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论文:

 

标题 用教学案实施概念教学的策略
范文

    任瑞英

    【摘 要】物理概念是学生学好物理的基石,所以物理概念的教学就显得尤为重要。而教学案是实施概念教学的一种很好的载体,因为它使得课堂更高效。

    【关键词】概念;教学案;实施

    物理概念是某类物理现象和物理过程的共同性质和本质特征在人们头脑中的反映,是对物理现象和物理过程的抽象化和概括化的思维形式。根据物理概念的特征结合学生认知结构的特点,我将概念教学的基本模式归纳为:概念引入——体验——形成概念——巩固——深化。那如何让物理概念教学更加高效呢?我觉得用教学案来实施概念教学就是一种不错的做法。因为教学案有诸多优点:1.它集中了备课组的集体智慧,有利于教师之间的相互学习,共同提高;2.它的教学目标很明确,使教师与学生都能做到心中有数;3.它的应用使得上课更加的有序、更加的高效;4.它能更好的体现“学研考”这一模式,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那又如何利用教学案实施概念教学呢?通过摸索,我在教学案的编制时考虑概念教学的特点,把概念教学的教学案固定模式化,一般模式为:引入——体验——定义——应用——深化——练习。以八年级物理“升华与凝华”的教学为例:

    四、升华和凝华(学案12)

    【教学目标】1.知道升华和凝华的概念,知道升华要吸热,凝华要放热。

    2.了解生活中的升华和凝华现象,并能用物理语言进行解释。

    【教学过程】

    一、回顾复习

    二、新课学习

    1.实验:“碘锤”实验

    物态变化过程中有没有出现液态的碘?_____

    现象:实验加热时,碘由固态_____变为气态;冷却时,碘由气态_____。

    定义:_____叫做升华。_____叫做凝华。

    升华需要_____热,凝华需要_____热。

    2.举例并分析:日常生活中的升华和凝华现象(至少举两个例子)。_____

    练习1:指出下面的物理现象属于物态变化的哪种方式。

    樟脑丸过一段时间后会变小。______

    冰冻的衣服在0℃以下也会干。______

    冬天的霜。______

    洒在地上的水很快干了。______

    戴眼睛的人从寒冷的室外进入暖和的室内时,镜片上会出现一层小水珠。______

    练习2:下列物态变化都吸热的是( )

    A.熔化、汽化、升华 B.汽化、凝固、液化

    C.凝固、液化、凝华 D.凝固、汽化、凝华

    3.辨一辨:冬天窗户上的“冰花”(PPT展示图片)属于哪种物态变化?

    活动:观察“霜”与“冰”的图片,比较它们形状上的不同点。

    小结:凝固而来的固态的水的形状是_____;凝华而来的固态水的形状是______。

    4.升华、凝华在生活中有哪些应用?

    (1)组织、指导学生分组讨论课本图2-38、2-39实例。

    (2)学生自学课本43页“生活 物理 社会”中的“人工降雨”,学习过程中注意“人工降雨”的几种方法中涉及哪些物态变化的过程?

    (3)在运输食品的过程中常用干冰来为食品保鲜,为什么?

    (4)舞台上经常用喷洒干冰的方法制造“白雾”以渲染气氛,你知道为什么吗?

    三、课堂反馈

    我们看以上的教学案的第一模块是:引入。它是用通过复习引入的,一般我们还可以实验引入,活动引入等等方法。引入的目的是引入课题。第二模块:体验。这节课是通过实验的方式。同样体验可以是观察图片,活动,举例等等方式。这个模块的目的是让学生获得丰富的感性认识,自然的生成概念。第三模块:定义。无需多说,由于前面丰富的感性认识与分析,概念形成此时就水到渠成了。第四模块:应用。这节课是通过举例分析完成的。一般方法也是举例。但是还可以练习、实验、活动等其他方式。这块儿的目的是让学生加深对概念的理解,以及达到知识迁移的目的。第五模块:深化。这节课是通过辨别冬天窗户上的“冰花”从而引出凝固与凝华而来的固体形状上的特点,使学生更进一步理解凝华。这一板块的目的是深化概念,使学生理解概念的内涵与外延。最后,练习。本节课的练习包括两部分:升华与凝华在生活中的应用和课堂反馈。目的是让学生放慢对概念的遗忘。

    另外,在概念教学的教学案编制与实施时,需要注意以下几点:

    1.教学案不需要编制的过细,不要把教师上课要上的每一句话都放在上面。比如这份教学案,引入是复习引入,但复习时怎样引入,如何述说就没有必要放在教学案上。实践发现如果教学案编制的过细,教师发挥的空间就很小。这样会导致一个后果:所有用这份教学案的教师上课都是同一个教学模式,甚至上课所说的话都基本一样。用我们校长说的一句话就是:只要听备课组一个人的课,就知道其他人是怎么上课的。

    2.此教学案没有必要先发下去让学生预习。因为这个教学案上的思维难度不大,课的容量也不大,完全没有必要预习。也就是说不是每份教学案都需要预习。像这样的教学案如果先发下去预习了,学生就没有期待了。没有期待即不能引起学生学习兴趣的课堂是枯燥乏味的,教学效率当然不会高了。像这样的教学案上课前几分钟发,发了让学生先大概看一下,了解本节课的教学目标与上课流程就行。而有些课程容量大的课则需要将教学案事先发下去预习,让学生把书上有的以及会的知识先填好(可以用铅笔填)。而对于难度大的教学案,可以提前一天或是几天把教学案上的难点布置下去,让学生提前思考(教学案可以不发下去)。

    3.课堂练习编制的难度要适中。特别是对于有公式应用的课时,例如教学速度这节课的计算时,可以先出示那些公式直接应用的题,不要让题目绕很多弯,或是信息量很大。这样会影响学生对公式的关注度,分散学生的注意力。计算量也不能太大,因为现在初中学生的计算能力很差,计算量太大,同样会分散学生的注意力,不利于公式的记忆与应用。

    (作者单位:江苏省溧阳市第六中学)

    【摘 要】物理概念是学生学好物理的基石,所以物理概念的教学就显得尤为重要。而教学案是实施概念教学的一种很好的载体,因为它使得课堂更高效。

    【关键词】概念;教学案;实施

    物理概念是某类物理现象和物理过程的共同性质和本质特征在人们头脑中的反映,是对物理现象和物理过程的抽象化和概括化的思维形式。根据物理概念的特征结合学生认知结构的特点,我将概念教学的基本模式归纳为:概念引入——体验——形成概念——巩固——深化。那如何让物理概念教学更加高效呢?我觉得用教学案来实施概念教学就是一种不错的做法。因为教学案有诸多优点:1.它集中了备课组的集体智慧,有利于教师之间的相互学习,共同提高;2.它的教学目标很明确,使教师与学生都能做到心中有数;3.它的应用使得上课更加的有序、更加的高效;4.它能更好的体现“学研考”这一模式,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那又如何利用教学案实施概念教学呢?通过摸索,我在教学案的编制时考虑概念教学的特点,把概念教学的教学案固定模式化,一般模式为:引入——体验——定义——应用——深化——练习。以八年级物理“升华与凝华”的教学为例:

    四、升华和凝华(学案12)

    【教学目标】1.知道升华和凝华的概念,知道升华要吸热,凝华要放热。

    2.了解生活中的升华和凝华现象,并能用物理语言进行解释。

    【教学过程】

    一、回顾复习

    二、新课学习

    1.实验:“碘锤”实验

    物态变化过程中有没有出现液态的碘?_____

    现象:实验加热时,碘由固态_____变为气态;冷却时,碘由气态_____。

    定义:_____叫做升华。_____叫做凝华。

    升华需要_____热,凝华需要_____热。

    2.举例并分析:日常生活中的升华和凝华现象(至少举两个例子)。_____

    练习1:指出下面的物理现象属于物态变化的哪种方式。

    樟脑丸过一段时间后会变小。______

    冰冻的衣服在0℃以下也会干。______

    冬天的霜。______

    洒在地上的水很快干了。______

    戴眼睛的人从寒冷的室外进入暖和的室内时,镜片上会出现一层小水珠。______

    练习2:下列物态变化都吸热的是( )

    A.熔化、汽化、升华 B.汽化、凝固、液化

    C.凝固、液化、凝华 D.凝固、汽化、凝华

    3.辨一辨:冬天窗户上的“冰花”(PPT展示图片)属于哪种物态变化?

    活动:观察“霜”与“冰”的图片,比较它们形状上的不同点。

    小结:凝固而来的固态的水的形状是_____;凝华而来的固态水的形状是______。

    4.升华、凝华在生活中有哪些应用?

    (1)组织、指导学生分组讨论课本图2-38、2-39实例。

    (2)学生自学课本43页“生活 物理 社会”中的“人工降雨”,学习过程中注意“人工降雨”的几种方法中涉及哪些物态变化的过程?

    (3)在运输食品的过程中常用干冰来为食品保鲜,为什么?

    (4)舞台上经常用喷洒干冰的方法制造“白雾”以渲染气氛,你知道为什么吗?

    三、课堂反馈

    我们看以上的教学案的第一模块是:引入。它是用通过复习引入的,一般我们还可以实验引入,活动引入等等方法。引入的目的是引入课题。第二模块:体验。这节课是通过实验的方式。同样体验可以是观察图片,活动,举例等等方式。这个模块的目的是让学生获得丰富的感性认识,自然的生成概念。第三模块:定义。无需多说,由于前面丰富的感性认识与分析,概念形成此时就水到渠成了。第四模块:应用。这节课是通过举例分析完成的。一般方法也是举例。但是还可以练习、实验、活动等其他方式。这块儿的目的是让学生加深对概念的理解,以及达到知识迁移的目的。第五模块:深化。这节课是通过辨别冬天窗户上的“冰花”从而引出凝固与凝华而来的固体形状上的特点,使学生更进一步理解凝华。这一板块的目的是深化概念,使学生理解概念的内涵与外延。最后,练习。本节课的练习包括两部分:升华与凝华在生活中的应用和课堂反馈。目的是让学生放慢对概念的遗忘。

    另外,在概念教学的教学案编制与实施时,需要注意以下几点:

    1.教学案不需要编制的过细,不要把教师上课要上的每一句话都放在上面。比如这份教学案,引入是复习引入,但复习时怎样引入,如何述说就没有必要放在教学案上。实践发现如果教学案编制的过细,教师发挥的空间就很小。这样会导致一个后果:所有用这份教学案的教师上课都是同一个教学模式,甚至上课所说的话都基本一样。用我们校长说的一句话就是:只要听备课组一个人的课,就知道其他人是怎么上课的。

    2.此教学案没有必要先发下去让学生预习。因为这个教学案上的思维难度不大,课的容量也不大,完全没有必要预习。也就是说不是每份教学案都需要预习。像这样的教学案如果先发下去预习了,学生就没有期待了。没有期待即不能引起学生学习兴趣的课堂是枯燥乏味的,教学效率当然不会高了。像这样的教学案上课前几分钟发,发了让学生先大概看一下,了解本节课的教学目标与上课流程就行。而有些课程容量大的课则需要将教学案事先发下去预习,让学生把书上有的以及会的知识先填好(可以用铅笔填)。而对于难度大的教学案,可以提前一天或是几天把教学案上的难点布置下去,让学生提前思考(教学案可以不发下去)。

    3.课堂练习编制的难度要适中。特别是对于有公式应用的课时,例如教学速度这节课的计算时,可以先出示那些公式直接应用的题,不要让题目绕很多弯,或是信息量很大。这样会影响学生对公式的关注度,分散学生的注意力。计算量也不能太大,因为现在初中学生的计算能力很差,计算量太大,同样会分散学生的注意力,不利于公式的记忆与应用。

    (作者单位:江苏省溧阳市第六中学)

    【摘 要】物理概念是学生学好物理的基石,所以物理概念的教学就显得尤为重要。而教学案是实施概念教学的一种很好的载体,因为它使得课堂更高效。

    【关键词】概念;教学案;实施

    物理概念是某类物理现象和物理过程的共同性质和本质特征在人们头脑中的反映,是对物理现象和物理过程的抽象化和概括化的思维形式。根据物理概念的特征结合学生认知结构的特点,我将概念教学的基本模式归纳为:概念引入——体验——形成概念——巩固——深化。那如何让物理概念教学更加高效呢?我觉得用教学案来实施概念教学就是一种不错的做法。因为教学案有诸多优点:1.它集中了备课组的集体智慧,有利于教师之间的相互学习,共同提高;2.它的教学目标很明确,使教师与学生都能做到心中有数;3.它的应用使得上课更加的有序、更加的高效;4.它能更好的体现“学研考”这一模式,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那又如何利用教学案实施概念教学呢?通过摸索,我在教学案的编制时考虑概念教学的特点,把概念教学的教学案固定模式化,一般模式为:引入——体验——定义——应用——深化——练习。以八年级物理“升华与凝华”的教学为例:

    四、升华和凝华(学案12)

    【教学目标】1.知道升华和凝华的概念,知道升华要吸热,凝华要放热。

    2.了解生活中的升华和凝华现象,并能用物理语言进行解释。

    【教学过程】

    一、回顾复习

    二、新课学习

    1.实验:“碘锤”实验

    物态变化过程中有没有出现液态的碘?_____

    现象:实验加热时,碘由固态_____变为气态;冷却时,碘由气态_____。

    定义:_____叫做升华。_____叫做凝华。

    升华需要_____热,凝华需要_____热。

    2.举例并分析:日常生活中的升华和凝华现象(至少举两个例子)。_____

    练习1:指出下面的物理现象属于物态变化的哪种方式。

    樟脑丸过一段时间后会变小。______

    冰冻的衣服在0℃以下也会干。______

    冬天的霜。______

    洒在地上的水很快干了。______

    戴眼睛的人从寒冷的室外进入暖和的室内时,镜片上会出现一层小水珠。______

    练习2:下列物态变化都吸热的是( )

    A.熔化、汽化、升华 B.汽化、凝固、液化

    C.凝固、液化、凝华 D.凝固、汽化、凝华

    3.辨一辨:冬天窗户上的“冰花”(PPT展示图片)属于哪种物态变化?

    活动:观察“霜”与“冰”的图片,比较它们形状上的不同点。

    小结:凝固而来的固态的水的形状是_____;凝华而来的固态水的形状是______。

    4.升华、凝华在生活中有哪些应用?

    (1)组织、指导学生分组讨论课本图2-38、2-39实例。

    (2)学生自学课本43页“生活 物理 社会”中的“人工降雨”,学习过程中注意“人工降雨”的几种方法中涉及哪些物态变化的过程?

    (3)在运输食品的过程中常用干冰来为食品保鲜,为什么?

    (4)舞台上经常用喷洒干冰的方法制造“白雾”以渲染气氛,你知道为什么吗?

    三、课堂反馈

    我们看以上的教学案的第一模块是:引入。它是用通过复习引入的,一般我们还可以实验引入,活动引入等等方法。引入的目的是引入课题。第二模块:体验。这节课是通过实验的方式。同样体验可以是观察图片,活动,举例等等方式。这个模块的目的是让学生获得丰富的感性认识,自然的生成概念。第三模块:定义。无需多说,由于前面丰富的感性认识与分析,概念形成此时就水到渠成了。第四模块:应用。这节课是通过举例分析完成的。一般方法也是举例。但是还可以练习、实验、活动等其他方式。这块儿的目的是让学生加深对概念的理解,以及达到知识迁移的目的。第五模块:深化。这节课是通过辨别冬天窗户上的“冰花”从而引出凝固与凝华而来的固体形状上的特点,使学生更进一步理解凝华。这一板块的目的是深化概念,使学生理解概念的内涵与外延。最后,练习。本节课的练习包括两部分:升华与凝华在生活中的应用和课堂反馈。目的是让学生放慢对概念的遗忘。

    另外,在概念教学的教学案编制与实施时,需要注意以下几点:

    1.教学案不需要编制的过细,不要把教师上课要上的每一句话都放在上面。比如这份教学案,引入是复习引入,但复习时怎样引入,如何述说就没有必要放在教学案上。实践发现如果教学案编制的过细,教师发挥的空间就很小。这样会导致一个后果:所有用这份教学案的教师上课都是同一个教学模式,甚至上课所说的话都基本一样。用我们校长说的一句话就是:只要听备课组一个人的课,就知道其他人是怎么上课的。

    2.此教学案没有必要先发下去让学生预习。因为这个教学案上的思维难度不大,课的容量也不大,完全没有必要预习。也就是说不是每份教学案都需要预习。像这样的教学案如果先发下去预习了,学生就没有期待了。没有期待即不能引起学生学习兴趣的课堂是枯燥乏味的,教学效率当然不会高了。像这样的教学案上课前几分钟发,发了让学生先大概看一下,了解本节课的教学目标与上课流程就行。而有些课程容量大的课则需要将教学案事先发下去预习,让学生把书上有的以及会的知识先填好(可以用铅笔填)。而对于难度大的教学案,可以提前一天或是几天把教学案上的难点布置下去,让学生提前思考(教学案可以不发下去)。

    3.课堂练习编制的难度要适中。特别是对于有公式应用的课时,例如教学速度这节课的计算时,可以先出示那些公式直接应用的题,不要让题目绕很多弯,或是信息量很大。这样会影响学生对公式的关注度,分散学生的注意力。计算量也不能太大,因为现在初中学生的计算能力很差,计算量太大,同样会分散学生的注意力,不利于公式的记忆与应用。

    (作者单位:江苏省溧阳市第六中学)

随便看

 

科学优质学术资源、百科知识分享平台,免费提供知识科普、生活经验分享、中外学术论文、各类范文、学术文献、教学资料、学术期刊、会议、报纸、杂志、工具书等各类资源检索、在线阅读和软件app下载服务。

 

Copyright © 2004-2023 puapp.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4/12/22 19:51: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