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数学新课程创新作业设计研究案例 |
范文 | 史洁 【摘要】《数的运算》是北师大版小学一年级上学期总复习中第三课时的内容,本节的知识目标是要学生在具体情境和活动中,领会加减法的含义;能力目标是要培养学生20以内加减法的计算能力、观察能力、语言表达能力以及提高学生问题解答的能力;情感目标是要培养学生喜欢数学的情感和协作意识。本节的教学重点是在对实际问题进行数量分析的基础上,选用恰当的数学方法计算;难点是能正确熟练地计算20以内的加减法,进一步提高计算能力。 【关键词】小学;数學;数的运算;创新作业 基于《数的运算》是北师大版小学一年级上学期总复习中第三课时的内容,以及结合及本班学生的特点,我设计了一份课堂作业来巩固学生对“数的运算”这一知识点的掌握,并为后面内容的学习奠定基础。具体作业内容如下: 一、数的运算课后作业 1.计算 4+3=8+0=9+4=8+6=7+6= 2.填空 3+()=98+()=159+()=13 3.根据图示,提数学问题并列式解答。 二、设计说明 这样的设计从教学目标及学生特点出发,并结合学生生活实际,开发课程资源。题目从简单的计算训练到变式练习,这有利于学生较好地掌握计算的方法,同时也培养了学生的探究意识及思维能力。这次课堂作业我用一节课的时间来完成。由于学生存在个体差异,在学生独立完成前面的一、二题时,我将来回巡视,对有困难的学生进行个别指导。在学生完成第一题和第二题之后,我组织学生进行交流讨论第三题,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及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三、效果分析 第一题的正确率较高,全班有55人,有60%的学生全对,通过数据整理分析得出,学生对20以内简单的加减计算掌握较好,个别同学的计算能力有待提高。第二题全对的只占总人数的33%,错4题及以上的有4人。该题属于变式练习,学生的正确率不及第一题,这提醒我在今后应多加强学生变向思维能力的培养,使学生更好地掌握所学知识。通过考察分析学生第三题的答题情况可以看出,班上大多数学生能够理解题意,能根据图示提出有关“一共”的数学问题,并能正确解答,而其他方面的问题提的较少,只有个别同学能提出3种以上的问题,这说明学生的观察力和语言组织能力有待提高,在今后的教学中应加强学生在这方面能力的培养,提高学生的问题解答能力。 四、教学思考 通过这次课堂作业的训练,让我较好地了解本班学生对“数的运算”这一知识点的掌握情况,同时也让我意识到过去自己教学方法中存在的不足。在今后的教学过程中,我应该多引导学生自主探究,培养学生的探究意识,提高学生的问题解答能力;在课程资源方面,应多选择与学生生活实际相贴近的内容,这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样也有利于培养学生将所学知识运用到实际问题解答的能力。 【参考文献】 [1]陈举.浅谈核心素养导向下小学数学“运算能力”的培养[J].学周刊,2020(6). |
随便看 |
|
科学优质学术资源、百科知识分享平台,免费提供知识科普、生活经验分享、中外学术论文、各类范文、学术文献、教学资料、学术期刊、会议、报纸、杂志、工具书等各类资源检索、在线阅读和软件app下载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