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中考物理疑难题型剖析及应对策略 |
范文 | 摘要:本文根据物理教师的教学实践,分析学生普遍感到困难的常见中考题型,并列出化解疑难问题的应对策略. 关键词:中考物理;疑难题型;应对策略 在中考物理试题中,有些题目具有十分浓郁的物理味道,能够很好的考查学生的各种能力.但如果不能掌握它们的解题方法,同学们解答时就会不适应,而成为学习或考试中的难点.本文梳理了中考物理常见难点题型及其学习的应对策略. 1估测题 为了引导学生关心生活,做学习的有心人,在题目中往往罗列较多生活中的物理数据,供同学们判断.由于学生的阅历不同、环境各异,不同的学生对这些数据有不同的理解,有的甚至闻所未闻,导致简单题目得分难. 例1(2018成都)下列数据最符合实际的是() A.手机充电器的工作电流约为20A B.USB接口的输出电压约为5V C.家用微波炉的额定功率约为10W D.家用空调工作一晚消耗约100度电 应对策略我们要做生活中的有心人,主动去观察生活中的物理现象,将“生活与物理”相结合.(1)将生活中的同一物理量,进行大小排序记忆,牢牢记住特别有代表性的几个数据,就可以轻松应对这类题型.比如记住常见物体的长度、常见时间的长短、常用工具速度的快慢等.(2)将陌生数据转化成熟悉的数据.比如十个鸡蛋为1斤(500克),那么一个鸡蛋就为1两(50克),这就将生活中常用的单位换算成了物理单位.(3)将不同的物理数据综合记忆.比如有的用电器的工作电流不好记,可以将它们的电功率的大小与电流的大小进行换算结合记忆.(4)可以采用排除法,将绝对错误的选项去掉,剩下的选项就比较容易判断了. 2信息题 物理信息题中的条件具有隐蔽性.这类题目往往将已知条件隐藏在图表或图象中,需要将它们明示或提取出来,再运用相关的物理规律进行解答. 例2(2018福建)灯泡L与定值电阻R组成的电路如图1甲所示,L和R的I-U图线分别为图1乙中的A、B.闭合开关S,L正常发光,电路的总功率为4.8W,此时灯泡L的() A.电压为7V B.电流为0.3A C.电阻为200 D.功率为3W 解析灯泡L与定值电阻R并联,其两端电压相等.观察乙图,只有在电压为6V时,电压与总电流的乘积一总功率为4.8W.则灯泡L的电压是6V,A错;电流是0.5A,B错;电阻是12n,C错;功率是3W,D对. 应对策略读懂图象是解题的前提.要读懂横、纵两个坐标的含义,它们所代表的变化关系;要读懂图线的走势,是直线还是曲线;要读懂关键“点”所对应的数据,将定性与定量相结合;要将数据运用到规律之中,即可得出正确结论. 3开放题 因为条件的不唯一性,导致结论的多样性.在这类题中,由于不能穷尽各种可能情况,容易造成漏项而出错;由于思维链较长,数据结论相互影响而出错.开放题容易丢紛,反映了同学们的思维不够严谨. 例3(2018成都)(多选)如图2所示,电源电压保持不变,R2=502.闭合S,断开S2,R的电功率P1=0.1W,电压表示数为U.开关都闭合时,电压表示数为6U.用电阻R3替换R:R2中的某一个,闭合S,断开S2,电压表示数为U2,电路的总功率为P2.U2与U{相比,变化了0.5V.则下列结论正确的是() A.R3可能是110 B.R3可能是50 C.P2可能是0.54W D.P2可能是0.65W 解析先将已知条件用好、用足.开关都闭合时,电压表测量的是电源电压为6U.闭合S,断开S2,R和R2串联,电压表测量R两端电压为U,串联时, 得R=100;由P[=D=0.1W,得U=JPR=1V,电源电压U=6V. (1)若R3替换R,电压表测量Rg电压,电压可能R3_U31.5V是1.5V,R2电压可能是4.5V.根据 =0.54W,C正确.Rg电压也可能是0.5V,R2电压可能是5.5V,同理可得R3=‘50n,P2=0.66W. (2)若R3替换R2,电压表测量R电压,R电压可能是1.5V,Rz电压可能是4.5V,R3=3R=30N,P2 =0.9W.R电压也可能是0.5V,R3电压可能是5.5V,R,=11R=110N,A正确,P2=。U_____(6V)2 =0.3W.对照选项,A、C正确. 应对策略不同条件,构成了不同的物理过程,也就会有不同的结果.把每个条件对应的物理过程当作相对独立的一个习题環境,单独成题,不要相互混淆于扰.为了考虑问题更全面,可以将各种可能情况进行分类排序,避免遗漏. 4比值题 比值题不需求出具体的数据,只需要得出同一物理量的比值关系.特别是出现正、反比例时,同学们最容易犯错. 圆柱形容器中液体对容器底部的压力等于液体的重力,液体对两个容器底部的压力大小相等,即液体质量相等.由ρ=“,得A=Vg1.球在A液体中悬浮,球的密度ρ=pa<ρB,故球在B中会漂浮.放入小球后,两容器底受到的压力仍然相等,由p=-F可知,PASA2 应对策略解答比值题有固定的流程,先要写出物理量的定义式,进而得出所求物理量的变形式,再将变形式各物理量的正、反比表达清楚,最后将已知物理量的比值或数据一一代入即可得出结论。 5字母题 字母题是用字母代替数字进行运算,最后用字母组成的表达式表示结果,这类题之所以易错,一是因为同学们习惯于进行定量计算,不习惯于字母表达;二是有时不清楚物理量的字母、单位的字母、代表数据的字母之间的关系. 例5(2018河北)(多选)水平桌面上放置一底面积为S的薄璧圆筒形容器,内盛某种液体.将质量分别为ms、mp、mc,密度分别为paPBsp。的均匀实心小球A、B、C放入液体中,A球漂浮,B球悬浮,C球下沉,如图4所示.它们所受的浮力分别为F、、Fg、Fc.下列选项正确的是() A.若m,=mg=mc,则FA=Fp>Fc B.将C球截去部分后,剩余部分可能上浮 C.只取出A球,容器中液面的高度降低了“ D.三球放入液体前后,液体对容器底部的压强变化了(m.+mg+”o) 解析根据浮沉条件,A、B所受浮力等于自身重力,C的浮力小于重力,A正确.C球截去部分后,密度不变,剩余部分依然沉底,B错误.取出A球,容器中V排Fma液面的高度降低了△h=-=P液gSρgS,C正确.三 球放入液体后,液体对容器底部的压强变化了Op=V非非总mgP液gSh=ppB,D正确. 应对策略将题于中代表物理量数据的字母当作已知量,用它们来推导、表达未知量,即可解答物理题中的“代数题”. 6方程题 根据单一的物理情境无法直接利用规律得出正确答案,需要根据不同的情境分别列出等式,组成方程组,即可求得结果.很多同学放弃方程题,反映了同学们应用数学知识解答物理问题的意识不强,数学能力不足. 例6(2018达州)如图5所示电路,电源电压不变,闭合开关S,当滑片P置于变阻器的B端时,电压表的示数为6V,在10s内定值电阻R产生的热量为36J;当滑片P置于变阻器的中点时,电压表的示数变化了2V.下列结果正确的是() A.R1先后两次消耗的电功率之比为3:4 B.滑动变阻器R2的最大阻值为100 C.电源电压为10V D.R1的阻值为209 解析滑片P置于变阻器的中点时,电压表示数会变小,即示数变为4V.则=6V48V 由以上两式得=;R1先后两次消耗的电功率之比为er=9,A错误电源电压不变,分别有U=b(R1+R2),U=l+(R1+R2),联立求解得R1=R,滑片P置于B端时,R1的电压也为6V,在10s内定值电阻R1产生的热量为36J,由Q=t,得R1=R2=109D,B正确,D错误电源电压为U=2UB=12V,C错误 應对策略在动态电路中,有的物理量是不变量,有的物理量是变化量.每个不同的情境,对应着组数据,分别将其中的不变量与变化量组成方程.将不同情境对应的方程组成方程组,即可联立求解.在解答方程组时,在单位统一的情况下,可以将它们转化成数学方程组来计算 参考文献: [1]陈满地.例析中考物理简答创新题的答题策略[J].中学物理,2018(10):57—58 [2]付克华中考物理创新题的解题策略[J].中学物理2018(06):57—61. |
随便看 |
|
科学优质学术资源、百科知识分享平台,免费提供知识科普、生活经验分享、中外学术论文、各类范文、学术文献、教学资料、学术期刊、会议、报纸、杂志、工具书等各类资源检索、在线阅读和软件app下载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