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论文:

 

标题 论李白诗歌的史学价值
范文 季春元 孙洁 谢谨
[摘 要]李白诗歌的艺术价值为人称道,但其史学价值鲜有人论及。李白诗歌真实描绘了唐玄宗时期社会矛盾不断积聚最终导致“安史之乱”的历史事实,对“安史之乱”造成的社会动荡也有所反映,引发读者对那段历史的深刻反思。李白诗歌的史学价值源自他强烈的国家责任感和他对当时社会现实的广泛接触,源自于他朴素的唯物主义自然观及以史为鉴的社会发展观。
[关键词]李白;诗歌;史学价值
[中图分类号] I106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2095-3437(2018)07-0108-03
《本事诗·高逸》言:“杜甫逢禄山之难,流离陇蜀,毕陈于诗,推见至隐,殆无遗事,故当时号为诗史。”这句话道出了杜诗的史学价值所在。但说到被贺知章赞为“谪仙人”的李白,多赞其诗风格雄奇奔放,俊逸清新,想象丰富,意境奇妙,极富浪漫主义精神,却鲜有人论及李诗的史学价值。从某种意义上说,这是对李白诗歌评价的一个缺陷。
和杜诗相比,李诗的史学价值体现在何处呢?先来看看李白(701-762)所处的历史时代。历史上一般把唐代划分为初唐、盛唐、中唐、晚唐四个阶段,盛唐为时最短。李白的青年时代,生活在“开元之治”的盛唐时期,54岁时遭逢“安史之乱”,唐王朝统治陷入最严重的危机。和当时正值中年、颠沛流离的杜甫相比,李白对“安史之乱”造成的人民苦难的认知不如杜甫深刻。但是,李白比杜甫年长11岁,社会阅历更加丰富,他对从“开元盛世”至“安史之乱”社会矛盾的积聚过程却有着更为全面而深刻的认识,这在他的诗歌中有较为充分的体现。读李白的诗歌,可以帮助我们对“安史之乱”爆发的原因有清晰的认知,这正是李白诗歌史学价值所在。
一、李白诗歌的史学价值体现
(一)李诗全面反映了唐玄宗统治后期的社会状况
唐玄宗在位44年,他在前期起用贤臣,勇于纳谏,改革吏制,振兴经济,兴办文教,加强外交,使得唐朝政通人和,经济繁荣,国力富强,文化昌盛,成为当时世界上最强盛的国家,史称“开元盛世”,时间约为公元713年至741年。公元742年,李白在道士吴筠和贺知章的推荐下,被唐玄宗召入长安,供奉翰林。这时候,唐朝已经步入了下行的轨道。李白入京后,对当时的政治环境极为不满,同唐玄宗统治集团进行了斗争,对处于内忧外患的国家忧心忡忡。作为具有极强社会责任感的杰出诗人李白,用诗句记录着这段历史。
1.吏治的腐朽
到了开元末年,唐玄宗宠信奸佞,使强盛的唐王朝逐步陷入混乱和黑暗:奸佞弄权,一手遮天,打压忠良。具有远大政治抱负的李白对此极为痛心和不满,将其记入自己的诗歌中。对于奸佞弄权,他写道:“举动摇白日,指挥回青天。”(《古风其四十六》)对于良臣受到排挤和打压,他写道“群沙秽明珠,众草凌孤芳。”(《古风其三十七》)“梧桐巢燕雀,枳棘栖鸳鸯。”(《古风其三十九》)对于贤才良士报国无门,他写道:“奈何青云士,弃我如尘埃。珠玉买歌笑,糟糠养贤才。”(《古风其十五》)李白用诗歌生动形象地描绘了“安史之乱”前唐王朝腐朽的政治生态。
2.官僚豪族的经济掠夺
唐玄宗统治中后期,大地主、大官僚等腐朽特权阶层的势力迅速膨胀,其对土地、财富贪婪地搜刮和掠夺,过着奢靡无度的生活。李白对此深恶痛绝,在诗歌中予以揭露。“衣冠照云日,黄金络马头。”“入门上高堂,列定错珍馐。香风引赵舞,清管随齐讴。七十紫鸳鸯,双双戏庭幽。行乐争昼夜,自言度千秋。”(《古风其十八》)这是其中最具代表性一首,通过对东都洛阳官僚豪族生活的描写,揭露了大地主阶层凭借政治特权,四处搜刮金银财宝,广建宅舍园林,鱼肉人民,骑在劳动人民的头上作威作福,置他们于水深火热之中。
3.社会风气的败坏
中国有句古话叫上行下效,上层建筑的糜烂,必然会导致社会风气的败坏。当时宫廷贵族中盛行一种斗鸡的游戏,玄宗于宫中建鸡坊,搜集大批雄健好斗的公鸡以备玩乐。“路逢斗鸡者,冠盖何辉赫。鼻息干虹蜺,行人皆怵惕。” (《古风其二十四》)这首诗用白描的手法,生动地反映了唐玄宗爱以斗鸡为乐,那些投其所好的权奸、小人,得到宠幸,飞黄腾达,气焰嚣张,欺压百姓的社会现实。斗鸡者形象的背后,正是唐玄宗统治集团的昏庸腐朽,骄奢淫逸。这类诗句还有很多,如“斗鸡金宫里,蹴鞠瑶台边。”(《古风其四十六》)“羞逐长安社中儿,吃鸡白狗赌梨栗。”(《行路难其二》)“君不能狸膏金距学斗鸡,坐令鼻息吹虹霓。”(《答王十二寒夜独酌有怀》)从中不难看出当时社会风气的败坏程度。
4.底层百姓的艰辛
李白在政治上受到排挤而被放逐,这使他有机会接触劳动人民,认识到在“盛世”的外衣下,劳动人民辛劳贫苦的生活现实,这也构成了李诗史学价值的重要组成部分。这些诗歌尽管数量不多,却真实生动地再现了当时社会生活的重要侧面。
“吴牛喘月时,拖船一何苦。水浊不可饮,壶浆半成土。”“万人凿盘石,无由达江浒。君看石芒砀,掩泪悲千古。”(《丁都护歌》)这首诗描写了劳动人民在炎热的季节里拖船的劳苦情景,生动地说明农民所受的剥削和压迫越来越惨重,无偿的劳役越来越繁多,人民的生活苦不堪言。李白在这首诗里,对统治集团进行了强烈的控诉,表达了对劳动人民的深切同情。这首诗也隐晦地表现出劳动人民心中正在酝酿着的不满情绪。
“秋浦田舍翁,采鱼水中宿。妻子张白鹇,结罝映深竹。”(《秋浦歌其十六》)这首诗反映的社会现实是,随着土地兼并的日益严重,大量农民丧失了仅有的一点土地。秋浦湖边的农民,在残酷的封建剥削之下,为了维持一家的生计,奔波劳累了一天之后,还要到湖水中捕鱼过夜,老妻幼子还得去张网捕鸟,构成了一幅凄苦心酸的画面。在这幅画面上,是唐玄宗統治集团剥削下,劳动人民所受的痛苦和灾难。
“炉火照天地,红星乱紫烟。赧郎明月夜,歌曲动寒川。” (《秋浦歌其十四》)这首诗用凝练的语言,鲜明的形象,描写了炼矿工人的劳动场面,刻画了炼矿工人质朴明朗的动人形象。这是我国古代诗歌中唯一的歌颂工人生活的诗歌,具有很高的史学价值。
在李白的一些诗歌里,还关注了封建社会里普通妇女的思想感情和生活命运,如《长干行》一诗,以妇女的口吻,描写了女主人公与丈夫的真挚醇厚的爱情:“十五始展眉,愿同尘与灰。”婚后丈夫长期外出冒险远行,女子在家无限担心和想念:“感此伤妾心,坐愁红颜老。” 女子长期忍受离别之苦,承受着精神上和生活上的双重苦楚。由诗推断,这位女子应当是处于社会下层,带有封建社会普通劳动妇女的生活遭遇特点,具有普遍性,反映了当时社会生活的一个侧面。
5.军备的废弛
玄宗末年,荒于政事,内任杨国忠,外用安禄山,唐朝的国防也遭到了空前的破坏。“荒城空大漠,边邑无遗堵。白骨横千霜,嵯峨蔽榛莽。” (《古风其十四》)这首诗记录了边塞地区在胡人的侵扰之下,城镇荡然无存,死者白骨成堆的景象,可见唐朝当时军备废弛,边疆的防御非常空虚。“渡泸及五月,将赴云南征。怯卒非战士,炎方难远行。长号别远亲,日月惨光晶。泣尽继以血,心摧两无声。”(《古风其三十四》)在这种情况下,杨国忠操纵朝政,征讨南诏,结果全军覆没。为掩其败,杨国忠一意孤行,急征兵再战。这首诗写于天宝十年(751年),与杜甫的名诗《兵车行》反映的同是这场战争。这种压迫少数民族的非正义战争,给人民带来了深重的灾难。穷兵黩武,也大量消耗了国家元气。通过对当时政事、军事的分析,并到幽、燕等地探访,,敏感的李白洞幽烛微,感受到山雨欲来的紧张气氛,他和杜甫是最早揭示祸乱将至的诗人。再如,顾炎武在《日知录》中评价李白的《蜀道难》:“时人共言锦城之乐,而不知畏途之险,异地之虞,即事成篇,别无寓意。”从李诗中往往显露出李白的历史敏感性。
(二)李诗反映了“安史之乱”造成的社会动荡
安禄山发动叛乱战争之后,李白诗歌创作的主题,便集中在反对分裂叛乱战争上。李诗从历史的角度记录了“安史之乱”的进程及影响。这场战争不仅造成“九土星分”(《万愤词投魏郎中》),也造成了大量的人员伤亡,“流血涂野草”《古风其十九》、“白骨相撑乱如麻”(《扶风豪士歌》)。此外,安史之乱给人民的生活造成深重的灾难。 “惨戚冰雪里,悲号绝中肠。尺布不掩体,皮肤剧枯桑。” (《北上行》)这首诗写于安史之乱初期,描写了在安史叛军的凶狂蹂躏下,逃难的人群食不果腹,衣不蔽体,疲于奔命的场景。
安史之乱爆发后,唐王朝军队腐败无能,节节败退,安史叛军长驱直下,很快就速度占领洛阳,逼近长安。“旌旗缤纷两河道,战鼓惊山欲倾倒。秦人半作燕地囚,胡马翻啣洛阳草。”(《猛虎行》)李白的这首诗清晰地记录了这段历史。此外,如“俯视洛阳川,茫茫走胡兵。流血涂野草,豺狼尽冠缨”(《古风其十九》)则记录了天宝十五年正月,安禄山在洛阳自称大燕皇帝,建立了统治人民的伪政权的历史事实。
二、李诗史学价值溯源分析
(一)源于强烈的国家责任感
李白在《代寿山答孟少府移文书》中写道:“申管晏之谈,谋帝王之术,奋其智能,愿为辅弼,使寰区大定,海县清一。”由此可见,李白的政治志向是为国效力。“暂因苍生起,谈笑安黎元。”(《书情赠蔡舍人雄》)造福人民是李白不懈的追求。正是出于这样高尚的家国情怀,李白在供奉翰林之后没有安于享乐,与权贵们同流合污,而是选择了一条艰辛的抗争之路。“白日不照吾精诚,杞国无事忧天倾。”(《梁甫吟》)即使遭受排挤,远离国都,国家的安危依旧是他心中的牵挂。在漫游中,李白依然密切关注着时局的安危,心忧佞臣弄权误国,割据势力的日益嚣张。“安史之乱”爆发后,李白的爱国热情因此升华,即使蒙受不白之冤,流放夜郎,他依然在诗中表达出无私帮助国家平定叛军的心愿。“誓欲斩鲸鲵,澄清洛阳水。”“灭虏不言功,飘然陟方壶。”《赠张丞相镐》李白的诗歌关注着国家和社会,具有深刻的爱国内涵,富于社会意义和时代特征,因而具有了史学价值。
(二)源于对当时社会现实的广泛接触
1.长期的漫游生涯
公元725年,24岁的李白离开蜀地,“仗剑去国,辞亲远游”(《上安州裴长史书》),足迹遍布大半个中国。公元742年至744年,李白在长安供奉翰林,因其蔑视权贵,“敢进兴亡言”(《书情赠蔡舍人雄》),被排挤出长安,开始了第二次长期的漫游。纵观李白的一生,不足三年的宫廷生活,三十余载漫游之路。所以,李白有机会广泛接触到唐王朝的各个层面,能够亲身体验到真实的社会生活,这奠定了李白诗歌的史学基础。
2.参与平叛的经历
“安史之乱”时,李白在庐山避难,应永王李璘之聘,入其军队幕府。李璘以平叛之名起兵,被唐肃宗镇压,李璘兵败身死,李白以“附逆”罪名被捕入狱,后被流放夜郎。李白主观上想助力国家早日平叛,却成了统治集团内讧的牺牲品。和杜甫的逃难不同,李白亲自参与了与叛军作战的军事行动,所以,对战争的残酷李白认识得比较深刻。如“沙尘接幽州,烽火连朔方。杀气毒剑戟,严风裂衣裳。”(《北上行》)生动地再现了战场的严酷气氛。
陆游在《冬夜读书示子聿》写道:“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李白丰富的人生阅历和社会实践,使李白能够较为清晰地看到唐王朝繁盛的背后正酝酿着一场深刻的社会危机,各种社会矛盾在急剧的发展,这些历史因素很多都融入了他的诗歌之中。
(三)源于朴素的唯物主义自然观
李白在《日出入行》中写道:“谁挥鞭策驱四运?万物兴歇皆自然。”指出万物兴盛衰落都是自然规律决定的。“逆道违天,矫诬实多。”(同上)传说不合规律,违反自然,骗人的地方实在太多,他对“六龙驾日”和“鲁阳驻日”的传说进行了批判。从这首诗可以看出李白具有朴素唯物主义的自然观。这种哲学观使李白在进行诗歌创作时,不会被一些封建思想所迷惑,能够保持较为理性的客观立场,这增加了其诗歌的史学价值。如在一些诗歌中,李白就以秦始皇为喻,讽刺了唐玄宗的尊道教,慕长生,愚妄至极。
(四)源于以史为鉴的社会发展观
李白的诗歌不仅有史实,也有史识,表现在能够用历史的眼光看问题。比如他的《乌栖曲》,纯用客观叙写,对日暮乌栖、落日衔山、秋月坠江等富于象征色彩的物象进行描绘,无一句贬辞,讽刺却很尖锐、深刻,暗示唐玄宗荒淫无度的享乐,必然会招致败亡的结局。
李白的一些诗歌,体现了他具有史学家那样的勇气,敢于把矛头直接指向最高当权者。他抨击玄宗好大喜功,穷兵黩武,使士卒百姓白白送死;远贤臣,亲小人,使宦官权势炙手可热,置国家于危难之中。在《书情赠蔡舍人雄》一诗中,李白明白地指出,唐玄宗“弱植不足援”,即不值得辅佐。敢于在诗中对皇帝如此指摘,在封建时代的诗人中实属罕见,这说明在李白的思想意识中,国家与皇权还是有区别的。
李白流传下来的诗歌有900多首,这仅是他诗歌创作中的冰山一角。在他死后不久,他的诗歌便“十丧其九”(李阳冰《草堂集序》)了,这不能不说是重大的历史损失。不难看出,就在这十余其一的诗歌里,也清晰地反映出唐玄宗统治时期由盛转衰的历史现实,引发我们对那段历史的深刻思考。当然,李白终究是个地主阶级知识分子,他的思想会不可避免地受到历史的局限。在社会政治现实极为黑暗的情况下,李白的抗争一次又一次的失败,因此也往往流露出一些饮酒求仙、放纵享乐的消极思想,这点读者不必苛责,因为它并不影响我们“以史为鉴,可以知兴替”(《旧唐书·魏征传》)。
[ 参 考 文 献 ]
[1] 蕭涤非等. 唐诗鉴赏辞典[M]. 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2013.
[2] 李晖. 李白诗选读[M]. 黑龙江:黑龙江人民出版社,1982.
[3] 袁行霈. 中国文学史[M]. 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
[4] 朱东润. 中国历代文学作品选[M]. 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2.
[责任编辑:陈 明]
随便看

 

科学优质学术资源、百科知识分享平台,免费提供知识科普、生活经验分享、中外学术论文、各类范文、学术文献、教学资料、学术期刊、会议、报纸、杂志、工具书等各类资源检索、在线阅读和软件app下载服务。

 

Copyright © 2004-2023 puapp.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4/12/22 18:24: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