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打造小学英语“灵动课堂”发展学生英语核心素养 |
范文 | 【摘要】随着社会在进步,核心素养成了重要的人才选拔标准,而传统课程已经不能满足学生的核心素养要求。正因为如此,课程改革进行得如火如荼。英语科目作为学生的必学项目,其教学目标已经从以前传统地让学生熟练“听说读写”,明确转变成注重发展学生的核心素养。很多英语教师已经把打造英语的“灵动课堂”作为了重点。因此课堂中的授课方式、教学方法、师生定位以及教学重点等正在灵活转变。本文针对灵动课堂对学生英语核心素养的影响进行分析,并结合学生学习效率提出了一些建议。 【关键词】小学英语;灵动课堂;核心素养 【作者简介】张蓝航,福建省莆田市荔城区北高汀江小学。 引言 核心素养不仅仅是个人修养,它还代表着学生应具有的适应社会发展的能力和品格。学生不仅要具有家国情怀,更要有一定的创新能力和集体意识,这可以让其更快地适应社会,也能更冷静地面对社会的不断变化和进步并与时俱进。而在小学的学生对各方面知识的认知都只停留在表面,并且六到十二岁的儿童记忆力和接受能力是最强的,因此在这时对其进行核心素养教育会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教师可以通过打造灵动课堂来调动学生积极性,让学生发自内心地热爱英语。这种灵动课堂既可以提高老师的课堂效率,又可以让学生熟练地将自己的英语知识运用到生活当中,彻底告别“跟着读,照着抄,除了考试不会用”的窘境,对教师的教学进度和学生的能力培养都有着积极的影响。 一、应注重情景重现 情景教学可以拓展学生的思维,让其更好地理解英语的语境,从而提升学生的口语能力。在教学中,教师可通过为学生打造尽可能真实的情景让其融入其中,還可以根据情景适当抛出自己的问题引发学生的思考。这种方式可以让学生在课堂上更加集中精力,从而提高教师的教学效率。例如闽教版小学四年级上册Unit7的Christams这一课,教师就可以将课程时间设置在圣诞节,提前让学生们将教室布置成圣诞节的情景,身临其境地进行教学。教师可以在上课前一天让学生准备礼物,在上课前将礼物放在圣诞树上,等到上课时提问“Where are your presents?”“What are those on the tree?”以此来提升学生的交流欲望,并引导学生用英文简单介绍自己的圣诞礼物。同时教师还要在教学中适当介绍一些国外有趣的民俗传统,并且借机代入此课中的重难点单词,让学生们在节日的气氛中学习,有助于加深其对圣诞节的理解。 二、积极与学生建立沟通 英语课堂上必须告别教师在讲台授课,学生模仿记录的模式。这种模式会限制学生的思考,让其只会死记硬背。教师可以通过问答方式来上课,先引出自己的问题,由学生回答。在这个过程中,教师要根据学生的回答来控制课堂节奏,并注意站在学生的角度找到重难点进行着重分析解答。例如,闽教版第一册第二单元第一课Greeting,这堂课的场景应该是开学时大家互相问候。教学时,教师就可以通过问答形式来让自己与学生之间增加了解。教师需要先介绍自己:“Hello everyone!My name is XXX.Whats your name?”之后随机抽取一位学生对话,并补充“Nice to meet you!”之后由回答问题的学生开始依次进行问候接龙,从而引出本堂课的问候主题。同时,还可以在讲课期间让学生扮演课中人物朗读课文,进行情景沟通。 三、注重实际应用 教师在讲授课本中内容时不可死板地教授书中内容,更要注意随时提醒学生一些英文在实际应用中的偏差,要随时注意中英文化差异,及时渗透各地的语言习惯,这样可以让学生在应用知识时更加得心应手。例如,在闽教版四年级上册Unit1 Our classroom中,教师要引导学生找出中英文表达几年几班的语言顺序差异,然后向学生们总结在汉语中年级在前班级在后,而在英语中年级在后班级在前的定律,并且引发学生思考自己在学习生涯中是否遇到过类似的外语差异,及时进行归纳总结。最后可以教师通过汉语说出班级由学生们用英语表述的方式,来强化学生记忆。 四、积极变换课堂环境 俗话说:“真正的知识在生活里,真正的课堂在社会。”变换课堂环境有利于学生将英语知识渗透进自己的生活中。教师要定期将课堂环境转移到室外,这样有利于对学生进行社会化训练。教师可以将学生带到操场、公园等环境,让学生深入生活主动与人交流,要让他们勇于用英语自信地表达自己的想法。这种方式可以开阔学生视野,也能让他们了解到英语应用的广泛性。 五、适时把课堂交给学生 教师只是知识引导者的身份,真正主动学习的角色应该是由学生担任的。教师可以选择几堂课,把它们交给学生,自己以欣赏者和指导者的身份引导学生自己获取知识。这个过程往往会加深学生对知识的印象。在“学生上课”的过程中,教师一定要确保每一位学生都能参与其中,要注重课堂的集体性,不能把重心全部交给个别活跃学生。针对这一问题,教师设置奖品,表达对学生的认可与奖励,并且可以有目的性地随时向不活跃同学提问,由此鼓励其参与其中。 六、谨慎把握课堂的灵活度 灵动课堂是指告别死板教学方式,使课堂转动起来,但还是要保留传统课堂中对知识点的把握。虽然提高课堂的灵活度确实可以调动学生们的积极性,但是过分让课堂活跃则会让课堂失去控制。很多教师会为了提升学生的兴趣度而过分放任课堂,这样的灵动课堂带来的效果会适得其反。实际上教师既不能盲目地向学生灌输知识,也不能将课堂彻底交付于学生让其自由发挥,要让英语课堂张弛有度,让学生在自己的教学框架内活动。为了精准地把握课堂进度,教师可以先抛出课程的主题和重点问题,之后再让学生围绕主题自由发挥。在这个过程中,要注意随时点题,一定要同时保证自己的教学效率和学生的参与性。 七、结语 核心素养是社会对一个人的重要考核标准。因此,通过灵动课堂培养学生核心素养是一个正确的选择。同时,开设英语灵动课堂不仅锻炼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还可以拓宽学生解决问题的思路。本文就灵动课堂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这一主题提出了相关的建议与措施,灵动课堂可以对学生学习产生积极作用,还可以锻炼其各方面能力。因此如何打造灵动课堂也成了教师们不断思考的问题。面对这一问题,教师们要勇于不断地创新授课方式,积极思索,尝试着在课堂中将专业知识和核心素养相结合。只有教育者们与时俱进地积极改进课堂教学方式,才能造就真正的灵动课堂,从而让学生同时拥有过硬的基础知识和良好的核心素养。 参考文献: [1]张玲.浅谈小学美术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J].文存阅刊,2018(2X):53-53. [2]陈一菲.如何在小学美术课堂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J].都市家教月刊,2017(10):64-65. [3]吴玉燕.小学美术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分析[J].艺术品鉴,2018(4Z):273-274. [4]夏琳.打造小学英语”灵动课堂”发展学生英语核心素养[J].校园英语(中旬),2018(10). |
随便看 |
|
科学优质学术资源、百科知识分享平台,免费提供知识科普、生活经验分享、中外学术论文、各类范文、学术文献、教学资料、学术期刊、会议、报纸、杂志、工具书等各类资源检索、在线阅读和软件app下载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