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基于学生科学思维培养的物理实验教学 |
范文 | 方碧烟 摘 要:实验和观察是研究物理的主要方法.物理教学离不开实验和观察,要让学生经历实验和观察的过程,培养学生的科学思维,提高学生物理学科核心素养.教学要以实验为载体,依据实验教学内容,培养学生科学推理能力、模型建构能力、科学论证能力、质疑创新能力. 关键词:实验教学;科学思维 科学思维和实验探究都是物理学科的核心素养之一,两者相辅相成,相得益彰.实验教学是科学思维的基础和重要载体,实验与观察过程,离不开运用科学的思维和方法进行分析和论证.只有不断开展实验教学,学生科学思维才能得以持续发展;也只有发展学生的科学思维能力,才能保证实验教学的不断升级和深化. 一、在实验教学中培养学生科学推理能力 物理教学要以实验为基础,以正确的逻辑法则为依据,对实验过程进行深入的抽象分析,培养学生的科学推理能力.如:初中物理《牛顿第一定律》的教学,研究阻力对运动影响,让学生观察一辆小车从斜面同一高度,由静止自由滑下,在光滑度不同的水平面上运动的情况.分析得出:小车在水平面上开始运动的速度相同,但小车在较光滑的水平面上做直线运动,通过的距离较大,速度减小的较慢.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引导学生进行合理的科学推理:如果小车在更光滑水平面上运动,其受到的阻力将更小,通过距离更大,速度减小的更慢.设想小车运动时不受阻力,小车的速度就不会减小,将沿原来的方向永远运动下去.从而总结牛顿第一定律的内容.学生掌握这种在实验事实基础上,进行合理的科学推理方法将受益终身.偉大的物理学家伽利略应用科学的推理方法,解决了物理史上的一个个难题,对物理学和科学的发展做出卓越的贡献. 二、在实验教学中培养学生模型建构能力 建立物理模型是物理研究的一种常用方法,在物理实验教学过程中,要不失时机通过具体的实验来帮助学生建立物理模型,使相关的实验得到简化,提高学生模型建构能力.如:在研究杠杆平衡条件的实验时,忽略杠杆因受力产生的形变,把杠杆当作无形变的理想化模型.同样在电学实验中,一般都没有考虑导线的电阻;把电流表近似当作是一根导线;把电压表当作开路处理,从而方便对实验电路的分析和研究.在光学实验中,引入“光线”模型,可方便分析光路,研究光的反射和折射现象.可见,实验教学中建立物理模型,可以使复杂的实际问题简单化;使抽象的物理问题、现象、过程形象直观化;使具体的问题普遍化.既可以培养学生的科学思维,又有利于提高学生通过实验研究物理问题的能力. 三、在实验教学中培养学生科学论证能力 实验归纳是科学论证的方法之一,在初中物理教学中,普遍运用直接从观察实验结果中分析、归纳、概括而总结出物理规律的论证方法. 例1 在“密度”的教学中,先让学生“探究同种物质的质量与体积的关系”,让学生通过对实验数据的分析得出:同种物质的质量与体积成正比,但质量与体积的比值是一定的.再让学生“测量同体积不同种物质的质量”,引导学生进一步分析、比较、抽象、概括,揭示密度的属性. 例2 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教学中,学生通过实验探究得出凸透镜成像规律,并记录在表格上.进一步引导学生通过分析归纳得出:1凸透镜可以成缩小、等大、放大的实像,也可以成放大的虚像;u=f是成实像和虚像的分界点,u=2f是成放大实像和缩小实像的分界点;2凸透镜成的实像,一定是倒立的,也一定在物体的异侧,凸透镜成的虚像,一定是正立的,也一定在物体的同侧;3在成实像时,物距逐渐变小,像距逐渐变大,所成的像也逐渐变大. 在物理实验教学中,引导学生运用分析、比较、抽象、概括的思维方法得出物理概念和规律,不仅能使学生明确建立物理概念、规律的事实依据,明确物理概念、规律的内涵,更重要的是发展学生的科学思维,掌握科学的论证方法. 四、在实验教学中培养学生质疑创新能力 学生实验过程,尤其是学生探究实验的过程,需要学生多种感官同时参与,开动脑筋积极思考,迸射思维火花.他们有异想天开的想法,不墨守成规,对教师、教材乃至于已有的实验方案、数据、结论等会产生怀疑,会自然有创新意识的流露.因此,物理教学要抓好实验教学,让学生在实验过程中去大胆地猜想、假设质疑,去寻找属于自己的解决问题的方法.使之过程更合理,数据更准确,操作更便捷,方案更优化,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能力. 例3 用伏安法测定额定电压为U0的定值电阻元件的额定功率实验中(已知滑动变阻器的最大阻值为R0).在学生完成根据P=UI原理测量之后,再让学生思考完成电流表(或电压表)坏了,在不增加实验器材的前提下,测定定值电阻元件的额定功率.要求画出实验电路图,简述主要实验步骤并写出额定功率表达式. 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经过小组讨论,就电流表坏了这种情景,设计如图1所示实验电路,各小组共生成了三种不同的实验方案,给出三个表达式分别是:P额=U20(U2-U1)/U1R0、P额=2U20(U左-U中)/U中R0和P额=2U20(U中-U右)/(2U右-U中)R0. 就电压表坏了这种情景,设计如图2所示实验电路,各小组也共生成了三种不同的实验方案,给出三个表达式分别是:P额=U20(I2-I1)/I1R0、P额=2U20(I左-I中)/I中R0和P额=2U20(I中-I右)/(2I右-I中)R0.再组织小组交流,分享学生的创新成果. 例4 在测量液体密度时,为学生提供两种方案.第一种方案是:1用天平测出空瓶的质量m1,记录在表格中.2向瓶中倒入适量液体,测出瓶与液体的总质量m2,记录在表格中.3将瓶中液体倒入量筒中,测出液体的体积V,记录在表格中.第二种方案是:利用上述器材依次测出瓶和液体总质量M、倒入量筒中的液体体积V、瓶与瓶中剩余液体质量m.要求学生写出计算液体密度的表达式(用上述物理量符号表示)并比较以上两种实验方案的测量误差. 学生通过动手操作,亲身经历实验过程,不但使实验方案更优化、操作更便捷,而且能通过比较、分析得到减小实验误差的方法,使测量数据更准确,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 总之,物理教学要认识到实验教学对培养学生科学思维的作用,抓住学生乐于实验、乐于探究的心理特点,积极创造条件让学生多做实验,激发探究欲望和创新意识,培养学生的科学思维方法,提高物理学科科学素养,为学生的可持续发展奠定基础. 参考文献: [1]义务教育《物理课程标准》[M]人民教育出版社2011. [2]义务教育教科书物理(八年级上、下册,九年级)[M]人民教育出版社. [3]王启腾物理建模思维及培养[J] 新课程研究(基础教育), 2007(11):113-116. [3]季志敏关注实验教学高效学习[J] 教育教学论坛, 2014(18):104-105 |
随便看 |
|
科学优质学术资源、百科知识分享平台,免费提供知识科普、生活经验分享、中外学术论文、各类范文、学术文献、教学资料、学术期刊、会议、报纸、杂志、工具书等各类资源检索、在线阅读和软件app下载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