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新课程标准下中学英语“自主学习”方式的若干思考 |
范文 | 徐月红 【摘 要】 本文通过了解自主学习方式的概念和基本特征,提出了在新课程标准下中学英语“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策略以及在其实施过程中应该注意的几点问题,对中学生学习英语具有一定的现实指导意义。 【关键词】 新课程标准 中学英语 自主学习 方式思考 1. “自主学习”方式的概念与基本特征 1.1自主性 实行新课程标准改革后,学生在学习中的主体性得到充分的认可和尊重。学生不再是知识的接收器,也不再是做题的机器,学生是自己学习的探索者和主导者。学生可以按照自己的方式学习英语,体会用英语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乐趣,充分发挥自己在英语学习方面的自主性。 1.2创新性 “自主学习”方式主要为了培养学生自主获取知识、自主学习知识以及创新的能力,而不再注重对学生进行知识传授。21世纪是一个知识更新换代特别快的时代,学生学习的知识不断更新,知识量也在不断增加,因此学生的学习方式和途径也都趋向与多样化和丰富化。“自主学习”的方式充分尊重了学生的个性发展和个别需求,培养了学生主动学习和创新学习的能力。 1.3民主性 “自主学习”方式的民主性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方面,“自主学习”方式让学生有更多的学习选择权,可以根据自己学习兴趣,选择适宜自己的学习方式来学习。另一方面,“自主学习”方式使教学活动中师生之间的关系更加民主、平等、融洽。 1.4自为性 自为性是学生学习独立性的体现和展开。它包含了学习的自我探索、自我选择、自我构建以及自我创造这四个方面。“自主学习”方式使学生意识到学习是自己建构知识的过程,自己才是学习的主体。让学生明白,学习的本质就学习主体自我生成、自我实现、自我发展知识的过程。 2. 中学生英语“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策略 2.1改变课堂教学模式,营造自主自由的课堂氛围 在中学英语的教学活动中,除了提倡学生进行“自主学习”外,更应该为学生营造自主自由学习的氛围,注重培养学进行自主学习的能力和方法。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应该充分尊重学生的自由发言权,创设良好的课堂环境氛围,改变传统的填鸭式教学模式,利用多媒体技术设计丰富多样的课堂活动,以学生为活动中心,给与他们真正的课堂主动权。 2.2加强对学生“自主学习”方法的指导,培养其良好的学习习惯 中学生处于青春萌芽状态,自身的心理发展特点也比较突出。教师给与学生充分自由权的同时,应该鼓励学生结合自身的兴趣爱好、性格特点、能力特长等方面来采取适宜自己的自主学习方式方法。同时,逐步引导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例如课后积极完成作业,乐于与人合作完成任务、积极主动探索问题解决方法等。 2.3创设轻松自主的学习环境,形成自主学习、自主探究的氛围 中学生的英语学习不仅仅局限于课堂教学。英语作为一种语言交流工具,更多的要注重发挥其在现实生活中的沟通作用。教师鼓励学生进行“自主学习”应该拓宽学生学习英语的途径和渠道,鼓励学生在现实生活中大胆开口说英语,将英语单词与先是物品相联系。从而让学生利用自身的一言一行营造自主学习、自主探究的学习氛围。 3. 中学英语实施“自主学习”方式应注意的几个问题 3.1把握好课堂活动的目标导向 在英语课堂实施“自主学习”方式,一方面可以营造良好的活泼开放的课堂学习氛围,但另一方面,课堂教学过于松散容易导致课堂教学的目标导向不够清晰。学生积极讨论的问题有时候会偏离教学内容,浪费了宝贵的课堂时间,从而无法达到预期的教学目标和教学效果。因此,在“自主学习”中,教师要做好课堂目标导向。 3.2要充分考虑学生的个体差异性,要尽量面向全体学生 学生自身的学习能力是有个体差异性的。不同的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不同。教师应充分考虑学生的个体差异性,尽量面向全体学生,为每一位学生的发展提供适当的指导和帮助。 3.3教师要重视体验活动,促进学生“自主学习”方式的内化 在中学英语教学中,教师应该注重向学生提供自主学习的体验活动,一方面是让学生通过参与活动,体验自主学习的乐趣,从而培养学生自主学习意识和自主学习能力,另一方面是让学生通过参与活动,启发自己的思维,激发自己的创新潜能,让学生获取成功的体验,让其从内心里有进行“自主学习”的渴望。 3.4教师归还学生学习的主动权 教师在教学活动中,应该避免自己过多的向学生讲授知识,传授知识,应该将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获取知识的能力。 ■ 许虹. 新课程标准下中学英语“自主学习”方式的若干思考[J]. 中国科技创新导刊, 2009(06). |
随便看 |
|
科学优质学术资源、百科知识分享平台,免费提供知识科普、生活经验分享、中外学术论文、各类范文、学术文献、教学资料、学术期刊、会议、报纸、杂志、工具书等各类资源检索、在线阅读和软件app下载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