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论文:

 

标题 我国地理科学类本科专业设置与学生培养的变化
范文

    周廷刚 苏迎春 沈敬伟 盛耀彬 罗红霞 陈萍

    摘 要:分析我国地理科学类本科专业设置发展变化历程,总体上表现为初期专业设置较少,中期专业细化,数量增加,现在专业精简的发展过程,既符合我国当时地理学教育发展的客观现实,也体现了各个不同历史阶段社会对地理学人才需求的变化,反映了地理学教育在发展中变化、在变化中发展的客观规律。在地理科学类专业人才培养过程中,管理体制、教学模式、教学内容也发生了很大变化。

    关键词:地理科学类;专业设置;人才培养;教学改革;培养模式

    一、地理科学类本科专业设置变化

    学科的发展、社会分工的变革以及教育对象的变化,都直接影响着高校的专业设置和调整。回顾我国地理学教育的发展,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专业学科设置的发展历程,对于了解地理学教育的发展规律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20世纪80年代以来,我国共进行了四次大规模的学科目录和专业设置调整工作,从地理科学类本科专业设置来看,主要分为如下几个阶段。

    1.1987-1992年本科专业设置

    1986年,国家教委针对理科类专业设置不适应社会发展需要、专业划分不够恰当、名称不尽科学、方向不够明确的弊端,组织了大规模的理科本科专业目录修订工作,并于1987年正式推出《普通高等学校理科本科基本专业目录》,其中地理科学类专业包括:自然地理学、地貌学与第四纪地质学、水资源与环境、经济地理学与城乡区域规划、地理信息与地图学共5个专业。

    2.1993-1997年本科专业设置

    针对1987年版本科专业目录中仍然存在的专业划分过细、专业范围过窄、专业名称不尽科学及重复设置等问题,国家教委在1993年7月又组织对专业目录进行了修订。按照适应我国经济、科技和社会发展需要的原则,科学性原则,符合高等教育发展规律原则,拓宽专业、增强适应性的原则,制定了比较科学合理、统一规范的专业目录。本次修订工作进一步拓宽了专业口径和业务范围,调整归并了一批专业,充实扩大了专业内涵。同时,根据社会对专业人才的需要和某些门类、专业的办学现状,保留了部分专业范围较窄的专业,增设了少数应用性专业。在修订目录中,地理科学类专业共设地理学、地貌学与第四纪地质学、资源环境区划与管理、经济地理学与城乡区域规划、地理信息系统与地图学、地理学教育6个本科专业。

    3.1998-2011年本科专业设置

    为了适应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和改革开放的需要,适应现代社会、经济、文化、科技的发展趋势,改变高等学校存在的本科专业划分过细、专业范围过窄的状况,教育部按照科学、规范、拓宽的总体原则和思路,对1993年版的专业目录重新进行了大规模修订,并于1998年正式颁布了新的专业目录。该目录的学科门类与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原国家教委1997年联合颁布的《授予博士、硕士学位和培养研究生的学科、专业目录》的学科门类相一致。地理科学类专业调整为地理科学、资源环境与城乡规划管理 和地理信息系统3个本科专业。

    1998年实施的《专业目录》,改变了过去过分强调“专业对口”的本科教育观念,确立了知识、能力、素质全面发展的人才观,对引导高等学校拓宽专业口径、增强适应性、加强专业建设和管理、提高办学水平和人才培养质量,发挥了积极作用。

    4.2012年专业设置

    进入新世纪以来,我国经济社会快速发展,科技进步日新月异,高等教育实现历史性跨越。社会环境和高等教育自身发生的巨大变化都对本科专业设置提出了新要求。1998年制定实施的本科专业目录已不能很好地适应经济社会发展和社会需求的变化,不能很好地满足高校多类型、人才培养多规格的需要。为落实《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提出的建立动态调整机制,不断优化学科专业结构的要求,按照科学规范、主动适应、继承发展的原则,对1998年版的专业目录重新进行了大规模修订,并于2012年正式颁布了最新的“专业目录”。在本科专业目录整体压缩的情况下,地理科学类专业由原来的3个调整为地理科学、自然地理与资源环境、人文地理与城乡规划和地理信息科学共4个。这使得地理科学类专业设置更加合理,也更符合专业特点。同时,也在很大程度上反应了地理学在国民经济建设中的重要作用。

    从新中国成立初期到现在,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地理学教育在专业设置上基本表现为“初期专业设置较少-中期专业细化,数量增加-现在专业精简”的发展过程。这一变化,既符合我国当时地理学教育发展的客观现实,也体现了各个不同历史阶段社会对地理学人才需求的变化,反映了地理学教育在发展中变化、在变化中发展的客观规律。

    二、地理科学类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变化

    地理科学类专业人才培养模式主要涉及管理体制、教学模式、教学内容等各个方面。

    1.管理体制的变化

    我国的高等教育管理体制实行的主要是国家、省(市)两级办学的形式,即教育部主要负责宏观管理、统筹规划、双重领导和管理部分高等院校,省市的高校则主要接受地方政府教育行政部门的领导。但自20世纪末开始,地理学的教育又迎来了快速发展的机遇。伴随着高等院校合并的高潮,大部分办有地理科学类专业的院校都与所在地的教育部直属综合性高校或省属其他高校进行合并,为地理学教育的改革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管理体制上的改革,弱化了学校的隶属关系,扩大了省级政府对地理学教育的决策权和统筹权,有利于改变我国地理学教育资源配置与结构中不合理、效益低、条块分割的旧格局,有利于促进地理学教育为区域经济发展服务、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服务。

    2.教学模式的变化

    (1)多媒体教学。相对于传统的教学模式,多媒体教学具有非常突出的优势和魅力。首先,能突破视觉的限制,多角度地观察对象,并能够突出要点,使一些传统教学手段下很难表达的教学内容或无法观察到的地理现象在多媒体教学中形象、生动、直观地显示出来,从而加深学生对地理问题的理解。其次,多媒体教学能大大增加课堂信息量,提高教学效率,增加互动性和交流性,使学生的学习更为主动,并通过创造反思的环境,有利于学生形成新的认知结构。特别是通过多媒体实验能够实现对普通地理实验的扩充,并通过对真实情景的再现和地理环境模拟,培养学生的探索、创造能力。最后,利用多媒体课件教学,可以集中全体教师的智慧与教学经验,极大地丰富和深化现代教育模式的内涵,提高教学效率和教学质量。

    (2)基于问题的学习(PBL)教学。基于问题的学习(Problem-Based Learning,PBL)教学是以自我指导学习和小组讨论为教学形式的新型教学模式。PBL教学法通过引导学生解决复杂的、实际的(real world)问题,使学习者建构起宽厚而灵活的知识基础,训练解决问题的技能,培养自主学习的内部动机和终身学习的能力。在地理学教学实践中,由老师根据实际问题来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和学习动力,鼓励学生打破学科界限,融会贯通理论和方法,让学生通过查阅书籍、期刊或网络检索以及与他人讨论等方式来解决问题。与传统的教学模式相比,PBL教学被证明在地理学人才培养方面具有很多独特的优势,能更好地满足现代地理学教育发展的需要。

    (3)基于问题解决的学习(PSS)教学。基于问题解决的学习(Problem-Solving Studying)教学是将学习内容设计成问题,或由学生提出问题,让学习者通过解决问题来获得相应的问题图式(problem schema)和观念性理解(conceptual understanding)。因此,问题是这种教学方法的动机与牵引力,但它又不同于课堂上的问题解答,也不是(或者不完全是)以设问来组织课堂教学,或那种教师带领学生分析、寻找解决问题的办法。基于问题解决的学习,在学习过程的始终诱导和鼓励学生发现“较复杂、较深层的地理问题”,它注重问题解决是基于已学知识的综合运用。

    (4)小组合作学习。小组合作学习提倡地理教学特别是地理实验教学活动化,如把学生分成各种各样的小组,完成相应的实验项目。在这些合作、交流的学习形式中,并不是不要学生独立思考和操作。相反,没有独立思考和操作,就不可能担当起其所担任的角色,完成其所承担的任务。在合作学习的过程中,随着学生之间不同程度的交往和互相配合以及角色变换,集体的荣誉感、责任感、领导意识以及与他人的交际能力、合作能力、协调能力等都会悄无声息地得到增强。

    3.教学内容的变化

    (1)三段式及其调整。所谓三段式,是指高等教育主要由三部分内容组成,即基础课、专业基础课和专业课,我国大多数高校都采用了这一体系。

    随着地理学人才培养模式的转换,原有的三段式课程设置已经越来越不适应现代教育发展的需要,特别是不能满足“宽口径、重基础”的培养需求。目前主要有“必修、选修”和“通识、平台、专业”这两种主要的培养段式。如中山大学划分为典型的公共必修课、专业必修课和专业选修课。而南京大学、西南大学、北京师范大学等则以“学校通识必(选)修课、学科(院系)平台必修课、专业必修课、专业选修课”的模式为主。

    (2)通识教育。通识教育既是大学教育的一种理念,也是一种人才培养的模式。在通识教育模式下,学生通过融会贯通的学习方式,形成较宽厚、扎实的专业基础以及合理的知识和能力结构。培养出来的学生不仅学有专长,术有专攻,而且在心智等方面能全面协调地发展。而这种人才,才是真正具有“宽口径、厚基础、高素质”的复合性人才、创新性人才。我国地理学教育的通识教育囿于原来专业院校限制(主要是指原来的师范院校),直到20世纪90年代后期师范院校向综合性大学转变以及很多师范专科学校与其他院校合并调整而形成综合性普通高校后,才逐渐得到重视并加以改善。目前,绝大多数高校地理学教育均开设30%以上的通识课程。

    (3)大量开设选修课。大学选修课包括公共选修课和专业选修课,公共选修课是指高校方面向全校各专业学生开设的跨学科、跨专业课程,而专业选修课主要是针对本专业学生开设的专业课程,是掌握专业知识的重要途径。选修课既可以拓展学生的知识与技能,发展学生的兴趣和特长,培养学生的个性,又可以促进教师的专业成长以及促进学校特色的形成与办学模式的多样化。选修课不是必修课的陪衬,更不是必修课的附庸,它是一个独立的课程领域,有自己独特的目标、任务、优势和作用,是现代学校课程制度的重要支柱,不可或缺。

    (4)重视实践环节。实践教学环节是地理学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与专业必修课、选修课相辅相成,在地理学人才培养中具有不可替代的功能。因此,所有高校均非常重视地理学实践课程的开设。目前,地理科学类专业一般均开设自然地理、人文经济地理、测量地图学、地理信息系统以及遥感野外综合实习和其他相关课程的实践教学。

    [基金项目:重庆市高等教育教学改革研究项目(1203114),西南大学教育教学改革研究重点项目(2012JY003),西南大学哲学社会科学研究基金项目(SWU08125)]

    [责任编辑:余大品]

随便看

 

科学优质学术资源、百科知识分享平台,免费提供知识科普、生活经验分享、中外学术论文、各类范文、学术文献、教学资料、学术期刊、会议、报纸、杂志、工具书等各类资源检索、在线阅读和软件app下载服务。

 

Copyright © 2004-2023 puapp.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4/12/23 3:14: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