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以学生为中心的高职英语线上教学设计及效果研究 |
范文 | 【摘要】通过对三个高职班级线上英语教学实践和教学效果反思,探索高职英语线上教学设计中“以学生为中心”和“设计学替代设计教”原则的实践效果,探究了学生学习主体作用和线上学习模式对学习效能的影响。 【关键词】高职英语;线上教学设计;教学反思;以学生为中心 【作者简介】刘颖(1989.11-),女,汉族,湖南常德人,北京电子科技职业学院,讲师,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高职英语教学实践研究。 本文将以北京电子科技职业学院17贯通内培A、B、C三个班的《大学英语2》课程教学设计和效果为研究对象,就如何改进高职英语课程线上教学进行思考。 一、学情分析 本研究主要以我校机电工程学院17贯通内培A、B、C三个班的学生为研究对象。三个班级各有特点,差别较大。 A班有28名学生(男26人,女2人),2019年12月该班有20名学生报考大学英语A级考试, 9人通过,通过率45%。该班学习能力状态呈现“金字塔”型特点:学习能力强的学生人数较少,基础弱的学生人数较多。从上学期的教学接触和A级考试成绩来看,该班学生的困难点在于总体英语学习基础偏弱,大部分学生词汇量少,英语表达有困难,上课主动性不强,小组合作参与度低,产出不够。该班的优点是部分学生有学习欲望,不管是线下课堂还是线上教学,都表现出较强的学习内驱力。 B班有31名学生(男21人,女10人),2019年12月该班有16名学生报考A级考试,9人通过,通过率56.25%。该班同学学习能力状态是典型的“沙漏状”:英语能力强和基础差的学生人数相当,中间群体偏少。该班的问题在于基础弱的学生开口少、不愿“露怯”,个别基础好、活跃度高的同学常常“控制课堂发言权”。该班的优势在于能力强的学生带动作用明显,小组活动中各组水平大致均衡,能够有比较好的活动产出。 C班有31名学生(男23人,女8人),2019年12月该班有19名学生报考A级考试,11人通过,通过率为57.89%。该班学生学习能力状态呈现“纺锤形”特点:英语能力突出和偏弱的学生都有,但大部分学习能力相当。该班学生的问题在于活跃度太高,课堂掌控难度大。该班的优点在于学习氛围好,学习主动性强,同学间的“正向影响”效应很明显。 二、课程主要设计思路 《大学英语2》课程教学设计的主要依据为“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辅助”,并在“设计学替代设计教”方面进行了尝试。 1.充足的线上资源保障学生自主学习,学生“学生主体”的身份得到充分展现。 由于开课初期“学习通”平台网络拥堵情况严重,线上课程的设计思路以给学生提供充足资源,满足自主学习为主,教师提供在线答疑。为此,本门课程共录制、收集整理了110个视频、25個音频、48个文档和43个图片资料。音、视频资料占到了本门课程资料的近60%,提供了语言习得的“输入量”,保障“输出”。教师保持了稳定的更新节奏,及时提供新的学习资料,保障学生的在线学习。 2.严格按照课表上课,利用课内活动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检查学习效果,着力营造规律教学习惯和良好教学氛围。 教师严格按照课表登录学习通平台,根据后台数据利用微信、学习通等对学生的学习状态进行督促,保证学生能在规定时间内上线进行学习。 课前发放通知,包括学习内容、学习步骤、签到方式等,为上课做好准备。在上课期间,利用投票、选人、抢答、主题讨论、随堂练习、问卷等多种活动刺激学习兴趣、检测学习进度,形成“竞争”氛围,让学生居家也有真实课堂的体验。据统计,A班在前14周(15周后为复习周)的时间里共进行了108次课上活动(3.8次活动/次课),B班117次(4.2次活动/次课),C班131次(4.7次活动/次课)。不同形式的活动让学生以个人、小组等形式参与学习,围绕所学进行产出,有助于克服在线学习的“距离感”,营造贴近教室的学习环境。 3.通过课后作业和课内章节测验的及时批阅,帮助学生进行学习效果检查,并提供有针对性的难点讲解指导。 为确保学生有充分的课后练习,消化课上所学知识,教师利用平台“作业”功能和批改网平台给学生布置了口语、作文、笔记提交、阅读练习等多样化的作业内容。对上交作业及时批阅,对作业中存在的共性问题在班级群和腾讯会议直播平台进行讲解。 线上教学的优势之一在于可以给学生的口语作业提供精准指导,学生也可以克服面对面交流时的紧张情绪,更多地开口说英语,这对语言教学是很有帮助的。 三、教学效果 根据上述三个主要教学设计思路,三个班都完成了学习任务,但是学习效果存在较大差异。下面将从“课程任务点类型分布”“学生综合成绩分布”“课程学习进度”和“课程学习时长”等四个方面对三个班的学习效果进行比较。 从课程任务点类型分布来看,“视频”和“章节测验”占到了任务点数量的80%,在保证学生有足够输入的前提下,及时为学生提供了学习效果检测,让学习效果落地。这对于三个班是共同的,后两个班不再赘述。 从课程学习进度数据来看,A班平均完成了208个任务点(三个班任务点总数均为289个),任务点平均完成率约为72%。而课程平均观看时长方面,该班为669.3分钟,最长观看时长是赵同学,达到了1071.2分钟。从学生综合成绩分布情况来看,该班成绩差异化十分明显,从“20分以下”分数段到“80-100分”分数段均有数据分布,且超过50%的学生的分数仍低于60分。 从课程学习进度表来看,B班平均完成了276个任务点,平均完成率约为95.5%,比A班多了68个;课程平均观看时长799.4分钟,最长观看时长是韩同学的1327分钟。从学生综合成绩分布情况来看,该班学生的成绩主要集中在“60-80分”段和“80-100分”段两个区间,总体成绩比较均衡。 在课程学习进度方面,C班平均完成了273个任务点,平均完成率约为94.5%,比A班多了65个;课程平均观看时长792.5分钟,最长观看时长是李同学的1300.5分钟。从学生综合成绩分布情况来看,该班学生的成绩主要集中在40-100分的三个区段内,超过70%的同学成绩达到了“80-100分”段,3.2%的学生不及格。 四、学习效果差异化归因 1.学生作为学习主体,其参与度与能动性对学习产出有决定性影響。 本门课程成绩权重占比为“作业”15%,“课程音视频” 40%,“章节测验”20%,“章节学习次数”10%,“考试”15%。而“综合成绩”客观体现了学生在线学习状态,对学生的学习能力和学习状态进行了评价。 在学习任务一致的前提下,B班、C班均有超过70%的学生综合成绩超过了80分,体现出他们对于课程内容的学习和章节测验完成度高,并更加积极主动地参与到课内活动中。课内“选人”“随堂测验”等活动是对学习内容的直接检测,只有答对才能拿到积分,由此可见,这两班学生在学习能力上更突出,学习效果更好。 与此对比,A班综合成绩超过80分的仅有10.71%(约3人),不及格的学生占到了53.56%(约15人)。该班的任务点完成数明显少于其他两班,体现出该班学生在学习参与度上明显不足。在该班学生英语基础相对较弱,没有教师能够当面提供帮助,缺乏主动提问的习惯等多因素作用下,该班的章节测验和作业完成度均偏低。据统计,该班章节测验平均得分为36分,作业平均得分为25.5分,远低于B班的74分、57分和C班的79分、73分。 综上,学生作为学习主体,其学习主动性对于学习效果产出有直接而深刻的影响。 2.对线上教学模式的不适应加剧了部分学生的学习“畏难”情绪。 在线课程的优势在于可以给学生提供丰富的学习资源和多样的学习形式,劣势在于同样的学习内容对于基础偏弱的学生“不友好”。虽然有教师一直在线提供帮助,也有基础较好的同学在线一起学习,但是长期缺乏“主动发问”的习惯,甚至有的同学满屏都是问题不知“从何问起”,都会把这部分学生学习过程中的“畏难”情绪进一步放大,导致的结果就是从一开始对线上学习充满好奇,到逐渐“只学习视频不完成作业”,到最严重的“压根不出现”。无论任课教师、班主任教师如何督促,学生失去了对学习的兴趣就很难有效地完成学习任务,更不用提从在线课程中获益了。 在线学习的另一个好处是学生有更多样的沟通渠道,把问题提给教师、同学,从而找到解决方法。这本是实现大规模“一对一”的绝好机会,然而学生缺乏“提问意识”,不知道怎么提问。在今后的教学实践中,我们要更加有意识地增加“提问训练”,让学生不仅学会学习还学会提问,学会发现问题并以解决问题为导向指导自己的学习和生活实践。 五、结语 过去一学期的教学实践,是一次“史无前例、猝不及防”的教学试验。这种实践激发了教师对教学逻辑和个性化教学的思考。教师在准备教学的过程中要注重“如何讲学生才能学得会”,这需要在教学设计中不仅要备教材,还要备学生,把内容和学情相结合,多从学生的角度去设计,这样的课堂会让学生更有收获。 最后,这次在线教学实践还是思考如何在英语课程中落实“课程思政”的好机会。“课程思政”看起来就是要在课堂上讲一些大道理,从而让很多教师觉得别扭而心生抵触。但是这次在线教学过程中可以发现,“课程思政”是正确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的适时传递。在课上利用合适的切入点向学生们展示我祖国的伟大、文化的悠久和制度的优越性。把握“课程思政”的“时机”和“内容”同样重要。如此一来,“四个自信”的建立不再是盲目空洞的,而是有血有肉、生动有力的。教师通过生活中的观察、积累,再把这些素材与教学内容相结合,就会是很好的课程思政内容。 参考文献: [1]李婷婷.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期间高职“大学英语”在线教学实践与思考[J].林区教学,2020(06):66-68. [2]赵昕.疫情之下高职院校在线教学的困境与反思[J].南京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20(02):61-65. [3]何江彦,左宪章,霍晓燕.疫情防控期间在线教学实践分析与思考[J].中国现代教育装备,2020(11):9-10+13. |
随便看 |
|
科学优质学术资源、百科知识分享平台,免费提供知识科普、生活经验分享、中外学术论文、各类范文、学术文献、教学资料、学术期刊、会议、报纸、杂志、工具书等各类资源检索、在线阅读和软件app下载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