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论文:

 

标题 自主探究实验过程 提高化学教学效率
范文

    魏凤月

    

    【摘 要】实验探究是开展化学活动课的一种重要课型和教学方法,是充分发挥学生主动性、创造性的重要途径,也是扩大和加深基础知识、培养实践能力的一项重要手段。教学中要求学生能通过探究实验的过程理解和实验数据的分析,得出化学变化前后质量守恒的重要结论,从宏观和微观的角度理解化学变化前后物质总质量一定守恒的原因,从而培养学生的实验猜想、实验观察、数据分析和结论描述的能力,让每一个学生都能在轻松愉悦的环境中体验成功。

    【关键词】自主探究;合作交流;质量守恒定律

    【教学过程】

    一、新课引入

    在前面的章节中,我们已经学过许多的化学反应,在学习这些反应时,我们一般只了解其中的反应物、生成物、反应条件及反应发生时的现象,而一般不考虑化学反应中的物质质量是否发生变化。今天我们就从质量的角度来探讨一下化学反应。

    二、新授课

    (一)质量守恒定律发现史简介

    1.人们最初的观点:质量不守恒。1673年英国化学家波义耳在一个敞口容器中加热金属,结果发现反应后容器中物质的质量增加了。

    2.1756年俄国化学家罗蒙诺夫和1777年法国化学家拉瓦锡在实验的基础上提出质量守恒定律,并为化学界公认。

    3.1908年德国化学家朗道耳特,1912年英国化学家曼莱用极其准确的实验证明在化学反应中的质量守恒。

    (二)实验部分——验证在化学反应中质量是否守恒

    <一>白磷在密闭容器中燃烧(演示实验)

    实验装置图:如右图(1)所示

    【观察思考】

    1.如何称量物质的质量?反应前后所有物质的质量为多少?

    2.发生反应时的现象如何?

    3.反应后所有物质的质量为多少,比较称量结果。

    【实验现象】

    白磷剧烈燃烧,产生大量白烟,放出大量的热;反应前后所有物质的质量总和相等。

    【师生分析】

    1.反应的文字表达式:磷+氧气——→五氧化二磷

    2.没有参加反应的物质(如锥形瓶等)的质量不变。

    3.根据反应前后所有物质的总质量不变化以及以及未参与反应的物质质量不变,可知:m(白磷)+m(氧气)=m(五氧化二磷)即反应物的质量总和等于生成物的质量总和。

    <二>氢氧化钠溶液与硫酸铜溶液反应(学生分组实验)

    【学生阅读】教材102页实验4-11

    【学生分组操作实验4-11】

    (1)称量反应前物质的总质量;

    (2)观察反应现象;

    (3)称量反应后物质的总质量,比较称量的结果。

    【学生回答】生成蓝色沉淀,反应前后物质的总质量相等。

    【师生分析】

    1.反应的文字表达式:硫酸铜+氢氧化钠——→硫酸钠+氢氧化铜。

    2.根据反应前后物质重质量相等,以及未参与反应的物质质量不变。可知:

    m(硫酸铜)+m(氢氧化钠)=m(硫酸钠)+m(硫酸钠)。

    即参加反应的物质(氢氧化钠和硫酸铜)质量总和等于生成的物质(硫酸钠和氢氧化铜)的质量总和。

    <三>碳酸钙与盐酸反应(学生分组实验)

    【学生阅读】教材102页实验4-12

    【学生分组操作实验4-12】

    (1)称量反应前物质的总质量;

    (2)观察反应现象;

    (3)称量反应后物质的总质量,比较称量的结果。

    【学生回答】产生大量气泡,反应前后物质的总质量相等。

    【师生分析】

    1.反应的文字表达式:碳酸钙+盐酸——→氯化钙+二氧化碳+水

    2.根据反应前后物质重质量相等,以及未参与反应的物质质量不变。可知:

    m(碳酸钙)+m(盐酸)=m(氯化钙)+m(二氧化碳)+m(水)

    即参加反应的物质(碳酸钙和盐酸)质量总和等于生成的物质(氯化钙、二氧化碳和水)的质量总和。

    三、质量守恒定律成立的原因

    1.复习化学反应的实质(从分子—原子角度复习)。

    2.以水电解为例,分析质量守恒的原因。

    3.结论:在化学反应中,原子的种类、数目、质量都不变,因此质量守恒。

    4.练习:已知反应Cu+4HNO3(浓)Cu(NO3)2+2X↑+ 2H2O则X的化学式为_________。

    【教学反思】

    教学过程注重落实新课程改革的理念和要求,精心设计教学情境为学生搭建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的平台,注重对学生的探究能力、问题意识、思维方法等终身学习能力的培养。让学生在学习知识的同时,掌握方法、激发兴趣、并体验快乐,在“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三个方面得到统一与和谐发展。另外,该探究学习紧扣学生的好奇心,通过设置一些真实、有趣的实验情境来诱发学生的疑问,使学生在原有的化学知识和日常生活经验的基础上,在紧张、活泼的氛围中理解质量守恒定律的涵义,达到了预期的教学效果。

    【参考文献】

    [1]《全日制义务教育化学课程标准(实验稿)》

    (作者单位:江苏省句容市春城中学)

随便看

 

科学优质学术资源、百科知识分享平台,免费提供知识科普、生活经验分享、中外学术论文、各类范文、学术文献、教学资料、学术期刊、会议、报纸、杂志、工具书等各类资源检索、在线阅读和软件app下载服务。

 

Copyright © 2004-2023 puapp.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2/11 3:05: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