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浅议高考英语阅读理解解题技巧 |
范文 | 牛诗琪 近几年的高考英语试卷保持了“稳中有变,变中求新,立足语篇”的基本命题思路。在阅读理解方面主要考查考生理解文章的基本结构及主旨要义、根据短文判断和推理、根据上下文推断词义、作者的观点态度与写作意图、推测文章出处等方面的能力。现以近几年高考为例,谈谈阅读理解题的解题技巧。具体分析及做法如下:1. 注意考查文章主旨大意的常用句型,做到有的放矢。 常见问题如: Whats the passage mainly about? /The main idea of the passage is that ______. /For what purpose is the text written? /What can we learn about the author from the text? 遇到以上问题,做题时要做到以下几个方面: 1.1锁定归纳概括性的段落或表达,如文章中的首段、尾段、文章中的主题句、首句、尾句及常见的概述性短语,如:in short, in conclusion, in a word, in belief, finally, as a result等。 1.2避免偷梁换柱类表述,有效排除干扰 (1)尽量避免那些以偏概全或无中生有的选项。如只叙述了文章主题中某一方面的论述,或者是从主观想象或推测得出的、而文章并未涉及的结论。 (2)排除偷梁换柱类描述。如把其中一个对象的特点描述为另一对象的得点、把原文中的正面描述改成反面描述、变化时态或语态等。 (3)排除于原文论述范畴不符的选项。如把地点由国家范畴改成世界范畴、把某一时段范畴改成具体年分等。 (4)尽量避免悬着那些语气绝对性的描述。如原文说“Its likely that...”错误选项说成“It will be...”。2. 先审清题目,再针对性阅读 阅读理解主要考查学生根据相关段落或篇幅提取信息的能力。有些学在做阅读理解时咬文嚼字,试图把每一段、每一句都理解透彻如此浪费了大量的时间,到做题目时却发现题目只涉及到某一段或某几段,这样必然很不利于节约时间、提高效率。类似的情况如: What can be learned from paragraph 2?/What does the word “this” in paragraph 2 refer to? 遇到如上類型的题目,学生无需逐字逐段去读文章,只需锁定相关段落中去找答案,如此省时又省力。3. 锁定原文,开动脑筋,理清词义,做好词义/句义辨析题 3.1锁定引号内、划横线的单词、短语及句子所在的上下句、上下文、上下段,在具体的语境中子猜测词义、句义。要特别注意因果关系、转折关系、同意关系等词汇及表达。 3.2根据标点符号推测语义。在英语阅读理解中,单个破折号、冒号往往起解释说明作用,双破折号、括号往往起解释、补充说明作用。 3.3通过构词法获得词义。 (1)注意有些词汇的前、后缀,如:dis- /in-, ig-, im-, ir-, /un-,anti-等。 (2)注意英语单词间词性的转换。如动词和名词、形容词间的相互转化。 3.4通过下定义法获得词义。如…means/is/refer(s) to/can be defined as..等。4. 回归原文,反复推敲作者的观点、态度、写作意图等 具体方法主要有两大方面: 4.1从相关题眼词汇或表达中把握作者的观点、态度。 (1)注意表达观点、态度的相关词汇,直接得出作者的观点、态度或意图。 (2)在原文中找到以上相关表达所在的上下句、上下文,认真推敲,得出结论。 4.2把握规律,理清作者的观点、态度或写作意图。5. 积累常识,归类文章出处 随着信息时代的到来,高考阅读理解涉及的内容也越来越广泛,包括故事、寓言、新闻、广告、科普、医疗、教育等各个方面。因此,学生在平时就要多涉猎各个题材方面的新闻、报刊等,多积累相关的常识,为正确而顺利的理清文章出处打下良好的基础。6. 先审题,后阅读,准确而有效地做好图表、列举题 对于图表类及列举题类文章来说,虽然其所陈列的要点较多,但大都条理分明,指代明确。因此,学生在做此类题目时,最好先看题目,再带着问题有针对、有选择地去找答案,这样便能高效而准确地做好相关题目。 总之,阅读理解是一个需要长期训练的过程,因此,教师在平时的教育教学中要注意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在实际训练操作中培养、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从具体实践操作中引导学生找方法、找技巧,从而提高学生的成绩,提高自我的教学水平和质量。 (作者单位:安徽省临泉第一中学) |
随便看 |
|
科学优质学术资源、百科知识分享平台,免费提供知识科普、生活经验分享、中外学术论文、各类范文、学术文献、教学资料、学术期刊、会议、报纸、杂志、工具书等各类资源检索、在线阅读和软件app下载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