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论文:

 

标题 用数对确定位置
范文

    侯才福 陈龙虎

    一、专家引领

    《小学教学》(数学版,2014年第四期)刊登了刘加霞教授的《数与点之间的一一对应是数对确定位置的根本》一文,该文同时载于人教版数学五年级上册《教师教学用书》第52页。在文中,刘教授对《用数对确定位置》一课提出了具体要求,她指出:

    1.用数对确定位置的本质是数与点的一一对应性。学习“用数对确定位置”不能仅仅让学生会用数对表示某个具体位置,更重要的是体会这种“表示”的价值:即一个数对唯一地对应平面上的一个点。

    2.在平面图上学习用数对确定位置是教学的重点。即让学生“读懂”平面图,而不是花大量的时间在实际的教室里学习用数对确定某学生(物)的位置。

    3.让学生经历空间结构化、抽象化过程,体会“数学规定”的必要性和合理性。让学生经历座位图逐步抽象成方格图(直角坐标系雏形)的过程,这样的过程对学生真正理解“用数对确定位置”非常有必要。

    4.用数对表示不仅仅是因为简洁,更重要的是强调这种表示的统一性和结构性,便于交流和沟通。

    刘教授的这几点要求成了笔者构思这节课的理论依据及行动指南。二、我的实践

    1.一一对应的思想贯穿全课。数学思想不能靠说教,只能让学生用心体会。那这节课我该借助怎样的载体让学生去感受及体会呢?于是笔者想到了“指纹与人”之间的一一对应关系,并由此话题引入……

    2.将更多的时间花在平面图上确定位置。不要在现实的场景中纠缠,因为在现实的场景中确定位置的方法很多,本着就便原则,只要在场的人明白就行,没必要世界的每个角落都进行统一,但一到平面图中就必须遵照统一的规则来确定。因此,不管是探究环节还是应用环节,都应将更多的精力放在平面图上。

    

    3.借助多媒体,经历结构化、抽象化过程。从教室座位图入手,借助多媒体平台,将座位图一步步演变成方格图,在这种抽象化的过程中,学生经历了数对的产生过程,真正理解了“用数对确定位置”的含义。

    4.借助平面图,渗透数形结合思想。通过分析数对的特征,所描点的特征,将数与形进行联系,进一步渗透数形结合思想。三、教学设计

    内容:人教版五年级上册19页例1及相关练习

    目标:

    1.明确行、列的含义,经历用数对确定位置的结构化、抽象化过程,能用数对表示具体情境中物体的位置。

    2.体会用数对确定位置的科学性。

    3.发展学生的观察、比较、概括等能力,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渗透数形结合的思想。

    4.体验数学与生活的联系,进一步增强用数学的眼光观察生活的意识。

    重点:理解数对含义,会用数对确定平面图中某点(物)的位置。

    难点:体会一一对应关系,感受这种关系的价值。

    准备: 1.课件。 ?2.学生练习纸。

    过程:

    (一)、源于思想 起于生活

    神探“福尔摩斯”经常利用罪犯留在现场的指纹来破案。同学们有没有想过:为什么根据一个人的指纹来确定罪犯就不会抓错人呢?这与这节课有什么关系?

    (设计意图:一个人的指纹与这个人具有一一对应关系,这在破案中经常被应用到,学生相对比较熟悉。教师以此生活素材为切入口,既激发了学生的探究兴趣,又在无形中隐含这种思想。)

    (二)、始于具象 止于抽象

    1.描述班级某学生的座位。

    2.描述座位图中小明的位置(如下图)。

    

    由此引出统一、规范的必要性。

    3.利用统一的规则描述小军、小林的位置,并在上图中标出第几列第同行。

    4.将描述进行简洁化。

    将座位图列和行都连成线,并将下方与左侧的文字简化成只有数字。问:这些数字表示什么意思?你能想出更简洁的方法表示它们的位置吗?在展示学生作品的基础上引出统一的表示法——数对。

    5.体会一一对应。

    (1)学生任意圈出两个位置,写出数对;

    (2)全班写出小明的位置数对,问:你能写出不同的数对吗?

    (3)教师报出一数对,学生圈出位置,问:会圈出不同的位置吗?

    由此体会:一数对,一位置;一位置,一数对。

    (4)這与指纹破案有相通的地方吗?你觉得可以利用数对来确定位置吗?为什么?

    6.体现顺序性。

    在小军、小林的位置数对中,数字相同,为什么两人的位置却不同?

    7.寻找同列、同行规律。

    师报出数对(5,1) (5,2) (5,3) (5,4),学生圈出位置。

    问:你能接着往下报吗?这些数对有什么规律?所圈的位置有什么特征?

    如果我要圈出同一行的位置,这些数对有什么规律?你能报出一组来吗?

    8.抽象成点。

    如果将桌子变成小圆点,座位图就变成了方格点子图。

    (设计意图:通过一系列的操作活动,引导学生一步一步经历座位图演变为点子图的过程,在结构化、抽象化的过程中,学生真正理解了用数对确定位置的含义,同时通过寻找同列、同行的数对规律,将数与形进一步结合起来,有利于数形结合思想的渗透。)

    (三)、立于知识 翔于能力

    1.师出示下图:

    能将其它点的数对写出来吗?

    你能用数对表示其它点的位置吗?

    2.游戏找人(机动)。

    (设计意图:此题全面考查学生对数对的理解及运用情况,学生需根据已有数对推算出列与行的位置,再延伸到别的点上,也可利用同列及同行的规律去探寻,以此训练能力。真正做到少而精。)

    (四)、长于外表 慧于内因

    这节课我们学习了“用数对确定位置”,请思考:

    1.为什么可以用数对确定位置?

    2.运用数对确定位置时,为什么要进行一些人为的规定?

    (设计意图:学习知识,不仅要知其然,更要知其所以然。这样的总结追问,不仅指向知识,更指向其中的道理,学生也就慢慢变得智慧起来。)

随便看

 

科学优质学术资源、百科知识分享平台,免费提供知识科普、生活经验分享、中外学术论文、各类范文、学术文献、教学资料、学术期刊、会议、报纸、杂志、工具书等各类资源检索、在线阅读和软件app下载服务。

 

Copyright © 2004-2023 puapp.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2/6 4:42: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