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先生创造学生,学生也创造先生 |
范文 | “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最能概括我的体会,这句话的意思也就是方法比知识更加重要,学习方法是否科学,思维方法是否合理、正确,影响着学生的学习效率的高低。因此,我们教师在上课过程中应当抓住机会,明白学生学习,将“渔”的潜力教给学生,使学生不但能够学会,而且能使学生“会学”,让学生了解掌握英语的学习方法,发展思维,构成潜力,能独立解决问题。这种“渔”的方法我觉得也适用于其他学科,听了王老师《The world of colours and light》的复习课,我有耳目一新的感觉,下面谈谈我的随想。一、把学习的主动权交还给学生 新课程教学最重要的是突出对学习方法的支持,把学习的主动权交还给学生,这一点王老师做的好,他的标准的英国英语已经引起学生的兴趣;循循善诱,引导学生复习课文,带动课文词汇和词组的复习,学生的收获颇多,从他们的课堂发言和感悟就知道了。王老师通过自编以下短文复习模块8第三单元的词汇By popular (1) __consensus___, it not easy for young artists to become famous (2) __swiftly__(迅速地) despite (3) __formal__ education in the university and years of (4) ____commitment_________(投入、献身) after graduation. They are very (5) ___changeable__(多变的) at the very beginning, trying different styles of art, paintings of objects or nature, traditional or (6) __abstract__(抽象的)art. 王老师的课将学生的主体性体现得十分突出,自我扮演着主导主角,他运用多种教学方法引导学生用心主动地学习,让学生掌握英语基础知识和基本潜力,为学生进一步学习打好基础,把一单元的词汇融会贯通,也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语言学习的潜能。他根据新课程标准,本着在具体语境中学习和使用单词的原则,帮助学生增长知识,满足学生的个性化学习需要。二、关注教学的过程和方法 高中课标从“过程和方法”的角度作为切入点,而不是把什么知识的结论作为英语教学一成不变的目标,王老师的课开始让学生欣赏英文歌“梵高之歌t”,就这首歌,他设置四个问题,结尾以同一首英文歌,设置缺词填空的练习,首尾呼应,他把枯燥的语言学习放在语言的欣赏和品味上,那么,答案就不是唯一,他用鼓励性的语言,使学生能放松心情地课堂上学习和研讨。他把Irene想学艺术作为将来的专业引入复习课,分成六大板块,父母担忧导入words的复习,老师建议引入phrases的复习,例如,To achieve success, first, you should decide on the type of art according to your interest. Although painting (5)is typical of an art among varieties of arts, (6)ranging from ? singing, dancing, acting, to taking photos or broadcasting。家庭讨论引入句子复习,例如 在较不激烈的地方竞争是明智之举。Its wiser to compete ___where____ competition is ____less___ ____fierce____.语法参考: “where”引导地点状语从句【教材原句】Next, spread the glue where you want to attach the string.(P46) 了解更多的艺术知识这一教学环节拓展学生能力,王老师在语言运用方面设置新颖,把第三单元有关的大师作品呈现,请学生简洁流畅语言描述大师作品,使学生走进大师。三、尊重文本,尊重学生 王老师的《The world of colours and light》是好课,是因为教师尊重编者的意度,课堂始终不脱离主题,模块八第三单元主要围绕艺术这一话题展开,老师把文本的感悟讲授给学生,学生的“倾听者”的位置也很适当,最后落实到学生的学字上。但学生并不是被动地去记忆一些东西,而是积极主动地参与到教学活动中。本单元围绕“艺术”展开的话题因此,王老师在研读文本时,以Irene想学毕业后从事艺术为载体,层层深入,最后帮她解决困扰的问题,学生是课堂学习的主体,课堂活动的设计要围绕教学目标和学生开展。本节课所设计的教学活动形式多样。问题的设计即有利于学生加深对文本的理解,又有利于引导学生去思考文本背后的德育意义,寓德育于教学活动中。多数问题的设计具有开放性,帮助学生多元化思考,多角度去阐释观点。纵观整个教学过程,真正体现了学生是课堂教学的主体,尊重学生,给学生创设了互相合作的空间和发表个人独立见解的机会,为学生搭建分享学习成果的舞台。学生实现了语言知识习得和艺术欣赏提升的目标。四、设计巧讓学习过程更有效 本节课教师艺术化的设计使流程简约而不简单,形式活泼而不浅薄,王老师安排了清晰合理的教学流程,层层深入,步步生华。 英语歌曲导入,王老师与学生进行如下自由交谈: 1.Is the song about a painter or paintings? 2.Can you give the title of the song? 3.What is the song mainly about? 4.Do you want to be an artist? 通过对这首脍炙人口歌曲的讨论,导入复习艺术话题,从而自然导入文本复习,词,词组,句式的复习都围绕艺术,内容的设计从半开放到开放,逐步挑战学生的思维,学生完成短文(词和词组的操练),通过任务型阅读和写作引导学生发?思维,深化对主题的理解,为了让学生更好地完成任务,在头脑风暴的基础上,让学生小组合作,对老师呈现大师作品命名,本活动旨在通过团队合作呈现学生的思维成果,促进教学的动态生成,使课堂焕发出生命活力,让学生真正把课堂所学应用于日常生活中。最后又回到开头的英文歌,文本主题的再升华,再次触动了学生内心深处的爱心和责任感。 正如陶行知先生所说:“先生创造学生,学生也创造先生,学生先生合作而创造出值得彼此崇拜之活人。”只有受到学生崇拜的老师,才有可能培养出受到老师崇拜的学生。教师的乐趣,教学的活力正在这里。 【作者简介】沈建芳,江苏省苏州市吴中区苏苑高级中学。 |
随便看 |
|
科学优质学术资源、百科知识分享平台,免费提供知识科普、生活经验分享、中外学术论文、各类范文、学术文献、教学资料、学术期刊、会议、报纸、杂志、工具书等各类资源检索、在线阅读和软件app下载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