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论文:

 

标题 挖掘农家文化资源,开展户外体育自选活动
范文

    郑瑞春

    【摘 要】《纲要》指出,幼儿园要“开展以多种有趣的体育活动,特别是户外的、大自然的活动,培养幼儿积极参加体育锻炼的积极性”。本着立足于本园实际的理念,我们因地制宜,挖掘农家文化资源,使其在户外体育活动中发挥其独特的教育价值,丰富幼儿的户外体育活动,提高幼儿运动兴趣,促进幼儿身心全面发展。

    【关键词】农家文化;户外体育;开展活动

    《纲要》指出,幼儿园要“开展以多种有趣的体育活动,特别是户外的、大自然的活动,培养幼儿积极参加体育锻炼的积极性”。在幼儿园教学实践中,户外体育自选活动作为幼儿最喜爱的活动形式,因此它也成为贯彻实施幼儿体育目标的主要途径之一。

    我园地处城乡交界,周边有着丰富的资源:一望无际的田野、清澈的小河、茂密的竹林、快速发展的工业、第一中学、实验小学名校……本着立足于本园实际的理念,我们因地制宜,挖掘农家文化资源,使其在户外体育活动中发挥其独特的教育价值,丰富幼儿的户外体育活动,提高幼儿运动兴趣,促进幼儿身心全面发展。

    (一)全园总动员,充分挖掘农家文化可利用资源

    积极向教师、家长、社区等宣传利用农家文化资源的意义,充分发挥各种资源的作用,最大限度地挖掘出能被我们所利用的农家文化资源。

    1.教师资源的发挥

    每一位幼儿园老师都是收藏家,他们有敏锐的观察力、思维能力和创新能力。教师的思考是最直接、最有说服力的,因此在本次的课题研究中,我园教师发挥着主力军的作用,也带动了其他资源的有效发挥。

    第一,反复研讨,交流可挖掘资源。全园教师分年段,分小组经过反复交流研讨,罗列出各种可利用的农家文化资源,为收集工作指明了方向。

    第二,参观取经。学园组织教师参观姐妹园、美丽乡村、特色农家、小区里的运动区、特色商店等的环境创设,借鉴其农家文化资源开发与利用的经验。

    第三,结合本园实际,筛选可利用资源。在琳琅满目的农家文化资源中,筛选出适合本园利用的资源,为收集工作打好基础。

    第四,收集各种可利用资源。教师经过一系列准备工作,开始着手收集各种农家文化资源。如,石磨、簸箕、扁担、药捶、军用水壶、风鼓、鱼网等。

    2.家长资源的利用

    第一,教师和家长交流讨论可利用资源。我们有丰富的家长资源:有来自农村的家长,有来自工业区的家长,有自家经营农场、特产店的家长,他们能为我们收集各种各样的农家文化资源。在教师的引领下,家长积极参与到农家文化资源的挖掘活动中。在和教师的交流讨论中,他们推荐了丰富有趣的农家文化资源,如,水井辘轳、纺线、跳格子、走田埂、抓石头等。

    第二,家长和孩子一起收集可利用资源。有了明确的收集目标,家长带孩子一起到山上、田里、小河边收集各种资源。如来自农村的家长为我们收集了竹子、篮子、扁担、木头、木桩、石头等材料。在工厂工作的家长为我们收集了轮胎、毛线、布料等。来自农场的家长为我们收集稻草、麻绳、斗笠、竹筐等。这为户外体育活动中材料的开发和制作提供了原料保障。

    3.社区资源挖掘

    幼儿园周围也有着丰富的社区资源,如教师新村的运动区、实验小学资深体育老师、五里街翁公祠白鹤拳传人、美丽乡村——大羽村等。幼儿园组织教师积极和社区互动,吸引社区支持并参与幼儿园农家文化资源的开发与利用中来。

    (二)巧用农家文化资源,制作操作性强的运动器械

    通过各种渠道收集来的材料比较零碎、种类繁多,我们对这些材料进行分类整理,有自然地理资源、社会发展资源、人文历史资源等,教师将这些资源分门别类,按计划选择有再造或再利用可能性的材料,制作操作性强的运动器械,投放到相应的区域中。

    1.自然地理资源的开发与利用

    巧用竹子、木头、藤条、稻草、麻绳等自然资源,制作成竹轿子、竹篮、畚箕、簸箕、竹筛、扁担、竹桥、竹梯、竹圈、木桩、平衡木、藤圈、藤绳、草绳、草盘等器械。

    2.社会发展资源的开发与利用

    巧用轮胎、毛线、布料、线筒、纸皮等工业资源,制作成山洞、塔台、球门、投篮、毛线绳、舞龙舞狮、纸箱汽车、纸坦克等运动器械。

    3.人文历史资源的开发与利用

    (1)请白鹤拳传人潘先生到幼儿园教老师和孩子学习白鹤拳基本动作。幼儿园还专门设立了一个小舞台供教师和孩子们练拳使用。在大班的早操中融合了白鹤拳,更加凸显农家文化资源的利用价值。

    (2)请实验小学资深名师体育老师邱老师到幼儿园教老师学习早操、队伍练习等的手势、口令等的运用。邱老师还经常到幼儿园组织体育活动示范课,让教师了解规范的体育活动的组织与指导。

    (3)幼儿园创设了一个富有农家特色的区域——农趣小厝,将收集来的风鼓、药捶、纺线车、土人、石磨、水缸……等各种传统农具科学摆放。

    山间田野,民间传统文化……这是特定的地域环境蕴涵着的丰富的教育资源,是一种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教育资源。

    (三)合理规划,因地制宜创设运动区域

    结合《指南》中关于幼儿动作发展的领域指标,幼儿园将场地进行合理规划,因地制宜创设出民间游戏区、轮胎区、负重区、触跳、攀爬区、快跑区、跳区、球区、绳区、大型运动器械区等九大运动区域,让孩子各项运动能力在各种区域中得到发展。同时在各区域配上相应的图标,方便老师和孩子辨认和选择。

    九大運动区域的创设,从形式、材料、内容和环境等方面不断优化户外体育活动,增强幼儿户外体育锻炼的实效性,使户外活动变得更丰富,幼儿更喜欢参加体育运动。45分钟的户外体育运动是他们最感兴趣的活动。

    【参考文献】

    [1]陶行知.《陶行知教育文集》[J].考试,2015.10

    [2]章从文.孩子的健身良法:户外活动[J].幼儿教育2009.

    02

    注:福建省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2015年度课题“利用农家文化资源创设园本课程的实践研究”、立项批准号FJJK15-369研究成果。

随便看

 

科学优质学术资源、百科知识分享平台,免费提供知识科普、生活经验分享、中外学术论文、各类范文、学术文献、教学资料、学术期刊、会议、报纸、杂志、工具书等各类资源检索、在线阅读和软件app下载服务。

 

Copyright © 2004-2023 puapp.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2/11 4:41: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