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不开刀,换瓣膜 |
范文 | 周玉杰 一、什么是瓣膜疾病? 在我们的心脏上有四个瓣膜:主动脉瓣、肺动脉瓣、二尖瓣和三尖瓣,瓣膜随着心脏跳动不停地开启闭合,在心脏永不停止的血液循环活动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它是门卫,阻止血流回流至刚刚流出的心室。在心房与心室之间,在心室与离开心室的血管之间,都有瓣膜。在这四个瓣膜中,主动脉瓣、肺动脉瓣和二尖瓣,它们的异常都会引起很大的问题。一旦瓣膜狭窄或无法闭合,心脏就会出现动力不足或衰竭,出现胸闷、气喘、全身浮肿、无力、胸痛等症状,是影响老年人生命和生存质量的严重疾病。 什么是主动脉瓣膜疾病?主动脉瓣关闭不全会导致患者出现左心室扩张,收缩功能下降,最终发生心衰、各种心律失常及猝死。主动脉瓣狭窄方面,由于瓣膜发生退行性变、纤维化和钙化、瓣叶融合,导致瓣口狭窄。患者早期可无症状,重度狭窄的患者表现为倦怠、劳力性呼吸困难,进一步发展为心绞痛、眩晕或晕厥,甚至猝死。二、心脏瓣膜疾病的傳统治疗手段 传统的心脏瓣膜病治疗方法是心脏外科开胸换瓣手术。心脏瓣膜置换手术是开放式心脏治疗手术,医生将患者的胸部打开,移除病变瓣膜并用机械瓣膜或生物瓣膜替换。 医疗类影视剧中,经常会出现这样的情节:心脏瓣膜坏了,急需开胸换瓣,但因为年龄、身体情况等原因,很多患者无法耐受手术。其实这并不完全是为了电视效果,现实中开胸手术也是危险系数极高的大型手术,并发症较多。因此有一些主动脉瓣严重狭窄的老年患者因为年龄太大,身体情况不佳,不耐受大手术等因素,只能坐等死亡,严重的患者活不过一年。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心脏瓣膜置换“不开胸”是患者们最期望的。三、心脏瓣膜疾病治疗的新时代 TAVI(经导管主动脉瓣置入术)技术成熟应用于临床,让这种情况得到了很好的解决,不开胸微创换瓣成为高龄主动脉瓣重度狭窄患者的福音。 1. 什么是TAVI手术 TAVI全名叫经导管主动脉瓣置入术,最早开始于2002年法国,是一种主动脉瓣膜疾病的微创治疗技术,在不开胸的情况下即可置换心脏瓣膜。医生将带有瓣膜的导管通过血管(通常是腹股沟附近的股动脉),推进到主动脉瓣的区域,当处于适当位置时缓慢释放,此时人工瓣膜被打开并开始起作用。TAVI避免了传统开胸手术和体外循环的创伤,病人损伤小,手术时间短,术后恢复快,成为高龄、外科手术风险高或禁忌患者中主动脉瓣疾病治疗新方法。 2. 哪些人适合做TAVI 主动脉瓣狭窄或关闭不全的患者,如没有严重的二尖瓣或三尖瓣病变,在欧美等国家都首选进行TAVI手术。全球超过30万例的临床治疗经验证实了TAVI的有效性和安全性。在2017年AHA(美国心血管病协会)指南已经将TAVI列为主动脉瓣疾病的常规治疗方式。 |
随便看 |
|
科学优质学术资源、百科知识分享平台,免费提供知识科普、生活经验分享、中外学术论文、各类范文、学术文献、教学资料、学术期刊、会议、报纸、杂志、工具书等各类资源检索、在线阅读和软件app下载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