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现代外语教学中教育信息化的作用及实现途径 |
范文 | 【摘要】通过现代化信息技术帮助外语教学创造信息化教学环境,进而优化教学结构,培养一批具备创造性思维和批判性思维的外语人才。鉴于此,本文将对现代外语教学中教育信息化的重要性进行分析,并对现代外语教学中教育信息化的作用和途径进行分析。 【关键词】现代;外语教学;教育信息化;作用;实现途径 【作者简介】李君华,中国民航飞行学院。 在经济发展整体水平提高的背景下,我国信息技术得到了进一步发展,使得教育改革逐渐深化。现代化教育总非常重要的表现形式之一就是教育的信息化,同时,还是推动教育现代化的重要途径,同时,教育信息化还是现代外语教育发展的必然方向,然而就现阶段发展的现状而言,很多人在教育信息化方面的认识还不足,需要进一步提高教育信息化的程度。 一、现代外语教学中教育信息化的作用分析 现代外语教学的过程中,因为外语教学属于语言学习的一种,因此该课程在学习环境方面提出了很高的要求。教育信息化能够很好地为外语教学创造一种较好的学习环境和学习情景。在教育信息化的过程中,把不同的多媒体技术和互联网技术很好地应用到现代外语教学中,有助于为学生营造适合的学习环境,同时,学生可以在众多的数据库中搜索所需的信息,还要将找到的知识和自身早已具备的知识之间进行有效地结合,继而建立一个对学习方法与学习思路进行完善的方法。有助于外语成绩和综合水平的提高。 我国在外语方面的教学模式沿用的还是传统的教学方法,该类型的方法已经不能适应社会的发展,呈现出单一化和僵化的特点。不可否认传统教育模式具有一定的优势和价值,然而在时代变革的背景下,该教育方式早已和时代的发展不同步。教师是教学的主体,尽管传授知识更加地方便,然而这样的学生创造性与自主性是难以被发挥的,冲击了学生自身的学习热情,对学生的学习效率产生直接影响,可以说是舍本逐末。将教育信息化的模式应用到现代外语教学当中,能够很好地发挥学生的自主性与创造性,为学生创造一个更加开放的环境进行学习,学生会在多种信息化手段的骨辅助下学习并处理所碰到的学习问题。比如,传统教育中,当学生碰到不懂的词汇时,就会采取查阅词典和询问老师的方式解决,然而如果是不懂的语法问题,那么词典就不能解决了,如果学生不能在第一时间询问老师,就很难解决问题。如果更多地将教育信息化的模式应用其中,能够培养学生处理问题的习惯和方法,一旦学生碰到上述这些问题,是可以通过信息资料库进行查询的。因为网络中的信息非常驳杂,因此教师能够为学生建立一个相对统一的和权威的信息资料端口,可以让学生主动地、自由地查询学习中所碰到的问题。还能够让学生积极地对资料库进行完善,通过让学生一边学习一边搜集资料,促进学生学习热情的提高,让学生积极地观察并思考,对于学生学习效果的提升很有帮助,这是应用教育信息化的主要作用。 二、教育信息化在现代外语教学中运用的重要性分析 对于教育信息化来说,这是20世纪的教育模式之一,这一模式运用的关键在于把互联网信息化的服务和信息技术更好地运用在教育中,该措施蝴蝶了世界范围内的认可,同时,在信息化教育不断推进的背景下,人们研究信息化教育早已由最初简单的技术化的教育模式向具有组织管理和观念制度等思想的综合教育的模式所转化。截止目前为止,教育信息化已经在教育领域中进行了普遍地应用,对教育模式造成直接影响。 教育的信息化是现代化的信息技术看做是现代化的教育方式的一种支撑,该模式不是单一化的技术和教育之间的相加,更多的是现代化的信息技术和教育之间的深层次融合。外语教育的信息化能够促进现代化教育的整体水平,主要目的在于深度变革教育领域,将教育模式转变为现代化角度,促进国民综合素质的提升。因此,教育信息化还可以被理解成为,是用教学方式推动教育制度改革和发展的一个过程。 教育信息化的主要特点是指教育数字化和多媒体化与智能化,在教育中的开放性与交互性非常明显。教育信息化并不是教育方式的变化,更加注重的是由教育方式对于教育内容和教育模式以及思想观念的变革。以往的教学中,教学过程当中的主体是指教师,可以有效地控制教育,对于学生来说,只是一个被动化的接受者,该模式属于一种缺乏科学性的发展模式,对于学生学习知识是不利的。教育信息化可以帮助这种情况的转变,在信息化教育的过程中,教师的主导地位是受到控制的,学生主动性可以很好地被发挥。该模式下,老师是学生的引导者以及协助者。 三、教育信息化在外语教学当中的实现途径 现阶段,教育信息化和外语教学之间的有效融合是非常低的,特别是我国一些教学中一直针对教育的信息化是不是应该存在的问题进行辩论。值得肯定的是,教育信息化是应该存在的,然而应该怎样推进教育信息化的发展是非常重要的。对于这一问题,在本文中,主要从四个途径实现。 1.倡导教和学并重的外语教学设计。教育信息化指导下,以往教师的主导地位备受挑战。一些教学过程中还有教师无用论错误的观念出现,不利于教学信息化的工作开展。尽管教学信息化可以促进学生学习自主性和创造性的提高,然而教师必要引导同样是比较重要的。教与学的并重是在这样的情况下出现的,在实施日常教学的设计过程中,首先要把信息化的技术应用在教学中,不只是把计算机技术看做是辅助性的一种工具,要把其看做是学生间交流力度提升的功能性工具。之后,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必须对自身的地位进行明确地把握,不但不能過多地对学生进行控制,同时,也不能对自身的地位进行过度弱化,需要合理地把控学生学习。指导学生的学习方向,监督并考察学生在学习中的实际情况。在信息化教育的背景下,借助信息化的技术帮助学生与外语素材接触,多次练习和交流。 2.选择先进的教学理论推进教育信息化。对于教育信息化来说,这并不只是知识教育和信息化技术之间的简单融合,需要和外语的教育理有效整合。现阶段,我国在这一问题上的研究早已初见成效,比如,建构主义的学习理念是我国提出的比较先进的一种教育指导的理论,这是提倡学生学习必须在自然的却又真实的环境当中进行,继而建立一个知识体系,充分地发挥学生的主体性。以往的教育模式中,教师身为主体,但是学生却处于被动者的地位,这种现状对于学生能力的培养非常不利。外语教育的信息化展现了师生关系的平等性。是对教师主体地位的一种削弱,然而却可以充分发挥二者本身的能动性。在传统的教学中,很多教师出现错误时,学生可能并没有发现,也可能发现了但是只是私底下怀疑,从来不敢指出。这一教育理念指导的背景下,学生能够自主地对很多信息知识进行掌握,能够主动地寻找依据指出教师存在的问题,还会勇敢地批判教师所犯的错误。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学生的学习范围,学生不只单一地依赖老师。 3.促进外语教师的信息技术能力和信息素养提升。很早之前,联合国的教科文组织就对《教师信息技术能力标准》做了颁布。这标准提出想要让教师更好地将信息技术带进课堂,有效地整合信息技术和学科教学,教师需要具有三种素养和能力。即一是,教师必须具备对学习环境进行构建的能力;二是,教师必须具备信息技术方面的素养;三是,教师必须具备知识深化的能力以及知识创造的能力。在标准当中提出,教师可以用非传统的方式对学习环境进行整合,有效融合信息技术和新型的教学方式,进而形成一个不但可以帮助学习人员自主学习。积极地探究,同时又可以帮助学习群体协作交流和开展小组活动社会化的互动课堂。和我国深度融合的理论之间是不谋而合的。教师作是信息技术和外语课程逐渐融合的一个教学执行人员,教师的信息素养高低直接影响深度融合的好坏。外语教师的信息素养主要涉及到强烈信息的意识和对于对信息的敏感度,可以有效地吸收和存储与及时提取、发送信息,可以很好地对自己所搜索的或者是生成的信息进行运用,可以准确地、高效地对信息进行解读,并对信息进行批判性评价,可以能将信息应用与批判性思考,可以有效地整合相关信息,对信息创造性地应用解决问题,可以通过较多的表达方式对新信息进行呈现并存储,具备比价强的信息意识以及安全意识。利用科学地和系统习教师培训促进外语教师信息素养的提高。除此之外,现代外语教师自身的知识深化水平与知识创造的水平至关重要。就外语专业的学生而言,教师传授知识不但是外国语言的一种知识体系,同时,还涉及到外国思想与文化,在外语学习的过程中让学生形成跨文化的意识以及跨文化的能力,并且成长成为对外语知识进行掌握的创新型人才。外语教师不断深化并创造外语知识,才可以促进学生的进一步成长,提高外语教学质量。 4.探索与“主导-主体”相适应的教学结构的教学模式。对于“主导一主体”的教学结构来说,主要指的是以教师作为核心,以学生作为主体的一种教学思想和教学方法与教学设计的统称。就有效融合信息技术和外语课程的方法而言,曾经有人说过,“三步走”的模式,也就是,一是,上课之前,外语教师通过电子信箱将课堂内容讲授给学生,并且让学生指导相关资料和重点难点与预习的内容,预先通过网络进行发布,让学生可以在上课之前充分地做好上课准备;二是,开始上课的时候,外语教师需要结合教学目标和教学对象与教学内容以及教学条件选择一个比较适合的教学媒体展现所有的教学信息;三是,课堂结束之后,要通过校园网和校园的网络平台,将外语资源发布到网络上,可以让学生下载,并保存到计算机上,还要抽时间进行检测。该做法同时兼顾了上课之前和上课过程中以及上课之后三个环节的外语学习,有助于学生铜鼓信息技术提高外语学习的整体质量。然而同时,还是需要认识到信息技术和外语课程深度融合的重要性,认识到教师和学生融入到高层次的教学活动中的意义。例如,教师所发布的信息不能只是课本知识,同时,还应该有课外知识的补充,特别是文化背景和理论思潮的讲解以及评价,必须展示给所有学生,能够让学生有一定的平台学习除了语言知识之外的一些文化知识。外语教师除了对信息进行发布以外,还需要加工并整理发布的所有信息。学生能够在深入分析和全面评价以及讨论的过程中养成批判性的思维和创新能力。在现代外语课堂的教学中,外语教师要激发学生在学习中的积极性,在小组讨论和合作学习的帮助下,培养学生本身的外语思维。课程教学过程中,教师主导的作用展现在对于教学活动的具体安排,学生主动地探索和发现不能离开教师的悉心指导。此外,在小组讨论的过程中,外语教师要深入到所有小组当中,仔细地倾听学生的讨论内容。还要为学生做出及时有效地指导,帮助学生做好小组的讨论任务。在外语课程结束之后,外语教师还要充分地应用校园网和BBS等渠道后续评价学生在学习中的情况,并且做好反馈工作,布置有关的作业,还要督促学生认真地完成知识的学习和巩固,以此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推动外语教育事业的可持续发展。 四、结束语 综上所述,在时代变革的背景下,教育制度发生了很大的改变,站在主體角度上分析,传统教育模式中,外语教学的主体是教师,现代外语教育模式中,教师主体地位早已被弱化,相对的,学生在课堂中的主体地位被进一步加强。可以说,教育信息化能够推动现代化外语教学的发展,科学地运用能够处理教学主体变革的问题,然而就现阶段的发展来说,教育信息化还需要不断发展,加强研究。 参考文献: [1]高媛媛.小学教师教育技术能力提升策略的个案研究[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8. [2]王静.我国高校外语教育信息化政策发展研究[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8. [3]马琴.大学英语个性化教学研究[D].西南大学,2017. [4]毛颖.美国语言教育政策发展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17. [5]赵轶洁.农科研究生公共英语教学资源建设与教学模式研究[D].中国农业科学院,2017. |
随便看 |
|
科学优质学术资源、百科知识分享平台,免费提供知识科普、生活经验分享、中外学术论文、各类范文、学术文献、教学资料、学术期刊、会议、报纸、杂志、工具书等各类资源检索、在线阅读和软件app下载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