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中国大学MOOC+直播”书法教学的思考与实践 |
范文 | 倪旭前?魏殿林 摘 要:近年来,线上书法教学逐渐兴起,高等学校书法教育也出现了一种从“线下”走向“线上+线下”的混合式教学模式。2020年,因新冠疫情,各级学校全面实施“互联网+”新课堂教学模式,为传统的书法艺术开辟这一教学新形态革新,提供了更加坚实的基础。虽然线上书法教学面临一些技术等方法上的挑战,但就信息化时代而言,“互联网+”的书法教学模式是传统艺术教育必然要尽快适应的一种新业态。课程组基于今年“中国大学MOOC+直播”书法教学的探索与实践,试图探寻一种中国传统艺术教育的新形态教学模式。 关键词:中国大学MOOC;书法教学;书法直播;探索;实践 一、引题 2020年2月6日,教育部印发《关于在疫情防控期间做好普通高等学校在线教学组织与管理工作的指导意见》,要求高校在疫情期间在线教学实现“停课不停教、停课不停学”[1]。为响应上级文件精神和单位工作安排,课程组在“中国大学MOOC”平台开设了第二期“书法艺术”课程,旨在扩大艺术素养教育覆盖面,促进新时代大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本文结合在线教学实践,对线上书法教学作一些探索。 二、关于“中国大学MOOC+直播”书法教学的思考 “中国大学MOOC+直播”的书法教学作为一种现代化教学手段运用了多媒体终端、信息网络、动画视频等多种先进的技术设备的“一种综合性的教学方法”,“可以突破传统教学在时间、空间和地域上的限制,能大大节省教学时间”[2]。课程组结合“中国大学MOOC平台+直播”教学实践,对线上书法教学理念与方法作几点思考。 1.教学内容融合德育 首先,应克服书法视频课时少而内容多的矛盾,针对书法学生兴趣不一、基础不同的现状,在教学过程中不断增加不同角度、形式的相关教学视频。在视频教学内容设计方面,力求激发学生书法学习的积极性,增强毛笔书写能力,提高书法艺术审美能力。建设标准是,训练碑帖数量合适、内容适当。在内容进度设计方面,在对当代大学生的书法知识水平、临摹能力、个性特点等开展调研的基础上,视频录像以具体生动的讲解和演示形式,提高知识传授与能力培养的效果,符合学生学习规律和教育规律。线上教学更注重对学生书法线条美的鉴赏体悟和临摹实践,使学生对字形空间的各种比例关系特别是线条的节奏与运动有更深刻的体验与赏析,强化审美能力的教育与训练效果。要关注学生在线学习反馈情况,进一步优化课程内容视频、单元测试和考核内容等各种配套教学内容资源。 其次,利用线上社会书法教学资源进行拓展教学。线上课堂结束以后,可以鼓励学生参加社会书法名家在线书法讲座,推荐学生观看社会名家线上书法精品展和名家现场临摹、创作示范,进一步拓展和引领学生提高书法临摹创作技能、欣赏水平和审美能力。这是利用社会线上书法资源加强书法学生的艺术素质,培养书法人才的另一种途径。也可以通过有大量粉丝的书法公众号,举办线上学生书法作品展览,达到线上学习传统书法文化、培养书法基本技能的教学目标。针对这些线上社会延伸教学资料,通过发放问卷和个别访谈等形式收集学生学习心得和意见建议,根据学生反馈信息对课外线上教学内容进行完善。 再次,教学内容融合德育。2020年5月28日,教育部在关于印发《高等学校课程思政建设指导纲要》的通知中,要求各类课程与思政课程同向同行,将显性教育与隐性教育相统一,形成协同效应,构建全员全程全方位育人大格局。针对艺术学类专业课程,该通知还指出:“要在课程教学中教育引导学生立足时代、扎根人民、深入生活,树立正确的艺术观和创作观。要坚持以美育人、以美化人,积极弘扬中华美育精神,全面提高学生的审美和人文素养,增强文化自信。”[3]“互联网+教学”的高校书法课程教学过程,与线下一样,应当抓住和把握潜在的德育因素,坚持以美育人、以美化人,引导学生弘扬优秀传统文化,从而提高书法教学质量和效果,提高学生书法人文素养,不断增强文化自信。线上书法教学通过古代书法家的生平和思想讲解,彰显其忧国忧民、积极担当的人格力量。所谓“人品高才能书品高”,线上书法教学要以此引领和震撼学生的心灵,激起学生的民族文化自信,产生积极向上的动力,培养良好的心理素质,收到思想道德教育之功效。针对今年举国抗击疫情的大背景,着眼于一些当代书法家积极创作抗疫主题书法作品,以书法作品鼓舞抗疫士气,以及向灾区捐献书法作品,或者直接捐款等,体现了当代书法家在新时期的社会担当和奉献精神。 2.优化教学方法 由于当前融媒体带来的大众娱乐影响,学生在线上能真正专心观看的注意力时间很短,有些学生线上观看的兴奋点只有8秒。这势必要求优化或改变传统书法教学法,通过更多有效的、操作性强的教学方式和方法,激发学员持续学习的热度。书法教师可以按书法能力目标进行教、学、临摹碑帖、师生互动等一体化教学法设计,以视频为单位,体现本门课程的目标与要求,合理优化学时分配,及时总结教学经验,不断改进教学方法。比如,MOOC平台录制的视频讲课节奏要相对快一些;在进行书法直播教学时,应该通过书法故事、情节的悬念、幽默语言表达,来增强授课的趣味性。线上教学由于空间的限制,比线下教学更加需要趣味性,因此,线上书法教学一般不是慢节奏的,需要在教学内容、教学方式设计上增加趣味性,这样容易留住学生,激发学生的兴趣点,提高线上书法教学质量。除内容设计和表达之外,还应该充分利用各种线上教学手段为教学提供便利。如,除以中国大学MOOC平台等作为线上主教学平台外,还可以同时使用多种媒介进行线上书法教学,完成录像视频教学、作业、测试和平台讨论区互动。此外,在书法直播教学时,还可以使用钉钉群、微信群、QQ群、视频会议等,进行课堂教学的良好互动,及时获得学生反馈。课余,教师可以发布社会在线教学链接、微视频课外资料学习等间接教学资源,拓展课堂专业知识面,开阔学生书法视野。课程结束,教师可以将直播视频、PPT等全部上传平台,方便學生反复观看。学生则可以注册多个在线直播收听账号,用以解决钉钉网卡、掉线、黑屏、卡顿等问题。 3.教材之“新形态” 编撰适合在线书法教学的“新形态”教材,是配合线上书法教学的重要一环。2016年12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强调:“要加快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学科体系和教材体系,推出更多高水平教材。”2017年7月,国务院办公厅在《关于成立国家教材委员会的通知》中,要求新教材教学内容数字化,呈现学习平台网络化的普遍需求[4]。互联网技术贯穿于书法教学全过程(如教材中提供视频教学链接二维码等),这就迫切需要一种“新形态”的教材。 自从笔者在中国大学MOOC平台开设面向全国高校书法学生的在线开放课程“书法艺术”以来,配套新形态教材《书法艺术》也在同步编撰。新教材制作了大量的教学资料、课件、PPT,拥有800余分钟书法技法临摹实践与创作视频,大大方便了学生利用碎片化时间对经典书法技艺的学习与理解。学生通过该教材,利用课内课外时间用电脑和手机反复线上观摩清晰的古代经典法书图片和名家临摹示范,由此弥补线下课堂理论教学时间不足的缺陷。大学生常被称为“互联网一代”。我们推出的这种“文字+视频”的新形态书法教材,既注重对传统书法文化的介绍,又充分利用现代多媒体信息技术,有利于进行生动活泼的传统书法教学。 4.完善考核评分标准 如果说“互联网+教学”的高校书法在线教学模式主要是依托网络课程平台和直播教学得以实现的,那么,其中直播教学人机互动环境就会对到课率、课堂表现等平时成绩的考核提出更加精细化管理的要求。在线平台的成绩考核除了期末作品之外,应侧重线上测验、作业以及互动环节的考核。线上书法教学师生互动考核可以通过两种方式实现:一方面,学生参加线上自主学习时,教师或助教在讨论区提出书法讨论主题,针对学生参与在线书法讨论交流和互动情况进行考核;另一方面,在书法直播课堂讲授与讨论时,教师与教学助理引导学生对书法艺术的分析和讨论,并对学生的互动反馈情况进行考核。2020年上半年,因为新冠疫情,笔者的“书法艺术”取消线下教学部分,取而代之的是钉钉直播形式,有较为完善的考核方式,课堂测试、作业、期末作品等考核基本上可以在中国大学MOOC平台完成。但是,书法在线直播中的“课堂表现”就没有原本线下考核那么方便,因此,评分比例也应该降低。况且,在允许学生返校复课前,书法课程教学业已结束,这样就缺少了大纲考核中线下“课堂表现”一条。因此,我们根据教学实际,对成绩考核标准进行了调整。 三、“中国大学MOOC+直播”的书法教学实践 1.教学实施途径 以“中国大学MOOC+直播”为主要平台的中国计量大学在线开放课程“书法艺术”,践行“书法与新科技相融,文化与临摹并重”的在线书法教育理念和与时俱进的新形态教学模式。受疫情影响,课程由原来的“线上+线下”混合式改为纯“线上”教学模式。为此,课程组及时完善了部分教学内容,采取更恰当的线上书法教学法,积极调动学生线上课堂学习积极性。在教学思想和观念上体现大学书法的素质教育理念。在课程内容设计方面,分析“书法艺术”课程在学生可持续性发展中的地位与作用,围绕书法课程目标设计、选择、补充书法知识的教学内容。通过教师自助拍摄、艺术与传播学院设计专业学生拍摄,大量增加教学视频。在视频教学内容设计方面,激发学生书法学习的积极性,增强毛笔书写能力,提高书法艺术审美能力;做到训练碑帖数量合适、内容适当,符合学生学习规律和教育规律。教学设计符合书法课程特点,做到有创新,有拓展。这些视频教学态度认真,富有激情。在有限的时间里(一般视频为10钟内),教师授课语言简练,观点鲜明,突出特色,并能及时总结教学经验,努力做好书法远程教学中直播、录播的艺术品质展示与互动效果的技术实践,切实提高书法在线课程质量,更好地为书法课程教学改革、教育教学方式转變提供有力支撑。其中,技法类视频适合实践性较强的技法教学环节,学生可反复观看,实用性强;授课类录像以微课形式出现,适合书中重要知识点的补充讲解。 为了让全体学生理解中国书法的基本文化常识,能够独立进行经典书法赏析,并初步掌握经典书法临摹技能,本课程突出能力本位的要求,从传统思想文化背景的理解起步,以“书法史—临摹实践—鉴赏理论”三级递进模块化教学呈现,形成线上书法课程的模块化教育,突出了书法审美能力与临摹实践能力的提高。在创新教学模式方面,克服了书法线上教学视频课时偏少而内容偏多、学生基础不同的矛盾,强调线上教学活动中师生共同参与书法学习的重要性,探索互动式教学法、比较式教学法、体验式教学法的运用,使经典书法临摹知识的传授和临摹能力的培养有机结合起来。通过“书法基础文化理论—临摹案例分析—名作导读”三级递进式内容编排,“理论教学与技能训练、线上教学与实践指导、集中教学与分散教学”三项并重,提高学生感受美、表现美、鉴赏美、创造美的能力,塑造健全人格,培养高雅的审美品位,为终身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如甲骨文线上教学一节,具体内容安排为:(1)甲骨文基础知识讲授以线上理论教学为主,根据内容提供人文故事背景的教学案例,结合课堂讨论;(2)甲骨文鉴赏知识讲授以线上教学为主,根据内容提供审美教学案例,结合课堂讨论; (3)甲骨文临摹技能训练以视频教学为主,根据要求布置学习临摹技法,结合课外作业训练;(4)甲骨文创作能力培训以课外作业为主,根据主题布置内容,结合小组大作业;(5)作业一张,临摹或创作甲骨文,一般要求四尺对开大小,即68×68厘米,字数20字以上。总体上,使学生学习后达到四个书法学习目标:A.了解书法简史、美学原理与艺术特征。B. 了解篆隶、行草等基本书体的审美特征、艺术内涵,学会临摹古代书法经典作品。C.掌握经典书法的鉴赏能力与初步创作能力。D. 了解日本、东南亚、欧美地区的书法传播与发展的历史与现状。 2.教学法举例 高校书法在线开放教学可依据高校书法课程标准、书法学科的特性以及学生的学习实际,制订好教学目标。要避免教学目标的单一化,避免高校在线开放书法教学停留于初步的、感性的书法认知和传播阶段。我们采取科学而有效的在线教学方法,取得了良好的在线教学效果。 知识与技能 潘天寿曾说:“学画大约二十年可成,学字至少要三十年。”[5]这是针对艺术院校书法专业的教学目标,普通高校切勿照搬。普通高校书法“知识与技能”的教学就是一种针对书法文化普及化教学,一种笔墨技能、篆隶楷行草技法的普及操作体验教学。为此,书法教学的目标和知识点,要尽量合理化,要分清主次,理清重难点。要避免把高校书法看作是“夫书者,玄妙之伎也,若非通人志士,学无及之”[6],甚至认为“自非通灵感物,不可与谈斯道矣”[7]!这种把书法提得太高、太玄的专业地步,很有可能打击普通大学生原本脆弱的在线书法学习自信心。具体措施:(1)依据普通大学生实际书写水平和高校书法素质教学的特性,将书法“知识”的学时控制在书法课程总学时的30%以内,依据普通学生爱好书法实践技能的特点,将“技能”的学时控制在总学时的70%以上。(2)“知识”课时,重在书法史、书法文化的传授;“技能”课时,重在了解真、草、篆、隶、行诸体的基本点画,也可要求一位学生临习一体一帖,甚至也不需要深入研习,随其兴趣换帖改体。 (3)考虑到学生自觉接受书法文化意识薄弱,在“知识”课时,教师最好能提供趣味性的冷僻史料,要提出新观点,表达要有幽默感,以引起学生的兴趣和关注。内容避免重复,讲课节奏也不宜太慢。“技能”课时,授课要以鼓励为主,重在提高学生自尊心、自信心,其次才是提高教学质量。 过程与方法 教学过程是一个师生交流、互动共进的过程,要能使学生的智力、体力、品德等方面得到发展[8]。因此,从社会学角度看,教学过程除了认识活动之外,还应当包含交往活动、审美活动;从心理学角度看,教学除了认知之外还有情感、意志、行为诸方面[9],具有“三维”性。高校书法在线开放教学可根据“三维”性采取相应的教学方法。具体举措:(1)线上书法文化教学要考虑到生源文化素质不平衡、艺术修养与人文格调不一致的现实,部分学生自觉接受书法文化教育意识相对薄弱。考虑到这一现实,授课时要增强趣味性。书法是一门历史悠久、内涵精深的国学课程,教师要立足于素质教育的目标,将文学、历史、哲学、美学、绘画等知识点有机渗入,融会贯通。教师可以定期集体开发新形态教材,保持教材的新颖性和时效性,以增强教学效果。(2)在线学生书法技法水平普遍较低,在线技法课要重在实践临写。开课前,要求在线学生上传书法作业,要对学生的书写基础、风格爱好、学习态度、学习习惯等进行摸底,然后对症下药,选择适合他们学习的碑帖范本,切忌强加给学生不喜欢的碑帖范本。要坚持精讲多练,因材施教,避免取法今人。对于作品的笔法、墨色等,进行一笔一划的详细点拨。在教师传统技法示范、学生线下大量临摹和研习的基础上,可运用视频教学适当传授些简单的创作方法,如书法章法、布局以及形式的创新。对学生的习作,要以肯定和正面的引导为主,切忌打击学生的学习自信心。(3)线上书法链接资料教学。可以转发书法专业团体(如国家级、省级书协)、国内知名的美术学院主办的大型、高规格的线上书法展览和比赛、交流等,以此开阔学生的艺术视野,增进书法艺术交流,提高书法文化素养。比如美院毕业生线上毕业展,就是一个重要的在线学习资源。引导学生参加社会名家艺术精品线上展示,引领学生提高书法临摹技能、欣赏水平和审美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情感教育关注教育过程中学生的态度、情绪、情感以及信念,以促进学生的个体发展和整个社会的健康发展。”“情感教学是一个价值标准内化的过程。”[10]书法艺术是传统中华文化浮出水面的冰山一角。明代项穆曰:“夫人灵于万物,心主于百骸。故心之所发,蕴之为道德,显之为经纶,树之为勋猷,立之为节操,宣之为文章,运之为字迹……但人心不同,诚如其面,由中发外,书亦云然。”[11]当前“90后”“00后”在线书法学生(多为独生子女)家庭经济条件大都不错,有的自幼被电脑、手机“绑架”,业余都在享受大众线上娱乐,对传统书法文化不屑一顾,他们对于陌生的书法文化未必热衷。书法教师要在了解学生爱好、兴趣的基础上,进一步挖掘和提炼在线教学内容,以中国独特的人文精神引领学生,培养学生良好的价值观和对待传统文化深沉的情感态度。具体举措: (1)思想引领。可例举书法学习、创作对自己人生的积极意义。比如,当前书界名家在大学时代就坚持书法临摹,正是这些青年时代的特殊经历,对他们后来的书法成就产生了积极的影响。(2)心理训练方法。了解“90后”“00后”学生心理,多采取鼓励教学法,使师生配合默契。充分肯定学生书法基础,经常鼓励学生,及时肯定学生的进步,使其对书法产生兴趣,坚持训练;对于优秀的学生,及时加以表扬。(3)奖励措施。对于在线书法学习成绩优秀的学生进行一定的奖励,由中国大学MOOC平台颁发课程学习优秀证书。要使学生明白,只要努力,不但可以提高书法水平,得到老师的表扬,还可以获得课程优秀证书等荣誉,这样多少能激发学生在线学习书法的热情。 3.教学效果 在“中国大学MOOC”平台开设的在线开放课程“书法艺术”[12]主要面向国内外高校大学生以及社会书法爱好者。整个课程共8章,线上教师视频讲解64学时,高清像视频600余分钟,辅助教学微视频50余个,习题200余道,教学视频总时长达800余分钟。目前已在“中国大学MOOC”平台开设2期,在浙江省高校在线开放课程平台开设2期,4期选課共达10000余人次。除中国计量大学必修学生外,国外大学生使用该课程的学校有哈佛大学、耶鲁大学等,另外还有部分国际友人;浙江省外许多兄弟高校也积极参与这门课程。 “书法艺术”课程力求提高学生对经典作品的鉴赏能力、经典作品临摹能力以及简单的创作能力;力求提高学生的书法思维能力和认知水平,促进学生书法情感与认知的良性发展。从课程讨论区看来,学生积极发帖子参与课程讨论,每期都有1000条以上,参与度很高,而且对课程的评价充满了正能量,因此课程获得了大家的好评,在社会上具有一定的影响力。该课程也被浙江省教育厅认定为2019年浙江省高等学校省级精品在线开放课程、2019年浙江省线上一流课程,并获得了浙江省高校首批“互联网+教学”优秀案例线上线下混合课程二等奖。通过该课程学习,一些零基础的学生获得了一定的书法文化常识和临摹技法基础,对经典作品的鉴赏能力、经典作品临摹能力以及简单的创作能力都有所提高。一些有一定书法训练的社会学员学习本课程后,书法水平得到了较大的提高;有不少远方社会学员来电话咨询,要求下期继续选课,有的甚至上门当面拜师学习书法艺术。 参考文献: [1] 教育部《关于在疫情防控期间做好普通高等学校在线教学组织与管理工作的指导意见》(教高厅 〔2020〕2号). [2] 李朝辉,等.教学论[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10:188. [3] 教育部关于印发《高等学校课程思政建设指导纲要》的通知(教高[2020]3号). [4] 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成立国家教材委员会的通知》(国办发〔2017〕61号). [5]潘天寿.听天阁画谈随笔[M].上海: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1980:18. [6]王羲之.书论[M]//历代书法论文选.上海:上海书画出版社,1979:28. [7]卫铄.笔阵图[M]//历代书法论文选.上海:上海书画出版社,1979:21. [8]李世令.论教学过程的审美价值[J].山东教育科研,2002:7. [9]宋宁娜.教学认识论和教学理论[J].当代教育论坛,2004:10. [10]李朝辉,等.教学论[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10:27-28. [11]项穆.书法雅言知识[M]//历代书法论文选.上海:上海书画出版社,1979:515. [12] https://www.icourse163.org/course/ZGJL-1205997806?tid=1450615497&_trace_c_p_k2_=7eaba09ab8ab4e82a4d630ba1807ec90. [本文是2020年浙江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重点课题“张芝与汉末书法艺术精神研究”(立项号:20NDJC13Z)的阶段性成果,同时获得2019年浙江省精品课程“书法艺术”经费资助] [责任编辑:杨裕南] 倪旭前,中国计量大学艺术与传播学院教授;魏殿林,中国计量大学艺术与传播学院副院长,副教授。 |
随便看 |
|
科学优质学术资源、百科知识分享平台,免费提供知识科普、生活经验分享、中外学术论文、各类范文、学术文献、教学资料、学术期刊、会议、报纸、杂志、工具书等各类资源检索、在线阅读和软件app下载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