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解析启发式教学法在高中生物教学中的应用 |
范文 | 曹冬梅 【摘 要】随着素质教学内容的不断深入,在当前高中生物教学的课堂上,如何应用启发式教学法来提升课堂教学质量,是摆在教师面前的一项重要问题。为了进一步强化启发式教学法在高中生物课堂上的应用效果, 本文通过结合实际教学情况,对教学应用手段展开分析,希望能够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 【关键词】高中生物;启发式教学法;应用分析 在课堂教学过程中, 启发式教学主要就是强调以生本为主的原则性内容,对教学方法作出合理创新,争取达到趣味性教学、多元性教学和引导性教学的目的。在实际调查中发现,当前高中生物教学课堂上,教师的地位过于强势,导致部分学生的学习热情受挫,所以借助启发式教学法,在课堂上营造出一股民主、和谐、平等的授课氛围,能够进一步强化学生的综合学习素质,这对生物教学质量的提升大有裨益。 1.启发式教学法的应用原则 1.1独立性原则 在当前高中生物教学课堂上,受应试教学观念的影响,导致教师在课堂上的地位过于强势,所以这也就导致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比较被动,缺乏独立性的思考能力。由于生物知識点的理科性较强,需要学生具备较强的独立思考能力,所以在对启发式教学法进行应用的时候,教师应该利用学生比较感兴趣的问题,对教学内容进行引出,进一步完善学生的独立思考意识。 1.2自主性原则 作为学习的主体,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应该具备自主学习的意识。在对启发式教学法进行应用的时候,教师应该避免强行灌输的教学局面,而是要让学生真正接受生物学习,习惯生物课程。在教学过程中,为了达到这一目的,教师可以通过提出问题的方法来引出教学内容,激发学生主动学习的欲望,并帮助他们展开有效的交流互动,这样才能实现最终的教学目的。 1.3互动性原则 在学习过程中,学生与教师是一个整体,只有强调互动性原则的重要性,才能够在教师与学生之间构筑起交流的桥梁。情感互动的内容来源于和谐的师生关系,所以,教师在对启发式教学法进行应用的时候,应该鼓励学生大胆发表自己的学习见解,让学生提出自己的学习疑问,寻求教师进一步的帮助,这样对学生自身思维能力的拓展也是大有帮助。在互动中,应该对学生的互动表现进行引导,深化师生间的情感交流。 1.4反思性原则 教学的目的并不仅是对知识进行传授,同时也是为了帮助学生掌握更为高级的学习方法,引导其对事物的本质进行认识。在对启发式教学方法进行运用的时候,教师不妨结合生物教学的本质性,借助举一反三的教学理念,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表现出求真、求实的学习态度,这样才能使学生将课堂上学到的内容应用到实际生活中,从而升华教学质量。 2.启发式教学法在高中生物教学中的应用分析 2.1创设合理的问题情境 在高中生物课堂上对启发式教学方法进行应用时,为了达到理想化的教学目的,教师不妨根据实际教学内容,创设出合理的问题情境,结合启发式教学方法,引导学生对知识点展开循序渐进的了解和认识,进一步集中其学习注意力,并帮助学生在生物教学课堂上保持旺盛的求知欲。 例如在对“酶”这个知识点的内容进行教学时,教师在课堂上,可以借助生活中的一些美味食物,比如小蛋糕、巧克力糖果、肉干等,让学生产生垂涎欲滴的感觉,这个时候,教师可以顺势提出第一组问题:为什么在临近中午的时候,大家会感到饥饿?那些被吃进肚子里的食物又是怎么被消化的?通过讨论与互动,教师可以引出“胰蛋白酶和胆盐综合作用促进消化”的结论;紧接着,教师可以提出第二组问题:在嚼馒头的过程中,为什么会越嚼越甜?在探究的时候,教师可以拿出事前准备好的馒头,让学生展开亲身的体验,并进一步引出人体唾液中含有淀粉酶的知识点,让大家对淀粉酶分解的内容进行认识。 2.2重视相应的实验教学 生物是一门具有较强实验性的学科,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要想对启发式教学方法展开更为深入的应用,不妨对实验教学的内容给予重视。通过开展相应的生物实验教学,利用较为直观化、形象化的实验内容,对学生的创新意识进行启迪,这样能够进一步提升生物教学的质量,完善启发式教学方法的应用质量。 例如在对“内环境稳态”的重要性进行分析时,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可以举出相应的实验内容。利用两只试管,分别向其中注射蒸馏水和血浆,并利用试纸来对来对蒸馏水和血浆的PH值进行监测;紧接着,可以分别向两支试管中添加盐酸溶液,或者是氢氧化钠溶液,经过摇匀的步骤,再次检验两支试管的PH值。教师利用检测结果的差异性,帮助学生对“内环境稳态的知识点”进行认识;再比如对“细胞的化学组成”这方面内容进行学习时,教师也可以利用相关的实验操作,帮助学生对细胞中的“原子”“分子”“生物大分子”的内容进行掌握。在实验教学的基础上,教师可以借助启发式教学中的内容,让学生利用“绘图”的方法,对整个实验过程进行回顾,并试着对实验中所涉及到的重要知识点进行标明,提升教学质量。 2.3丰富相关的教学手段 在丰富教学手段时,教师要避免主观化的教学情绪,要结合学生的实际学习状况,选择更具针对性的教学手段,这样才能达到切实有效的教学目的。启发式教学方法,从本质上而言,是对学生主观能动性进行强调的一种手段,教师在教学手段的选择上,应该具有创新精神,将枯燥的生物知识变得趣味化。 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进步,生物教师在教学课堂上,也可以引入多媒体教学方法,完善启发式教学的目标。例如,在学习“关注癌症”这一内容时,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中的影视、图像功能,为学生展示一些与癌症相关的医学资料,并通过数据内容的对比,帮助学生对各类癌症进行基础化的认识。与此同时,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可以利用多媒体中的动图演示功能,让学生对“细胞增殖”“细胞分化、衰老和凋亡”等内容进行直观化的了解,并在此过程中,试着启发学生结合自身的学习内容,对一些癌症的病理进行分析,其目的就是为了帮助学生建立更为系统的学习体系;最后,针对癌症内容,教师也可以借助多媒体中的演示工具,帮助学生建立预防癌症的生活意识,规范其生活习性。 2.4进行多元的教学拓展 在高中生物学习的课堂上, 教学拓展是最容易被教师所忽略的一个关键性环节。教学的本质目的,是为了帮助学生掌握知识研究的能力。所以,教师应规避应试教学中的不良观点,结合启发式教学法的内容,引导学生展开多元的教学拓展,达到学以致用的教学目的,这样才能与素质教学的初衷保持一致。 例如,在对“人与环境”这个章节的内容进行学习时,教师不妨以“人类对环境所造成的影响”为课题,引导学生在课下就自己周围的实际情况展开调研工作。像由于人口增长,对“水资源”“森林资源”“土地资源”产生的影响,教师的启发式教学方法,可以为学生提供必要的教学拓展框架,引导学生利用实际案例来阐述自身的实践内容;最后,在分析实践成果的时候,不妨让学生以“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为主旨,让学生对自己的实践内容进行总结,这样也可以对学生的德育意识进行合理的引导。 结语 总而言之,在高中生物教学的课堂上,对于启发式教学方法,教师应该抱有正确的认知态度,结合实际的教学内容,从基础入手,切实提升学生的生物学习积极性,帮助他们获得更为高质量的学习体验,这样才能从根本上巩固学生的学习能力。 【参考文献】 [1]黄金爱.启发式教学法在高中生物教学中的应用[J].广西教育,2017(34):99-100 [2]刘芸.探究启发式教学法在高中生物教学中的有效应用[J].读与写(教育教学刊),2016.13(12):153 [3]陈汉.探究启发式教学法在高中生物教学中的有效应用[J].读与写(教育教学刊),2014.11(11):156 |
随便看 |
|
科学优质学术资源、百科知识分享平台,免费提供知识科普、生活经验分享、中外学术论文、各类范文、学术文献、教学资料、学术期刊、会议、报纸、杂志、工具书等各类资源检索、在线阅读和软件app下载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