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对高中英语高效课堂的实践反思 |
范文 | 贾爱兰 【摘 要】 高效课堂已经在各地普遍实施,并积累了非常宝贵的经验。既有可取之处,也有经验教训,唯有不断实践和总结,才能更好地灵活运用在实践中。 【关键词】 英语课堂 高中英语 高效课堂 导学案 听力 口语 高效课堂的理论基础来自于现代教育理念和长期不断的教学实践积累总结,通过优化教学各个细节,最大限度地提高学习的效率,必须对教育学和心理学知识谙熟于心。笔者在高中英语教学中就高效课堂的实现也进行了践行,并对遇到的一些问题进行了了反思和剖析。 1. 实践可取之处 1.1 导学案更能真实地反映课程标准、高考考试说明的要求 编写导学案的过程可以促使教师能更深刻地理解课程标准所提出的不同层级的要求,也能督促教师的日常教学目标与高考的要求远距离适应,从而提高了教师的课堂预设能力和整体教学水平的大幅度提升,也促使教师的备课方式发生变化。 1.2 导学案将学生情感的发展和各项能力的提高作为一项突出的体现 英语高效课堂实施的阶段性很明显,在第一阶段,一般要求学生通过自学进行预习,探究一些简单的问题并完成导学案布置的内容,这样做的目的是为了培养学生形成自主学习的意识,逐渐加强学生学习英语的动机和培养及提高他们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把学习的自主权交给学生,其主要体现在学生能够根据导学案上的指导随时能够自我调整自己的学习目标及策略。在导学案的实施过程中,始终进行着师生、生生的交流和合作,真正实现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的统一协调及情感相融。 1.3 导学案注重让学生体验到自我发展的快乐 随着科学的评价体系的完善,高效学习研究小组降低了学生学习的“活化能”,从减少学习难度的角度让学生体验到自我发展的快乐,这种“减少学习难度”是指通过一定的有效方法激活了学生的学习潜能,并不是真正意义上的降低了本该有的学习难度。笔者记得在一节英语习题课上,学生就一道选择题该选哪种时态的问题各抒己见,争得面红耳赤,就像在举行一场辩论赛,过去从来不说英语的学生也开了口,场面令人深受鼓舞和感动。 2. 对实践的几点反思 2.1 对教师的工作量是增加了还是减少了 高效课堂实践了一段实践以后,教师担心工作量过大的问题已经不存在了,各项工作已经形成了流程化,走上了轨道,效果令人非常欣慰。由于提高了学生学习的主体性,学生学习的效率大大提高,效果越来越好,将教师从满堂灌的泥沼中解脱了出来,并激发了学生自主学习的积极性,所以教者感到轻松快乐,学者体验到学习的愉悦。教师通过课前批阅学案,详细了解了学情,能够在课堂上非常有针对性地解决不同层次的问题,从而节省了大多数学生的学习时间;通过课后批阅学案,能够细察学生对知识的掌握情况和本节课堂教学活动的效果,目的性强,重点突出,效果明显,也能高效快速完成。 2.2 怎么将学案、教材、教辅统一协调起来 编写、修改、实施导学案是高效课堂的关键环节。在编写前就应先研究透高中英语课程标准,然后在此指导下对教材进行大胆地调整和取舍、重组,这个过程包括对节次的变通、单元的调整、模块学习的变化等。对于英语科目来说,导学案上所选择的习题不能简单地从网上下载和机械地拼凑,而要充分利用备课组,开展教师间的讨论研究,分析各种教辅资料的特点,进而才能做到对知识的再创造和深加工。因而一份好的导学案体现了集体的智慧,能够帮助学生从大量的教辅资料中解放出来,教师的功能从传授知识变为学生学习的指导者和帮助者。高效英语课堂一定是很好地协调处理了学案、教材、教辅资料三者的关系。 2.3 如何解决课堂听力和口语练习的问题 笔者在实践中发现,许多高效课堂中在进行展示、讨论、质疑、解决问题等环节中,学生都用汉语进行着交流,留给学生进行听力和口语练习的机会很少。这也是笔者在实施高效课堂过程中早已注意到的一个问题,语言学习的特点是应用性,这需要教师在课堂上着力引导并在方法上给予学生必要的指导。笔者从实践中认为,对于英语学科,多媒体辅助教学手段能很好地实现学生听力和口语能力的培养和提高,这需要大家以后共同不断地总结和探究。 2.4 如何做到高效课堂模式与传统教学模式的互补 在新课程背景下,传统的教学模式受到的批评很多,好多人完全采取了否定一切的做法,笔者认为这很不妥。传统教学模式还是具有许多值得借鉴的地方,不能一概否定,凡事都有两面性。例如,目前许多教师已经认识到多媒体教学由于减少了板书,造成学生学习的一些惰性,也给学习过程中的思考和认识的接受没有留出足够的“空白”时间和空间,已经引起了大家的关注。因此,在高效课堂实施中,一定要注意各种教学方式的合理利用,而不能做表面化的改变,取舍的原则是要遵循认知的规律。 [1] 胡春洞,王才仁. 外语教育语言学[M]. 南宁:广西教育出版社, 1996. [2] 程晓堂,郑敏. 英语学习策略[M]. 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 2002. |
随便看 |
|
科学优质学术资源、百科知识分享平台,免费提供知识科普、生活经验分享、中外学术论文、各类范文、学术文献、教学资料、学术期刊、会议、报纸、杂志、工具书等各类资源检索、在线阅读和软件app下载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