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学生为主体”模式在成本会计教学中的探索 |
范文 | 潘森森 [摘 要]成本会计是会计学专业必修的核心能力课程,主要给学生传授成本计算与核算方法、成本报表编制与分析等方面的知识和技能,直接关系到学生对“管理会计”和“财务管理”等后续专业课程的学习,以及毕业后从事会计工作的能力。文章首先分析了成本会计课程现有教学方式中存在的问题,然后分别从理论教学、案例实训和课程考核三个环节,强调了发挥学生主体作用的重要性,并探讨了该课程教学的改革措施。 [关键词]成本会计;课程教学;学生主体地位 [中图分类号] G64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2095-3437(2018)11-0117-03 ○、引言 成本会计是会计学专业的核心课程之一[1],是财经类会计专业学生继“基础会计”与“财务会计”等课程之后的又一门专业课。成本会计课程教学旨在使学生较为全面地了解和掌握成本会计的基本理论、基本方法和基本技能,并为后续的税务核算与申报、审计理论与实务、管理会计和财务管理等课程的教学和实践打下坚实的专业理论基础。同时,这门课程中关于产品成本的构成及计算、协助管理计划及控制公司经营、建立有利的成本控制方法、降低成本与改良品质等一系列内容的学习和训练,对于会计专业学生将来进入企业,能否快速掌握并准确进行成本核算,具有举足轻重的意义。因此,这门课程对于学生将来从事会计工作以及参加会计职称考试,都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 作為专业核心课程,成本会计课程已得到普遍重视,多种相关的教学改革也被不断尝试[2-6],但是总体而言,成本会计课程的教学过程仍存在诸多问题[2,7]。笔者近十年在高校从事这门课程的相关教学和研究中发现:在校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普遍认为该课程的难度较大,涉及的方法体系较为复杂,短时间难以理解;而对于毕业生而言,上课时所做的练习和训练与毕业后实际从事的企业会计工作仍存在较大差距,课程所学知识难以学以致用。这些问题成为学生学习兴趣不高、课程教学效果不理想的重要原因,而这些问题的出现又与传统的灌输式教学模式有着重要关系。在实际课程教学中,如果仍然沿用传统的以教师为中心的教学模式,轻视实践教学的环节,必然不足以调动学生学习的自主性和积极性,使学生难以理解复杂的成本会计知识,就更谈不上知识的灵活应用。 近年来被提出的“学生为主体”的新型教学理念,能让学生由被动学习转为主动学习,充分发挥学生作为认识主体的主动性,以学生的思维活动为主体,以学生的认知过程为主体,重视学生的直接体验和认识过程,克服把知识强加给学生的旧式教学方法的毛病。这种新型的教学理念关键在于通过合理细致的课堂规划和课后设计,提高学生对学习的自主性,培养学生主动参与整个教学过程的良好习惯并注重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学生为主体”的教学理念是解决上述课程教学问题一个行之有效的办法,在不同学科教学中得到了成功运用[8-11]。联合国教科文组织《21世纪的高等教育:展望和行动世界宣言》的宣言中也明确指出:应该把学生及其需要作为教育关心的重点,将学生视为教育改革主要的和负责的参与者,包括参与教育重大问题讨论、评估、课程及其内容改革,甚至参与制定院校政策和管理等[12]。这种先进的教学理念在成本会计课程教学中也值得关注和借鉴。 基于这一背景并结合教改实践经验,本文着重分析了在成本会计课程教学中发挥学生主体作用的重要性,并从理论教学、案例实训和课程考核这三个环节入手,分别提出了课程改革的具体做法和若干建议。这些讨论和建议已在我校成本会计课程教学改革中得到初步实施和应用,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一、现有教学方式中存在的问题 在现有的成本会计课程教学模式中,大多采用“教师讲授,学生接受”的灌输式教学方式,忽视学生在课程学习中的主体地位,缺乏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策略。具体来说,在理论教学环节,课程教学一般都以教师进行理论讲解和基本概念灌输为主,学生提问和讨论的机会很少,师生缺乏有效互动。在案例实训环节,则主要由教师进行教材案例讲解、学生模仿练习的方式为主进行。这样的教学过程往往局限于教材的简单案例(而且往往是过时的案例),而且简单地从书本中根据表格来揭示数据以及数据之间的关系,容易令学生觉得乏味,产生厌烦情绪,影响教学效果[13]。而且,实训案例内容基本固定不变,学生缺乏自主性和创造性,在练习过程中只是对老师做题的简单模仿,对计算结果只停留在数字认识上,没有实际账务效果的切实感受。在期末考核中,传统的考试方式也较为单一,题库陈旧,仅能机械地考查学生对基本概念、公式的掌握程度,难以训练和考查学生将所学知识综合应用于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和效果。 二、“学生为主体”教学实践探索 (一)理论教学环节 理论教学环节是成本会计课程的一个重要环节,课程的基本理论、原理以及学生开始实训之前的知识技能储备都需要在这个环节中完成。因此,理论教学环节是全课程的基础,其授课效果直接影响其他教学环节,并在很大程度上影响最终的教学效果。这个环节所涉及的理论概念复杂多样,也是学生容易产生畏惧心理、厌烦情绪的一个环节。因此应首先从这一环节入手进行教学方式革新,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在教师为主导的基础上,提供学生自由探索、师生互动的内容设计。 成本会计本身就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在教学过程中,不应盲目生硬地将成本会计的知识概念灌输给学生,而是要让学生切身体会到所学知识在实际企业生产销售中的应用和价值。为此,理论知识和基本概念的教学应该与实际案例紧密联系。例如,教师平时应到企业和具体部门去搜集相关的成本会计案例,做到理论与实例相结合,让每个重要的知识点都与实际工作相联系,这也是大家广泛强调的“案例教学法”。尽管这样的教学方法不能算是很有创意的教学方法,但是在目前的实际授课中仍很少被教师所采用。发挥学生主体作用的教学理念除了要求教师设计和引入这些实际案例以外,还要引导和鼓励学生自主地深入生活,到企业部门收集案例数据,反过来用课堂所需理论知识来解释和讨论这些数据。这个过程刚开始时有一定的操作难度,可以循序渐进,例如在讲解成本和费用的区别时,可以让学生自己争取去实地了解某个具体企业情况,分析这家企业的成本和费用分别包含哪些,并自己总结出成本和费用的区别,等等。诸如此类,教师通过设计这样一些简单而可行的任务,实现学生的自主学习,培养学生分析实际问题、独立思考的能力。 (二)案例实训环节 作为实践性非常强的一门课程,实训环节是成本会计课程的又一重要环节,有效的实训教学可以加深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培养学生的实际数据处理和案例分析的能力。然而,现有的实训练习方式一般都比较固定、死板,几乎所有任务训练都是教师从现有题库找来,让学生进行计算和填报,缺乏实际环境的模拟,导致学生对产品的业务流程不清晰,无法理解成本核算的具体流程,当企业环境或案例参数发生变化时,不能类比思考、举一反三。 发挥学生主体作用要求在实训环节注重学生的主体地位,让学生更多接触实际案例,并参与到实训题目的设计过程中。教师在讲解任务目的、原理和基本要求的基础上,由学生自行安排资料查阅学习,要求学生分组进行成本综合模拟实训。比如:教师事先收集并选取有代表性的某个真实企业的资料,向学生进行介绍和必要的解读,然后引导学生在已有资料上进一步设计加工。这样做的理由:一方面,每个真实的企业案例资料增加了模拟训练的真实感,容易让学生进入角色。另一方面,由于每个真实企业的材料中往往都存在该企业涉及不到的业务,因此就给学生留下了进一步设计加工的空间。引导学生将这些未涉及的业务自主设计添加进入,最后形成一个资料全面、系统完整的假想模拟企业案例。在具体实训操作中,引导学生掌握材料收入、发出的流程,从原始凭证解读数据,鼓励学生按照自己的思路进行核算,并强调根据数据核算结果进行成本分析的重要性,让学生充分感受通过资料收集、数据整理、结果分析等一些成本分析过程,有效找出提高利润、节约成本的途径。实训任务结束之后,教师还应该挑选完成较好的作业进行展示,并组织全班学生参与讨论。 (三)课程考核环节 在当今国内外的教学评价体系下,学生最终的课程成绩是学生、教师乃至用人单位最为关心的一项指标。涉及课程考核的教学改革内容,势必能最大限度地获得学生的重视和配合。因此,如果能实现对课程考核内容和方法的有效改革,其效果不言而喻。现行的期末考核方式比较单一,一般采取标准化笔试的方式,由教师根据教学大纲要求、运用已有题库资源进行题目设计。这种方式虽然可以考查学生对基本公式和基本概念的掌握程度,但难以考查学生将所学知识用于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而且这种“一卷式”考核方式容易造成学生平时懈怠、死记硬背、临考突击等问题。 在课程考核环节,是否也能进一步落实“发挥学生主体作用”的教学理念,是值得教学工作者思考的问题。在成本会计课程考核中,我们将原有笔试考核成绩在课程总成绩的所占比例进行压缩,并尝试增加“课题制”的考核方式。“课题制”的考核方式主要让学生在老师指定的题目范围内进行自主选题,且分组过程和组员分工等方面都由学生自主拟定,然后以小组为单位进入企业进行调查,完成实例成本核算任务,并最终完成材料汇报和口头报告。教师在整个过程中主要起到引导和监督的作用(必要的时候提供当地企业的资料以及协助提供完成一些沟通和对接工作)。教师最后根据学生在各环节的表现(能力)打分,既增加了学生的自主性,又有利于考查学生将所学知识综合应用于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这种考核方式可以限定在一个较长的时间内完成(如几周或一两个月),这样学生获得了更充裕的时间来查阅文献与进行案例分析,避免了死记硬背、临考突击的现象。同时还能既锻炼学生自己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又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 三、结语 “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改革一直是高校教学的改革方向,在很多学科课程的教学改革中取得了重要成效。本文分析了该模式在成本会计课程教学中的重要性和可行性,并结合教学实际,从理论教学、案例实训和课程考核这三个环节分别探讨了若干改革措施,希望通过本文的讨论能对高校成本会计学课程的教学改革提供一定的参考。 [ 参 考 文 献 ] [1] 高艳茹.谈高校成本会计课课堂教学的设计[J].教育探索,2009(7):65-66. [2] 蒋红.《成本会计》课程教学法探讨[J].教育财会研究,2011(2):60-62. [3] 钟念,袁广达,李玮玮.“图示教学法”在成本会计教学中的应用[J].财会通讯,2011(25):74-76. [4] 王亚兰.图示教学法在成本会计教学中的应用[J].财会通讯,2012(25):68-69. [5] 黄湘.《成本会计》课程体系改革探析[J].财会通讯,2013(25):44-46. [6] 邹冉.基于Excel的成本会计教学手段革新[J].财会月刊,2012(24):87-89. [7] 周岳钟.如何上好《成本会计》专业课[J].科技经济导刊,2016(25):140. [8] 欧达毅.“学生为主体”理念在建筑物理教学中的实践与探索[J].福建建筑.2013(9):119-120+104. [9] 许蔚君.案例教學法在高职会计教学中的应用[J].会计之友,2010(1):107-108. [10] 李红梅.高职院校会计专业教学模式和方法研究[J].教育与职业,2008(35):147-148. [11] 张甜,马聪.提高学生评教有效性的策略研究[J].教育探索,2016(3):110-112. [12] 李嘉曾.“以学生为中心”教育理念的理论意义与实践启示[J].中国大学教学,2008(4):54-56. [13] 杨南,魏晓博,汪丽丽.民办高校本科成本会计课程教学改革探析[J].企业导报,2015(6):101-102. [责任编辑:庞丹丹] |
随便看 |
|
科学优质学术资源、百科知识分享平台,免费提供知识科普、生活经验分享、中外学术论文、各类范文、学术文献、教学资料、学术期刊、会议、报纸、杂志、工具书等各类资源检索、在线阅读和软件app下载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