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高校开展校园文化建设的路径分析 |
范文 | 秦朝明 摘? ? 要:高校是传播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培养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建设者的主阵地,在推进文化传承创新、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进程中居于重要地位。高校应大力开展大学文化建设,充分发挥文化育人的重要作用,为青年学生的成长成才提供有力支撑。 关键词:大学文化;建设;路径 中图分类号:G641? ? ? 文献标识码:A? ? ? 文章编号:1002-4107(2021)05-0038-02 党的十九大报告明确指出:“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灵魂。文化兴国运兴,文化强民族强。”[1]高校作为优秀文化传承的重要载体和思想文化创新的重要源泉,应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任务,建设具有学校特色、适应学校发展、符合教育规律的大学文化,全面提升人才培养质量,努力建设文化强校。 一、高校开展校园文化建设的重要意义 文化是社会发展的产物,文化又是社会发展的动力。在当代中国,校园文化是先进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高校承载着文化传承与创新的重要职责,是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重要力量。高校以其富集文化人才和文化成果的巨大优势,通过人才培养、文化研究和服务社会,在整个社会思想文化进程中发挥着积极的引领作用。因此,高校有责任进一步发挥对社会文化建设的示范功能、辐射功能和提升功能,肩负起文化传承创新和文化育人的神圣使命。 从高校自身的改革发展来说,校园文化是大学在长期办学过程中形成的历史积淀、特有品格、人文精神和价值取向,既包含和反映着历届师生对母校的认知与情感,又是凝聚师生的精神纽带,集中体现了高校物质精神成果和综合环境氛围。作为一种强大、深厚、持久的力量,它始终影响着师生员工的思想感情、价值取向、精神追求和行为力量,最终还将转化为大学改革发展的推动力和核心竞争力。在持久推动高校改革发展始终向着正确方向前进的诸多因素里,大学文化至关重要。 二、高校开展校园文化建设的实现路径 (一)加强思想文化建设,突出大学文化鲜明的时代精神 1.实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普及计划。通过多种方式组织党员干部和师生员工深入学习党的科学理论,实施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队伍“素质提升计划”。在当前形势下,要结合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实际,积极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进教材、进课堂、进头脑,加强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建设,深入推进和切实提升人文社会科学的育人功能[2]。 2.开展理想信念教育。以重大节日、纪念日为契机,大力开展内容丰富、形式多样、主题鲜明的宣传教育活动,教育引导广大师生深刻认识中国精神、中国速度、中国力量,深切感受中国共产党的坚强领导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显著优势,坚定马克思主义信念,树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共同理想。 3.高举爱国主义旗帜,唱响改革发展的时代主旋律。利用党日活动、团日活动等,通过组织师生参观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开展座谈研讨、读书等活动广泛开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中国梦教育、国情教育、形势政策教育,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弘扬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激励广大教职员工和青年学子把爱国热情化作振兴中华的前进动力和实际行动[3]。 4.大力推进诚信教育和法制教育。把诚信教育摆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突出位置,通过形式多样、丰富多采的系列活动在学生中倡导守信光荣、失信可耻的思想,提升他们的诚信水平。深入开展法制宣传教育和廉政教育工作,全面提高教职员工的法制观念和学校依法治教、依法治校的能力。 5.全面培育具有学校特色的大学精神。在弘扬地域优秀文化精神的基础上,不断丰富大学精神的内涵,凝练学校校风、学风和教风。充分挖掘学校办学历史中形成的特有精神、气质和品格,特别是在一些关键节点和重大事件中展现出的拼搏精神、奉献精神、改革精神和发展精神,通过总结、凝练和提升,进一步形成学校共有的价值取向和行为准则。 (二)加强文化设施和文化阵地建设,进一步改善文化建设的基础条件 1.加强各类文化教育基地建设。加强各类文化教育基地建设,使其功能更加完善、形式更加丰富、内容更加充实、作用更加突出。深入挖掘学科专业特色,深入凝练具有学科特色的文化教育内涵,加大投入力度,建设融教育、教学、展示功能于一体的“文化博物馆”,使其成为学校文化教育的重要基地。 2.加强校园文化环境建设。明确校园建筑和区域的功能定位,突出文化特色,提高环境育人水平。结合学校的发展历史和长远规划,开展校园景观建设,推广使用具有学校历史文化特色的学校道路和广场名称,改建、扩建各类场馆,加强校情、校史教育[4]。 3.建立健全校園文化阵地管理制度,提高科学化、规范化管理水平。加强对校园网、校报、广播电台、宣传栏、多媒体网络等媒体的建设和管理。整合学校各类资源,开设文化教育讲坛,鼓励各相关部门和教学单位积极开展文化教育讲座,为大学文化教育传播搭建平台。加强网络文化建设,用先进的思想占领校园网络文化阵地。 (三)开展文化活动,凝练概括自身文化的个性特点 1.深入开展有特色的文化品牌活动。通过持续的建设、凝结和积累,形成有学校特色的文化品牌活动。深化师生员工对文化的认识,强化师生员工追求文化的自觉性和责任感,丰富活动主题,活化活动载体,拓展活动平台。通过持续不断的“文化品牌活动”提升师生员工的精神境界和道德水平。 2.大力开展师德建设和良好的学风建设。支持和鼓励教学单位开展针对性强、实施效果好、教师喜闻乐见的师德教育活动,弘扬良好的教风,营造尊师重教的良好风尚。大力营造独立思考、自由探索、勇于创新的良好环境,进一步培育优良学风,为人才培养营造优良的育人环境。 3.加强对校园文化教育的理论研究和实践探索。加强校园文化教育研究团队建设,快出成果、多出成果、出好成果。“要利用校园文化对学生潜移默化的影响,将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融入到校园文化建设中。”[5]建立有效激励机制,鼓励学校教职员工参与校园文化教育研究工作。加强校园文化教育的实践探索,不断探索校园文化教育的规律和特征,不断总结校园文化教育在校园文化建设和人才培养中所起的重要作用。 4.加大文化交流力度。要搭建外事平台,提升科研合作和师资培训国际化水平,开展形式丰富的中外学生文化交流活动,加强文化交融。积极传播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在促进世界人民对中国文化的了解、世界多元文化发展方面发挥积极作用。 (四)加强文化队伍建设,为加快文化强校建设提供人才支撑和智力保障 1.加强哲学社会科学学科专业建设。坚持以重大现实问题为研究方向,加强对全局性、战略性、前瞻性问题研究,提升为社会服务的能力。加大哲学社会科学人才队伍培养力度,鼓励广大教师积极主动在学生中开展人文科学、人文精神教育,提高学生人文素养。 2.加强文化专业领域师资队伍建设。积极发挥文化专业领域的教师队伍在文化人才培养中的主体作用。加强教师培训力度,着力提高教师的教学水平、实践能力、创新意识和国际视野。鼓励和支持教师在推动文化与科技深度融合工作中发挥作用。 3.全面提高文化人才培养质量,构建符合文化人才成长规律的开放式教育教学环境。加强产学合作教育,与文化企事业单位联合培养人才,为打造高素质文化人才队伍作出积极贡献。立足区域文化产业发展,切实发挥专业优势,积极参与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文化产业发展和文化精品创作。 (五)加强党对文化建设的组织领导,提高文化建设水平 1.加强组织领导,落实责任目标。学校各单位、各部门要切实担负起建设大学文化的责任,要充分挖掘自身文化内涵,突出文化建设特色,抓好文化建设的各项工作。将推进文化建设的成效纳入到工作考核指标体系,作为评价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工作业绩的重要依据。 2.加大投入力度,提高建设水平。设立专项资金,全面加强文化设施建设,不断加大对思想政治教育、哲学社会科学研究、校园文化建设、文化人才培养、对外文化交流与合作等方面的人力、财力、物力的投入力度。 3.营造良好氛围,形成工作合力。构建党委统一领导、党政齐抓共管、职能部门和二级单位分工负责、全校师生员工积极参与的文化建设新格局。大力宣传文化建设的典型事例和突出成果,调动全校师生员工的主人翁意识和责任感,使其自觉投身校园文化建设,形成推动校园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强大合力。 参考文献: [1]习近平.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義伟大胜利——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7:40. [2]乔万敏,邢亮.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质量提升模式研究[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3:192. [3]《新时代爱国主义教育实施纲要》[N].人民日报,2019-11-13. [4]教育部发布《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质量提升工程实施纲要》[J].高等职业教育探索,2017(6). [5]包婷婷.校园文化建设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研究[J].文化创新比较研究,2019(30). 编辑∕丁俊玲 |
随便看 |
|
科学优质学术资源、百科知识分享平台,免费提供知识科普、生活经验分享、中外学术论文、各类范文、学术文献、教学资料、学术期刊、会议、报纸、杂志、工具书等各类资源检索、在线阅读和软件app下载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