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论文:

 

标题 基于学情资源的高中地理课堂有效教学的研究
范文

    俞本莉

    摘 要:现阶段,随着新教材和新高考方案的出炉,选修地理的学生越来越多,然而许多高中生地理成绩仍不理想,很难适应新高考方案下对地理学科的要求。新教材和新高考方案无疑对地理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当前的地理课堂还未能完全实现有效教学,其主要原因就是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没有真正掌握学情,以及未真正使用科學合理的教学模式,导致课堂有效性不高。因此基于学生学情,研究高中地理教学的有效性,值得我们地理教师去探索。

    关键词:学情资源; 高中地理; 有效教学

    中图分类号:G633.55 ? ? ? ? ?文献标识码:A ? ? ?文章编号:1006-3315(2019)07-020-001

    学情资源主要指学生学习地理的内在与外在的情况,包含学生的原有基础、思维能力、阶段性诊断状况、学习态度等。有效教学是指通过学情分析的摸索实践,形成学情分析的一般思路、方法、评估。作为一名地理教师,既要关注地理事物某一时间段的情况,还要关注学生的变化情况。根据学情资源组织课堂教学的策略方法研究,形成课堂有效教学的针对性措施,真正提高课堂教学效果,升华教学内容。

    曾经有一位地理特级教师讲到,有人问他上课时为什么学生能跟他配合得那么默契。他说:因为我首先考虑的不是学生将会怎样配合我的教,而是我的教怎样去配合学生的学。这是基于学情的有效教学的最典型特征,那么如何配合学生的学,可以从以下几方面着手。

    一、教学设计中应考虑学生的“学情资源”

    有多年工作经验的地理教师在基本知识方面不会有大的问题,但是,很多老师在备课时只注重备内容的系统化、全面化,只关注自己的教学过程,不关注学生,不备方法,真正分析学情的极少,具体表现有:(1)做学情分析的教学案例不多,在备课中进行学情分析的更少;(2)了解学情的手段比较简陋,基本上是一种经验判断;(3)学情分析的过程比较精糙,基本上是三言两语;(4)只见判断不见分析,只见结论不见过程;(5)学情分析的深度不够,很多只是一种浅度描述,一种印象判断。

    以“锋面气旋”这种天气系统为例,想把这节课上好,使学生明白,需要教师对学生的学情作相应的调查,包含:什么是锋面系统?什么是气旋反气旋系统?锋面的类型及过境前、过境时、过境后的天气特征?气旋(反气旋)气压状况、气流状况及天气特征。若学生对这些问题还未真正弄懂,那“锋面气旋”这种天气系统就很难真正掌握,即使一节课的活动设计再丰富,那也是无效课堂,学生学起来费力,久而久之便会失去兴趣。如我们课前对学生学情进行分析,再根据学生学情设计相应的递进关系的活动,那学生就会在这节课上有获得感,从而由浅入深掌握“锋面气旋”的知识,实现教师的有效教学。

    上述案例不难看出,如果地理教学没有准确而细致的学情分析,就使建立在“学的活动”基点上的有效教学无法落实。常听有些地理老师反映说“我们的学生是很差的”,这个说法也是学情判断,然而问题是这样的判断有点片面。学生差在哪里?如何来解决?这些问题在教学设计中有没有估计到?并相应地在平时的地理教学中体现出来?

    二、教学目标和教学模式应体现学生的学情资源

    建立合理的教学模式可以做好有效教学,提高教师的教学质量与学生的学习效率。在新课程的背景下,要想更好地将有效教学体现出来,就应该做好教学目标的设计工作,并根据学生的学习现状、特长制定对应的教学方案,只有这样,才能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以“地球公转的地理意义”这节课为例,教学目标的制定就需要因学生的学情来定,对于学情基础薄弱的班级制定的目标可以侧重于知识和方法,包含:知道地球公转的方向、周期、速度和地球公转的地理意义;对于学情基础较好的班级制定的目标可以侧重于方法和技能。教师依据学情设计教学目标的高度、广度和正确度,满足了不同学生课堂都有获得感,真正体现了有效课堂。

    三、地理教学环节和流程的有效性还应关注学生的“学时学情”

    学时学情指的是学生在课堂上的学习经历及其所获得的结果,对于这个学情的观察,其实就是收集学生学习的证据和学生对“教”的反应数据,如果说学前学情决定了教学目标、教学内容和教学设计,那么学时学情则反映着教学流程与教学效果,而考察它,就形成了我们对教学有效性的评价证据。

    地理教学“有效性”归根到底是指学生“学”的有效。课堂的结构表面上是“教”的结构,而实质上是“学”的结构,这个结构的主体是学生。所谓的教学环节,是从教师角度而言的,他的职能是“组织”学的活动,然而我们常常面临的问题是教师“教的活动”比较有结构,较完整,而学生“学的活动”非常零散,不成体系,是小孩子被大人带着走马观花,从而影响了地理教学的有效性。

    所谓的教学流程,是从学生角度而言的,它代表的“学的活动的展开”,我们通常的问题是“教的活动”丰富多样,而学生的“学的活动”非常机械、不完整。不仅如此,更大的问题在于:很多人没注意到它是个问题,包括教者和评价者都可能被表面光鲜的“教”而吸引,面对被淹没于“教”中的“学”失去了注意力——这些都是“学时学情”不被关注的结果。所以在平时的地理教学中,要给学生以自主支配的时间和空间,使学生最大限度地处于主动的状态,使学习成为自主的活动。例如曾经有一地理教师在公开课上发现有一上台板演的学生将冷锋的示意图画错了,这位地理老师并未当场批评这位同学,而是灵机一动,现场设计了学生点评和改错的环节,她依据学生的“学时学情”改变了原先设计的教学流程,但却极大的调动了课堂气氛,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热情,得到了听课老师的一致好评。当然地理教学的手段应该是多元化的,可采用灵活多变的启发方法。而教师则在退居次席的同时,又充分发挥出“主导”的作用,推动学生的主体活动正常有序、高效地进行。主动学习有激情,教学效果自然会较好。

    观念创新、教育创新、手段创新是当代教育改革提出的客观要求,地理学科需要教师能够在传统教育模式的基础上,实现教育观念和手段更新。如何立足于课堂,实施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方式的转变。如何真正提高高中地理教学的有效性,需要我们每一位地理教师去深思,基于学生学情的了解来探究地理教学的有效性将是我们地理教师永恒的课题。

随便看

 

科学优质学术资源、百科知识分享平台,免费提供知识科普、生活经验分享、中外学术论文、各类范文、学术文献、教学资料、学术期刊、会议、报纸、杂志、工具书等各类资源检索、在线阅读和软件app下载服务。

 

Copyright © 2004-2023 puapp.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4/12/22 21:38: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