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论文:

 

标题 从《综合素质》看化学非师范生教师素质的培养
范文

    李冬雪 季春阳

    摘 要:最近几年,社会公众对教育学专业硕士的认可度逐步提升,很多化学非教育专业的本科生在考研的时候开始转向于教育学化学专业的报考和攻读.对化学非师范生而言,想要获教师职业资质,教师资格证书的考取是必不可少的.在参加教师资格证考试的过程中,笔试环节必然会接触到《综合素质》这一科目,它明确指出,应该重点培养并努力提升化学非师范生的综合素质.此外,对培养策略进行探究,非常有助于化学非师范生教师综合素质的提升.

    关键词:化学非师范生;教师素质;培养策略

    人们想要成为一名教师,首先要考取教师资格证.国家教育部曾针对教师资格证考试问题在2015年颁发了有关文件,其中特别提到,黑龙江省自2016年起被国家确定为教师资格考试改革工作的试点区域,国家统一组织和安排中小学教师资格考试.就此来看,参加国家统一考试,是化学非师范生获取教师资格的必要方式.《综合素质》是教师资格证笔试科目之一,本文将从《综合素质》这一科目出发具体研究化学师范生教师素质的培养.

    1 《综合素质》对化学非师范生教师素质的要求

    当前《综合素质》的考试大纲中对考生的考查内容更为广泛且全面,具体包括教育法律法规、基本能力、文化素质,职业道德和职业理念这五大核心构成单元.所有单元都要求化学非师范生具备极高的综合素质.

    1.1 教育法律法规

    此部分主要对国内既有的,与教育有关的法律规范和政策进行了总体论述,同时对教师和学生的权利与义务进行了着重讲述,具备极强的实用性.首先,化学非师范应该对教育方面的法律规范等基础知识有所教了解,例如《教育法》、《教师法》和《教育改革与发展规划》等.其次,应该对教师的权利和义务有一个精准的理解与把握,在国家有关法律规范许可范围内发出某些教育行为,重点关注从教合法性.以国家有关法律规范为依据,对教师所遇到的现实教学问题进行分析.对学生权利保护的有关法律规范进行了解和把握,对学生正当权利予以保护.在和教育有关的法律规范的指引下,对教学活动中暴露出来的现实问题进行分析和处理.开展教育教学活动的的时候,以法律法规为行为指南,对有关义务进行履行,运用法律工具确保自身合法权益不会受损.

    1.2 教师职业道德规范

    化学非师范生应该清晰,正确的解读教师职业道德的内涵,对《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进行重点把握,了解并熟记其中的关键性内容,对有关法律规范和行为准则进行遵循,对教学活动中所遇到的道德规范问题,运用教师职业道德知识展开客观评价和有效的分析处理.对教师职业行为规范有关要求进行精准把握.开展和实施教育活动的过程中,应该在行为规范指引和制约下,对有关人际关系进行妥善处理.此外,还应该以教师职业行为规范为准绳,热爱国家,遵守法纪,勇于承担并履行自己的工作职责,给予学生足够的关爱.

    1.3 教师职业理念

    职业理念在主要考查化学非师范生教育教学活动、对学生、对自己持有什么样的观点,以及是否具有先进的教育理念.首先,要求化学非师范生要理解国家实施素质教育的内涵,即素质教育是以提高国民素质为根本宗旨.开展校园教育活动的过程中,应该对素质教育的方式和途径进行精准的了解与把握,以素质教育的有关要求为依据,对教育现象进行客观的分析和科学的评判.对新课改教学观进行全面把握.其次,深入了解“以人为本”学生观,在此观点指引下来了解和对待学生.教育活动实施过程中,所有学生都应该得到公平公正的对待,改进传统教学方式,努力实现教学活动方式,因材施教,以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最后,化学非师范生还需了解教师专业发展的要求,具备终身学习的意识.在教育教学过程中运用多种方式和手段促进自身的专业发展.了解教师岗位的价值以及其应该承担的责任,积极主动的投身教育工作,对自身职业身份和所需素养进行精准把握.

    1.4 文化素養

    此部分重点讲述的是文学,历史,文化和科学素养等方面的知识内容.要求化学非师范生了解要中外历史上的重大事件和一定的科学常识,熟记常见的科普读物、中外科技发展史上的代表人物及其主要成就.具有一定的科学素养,了解重要的中国传统文化知识和中外文学史上重要的作家作品.此外,还要了解一定的文学知识、文化常识及艺术鉴赏知识,能够综合运用艺术鉴赏的一般规律分析相关的教育教学实践活动中的问题.

    1.5 基本能力

    此部分对教师的写作,思维和理解等能力进行了重点考察.考生既要对逻辑知识有所理解,也应该对归纳,总结和分析等一般方法有所把握.在对归纳,对比等基本方法进行了解的基础上,精准而有条理地进行推理、论证;理解阅读材料中重要概念的含义;掌握文本知识,能根据需要按照选定的文体写作;具有运用网络检索、交流信息的能力;具有对信息进行筛选、分类、管理和应用的能力;具有根据教育教学的需要,设计、制作课件的能力.总之,要精准的掌握各项基本能力的基础知识,能够运用这些知识分析和解决各种现实问题.

    总体来说,化学非师范生要具有比较丰富的知识面、善于将理论和实践联系起来并且具有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综合素质》考试内容较为广泛,强调非师范化学专业学生分析信息和解题的能力.考试的题型通常使用比较有特色且新颖的案例分析、教学活动设计等.除此之外,考题常与教育教学实际紧密联系在一起,要求化学非师范生要学会时刻关注周边的教育现象,领悟教育现象所包含的规律和知识,构建自身的动态教育知识结构体系,为以后的教育教学奠定一定基础.

    2 化学非师范生教师素质现状

    在调查研究中发现,化学非师范生当前的素质状况呈现以下特点:

    2.1 知识面薄弱、知识结构不合理

    合格的化学非师范生既要拥有丰富的化学知识储备,还应该具备广阔的知识视野.

    化学非师范生在大学阶段很少接受与教师职业理念、教育法律法规、职业道德规范、文化素养等相关的知识的学习,对此方面的知识了解甚少.其次,跨专业报考化学的非师范生在本科阶段没有学习过与化学相关的知识,对高中化学教科书不够了解,对初、高中化学基础知识掌握的也不够全面和具体,知识面薄弱,知识结构不合理.

    2.2 教育理念不清晰

    教师的教学方法和价值观在通常体现在其教育理念中.教育理念能够很好的指引教师工作,且其教育理念与其教学态度,个人性格,知识储备和社会实践经验等,存在紧密关联.调研结果显示,许多化学非师范生的教育理念不够清晰,缺少先进的教育思想和教学方法,对素质教育的了解也不够深入.

    2.3 教师素质认识不够

    想要顺利的开展和实施教育活动,教师素质是必不可少的坚实根基.它是职业素质的一种表现.对于教师而言,教师素质和课堂教学是永恒的主体.由于化学非师范生在本科阶段没有进行过专业的教师素质培养,普遍对教师素质的认识不够全,没用形成调节和处理与他人、与社会、与集体、与职业工作关系所应该遵守的基本行为规范或行为准则的观念.与此同时,一些化学非师范生对教师职业缺乏足够的认同感和价值认知,自身定位相当模糊.

    3 化学非师范生的教师素质现状的成因分析

    3.1 高校非师范生的培养模式

    就高校培养模式而言,一些学校在培养非师范专业学生方面,模式比较单一.学生从大一入学后就被固定在框架里进行培养,在教学中只重视专业课方面的学习,对培养化学非师范生的文化素养,道德规范和教育理念等方面的问题关注度不高.再有就是,一些高校重点培养学术型人才,现实的人才需求得不到应有的重视.此种培养模式中,对培养化学非师范生的教师素质是非常不利的.

    3.2 课程结构设置

    课程是学生培养能力和学习知识的一种载体,部分院校的课程设置结构不合理.英语和政治等专业课程拥有较高的占比,缺乏足量的通识类课程.此时,学生只能了解和掌握少量的教育类知识.再者,设置课程的时候,系统性,科学性和合理性不强.这对改革和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培养全面发展的综合性人才是极为不利的.

    3.3 评价方式和培养目标

    部分院校课程考核主要集中考核专业课内容,即对专业课的考试十分重视,很少涉及学生的综合素质方面的考核.奖学金的设置也是基于学生专业课的成绩.此种评价模式下,一些学生本着对奖学金的追求,过分关注专业课程的学习,通识类知识价值得不到正视.就培养目标而言,对学生专业知识的培养给予了重点关注,总想将学生培养成专业人才,在学生综合素质培养方面,关注度不高.

    4 提高化学非师范生的教师素质策略

    针对现有问题,应该借助于一系列的有效方式帮助化学非师范生实现教师素质的全面提升.

    4.1 对高校非师范化学生的培养模式进行完善和创新

    对高校非师范生培养模式进行改进,完善和创新,将党和国家的教育方针全面落实到位,尽可能达成立德树人的教育任务,紧随时代发展步伐,全面支撑素质教育工作的开展和实施.首先在思想和理念方面对学生进行强化教育,对学生个化给予足够关注,注重多元化学习方式,尊重并尽可能满足学生发展需求.以科学化教育思想和理念为学生提供明确有效的指引,逐步变革人才培养模式.并使学生热爱教育事业.此外,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来统领课程改革,完善化学专业的课程内容,即根据经济社会发展新变化及时更新教育内容,对有关教育类课程进行增设,对非师范生学习范围进行拓展和延伸.比如,适当增加社会道德、法制教育、人文课程的学习,以此来增强化学非师范生的人文素养、文化底蕴和法治意识,引导并协助其树立科学,正确的社会主义法治观,实现其思想道德素养的全面提升,让学生拥有正确“三观”,为后续承担教师工作奠定坚实根基.

    4.2 课程结构需要调整改革

    以教师资格考试为依据来设置有关课程,《综合素质》必考知识点都应在课程内容中有所体现.首先,高校应该根据教师资格考试的考试标准和考试大纲,对课程内容进行调整,建构科学合理的课程结构体系.在学生在考取教师资格证的同时,完全有能力承担后续的教师工作.其次,以教育为本、实践为本、终身学习的基本理念为基准,培养化学非师范学生的教育理论、教学技能和综合素质等能力.整个课程体系被划分为教学实践,基础理论和教學技能三大核心构成单元.基础理论单元涵盖了教育法,职业道德,心理学和教育学等内容;教学技能单元涵盖了实验教学,教案设计和教材解读等内容;教学实践部分包括教育见习等.每个部分的课程都应按照化学《课程标准》的要求来培养化学非师范生的教师素养.最后,在教学中应根据国家教师资格证统一考试的大纲要求,选择合适的教学案例在课堂上进行分析探讨,就此保证非师范化学生可以将所学知识运用到工作实践中,就此实现自身综合素养的提升.

    4.3 构建科学的课程评价与考核体系

    通常来说,目前我国部分高校大多采用总结性评价作为课程评价方法,也就是在每个学期的期末进行笔试测试,用测试结果来评价学生每学期的学习成绩.对于非师范化学生而言,教师资格考试想要过关,既要对理论知识学习进行关注,也要重视应用能力培养工作.此种情况下,高校应该深刻变革既有课程考评体系,综合运用过程性考评和总结性考评方式,科学,客观的考评学生的现实学习状况.

    总体而言,培养非师范化学生势必要历经一个漫长的发展过程,有关工作相当繁琐.不仅仅要在理念和模式方面培养,还要结合实际全面提升化学非师范专业学生整体实践能力和综合素质.

    参考文献:

    [1]梁宇, 张晨阳, 苏天鹅. 教师教育课程改革与教师资格国考背景下化学师范生培养模式探索[J]. 教育现代化, 2019, 6(26): 71-73.

    [2]郜雅杰. 教师资格证国考背景下教育学课程内容的优化与整合研究[J]. 教育教学论坛, 2019(12): 122-123.

    [3]李锐. 教师资格国考背景下,师范生职业情感素质的培养[J]. 教书育人(高教论坛), 2018(18): 20-21.

    [4]沈霞, 余雪莲. 教师资格证国考背景下师范生综合素质培养模式的反思与建构[J]. 吉林省教育学院学报, 2018, 34(04): 27-30.

    [5]周黛诗. 教师资格证“国考”背景下师范院校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内容改革研究[J]. 知识经济, 2018(04): 134-135.

    [6]梁卓欣. 教师资格国考背景下高校师范生综合素养培养[J]. 佛山科学技术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7, 35(06): 85-89.

    (收稿日期:2019-10-17)

随便看

 

科学优质学术资源、百科知识分享平台,免费提供知识科普、生活经验分享、中外学术论文、各类范文、学术文献、教学资料、学术期刊、会议、报纸、杂志、工具书等各类资源检索、在线阅读和软件app下载服务。

 

Copyright © 2004-2023 puapp.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4/12/22 23:37: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