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浅谈如何在中小学美术教学中渗透德育 |
范文 | 杨虹 摘 要:德育是我国现代化教育的一项重要组成内容,只有搞好德育,才能避免青少年走上歧途。我国的传统文化历史悠久、源远流长,自古以来都比较重视德育,只有德育为先,才能培养出德才兼备的人才。只有在美术作品融入德育,才能保证青少年的健康成长。德育是我国目前教育事业的一项重要内容,只有良好的道德品质,才能更好地建设社会主义。 关键词:中小学教育;美术教育;德育;艺术渗透 德育在学校教育工作中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和作用。德育的成功与否关系到青少年未来健康的成长和国家的未来几十年的发展。德育是坚持我国社会主义建设的根本保证,良好的道德品质是一个人的立身之本,学校是培育学生良好道德品质的基地。社会主义性质和方向决定了只有健康的德育才能适应社会主义的未来发展。 一、艺术作品可以塑造人的灵魂 美术作品是一项塑造人灵魂的工程,美术作品中大都一般蕴含了作者的价值观。通过美术教育的训练和熏陶可以激发学生的道德情操和学生见义勇为的正义情感,使学生在美术训练的过程中求知欲望得到极大程度上的满足。 中学生在不断接受美术教育和美术作品熏陶的过程中获得德育,能够不断引发师生之间产生道德和情感的共鸣。好的艺术品可以促进每一个学生人生观和价值观得到迅速的树立。 在美术课上,老师要通过作品的赏析,对学生进行德育。例如,在一次美术课堂上,对雕塑作品进行欣赏,作品是我国现代雕塑家潘鹤的作品《艰苦岁月》,这篇作品表现的是长征途中,一老一少两战士苦中作乐,相依相偎的场面。老红军吹着笛子,小战士凝神倾听。这幅作品引起了学生的好奇心,同学们看到军帽的残破、军衣的褴褛、脚丫的裸露、嘴唇的干裂,体会到了红军长征时候的艰苦生活,对比现在的生活,觉得自己幸福多了。同学们将会更加珍惜今天来之不易的生活。 好的美术作品往往都是通过抽象的艺术形式表现作者的思想情操的,老师要教会学生对并再现现实生活的原型和人物的文化素质,不断提升自身的修养和情操。虽然美术可以说是道德的直观表现形式,但是也要在教学过程中对学生进行适当的引导,努力培育出道德情操比较高尚的社会主义新型人才。 因此,在中学美术教学过程中,老師要想方设法地突出德育的目的;另外,老师也要引导学生正确认识美术作品的创作意境,引导学生形成良好的道德品质,积极向上的艺术作品可以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二、在美术教学过程中要加强德育管理 在开展德育工作的过程中,老师要组织好学生进行学习,老师对教学活动中的每一个步骤都要非常清楚。 1.中小学各部门要对中小学生的德育形成凝聚力 劲往一处使,力往一处出。始终加强美术课程上贯彻德育工作。德育是一个相当艰巨的任务,德育不是种麦子,今年种下去,明年就会有收成。 德育需要的长期的坚持和长期的熏陶,还要有培育德育的土壤和环境。德育单靠学校机构是不够的。德育需要调动全社会的力量,才能把德育开展好。 2.学校的德育工作离不开各部门的指导和配合 学校的德育工作的落实离不开教务、政教、年级等学校各部门的指导和配合。在中小学校德育的过程中,学校各部门要高度重视美术课的德育工作。要把中小学的美术德育工作当做一件艺术品一样来培育,而不是像泥瓦匠一样只是作为产品的一道工序。 3.要针对美术各个班级专门定制特殊性方案 中小学校首先要针对美术各个班级专门定制特殊性方案。其次,德育工作要想落到实处,关键还是要靠班主任,学校也要对学生的美术德育工作大力支持,定期组织召开美术生班主任会议,通过多个渠道加强对美术生德育工作的管理,同时还要注意引导工作。 4.要注意了解学生的生理心理特点和性格特点 在工作过程中,班主任要对学生进行充分了解,班主任要注意了解学生的生理心理特点和性格脾气,并且需要对美术生进行特有心理教育的研究,不断分析典型教育案例,能够对以后的教育工作提供宝贵的经验和教训。通过不断的总结和研究,可以提高班主任的工作能力与技巧。 中小学生的美术教育要以人为本。人才是社会竞争的资源,人才是最为宝贵的财富和资源,在美术课的教育过程中要以人为本,要把人的因素考虑在第一位。美术课程的德育工作者身上都肩负着神圣的使命,都要为光辉的德育工作事业,奉献自己的青春和时光。德育工作任重而道远,每一个德育工作者要且行且珍惜。每个教师都要明确自己的职责,不断提高自身的修养和能力,不断提高教育素质和能力。 德育是社会主义培养人才的要求,德、智、体、美、劳得到全面的发展,才可能成为一个综合性的人才。德育还是学生在社会主义大背景下健康成长的保证。只有进行了德育,才能避免青少年走上难以往返的歧途。只有不断发展德育,才有可能培养出德才兼备的人才,不断适应社会主义的发展。 参考文献: [1]龚文敏.浅谈如何在中小学美术教学中渗透美育[J].戏剧之家,2016(19):214. [2]钱樨.浅谈小学美术教学中的德育渗透[J].读与写(教育教学刊),2014(9):243. 编辑 谢尾合 |
随便看 |
|
科学优质学术资源、百科知识分享平台,免费提供知识科普、生活经验分享、中外学术论文、各类范文、学术文献、教学资料、学术期刊、会议、报纸、杂志、工具书等各类资源检索、在线阅读和软件app下载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