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论文:

 

标题 在寻找诗和远方中 发现英语学科之美
范文

    刘馨慧

    美育是审美教育,也是情操教育和心灵教育,不仅能提升人的审美素养,还能潜移默化地影响人的情感、趣味、气质、胸襟,激励人的精神,温润人的心灵。英语作为围绕语言能力的一门学科,通过教师对教材的不同层面的阐释,能够很好地对学生进行审美教育。因此本文结合外研版教材高中英语Book 7 Module 5 Simon Wakefields Yunnan Diary阅读课的授课过程,探讨英语学科对学生的美育教育的体现。

    本文选取了西蒙·韦克菲尔德的四则英文日记,通过一位外国朋友在云南旅游的所见所闻,介绍了丽江古城以及纳西族的风情文化。通过阅读材料的处理对学生的综合语言运用能力进行锻炼,同时让学生在教学的过程中拓展学生的文化视野,发展学生跨文化交际的意识和能力,培养对文化差异的认同感,让美的教育贯彻整个课堂。

    1. 导入环节图文并茂,让学生尽享视听盛宴

    《英语课程标准》明确指出:“教师应在教学中,不断激发并强化学生的学习兴趣,并引导他们逐渐将兴趣转化为稳定的学习动机,以使他们树立自信心,确保英语学习成功。”为达到上述目的,我采取了以下导入方式:

    1.1头脑风暴:提出问题引入本文话题云南

    先询问学生是否喜欢旅游,去过哪些地方,是否到过云南,提及云南会联想到哪些东西。通过这一系列由浅入深贴近学生生活的问题将学生的注意力引到本文的话题云南上,并通过联想周围日常有关云南的东西发散学生的思维。然后教师给出一些图片,对答案进行补充。在这一过程中,学生表现活跃,尤其是看到精美图片时更是发出阵阵惊叹,并表现出了去云南游玩的向往。

    1.2趁热打铁:在优美旋律中了解云南的风土人情

    伴随着《彩云之南》优美的葫芦丝的伴奏,结合精美图片的展示和教师的流利的英文介绍,让学生在视觉和听觉上都能够感受到七彩云南的魅力。介绍完之后,让学生一起跟随本文的作者去揭开云南丽江古城和纳西族的神秘面纱。

    2. 阅读环节形式多样,让学生深度挖掘文章内涵

    阅读环节分为快速阅读和细节阅读两部分。从文章的段落大意和篇章结构入手,通过对每一段落的不同问题的设置,让学生对丽江古城和纳西族的文化有一个深入的了解,锻炼了学生的阅读能力。同时,提炼优美表达,补充写作技巧,为后面的输出打下基础。

    2.1身临其境,体会丽江古城之美

    首先让学生在文章中找出作者描写在丽江古城的“所见所闻所感”的美句,无论是描写玉龙雪山的远景还是描写小桥流水的古城近景,都让作者流连忘返。然后要求学生小组合作,在纸上画出心中的美景,并给同学们展示作品,真正让美由心而发。

    2.2翻译美句,比较英汉不同语言之美

    语言自身所蕴涵的韵律、节奏、交际功能、文化底蕴就是艺术的具体体现。通过翻译文中美句,让学生自己体会中英文两种语言在描写同一景色时的不同优美之处,并了解“信、达、雅”的翻译原则。

    2.3以读促说,诉说纳西文化之美

    接下来的纳西民族文化部分,首先让学生阅读材料,并从中提炼关键信息,然后让学生以两两对话的方式在讲台上向大家介绍纳西族的妇女、纳西语和纳西文字、纳西族的祖先和纳西的音乐等。在这个过程中教师提供相关的图片让学生加深印象。这一切无不让人对有浓重的历史厚重感的纳西民族心存向往。

    2.4拓展思维,思考古老文化意义之美

    谈及纳西音乐,播放一段现场演奏视频,除品味纳西音乐的独特韵味之外,引导学生思考相关古老文化的意义。教师在黑板上画出一座桥梁即古老的文化,桥下湍急的流水就是历史长河。连接古今,古老的文化就像一座跨越历史长河的桥梁,将古人的智慧和价值体现融入到今人的言行中,在一次次的对话中引发今人对古老文化意义之美的探索。

    2.5由心出发,培养博爱精神

    作者最后一段叙述了自己丽江之行的感受,无论我们表现的差异有多大,我们都会欢笑和哭泣,需要爱和友谊。论起初我们看上去有多少不同,然而我们本质上是一样的,每个人都是平等的。让学生一同体会不同文化的差异,培养对文化差异的认同感,培养学生的博爱精神。

    3. 输出环节,最美不过家乡,让学生展示家乡之美

    英语的审美教育不仅是让学生在思想上受到英语美的启迪,感情上得到英语美的陶冶,最终目的是引导学生用自己的口来表现英语美,用自己的笔来模仿和创造英语美。在做完阅读环节之后,学生也积累了很多写作的优美表达。因此在最后的输出环节,要求学生寫一篇向朋友介绍自己家乡的作文,欢迎朋友来此游玩。以此,让学生表达出对自己家乡之美的热爱,达到英语的审美教育的目的。

    4. 结束语

    英语的审美教育是贯穿于英语教学听、说、读、写全过程的一种对美的耳濡目染、心领神会和潜移默化,因此要求教师要适当地整合教材,引导学生多体会、多思考、多应用,真正做到英语学习过程和审美过程的统一。本节课通过精心设计,基本上达到了上述要求,还需做好细节上的再处理。教育润物细无声,在研究审美教育的道路上所需要做的工作依然很多。

    (作者单位:山东省淄博市高青县第一中学)

随便看

 

科学优质学术资源、百科知识分享平台,免费提供知识科普、生活经验分享、中外学术论文、各类范文、学术文献、教学资料、学术期刊、会议、报纸、杂志、工具书等各类资源检索、在线阅读和软件app下载服务。

 

Copyright © 2004-2023 puapp.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2/6 8:45: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