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读者反应批评理论在现代主义英美文学作品教学中的应用 |
范文 | 【摘要】当下高校英美文学教学中广泛沿袭“文学史+选读”传统模式中文学文本的属下地位,即将其单纯认作承载作者思想意识的媒介,由此造成了学生机械记忆作品主题等个别文学史实,轻视阅读过程中因人而异的读者印象,抹平其中褶皱的同质化审美倾向。针对此现象,本文以英国文学赏析课程中詹姆斯·乔伊斯《阿拉比》教学实践为例,试论将读者反应批评理论的若干方法应用于英美文学教学的之中,鼓励学生将训练有素的条分缕析的分析放置一旁,从而转入一种“阅读经验式”的解析。 【关键词】读者反应批评;召唤结构;不确定性;空白;现代主义文学 【作者简介】武辰(1988-),女,汉族,武警指挥学院训练管理系,讲师,硕士,研究方向:英美文论与文化方向研究。 当下高校英美文学教学多沿袭“文学史+选读”的传统模式,即首先向学生介绍文学史上某一阶段代表作家的生平行谊、创作旨趣及时风影响,后辅以作品(中译本)片段,印证上述简介。学生处于运用此类教学方法的课堂之中,机械记忆特定时期个别作者的背景信息,在阅读文本时先入为主地按图索骥。这种方式视文本意义为文本的一种“可资拆散的信息”,使得阅读经验变成一个支离破碎的单向过程,而对作为读者的学生在阅读过程中的反应鲜有问津,令其成为缄默的读者。英美文学课程“精读化”,遑论实现陶冶学生文学鉴赏品味、培养阅读时思辨能力、激发从事研究的问题意识等教学目标。另一方面,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对提高学生学习兴趣和互动积极性感到掣肘。此外,这种批评方法形如读者反应理论批评家罗森布拉特之譬喻:读者和作者立于昏暗的舞台上,中间放着文学作品,舞台灯光只聚焦于三者之一,其他两者被完全淹没。随着现代主义文学的兴起,作品中作者隐退,叙述声音消弭,读者“平视”故事,而小说的“真实性”和“现实感”基于“一种心理学标准”,使得作者对解读作品的作用得到空前突显。 一、“读者反应批评”理论概述 读者反应批评理论的一个首要解释者是德国接受美学家沃尔夫冈·伊瑟尔,该理论主张通过他1970年所做讲演《不定性和读者反映》可见一斑。在其代表作《阅读行为审美反映理论》中,伊瑟尔首先区别了“隐在读者(Implied Reader)”实为“一个思维的产物(construct),决不与任何实际读者相等同”,而无异于一种文本策略(textual device)的本质属性。它期待着一位接受者(recipient)的出现,且“预构(prestructure)了每一位接受者所要承当的角色”,“因此隐在读者概念就表示了一种反应邀请结构的网络系统,这一系统迫使读者抓住本文。” “召唤结构”由两部分构成:文本的保留内容和文本策略。保留内容指文本取自于现实的社会文化现象,尤指在社会中占主导地位的思想体系、道德标准、行为规范,文本对它们的合法性提出质疑,“召唤”读者对此予以否定。而文本策略则是作品对其保留内容进行艺术加工,即安排文本视角,以便更好地吸引读者。 文本策略的最终目的是使熟悉的事物陌生化,如读者面对在保留内容中得到“重新代码化” 的社会规范和文学典故时,往往持疏离或否定态度,即所谓“偏离”;其个性退至背景成为一个参照系,构成“前景-背景”关系;而在阅读过程中,读者不断推翻、证实、重建自身“期待视野”,上述诸策略与保留内容共同构成不断质询读者的召唤结构。 有关真实读者所需扮演的角色,不得不谈构成文学文本的透视角度系统,即叙述者、人物、情节与虚构读者四种透视角度,它们交相辉映,终于汇聚到一个共同的交接点,是为文本意义所在。在阅读过程中,“读者角色将占据为了适应预构活动而不断变化的有利位置,并且使形形色色的透視角度符合于逐渐发展的模式。这允许他同时抓住本文透视角度的不同出发点与它们的最终交接。”一方面,读者与文本的相互作用有赖于读者的移动视点,它逡巡于文本内部,与主客体关系判然有别。另一方面,伊瑟尔在澄清文本与读者得以相互作用的前提,即文本的传达结构时,继承了罗曼·英伽登文本的“不确定性”的概念,认为文本中的“意义空白”和不确定性是作者与读者的联结纽带。文学文本给读者提供了一个“图式化”框架,其中的空白有待填补。空白是一种动力因素,“是一种寻找缺失的连接的无言邀请”,“空白的增加、寻找失去联系的一种无言的邀请熟悉的叙事模式的碎裂导致了视点的急剧转移。” 二、新批评理论指导下的英美文学教学实践 《阿拉比》是现代主义大师、爱尔兰作家詹姆斯·乔伊斯短篇小说集《都柏林人》中一篇力作。作者曾坦陈自己创作初衷,“就是要书写祖国精神史上的一个章节”,而选择都柏林作为一个场景,是因为在其看来,这里是“瘫痪的中心”。 乔伊斯竭力将都柏林呈现于漠然的公众面前,试从童年、青少年、成年、公众生活四个方面去展示。书中十五个故事就是按这样的顺序集结的,在主题上具有高度的一致性。《阿拉比》是其中第三篇,反映从青少年走向成年的转折期,因而“成长主题”历来与“瘫痪意识”一并成为研究该小说的两个切入点。在以往的教学活动中,这种首先明确作者个人背景等“文学常识”信息的“导入”环节致使学生阅读时片面关注个别语汇、意象,如将文中“blind”一词的不同含义,即死胡同、百叶窗,引申为喻指精神上的盲目无知状态。在另一处环境描写中,主人公房子后面的荒园因其正中栽种了苹果树,常常被当成是种植智慧之树的伊甸乐园的象征。而单凭园内还有些胡乱蔓生的灌木,认为花园的衰败为影射当时都柏林社会天主教会的腐朽,难掩放大文本的宗教隐喻之嫌。尤其是预先告知学生,乔伊斯在《阿拉比》中放弃了传统小说“冲突—高潮”的情节结构,取而代之按照“顿悟”,意即“一种突然的精神显现”来谋篇布局,并以此展开教学,极易诱使学生略去作品肌理细部,直抵小说结尾。故事结束时,主人公所言,“我的双眼中燃烧着痛苦和愤怒。凝视这片黑暗,我看到自己是一个被虚荣驱使玩弄的可怜虫,心中顿时充满了愤懑和失落”,令学生见证他的觉醒,甚至感到“成长主题”和“瘫痪意识”双双得以深化。细察以上所得结论,无一不是对既成观点的刻板重复,而非学生有感而发。 实际上,当教学活动转入“现代主义”文学阶段,学生早已对小说各基本要素了然于心,也会在阅读活动开始前自动生成若干关乎作品场景设置、角色塑造、情节冲突等方面的问题。然而这些问题遇到《阿拉比》这种看似漫不经心的平铺直叙好像无解,使学生屡屡碰壁。参照读者反应批评理论的相关方法,文学本文的不确定性决定了读者在解读文本时须积极补充文本中没有写出但是暗示的那一部分空白,担当作品的共同创造者。学生在阅读过程中不宜停滞在挖掘作品的隐藏含义,更应将自身产生的回忆、联想和心灵意象,对事件发展做出的期待、预测和判断自由表达出来。一定程度上,读者主动参与,塑造文本意义,体现出作品的有效性。首先,在当时爱尔兰社会占正统地位的天主教思想无疑成为小说《阿拉比》的“保留内容”,不断地质询读者。文中列举房间前主人的几部藏书,皆是浪漫的历史传奇或刺激的犯罪冒险故事,与神职人员的身份大异其趣。文中作者采取一种“零介入”的叙述方式,使用一个明确无误的成年人叙事声音回溯少年初恋故事而拒绝“过度移情”,故意将个人倾向、态度隐去,反而挑起读者的否定、批判。叙述者继而讲道,“他是个很有善心的司铎;他在遗嘱里把钱全留给了教会组织,把他房里的家具全留给了他妹妹。”这里,学生不难意识到,神父外表虔诚,实则贪恋凡俗享乐。如此,作品“瘫痪意识”中“宗教的虚妄”一方面异乎清晰。其次,小说对“曼根姐姐”这一人物的刻画是作者设置的一处“空白”。这位主人公少年时代暗恋对象在全文超过四分之一篇幅结束后方登场,笔触上运用的是印象主义风格,即通过对人物瞬间的感官印象,特别是视觉上对光、影、色的感受,形象地表示个人精神范畴中朦胧的感性运动。“她说话的时候,一圈又一圈地转动着手腕上的一个银手链……她握住一根栏杆的尖头,朝我低下头。我们房门对面的路灯映照出她脖颈白皙的曲线,照亮了垂落在脖子上的秀发,又落下来,照亮了她搁在栏杆上的手。灯光洒落在她裙子的一边,正照在衬裙的白色镶边上,她叉开腿站在那里的时候刚好瞧得见。”此外,曼根姐姐通篇共出现四次,统统使用“her (brown) figure”或“her image”,即“她的形象”代表,读者只得勾画出她轮廓,而面目不清。加之前文提及小男孩穿梭于星期六傍晚的喧闹的集市,想象“自己正捧着圣杯在一大群仇敌中安然走过”,当他“做着古怪的祈祷和赞美”,曼根姐姐的名字常常冲口而出,他不明所以却常常热泪盈眶,很难不让谙熟文学的学生作出这样的判断:《阿拉比》故事抒写的是圣杯骑士的爱情罗曼司,主人公爱上的只是一个美丽的意象,而不是客观实在的人—曼根姐姐也不是一个个体人物(individual character),而是某类型的代表,或者某概念的实体化,像一个虚幻的偶像。这里,除去文中明确表达的,小男孩感到自己的想入非非不合时宜,教师需提示学生注意神圣与世俗的并置(juxtaposition)造成的强烈反差,并尝试填补作者于此处留下的空白,即在都柏林一切浪漫事物无立足之地,体会生活的庸常、情感的鄙俗是为“瘫痪意识”的另一方面内容。之后的故事情节又是一连串让人难以忍受的延宕(intolerable delay),男孩周围的人与他在精神上缺乏共鸣,因而对其愿望熟视无睹。和主人公一样,读者的期待始终不得满足,不禁萌生扫兴之感。然而,從文本策略的角度考虑,在这种“反高潮(anti-climax)”的情节设计中,读者的移动视点与主人公构成“平衡”关系。当小男孩终于抵达朝思暮想的阿拉比集市,已然意兴阑珊,而对自己此行的目的不深清晰,这为小说尾声顿悟时刻的来临做了充分准备。此时,教师再向学生引入“顿悟”的概念,不至失于空泛。《都柏林人》的故事中,除《阿拉比》外,乔伊斯在《死者》中也设置了顿悟。在《斯蒂芬英雄》中,作家借斯蒂芬之口阐述了“顿悟”的内涵。他所谓的“顿悟”是一种突然的精神活动的反映,往往以粗俗的口语或举止抑或某个难忘的思想阶段本身等方式呈现。在文末,男孩终究顿悟,认清现实—阿拉比只是一个以营利为目的的世俗集市。 三、结语 读者反应批评理论强调读者在作品意义生成过程中的作用,重视读者为文本所激发的反应的价值。这样的文学批评中心的转向促使教师在英美文学教学中将转变观念,更新师生角色。将读者反应批评理论应用到教学活动和学生的文学批评实践中,体现出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设计思路,符合学生学习的认知规律。教师以往的知识传授者的角色弱化,取而代之的是教学活动的组织者、参与者、促进者和监控者。教师促进学生与文本直接对话,组织课堂讨论,通过问与答和进行解释的方法,去研究创作与接受和作者、作品、读者之间的动态交往过程,判断可行性和合理性,变被动接受为能动创造。这样的教学活动得出的结论更加具有说服力,以此使学生对现代主义文学艺术特征管窥一二,为英美文学教学改革提供思路,也为培养具有思辨能力和人文素养的高等人才提供更为有效的方法。 参考文献: [1]鲁子问等.英语教学论(第2版)[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2017. [2]沃尔夫冈·伊瑟尔.阅读活动[M].金元浦等译.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1. [3]詹姆斯·乔伊斯.都柏林人[M].王逢振译.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 2010. [4]朱刚.二十世纪西方文论[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 |
随便看 |
|
科学优质学术资源、百科知识分享平台,免费提供知识科普、生活经验分享、中外学术论文、各类范文、学术文献、教学资料、学术期刊、会议、报纸、杂志、工具书等各类资源检索、在线阅读和软件app下载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