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初中英语阅读教学探析 |
范文 | 高慧儒 【摘 要】 在中学英语教学改革不断深入的前提下,中考作为考量学生阶段性学习能力的一种手段,考核的方式的变化并没有影响英语教学的开展。从某种程度上讲,现在中考对阅读的重视在逐渐加重。相信在变革中中考英语阅读也不容小视,明确当前英语课堂教学中阅读课存在的问题,建立高效的英语阅读教学模式,将极大地提高学生的英语学习兴趣。 【关键词】 中考 英语阅读教学 困扰 措施 1. 前言 大连市2014年中考英语考试大纲明确指出:初中毕业升学英语学业考试是义务教育阶段英语学科的终结性考试。其目的是全面、准确地考查初中毕业生在英语学习方面达到《义务教育英语课程标准(2011年版)》所规定的初中阶段英语毕业水平的程度。考试结果既是衡量学生是否达到初中毕业标准的主要依据,也是高中阶段学校招生的重要依据之一。根据《英语新课程标准》的要求,培养阅读理解能力是中学英语教学的重要目的之一。因此,英语阅读教学如果仅停留在词句的分析和理解层次上是远远不够的,对阅读能力的培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阅读是一种极具价值的基本技能,提高综合能力为目标的阅读教学改革势在必行。 在考试大纲中对阅读也作了明确的说明:中考英语阅读旨在考查学生能够理解常见体裁的真实语言材料(生词率不超过3%),阅读速度为每分钟50~70词。考生应能:(1)找出文章中的主题,理解故事的情节,预测故事情节的发展和可能的结局;(2)根据不同的阅读目的运用简单的阅读策略获取信息;(3)根据上下文和构词法推断、理解生词的含义;(4)理解段落中各句子之间的逻辑关系;(5)做出简单的判断和基本的推理;(6)理解作者的基本意图和态度。 结合《2014中考考试大纲要求》和《英语新课程标准》分析一下我们当前的英语阅读情况不容乐观,传统的阅读课让学生感觉枯燥乏味,如何激发学生的积极性,让学生在有限的课堂教学中,准确地把握上述六个方面的要求,提高阅读能力,提高学生的语言能力、思维能力和交际能力是当前英语阅读教学应该直面的问题。 2. 英语阅读教学的困扰 英语学习必须掌握一定的语言基础和技能。而英语阅读是在掌握一定的基础和技能的情况下进行的,学生独立阅读能力并非一朝一夕就能建立。相对有一定的难度。这就导致了一部分学生对阅读无兴趣,或者一部分学生对阅读的兴趣越来越少。因此,考虑这个问题应从教学的两个主要参与者学生和教师来分析。 2.1 教学主体分析 现代教学是以学生为主体,教师引导的方式展开。主体的主观能动性将直接影响教育教学的质量。现在中学生的英语基础参差不齐,部分学生英语基础薄弱,学生的阅读输入量较少。同时由于生活背景的影响,大多数阅读具有典型的英美知识背景,学生对英国的风俗习惯比较陌生,所以阅读理解起来有较大的难度。所以在做阅读的同时,他们也总感觉到难度较大,所以英语基础较差和对英美国家了解较少也成为阻碍学生阅读能力提高的一大因素。 2.2 教学主导分析 随着现代英语教学改革的深入,教师的主导作用在中学英语教学中体现的越来越明显。然而受传统教学模式的影响,一方面教师在指导阅读过程中应试教育心理严重。升学的大山还是压在头上,而阅读又在其中占了很大的比重,所以教师在指导学生阅读中很难避免带有应试的心理。另一方面教师的转型教育不够,还不能适应新课程标准的要求。新课标大力提倡素质教学,但建立有效的教师培训体系,提高教师的适应能力势在必行。 3. 英语阅读教学改进措施 3.1 精心设计引课,激发学生的兴趣 学习兴趣是学生有选择地、愉快地力求接近或探索某些事物而进行学习的心理趋向。只有充满兴趣地投入到学习中,才能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在授课时我们可以先从课本入手,找到一些学生感兴趣的东西。比如在讲新标准英语 Module 7 Unit 1,可以先借助图片给学生展示食物、歌曲、衣服等,问学生对这些事物的感觉,引起学生兴趣。如何灵活地导入课文教学是现代英语阅读教学必须深究的课题。 3.2 以学生为中心,张扬个性 英语新课程标准要求教师把语言综合运用能力的培养落实在教学过程中,避免单纯传授语言知识。教学策略中应融入体验、实践、参与、交流和合作的学习方式,增加学生交流的机会。各个环节中力求通过学生的自我发现去掌握知识,理解知识,真正将知识内化为学生自己的东西,实现学生角色的转变。为了更好地做好这项工作,教师应在以下5个环节上做好充分的准备:1)课前准备;2)单人或双人活动;3)小组讨论与复述;4)小组辩论;5)各小组进行交流并总结。在实际的授课中,学生根据分组进行小组辩论,充分发挥学生的自主能动性,发表自己的观点,给小组每名学生同等的机会,在课堂上展示自我。 3.3 结合课文阅读进行整体教学,精讲多练 克服传统的以词汇、句型及语法结构为主的教学模式,转变理念,形成整体性教学。在阅读课教学中教师充分发挥引导作用,并进行设问,鼓励学生带着问题进行阅读,并结合自己的理解找出每段的主题,进而理解整篇文章的中心思想。教师在对文章进行处理时可以分成几个部分,用图表或摘要等方式归纳出来,使文章脉络一目了然。同时,在英语阅读教学中应做到精讲多练。比如句型的练就有许多方法。模仿造句是练,模仿翻译也是练;背诵句型是练,句型转换也是练。具体的教学策略应根据课文及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行调整,不能千篇一律。 3.4 课内、课外阅读相结合 中学英语阅读教学应注重课堂内外结合的方式,中学生由于经历有限,加之生活环境的差异,对英美文学背景知识缺乏理解,要实现这个转变就必须从课外阅读抓起,通过知识延伸,让学生熟悉英美背景,为今后阅读奠定基础。在课外阅读的材料选取上教师应该广泛涉猎,有关英国、美国等国家的历史、地理、风俗习惯等方面的知识。另外也可以根据学生的兴趣来开发,体育、音乐等知识。通过课内外阅读的相互结合,进一步拓展学生的文化视野,培养他们的知识背景储备。 3.5 培养良好的英语阅读习惯 在英语阅读中,大部分学生已养成了一词一句仔细阅读的习惯,拿到文章就逐字逐句地读。此时,学生更多的是将注意力常集中于对个别词句、片语的理解,这样往往会忽视文章的中心思想。 因此,阅读时教师应该引导学生快速阅读,掌握文章大意后,根据问题具体理解,同时必要的听力有助于学生语感的培养。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听力之后,对学生进行分组朗读比赛,或者是面对面的朗读比赛,可以有效地激发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对学生进行大量的阅读和听力的输入、训练也是培养其语感的关键所在。 4. 总结 总之,只要我们善于捕捉训练的机会,多学习,多实践,使我们的教学策略和方法不断完善,学生的阅读水平一定能够再上新台阶,也有利于学生语言能力、思维能力及交际能力的提高。而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是一个可持续发展的过程,并非一朝一夕所能实现的,这还需要我们不懈努力。 [1] 大连市教育局. 2014年大连市中考英语考试大纲[J]. http://edu.sina.com.cn/zhongkao/2014-02-10/1332408844.shtml/2014-5-16. [2] 王燕敏. 浅谈中学英语阅读教学的教学策略[J]. 神州(上旬), 2012(04). |
随便看 |
|
科学优质学术资源、百科知识分享平台,免费提供知识科普、生活经验分享、中外学术论文、各类范文、学术文献、教学资料、学术期刊、会议、报纸、杂志、工具书等各类资源检索、在线阅读和软件app下载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