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大学生社区党建工作活力研究 |
范文 | 赵吉云 杨晓晓 孙长山 [摘 要]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和校园文化的繁荣,促进了学生思想活动中心由班级行政中心到社区生活中心的转移,也给以学生思想工作为核心的党建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文章从大学生社区党建工作的主要任务出发,深入分析大学生社区党建工作存在的问题,并探究提升大学生社区党建工作活力的对策。 [关键词]大学生社区;党建工作;工作活力 [中图分类号] G64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2095-3437(2021)02-0196-03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指出:“青年兴则国家兴,青年强则国家强。青年一代有理想、有本领、有担当,国家就有前途,民族就有希望。”2018年5月3日在北京大学师生座谈会上的讲话中,习总书记对广大青年提出了“爱国、励志、求真、力行”四点希望。2019年4月30日在纪念五四运动10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中,习总书记指出,青年是整个社会力量中最积极、最有生气的力量,国家的希望在青年,民族的未来在青年。新时代中国青年要树立远大理想、要热爱伟大祖国、要担当时代责任、要勇于砥砺奋斗、要练就过硬本领、要锤炼品德修为。在习总书记对青年的一次次谆谆教诲、言传身教中可看出,党和国家对青年的重视、关怀与信任,以及对青年工作的高度重视,高校作为培养新时代青年的摇篮,更应承担起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历史使命,为国家培养“爱国、励志、求真、力行”的新时代青年。但是,随着高校学分制改革、后勤社会化改革和校园文化的繁荣,学生思想活动中心已逐渐由班级行政中心转移到社区生活中心,这也给以学生思想工作为核心的党建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社区化环境下,如何突破旧体制,开辟新渠道,增强学生党建工作的活力,扩大党建对校园文化生态圈的影响力,成为高校党建工作者应当积极探讨的实践课题。 一、大学生社区党建工作的主要作用 (一)大学生社区党建树立旗帜,引领大学生思想进步 大学生社区党建工作是社区大学生思想教育和引导的重要途径,是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有效途径,更是开展大学生思想教育的重要阵地。习总书记在学校思政课教师座谈会上的讲话中指出,青少年是祖国的未来、民族的希望,我们党立志于中华民族千秋伟业,必须培养一代又一代拥护中国共产党领导和我国社会主义制度、立志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奋斗终生的有用人才,思想政治教育在这个过程中尤为重要,所以我们必须紧抓高校学分制改革和后勤社会化改革的机遇,转战思想政治教育阵地,在大学生社区中树立旗帜引领大学生思想进步。 从生态学的角度分析,社区党建工作是社区文化生态圈的重要组成部分,必须强化党建工作与社区文化环境的融合才能增强党建工作的活力。通过党建工作与大学生社区文化活动的融合,提升党建工作对大学生群体文化的引导力;通过党建工作与大学生社区管理服务的融合,提升党建工作对大学生学习和生活的影响力;通过直接教育、间接影响以及环境熏陶相结合的方式,提升党建工作對大学生思想的渗透力;通过积极树立榜样和旗帜,提升党建工作对大学生思想进步的领导力。 (二)大学生社区党建创造条件,引导大学生社区组织发展 社区学生组织是学生思想和行为活动的主要载体,包括实体学生社团以及网络虚拟学生团体。随着校园文化的多样化发展,高校学生社区组织活动发展迅速,功能在增强、作用在扩大,展现出蓬勃的生命力,对大学生思想和行为的影响也越来越深远。习总书记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指出,做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要因事而化、因时而进、因势而新。规范和引导大学生组织发展,是新形势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主动占领阵地的重要途径。大学生社区党建工作要创造物质条件保障大学生组织成长,创造制度条件引导和规范大学生组织发展,创造文化条件促进大学生组织文化的繁荣。 (三)大学生社区党建凝练精华,促进大学生社区文化繁荣 高校学生社区文化是体现大学生社区主流思想、价值观念、行为方式的物质文化、精神文化、活动文化的总和[1]。根源于大学生群体思想活跃自由的基本特点,大学生社区文化也具有多元化、信息化、开放化和灵活化的特征以及较强的活性。这种活性使社区文化容易受到社会大环境的影响。不管是积极的因素还是消极的因素,社会环境都通过大学生社区生活的方方面面影响着大学生的政治信仰、道德观念、人生价值观等诸多方面。而大学生社区党建工作就是发挥党建文化在大学生社区文化中的核心作用,在文化的交流和冲击中发挥干预和导向作用,凝练精华,正本清源,引导大学生选择主流文化,积极建设积极向上的特色社区文化,引领大学生思想进步。 (四)大学生社区党建规范界限,监督大学生社区舆情和安全工作 安全稳定工作是高校的首要政治任务,意识形态安全工作是高校学生安全工作的重要内容。大学生处在思想成长敏感期,思维活跃且不稳定,思想激进且易受影响,容易在复杂文化生态中迷失方向。特别在自由的文化环境下,消极的负面的文化因素也得以滋生,这些因素与大学生心理活性状态共同作用,直接影响着大学生的思想方向和行为方式。大学生社区党建工作就是要从思想的层面规范界限,从政治的层面明确尺度,积极影响和引导大学生正确认识和解决思想文化冲突,正确辨识和处理负面思想,从而实现对大学生社区舆情的监控以及大学生思想安全工作的掌控。 二、大学生社区党建工作存在的问题 (一)大学生社区党建组织制度活力不足 组织制度活力不足是制约大学生社区党建工作的根本问题。社区党组织制度是社区党建工作的灵魂和基础,是根据党的组织制度结合社区实际建构的组织制度体系。健全完善的组织制度是领导和规范社区党建工作的重要基石。传统的大学生社区党组织和制度是由大学生所在学院的党组织和制度延伸而来,是以学院和专业为中心的工作思路的体现,更侧重于从行政上传下达以及管理的角度思考和解决问题。而大学生社区的建设和发展不仅打破了学院的行政界限,更融入了许多生活化和社会化的因素。大学生社区多元文化特点促进了大学生思想和需求的多元化,超出了传统的大学生党建组织制度的调控能力,对党建组织的服务性和支持性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传统大学生社区党建的组织制度已经不能适应社区工作的实际需求,表现出制度僵化、活力不足、组织涣散、机制不全、能力不足等问题,党建工作难入人心,党组织的影响力薄弱。 |
随便看 |
|
科学优质学术资源、百科知识分享平台,免费提供知识科普、生活经验分享、中外学术论文、各类范文、学术文献、教学资料、学术期刊、会议、报纸、杂志、工具书等各类资源检索、在线阅读和软件app下载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