保护课程教学改革探索[J]. 信阳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1(6):110-111. [4] 王强. 多媒体在《环境科学概论》教学中的应用[J].西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6):187-190. [5] 刘旭东. 从知识的教育学到实践的教育学[J]. 高等教育研究,2008(7):50-55. [责任编辑:庞丹丹] |
随便看 |
|
科学优质学术资源、百科知识分享平台,免费提供知识科普、生活经验分享、中外学术论文、各类范文、学术文献、教学资料、学术期刊、会议、报纸、杂志、工具书等各类资源检索、在线阅读和软件app下载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