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全英文计算机通识教育的教师能力提升研究 |
范文 | 叶剑虹 叶双 蒋文贤 [摘 要]近年来,国内外高校的交流合作越来越多,全英文教学作为对接国外高等教育、培养双语人才的一种手段,越来越受到国内各大高校的重视,通识教育在其中又扮演着主要的角色。学校寄希望于通过全英文的通识教育一方面提高学生的英文水平,另一方面又培养学生的创新计算思维能力。要达到这一目的,就需要教师不断进行自我能力的提升。本文以计算机的通识教育为例,阐述了提升全英文教学教师能力的几点措施:提高教师自身英文教学思维能力,多采用案例教学以及设置多元化的实验环节。这些举措在华侨大学的实施,证明了这些举措不仅对教师的能力提升有所裨益,还能进一步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为他们未来与国外高校的交流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 [关键词]全英教学;计算机通识教育;计算思维;科学实践 [中图分类号] G64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2095-3437(2018)11-0135-03 国际化办学越来越成为国内高校占据国家“双一流大学发展平台”的制高点、打造国际影响力、抢夺生源的一个重要筹码。高校都已开始积极地响应这个发展趋势,开展部分课程的全英文教学,对一些课程的讲授、板书、讨论、作业、案例分析、考试、答疑等环节均采用英文完成[1][2][3]。以计算机技术为代表的通识教育为例,很多学校开展了信息技术应用(Information Technology Application)及高级程序设计语言(Programming Language)的全英文通识教育。这两门计算机专业的全英文通识教育课程的开设不仅培养了学生的工程思维逻辑,也为学生未来的发展奠定了基石。计算机课程的知识体系大部分来源于欧美,原始资料多以英文作为载体,学生通过对这些全英文通识教育的学习,能够为将来的查阅科技文献资料、专著,更进一步地进行国际交流、学习和工作打下基础。这几年来全英文通识教育课程的开设,也暴露出了教学上的一些问题,如教师应该如何提升自身的教学水平、教与学之间如何形成良性的互动、全英教学的实验如何开展等。这些都值得我们进行研究并提出相应的改进措施。 一、改革的策略 为了提高承担全英文通识教育的教师的能力,根据近三年来对在华侨大学担任全英文教学的27位教师的问卷调查,总结出可提升全英文通识教育教师能力的几点措施。 (一)教师应培养自身的英语教学思维 要培养学生能够以英语的思维和逻辑习惯加深对课程的理解,教师首先要培养出自己的英语教学思维,采纳原版的英文教材是一个好办法,特别是一些经典的英文原版教材。但培养英语教学思维不能原封不动的把英文原版教材照抄给学生,而应该认真的书写英文教案和课程授课PPT。经过近年来的全英文教学经验表明,全英文課程的备课时间与授课时间比为20:1是合理的,特别是从未承担过该课程的新教师更应如此。这个数字尽管看起来有些惊人,但它恰恰反映出要培养教师自身的英语教学思维是件非常艰苦和枯燥的事。只有通过反复读懂、理解英文原版教材中作者想表达的意思,深刻理解作者对该教材的编排思路及编排方法,做到能够脱稿而讲授,才是真正做到了以原作者的英语思维方式授课。 (二)重视教学中的重点词汇 有些教师认为参加全英文通识教育课程的学生是来自于国际学院,或其他学院具有较好英文基础的学生,通识教育课程本身又不是英文语法课,因此不太注重对课程中一些重点词汇的讲解。这种观念是错误的。以华侨大学的计算机全英文通识教育课程为例,对象多为非计算机专业的学生,这些学生计算机基础的知识水平参差不齐,有些专业词汇学生读中文都非常拗口难懂,如果英文授课中只是简单带过,学生很容易一头雾水。关键词汇的缺失会导致学生出现课上听不懂,课下读不懂的状态,进而产生畏难情绪,这种情绪有时会伴随到课程结束,严重影响教学质量。 要解决此问题,提高全英文通识教育的水平,教师就应该重视教学中的重点词汇,提前在上一节课就圈出下一节课的重点词汇,让学生课下预习,查阅资料,在下一次授课时对重点词汇进行讲解,帮助学生理解。除此之外,教师自身也要注意重点词汇的发音,授课中个别单词的发音不准或语法不合乎规范也许不会影响知识的传授,但对重点词汇的表述,要力争准确清晰,通过不断的重复,达到强迫学生记忆的目的。只有这样,才能帮助学生理解教材,降低专业知识学习的难度,同时专业词汇的累积也可以为学生未来撰写计算机方面的文件、信函或申请书等奠定良好的基础[4][5][6]。 (三)多采用案例教学对重点难点问题进行剖析 一门全英文通识教育的授课真正成功与否,不在于学生学会了多少英文专业词汇,是否听懂了这一门课,而在于学生是否真正理解了这门课的知识体系,激发出了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能力。以全英文的信息技术应用课程为例,听懂这门课是一个层次,而更高的层次还应该是激发学生在听完这门课后,用培养出的创新思维主动去解决一些实际问题,如以讲授到的大数据、物联网知识去描述和理解日常生活中共享单车、支付宝、亚马逊购物等互联网技术。 为了达到这一目的,教师应该改变传统教育中以理论事的方法,培养以事论理的能力,这种能力的培养采用的有效方法是案例教学分析法:对课程中的重点难点问题提炼出教学主题,指出学习的重点[7][8]。教师应找到一些案例,采用抽丝剥茧的方法对案例中所需要涉及的技术逐一做出描述和剖析,从而跟课程中的基础理论知识相对应。由于案例学习的对象明确,应用背景清晰,学生很容易有学以致用的感觉,能够更好的融入通识教育的学习。 (四)指导学生积极开展动手实验 要让学生能够结合自己的专业背景,举一反三地应用所学的知识,就需要鼓励学生主动学习。而达到这一目的的前提条件是教师自身应该涉猎大量的专业领域知识,阅读各种文献,为学生提炼出可行的题目,规划出可实施的方案,进而鼓励学生充分利用图书馆资源和互联网资源进行相关专题的英语文献检索和阅读,提高学生的专业外语阅读与写作能力,这也是对课堂教学的一种有效的延伸和补充。 (五)积极进行英文教学的交流和研讨 教师应该利用空闲时间多旁听一些外籍教师的授课,或一些英文的报告,从中学习对方的教学方法和教学经验[9],有条件的情况下参与学校或国家留学基金委的外派留学项目,承担国外课程的助教或讲师工作,学习国外一些好的教学经验及教学方法,提升自身的外语教学水平。 二、改革的难点 (一)如何转变传统教学观念 进行计算机通识教育全英文教学要考虑到一个矛盾。由于计算机通识教育往往开设于大学一年级新生,这些刚刚经历高考的学生还习惯于被动式教育,不太习惯于主动去发现问题,还对结合所学的知识自己去寻找解决问题的答案的学习方式含有畏难的情绪。而改革的目的就是要向国际一流院校的计算机通识教育靠拢,要让学生从原来被动的推(Push)式教育演变成为主动的拉(Pull)式教育,迸发出解决问题的热情,从而形成创新性计算思维[10][11][12]。这是实现全英教学改革的目的,也是改革中所面临的最大的难题。 (二)如何培养创新性计算思维能力 进行计算机通识教育全英文教学,一个很重要的辅助环节就是要加大实践,让学生主动的从动手实践中发现问题,进而解决问题。但实验器材的更新、实训基地的完善,都需要一定的资金投入。另外全新的实践环节的设计也会不可避免受到一些希望能够按部就班,不愿做太大改动的实验人员的抵制,这些也都是改革的难点。 (三)如何更好的进行师生互动 班级人数过多会导致教师无法准确快速地了解每一位学生的学习状况,不能准确掌握教学状况,就无法有的放矢地采取教学改进措施,进行相应的教学互动。华侨大学近年来开展的全英文教学经验显示,全英文教学的班级学生数量不宜过大,人数控制在50人以内较为合适。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尽可能采用翻转课堂教学(如图1所示),可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三、实施改革的保障措施 (一)主动接受多种渠道下的自身能力提升培训 教师应结合目前流行的慕课和翻转课堂授课,积极借鉴国外著名高等院校的MOOCs课程(如图2所示),如美国斯坦福、耶鲁大学的计算机通识教育课程,有条件的情况下可以尝试重新编写或翻译借鉴国外的经典教材,培养自己的创新能力及教学思维。 (二)借助“互联网+”技术加大实践环节的比重 在完成一定的基础知识教学后,学校的教学环节将允许学生接受任务课题,主动去搜集资料,分组分工完成相应的研究报告,并做出相应的PPT供全班同学评论。这样,逐步培养学生的兴趣,充分让学生从原来被动的推(Push)式教育演变成为主动的拉(Pull)式教育,慢慢的培养学生能用英文撰写报告,学以致用的思维能力。 (三)改变传统“一考定成绩”的思维模式 考试并非实施全英文教学的目的,更不是大学通识教育的本意。片面的追求分数和通过率,只会让“教与学”最终沦为高分低能的帮凶。全英文课程教学往往能够得到学校更多的教学支持,因此,如学生针对某些问题所提出的独创性思维、开拓性的新算法,对一些课题的完整解决方案等,学生研究小组之间的互相评定分数,都可以申请学校允许,最终纳入课程的评定成绩。 (四)借助翻转课堂的优势,将教学的精髓改成精讲和留白并存 教师应只用课堂一半的时间进行讲授,不向学生提问,也不组织讨论。教师应只对知识点做引导性、框架性的讲授,主要讲解学习目标、章节内容的逻辑框架、与其他内容的联系等,不对知识进行全面覆盖,留出时间给学生进行小组讨论,通常5人一组,时间为5~15分钟。要求学生围绕作业、知识点,互相切磋学习,共同解决问题,小组讨论解决不了的问题,再通过全班讨论解决,全程要求学生用英文作答和讨论。 四、总结 全英文教学的目的就是让学生从进入校园就能够高起点地早日形成英文的思维方式与学习状态,通识教育在其中又扮演了重要的角色。以计算机的全英文通识教育为例,教师需要展示的不仅仅是计算机的基础知识,更应从中真正展现出通识教育所需传递的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体现不同文化、不同学科的思维方式,展示出计算机学科的学术魅力。要做到这一点,就需要担任这些课程的教师不断提升自身的教学能力。本论文根据近三年来对多位承担全英教学教师的问卷调查,总结出了在全英文教学模式下如何提升教师的自身能力的一些方法和举措,希望能够抛砖引玉,并以此为契机,改变传统的教学思维模式,真正做到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 [ 参 考 文 献 ] [1] 马亦龙,张旭明.中国高等学校雙语教学现状观察[J].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5):66-67. [2] 晋建秀,陈艳峰.高等双语教学现状与实践探讨[J].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5):288-290. [3] 宋陪晶,陈红,胡泊.非英语国家高校开设全英文授课硕士培养项目现状比较分析[J].学位与研究生教育,2008(9):73-77. [4] Wu Baiyinna .An Investigation of Teacher and Learner Beliefs About English Teaching and Learning for Mongolian University Student[J].Chinese Journal of Applied Linguistics,2011(1):93-110. [5] Nadire Cavus.Development of an Intellegent Mobile Application for Teaching English Pronunciation[J].Procedia Computer Science,2016(102):365-369. [6] Elina Tergujeff.Learner Perspective on English Pronunciation Teaching in an EFL Context[J].Research in Language,2013(1):81-95. [7] 黄昭于,汪洋,徐涵.计算机专业全英课程教学改革与实践研究[J].教育现代化,2016(7):55-58. [8] Li Yuee; Shi Yunzhang.Conceptions of Oral English Teaching:A Case Study of Teacher Cognition on Oral English Teaching and Classroom Practice[J].Chinese Journal of Applied Linguistics,2011(1):22-34. [9] 周清丽.高校英汉双语教学特点与模式研究[D].重庆:重庆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0. [10] 牟琴,谭良.计算思维的研究及其进展[J].计算机科学,2011(3):10-15. [11] 李廉,计算思维——概念与挑战[J].中国大学教学,2012(1):7-12. [12] 张东生,季超.从形象思维到计算思维[J].计算机教育,2012(19):6-11. [责任编辑:钟 岚] |
随便看 |
|
科学优质学术资源、百科知识分享平台,免费提供知识科普、生活经验分享、中外学术论文、各类范文、学术文献、教学资料、学术期刊、会议、报纸、杂志、工具书等各类资源检索、在线阅读和软件app下载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