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构建“三维一体”科研平台,提升外语教师科研能力 |
范文 | 陶文好 吕红波 谢庆立 [摘 要]高校教师应做到教学与科研并重,但实际情况是大多数教师特别是外语教师的科研能力不强,其普遍感到科研压力大。高校外语教师的科研现状存在科研成果数量有余但精品不足、学校提供的科研平台不够等问题。因此,教师应发挥主观能动性,积极反思,培养科研意识,充分利用学校、学院和教研室构建的三维科研平台,切实提高自身的科研能力。 [关键词]外语教师;科研能力;三维一体;科研平台 [中图分类号] G645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2095-3437(2020)09-0160-04 高校教师的绩效测评主要指教学、科研和社会服务等方面。其中教学和科研容易量化考核,而社会服务等考核目标难以形成统一的量化标准。因此,针对教学和科研的绩效考核关系到每位高校教师的发展和切身利益。 我国高校外语教师在教学方面的表现与在科研方面的表现基本完全处在评价标准的两个极端。高校外语教师在教学方面需要承担大量的外语课程,尤其是从事全校公共外语课程教学任务的,其教学能力有目共睹,无可挑剔,但是,大多数外语教师在科研方面的表现往往与教学水平不符。近年来,关于高校教师绩效考核中以科研考核为主,轻视教学工作[1] 的抱怨始终存在。但是,如何提升科研能力是大多数外语教师面临的难题。高校教师教学与科研能力应该是并重的,教师的反思能力和科研水平在某种程度上决定着教师未来的专业发展和职称晋升,同时对于开阔视野、提高教学创新能力具有促进作用。 一、高校外语教师科研现状 高校教师同时承担着教学和科研任务,是实现教学与科研结合的主體。但现实情况是,在年度考核、职称晋升、评奖评优、选拔提职等具体关系到教师切身利益的问题上,往往以科研为主、教学为辅。而真正能做到将教学与科研机结合,以科研促进教学,或者教学与科研平行推进的教师并不多,尤其是外语教师,这方面的问题更为突出。 (一) 科研成果数量有余但精品不足 外语教师大多数的研究领域是有关外语教学和外语学习类的单一性研究,如今这类研究已经非常成熟,发表的论文数不胜数,但是精品不多。为了顺应时代发展的需要,外语教师必须拓展研究领域,开阔思路,关注与外语类相关学科的知识领域,不能只拘泥于自己的外语本体研究。 外语教师队伍中年轻女教师比例较大,其在教学的同时需要兼顾家庭和子女教育,因此精力不足,科研成果较少,甚至有些教师多年没有发表文章。从另外一个方面分析,除了上述原因外,也有部分教师科研意识淡漠,重视教学、轻视科研等原因。 发表外语类科研论文渠道的客观现状是,外语类核心期刊数量少而全国外语教师尤其英语教师数量最多,按学科占比,英语教师是我国教师人数最大的群体,因此发表论文困难,而想要将论文发表在核心期刊上的难度就更不言而喻了。另外,外语学科的博士数量少,外语类论文的研究大多属于教学类的基础研究,很难发表在高水平的学术期刊上,这也是无奈的事实。 (二)对于提供科研平台重视不够 抛开外语教师个人的所有内在因素,学校、学院以及教研室对于外语教师科研能力提升工作的重视程度有待加强,除了一年一度的教师绩效评价之外,应正视这种现状,为外语教师科研能力的提升创造条件,提供外部保障机制。因为,新时代人才培养的标准在提高,社会需求已经不再只满足于之前的知识型人才了,高校要适应全球化、多元化社会的发展,培养具有创新能力和思辨能力的毕业生,以满足社会发展的需要。因此,学校、学院和教研室为外语教师提供科研平台的重要性显得尤为突出。同时教师本身对于学校所提供的科研平台需要高度重视,分秒必争,抓住任何一次机会参与其中,顺利将自己从一个被动者转变为主动者和主导者。 二、现状分析 (一)不确定性导致教师感到科研压力大 科研是需要长期积累的过程,如科研论文从构思、成文到成功发表需要至少半年至一年甚至几年的时间。如此漫长的周期与学校的科研考核周期不相符,也是导致教师感觉科研压力大的原因之一。同时科研项目的申报,科研成果例如专著的出版和核心刊物论文的发表与教师的付出和努力并不一定成正比。科研是创造性的劳动,并不是努力就一定能够达到预期目标,期间具有种种不确定性,这种不确定性导致教师感觉压力巨大。因此,尽管学校和学院对于优秀科研成果的奖励力度不断加大,大多数教师的反应还是趋于平稳,甚至是保守的。 (二)科研决定着大多数高校教师的评价 一直以来,高校对于教师的评价,尤其是关键时刻的评价,例如职称评审,科研起着决定作用。教学工作对于教师的评价几乎没有影响,只要完成工作量,大家都相差无几。只有科研最容易量化,根据申报的科研项目和公开发表论文的级别,很容易区分高低。因此,高校教师的科研能力不仅仅决定着自身的评价,同时也影响着学院和学校的声誉。 因此,高校应该鼓励学院结合自身学科特点和教师队伍建设的需要,明确科研定位,凝练科研方向,整合各方资源,优化资源配置,充分发挥学院和教师的科研能动性,增强教师的科研意识,尤其是青年教师的科研兴趣和定位,进一步提升教师科研能力,最终实现科研的良性发展。基于此,在教师的科研发展的过程中,学校和学院两级的保障机制建设必不可少。 三、构建学校、学院和教研室三维科研平台,提升教师(主体)科研能力 无论是学校、学院还是教师本身都要正视外语教师科研能力弱的实际情况,针对外语教师队伍年轻化的实际情况,学校、学院需要鼓励并为教师从事教学科研活动提供保障,具体可从三个维度构建学术研究平台,为教师提升科研能力和水平提供切实的帮助。 (一)学校维度 1. 选派教师赴境内外访学、参加学术会议,为教师科研能力提升搭建平台 为了提高外语教师的科研能力,学校可以通过国内、国际合作项目向国内名校及美国、英国、加拿大、澳大利亚、新西兰等国外高校派遣教师参加暑期、寒假等教师培训,培养其批判性思维,开阔视野,更新知识;并由参加过此类培训的教师为英语教师提供反思性汇报、讲座,或针对教学与科研进行深入的共同学习及探讨。通过这种方式,可以使英语专任教师逐步普遍具有海外/境外留学、培训经历,并且此类项目每年应持续不间断地进行。 学术会议方面,每年利用寒暑假派遣多名教师参加各类教师培训和各类学术会议,例如,每年暑假选派多名教师参加各个知名出版社的培训项目,每年选派多名英语教师参加省级、市级外语学会年会,了解英语学术界的最新发展和学术动态。以此培养外语教师的科研意识,将教学与科研紧密结合在一起,将教师的专业化发展与科研能力提升紧密结合起来,互相促进,以促进科研能力的提升。 2. 共享高校智力资源,为教师提供各类教学相关培训,以教学促进科研能力提升 学校应积极为教师提供各类教师培训,聘请知名教授为教师提供教学和科研指导。学校应承担起培训教师的责任,为教师提供各类提升科研和教学能力的机会和平台。例如,学校成立教师发展中心,促进教师的全面发展,而不仅仅局限于教师的教学活动。通过教师发展中心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满足教师的需要,通过这类活动,促进教师提升自我反思能力,继而以教学带动科研。中心还可以加强与院系的互动,充分发挥同校教师专业资源共享机制,为其他教师提供专业讲座,例如,针对外语教师信息化水平偏低的情况,可以聘请信息学院的教师开展讲座或讨论,提高教师的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推进现代教育技术手段在教育教学中的应用。针对目前流行的英语戏剧教学法,成立工作坊,为感兴趣的教师提供讲座和交流的平台,使教师掌握不同的教学方法,为教师科研拓展全新的视角。 同时应积极引进网络平台资源,例如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的网络教学平台和U校园智慧版教学云平台、批改网,优慕课在线教育科技(北京)有限责任公司研发的网络教学平台、问卷星和问卷网,以及牛津英语线上分級检定测验(Oxford Online Placement Test,简称OOPT)等诸多培训讲座,给教师教学提供线上资源。通过提供此类培训和网络资源,在提高教师信息化水平和熟练程度的同时,提高了教师的科研意识,通过系统自动生成的数据资料,带动了科研工作。 3.健全制度体系,为英语教师科研能力提升提供政策保障 教师的素质是学校教育质量的保障,学校应定期举办各类专家学术讲座、讲学或培训,学科涉及广泛,内容丰富,应鼓励或要求教师尤其是年轻教师积极参加,并且为教师能够参加讲座提供方便条件,如考虑讲座安排的时间和场所以适合教师参加和参与。学校应为教师开阔视野和进行科研提供多方面保障。学校和学院应合理规划教师岗位,保障教师有充足的时间从事教学反思、参加学术会议、开展科研工作,为教师的科研工作提供便利条件。例如,学校的教师发展中心,为教师的教学和科研工作提供技术支持,定期邀请国内外知名教授学者为教师提供讲座和科研项目申报辅导,切实解决了教师尤其是年轻教师的科研难题和困惑。同时校图书馆定期大量购入各类图书、数据库,随时面向全校教师征集所需图书信息,这些都为教师从事科研工作提供了坚实的保障。 同时,学校应积极为教师申请各类科研、教研项目提供必要的技术帮助和资金扶持,并形成制度,发挥长效作用。科研是一项长期的系统工程,需要长期的积累才能够促进教师学术水平的不断提高,产出高质量的科研成果。学校的制度保障无疑是教师提升科研能力的强有力的关键因素。 (二)学院维度 1. 将学科科研团队与项目科研团队相结合,培养年轻教师的科研意识 学院以教师所学专业以及研究方向为基础成立科研小组,如语言学、文学、文化、翻译、教学法、ESP等相对固定的科研团队,鼓励教师以科研团队为单位,定期交流。 同时通过吸引年轻教师参与学院科研项目,组建项目科研团队,共同完成具体的科研任务,以老带新,培养年轻教师的科研意识,激发其科研兴趣,挖掘和培养具有科研潜力的教师。通过项目科研团队的分工协作,广泛吸收和引导年轻教师,旨在培养其科研意识和提升科研水平与能力,逐步实现科研梯队结构的合理化。 2. 优化科研团队的学历结构,以优秀人才和高水平团队提升教师科研竞争力 科研团队的建设与教师专业发展密切相关,总体改善和提高教师的学历层次有助于外语教师科研意识的培养和科研能力的提升。 目前,在大学教师的选聘中,我们过于看重学历和学位,忽视了教学能力、科研能力、思想道德和社会伦理的修养,使得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无法有效地传授知识,也无法成为引领学生的“灵魂工程师”[2]。 因此,学院通过各种具体改革措施,提高教师的专业水平,引导教师改变教师角色,以促进科研能力的提升: (1) 鼓励教师在职攻读博士学位,进一步提高自身的专业水平;由于外语教师群体博士教师比例较低,所以通过开展与国内外、境外高校合作联合培养在职教师博士项目,提高现有外语教师学历层次是一个行之有效的方法。 (2)积极引进具有外语行业背景的博士承担英语专业课程,聘请这些学者担任本科生和硕士生导师。 (3)聘请具有副教授和教授职称的教师作为青年教师的学术导师。 (4)积极引进高学历外教,如具有博士学位的外教,努力使外教和中方教师占比为1:1。同时鼓励和要求外教和中方教师一起做科研,如合作撰写论文、著作,申报课题或项目等。 3. 大力拓展与国外/境外高校交流的机会,为教师科研能力提升提供多元化视角 除了学校为教师创造赴国外/境外培训和交流的机会以外,学院也可以利用自己的优势与美国、英国、新西兰、加拿大、澳大利亚等国家积极寻求合作机会,通过与这些国家的高校进行深度合作,组建教师科研合作团队;通过开展多元文化、外语教育及教师教育等多领域的合作,实现中外教师的优势互补,提升科研团队的水平,产出高层次的科研成果。 4. 定期开展“科研月沙龙”“读书分享会”等活动,促进教师科研能力提升 通过定期开展“科研月沙龙”“读书分享会”等系列学术阅读和科研交流活动,丰富外语教师的科研知识,促进其科研水平的提高。“科研月沙龙”“读书分享会”活动可以通过聘请相关专家、学者或本院外语教师、本校的同行们与教师座谈,形式可以灵活多样,重点是以科研为主的学习和交流并为教师的科研发展提供切实可行的帮助,最终促进其科研能力的提升。 (三)教研室维度 1. 积极开展系列科研与教学研讨会,共同提高科研意识和科研能力 为调动全体教师提升科研能力的积极性,需要充分发挥基层组织即教研室的力量,要求教研室定期召开教学与科研讨论会,并将这一活动列入学院教学和科研工作计划中。在每学期初,教研室需要提交本学期教研室活动的主题或集体教研的话题,并形成例会制。通过坚持不懈的努力,教师的教学水平和科研能力一定会相互促进,有所提高。 2. 通过开展形式多样的教研活动,凝练科研成果 为了以科研促进教学,教研室需要定期开展学术活动,为教师提供学术交流的机会和平台。教研室的构成一般都是由讲授同类或相近课程的教师组成,教师之间存在着相同或相似的问题,可以通过研讨,共同总结教学规律,申报教学项目,时机成熟时,自然就形成了科研成果。 教研室活动形式可以灵活多样,如通过教师之间的科研交流,读书会分享科研学习心得等,但是要坚持形成常态化,只有通过持续的学术阅读和定期的交流,才能培养教师的科研意识,促进科研水平的不断提高。 (四)教师主体在科研能力提升过程中起着决定作用 教师的专业素养一般由三部分组成:专业情意、专业知识和专业能力[3]。专业情意即专业精神,大致分为专业、乐业、敬业;专业能力分为教学能力和科研能力。 1. 发挥主观能动性,积极反思,培养科研意识 根据赵瑜、刘云缦[4]的研究,教学反思是指教师立足于自我批评进而考查自身教学行为以及情景的能力。它要求教师细致观察、发现遇到的问题,通过系统、科学的分析与研究,从而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和自身理论水平。没有反思的教学不是完整意义上的教学。教学反思的形式多样,如教师的行动研究、建立教师档案夹、记录教学日志等。 马克斯·范梅南指出教师反思水平的三个层次理论:技术的、实践的和批判/解放的。三者的逻辑关系是:技术反思是最初的反思,批判性/解放的反思是最高级的反思,实践的反思居于二者之间[5]。 外语教师要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善于从课堂教学实践中学习并提炼成理论,经过反思,并用于指导课堂活动,即培养从技术反思到批判反思的能力。这涉及教师角色模式转换的需求,从一般的、普通外语教师转换成为具有科研意识、科研知识和技能的兼顾教学和科研的外语教师、外语学者乃至外语专家,完成华丽的转身。 2. 充分利用三维科研平台,提升科研能力和水平 戴炜栋[6]指出,要建构具有中国特色的外语教育体系,打造标志性教学改革或学术研究成果,并向国际学术界推介。这里的成果并不仅仅局限于在 SSCI、A&HCI 等期刊发表论文,而是以“我”为主,融入更多中国元素,产出译著、研究报告、咨询建议等各类学术产品。在这一过程中,我们除了强调与时俱进、创新改革,还要重视外语师资队伍的建设,打造一支国际化程度高、教学与科研能力强的教师队伍。可以说,教师是创新驱动的主体,他们应具备国际视野和跨学科思维,关注本土研究问题,并能将之凝练提升,用学术语言进行国际表达,提升我们的国际学术话语权。 因此,新时代的外语教师应注重培养和提升自身的创新意识。如果教师本身都是从书本到书本,没有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就无法培养出具有创新能力的学生。尤其是在信息化辅助教学方式普及的当代,传统的教学手段已经被代替,学生完全可以自己获取知识,这就需要教师与时俱进,将现代教学手段加以创造性地运用,使自身的教学和人格魅力具有不可替代性。这就需要教师充分利用学校、学院、教研室构建的三维科研平台,不断加强创新意识、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切实提高自身的科研能力和水平。 四、结语 科研与教学相辅相成,缺一不可,科研脱离了教学就失去了它的真正意义。高校外语教师应将教学与科研并重,以教学促进科研,以科研带动教学,才是从事科研工作的正确方向。 高校外语教师的科研能力与院校的长远发展密切相关,教师的科研能力提升是高校为社会培养具有国际竞争力的高素质人才和提升高校在国内外学术影响力的基础和保障。因此,高校应采取各项措施引导和帮助教师培养科研意识,提高其科研水平和能力。高校应从实际出发,根据本校外语教师的科研实际情况,制定教师科研能力提升计划,并持之以恒加以贯彻执行,构建学校、学院和教研室三个维度的科研平台,为外语教师提高科研水平和能力提供有效保障。 [ 参 考 文 献 ] [1] 耿益群. 研究型大学教师绩效评价制度研究[M].北京:知识产权出版社,2017:89. [2] 邱学青,李正,李敏. 大学师资管理模式研究:基于教学与科研相结合的视角[M].北京: 化学工业出版社,2011:79. [3] 陈霞. 教师专业发展的时效性研究[M].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11:21. [4] 赵瑜,刘云缦. 现代英语教学理论实践与跨文化研究[M].北京:中国纺织出版社,2017:17. [5] 朱旭东,裴淼. 教师学习模式研究[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7:172. [6] 戴炜栋.高校外语专业 40 年改革历程回顾与展望[J].外语界,2018(4):105. [责任编辑:刘凤华] |
随便看 |
|
科学优质学术资源、百科知识分享平台,免费提供知识科普、生活经验分享、中外学术论文、各类范文、学术文献、教学资料、学术期刊、会议、报纸、杂志、工具书等各类资源检索、在线阅读和软件app下载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