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双线式”高中物理概念教学模式的实践探索 |
范文 | 陈开国 【摘 要】随着高中课程的不断改革,不仅在课程的内容上发生了很大的变化,课堂的教学难度也有了很大的提高。高中物理是高中学生的必修课,其一直是高中教学中的难点,在课程改革后,其教学难度更是有了很大的提升。造成高中物理教学难的主要原因是,其物理知识比较抽象,很多物理知识在现实生活中很难接触。为了有效降低物理教学的实际难度,可以采用“双线式”高中物理概念教学模式,其可以在学生建立对物理概念的感性认识下,有效升华出物理的理性认识,有效降低学生学习的难度。为此,我将要在本文中对“双线式”高中物理概念教学模式的实践进行探索,希望对促进我国高中物理教学的发展,可以起到有利的作用。 【关键词】双线式;高中物理概念教学模式;实践探索 物理概念是物理知识大厦的基础,物理概念教学的好坏直接关系到学生物理素养、物理学习情感和物理知识应用的有效发展。物理概念教学一直是高中物理教学中的难点,这主要是由于这些知识的抽象性较强,很难和生活实际建立有效的联系,但是通过“双线式”教学模式在概念教学中的应用,可以让一些抽象的物理知识具体和生活实际有效结合起来,让学生首先建立感性的认识,经过对知识的进一步加工,从而对各种物理概念有更加深入和理性的认识。 1.“双线式”高中物理概念教学的模式和价值 “双线式”概念教学应该包括情境创设、建立概念和概念应用三个环节,其重点是引导学生建立概念,其根据物理教学的特点,主要分为两条线:一条是活动线,是以各种物理实验为基础的,通过各种物理实验的演示和分析,来完成各种概念的定义;另一条线是以问题为载体的,通过学生对各种问题的分析和解答,来有效归纳出概念的基本特征,这样会让学生对各种物理概念有更加深入的理解,帮助学生由表及里、由浅入深来建立、构建和掌握物理概念。 在进行“双线式”高中物理教学的过程中往往包含较多技巧。首先在教学方案设计的过程中,应该有效创立各种情景来对学生进行启发,让学生主动去发现问题、思考问题和探索事物的本质,有效唤起学生对各种物理知识的感性认识。教师为了降低学生对各种知识的理解难度,可以多进行一些演示实验,或者将新知识和旧知识有效结合起来,或介绍一些趣味的物理知识,这样可以有效激起学生求知的欲望,让学生更加关注被研究的对象,更加有效获取更多信息,并对其中的重点知识进行思考。在实际概念教学过程中,如果只是向学生提供一些单调的概念性的知识,这样使得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往往不高,学生很多时候都是被动的接受各种知识,不能建立對物理概念的感性认识,更提不上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的结合。“双线式”概念教学,是以各种问题为导向的,首先通过各种教学内容,让学生产生对各种概念的感性认识,然后运用比较、分析和综合等思维方法,来有效对感性材料进行加工,从而有效抽象概括出失误的本质。最后,通过将各种物理公式巧妙和各种概念结合起来,让学生有效学会对各种物理知识的运用。 “双线式”高中物理概念教学的价值。笔者经过多年的研究发现,其在教学过程中的作用,主要体现在如下的几个方面:(1)通过创造性的搭设学习物理概念的环境,有效增加学生学习物理的积极性,让其更多建立对各种物理知识的感性认识,让其主动去探究各种物理问题;(2)活动与问题两条线相结合的环节是学生动手、动眼、动脑进行信息提取、思维加工的过程,学生通过科学抽象法,有效突出概念的本质,这样可以摒弃一些非本质特征,完全按照物理学的研究方法来形成概念,进一步体现科学进行物理概念学习的方法。在物理知识的学习过程中,通过对各种问题的提出,让学生的思维过程和各种物理概念有效结合起来,这样可以充分提高其科学素养;(3)通过概念应用环节,能够进一步巩固和深化学生对概念的理解。 2.演示实验突破高中物理教学难点的实践研究 机械能守恒定律一直是高中生学习物理中的难点,但其物理学表示形式却比较抽象,如果直接进行讲解,学生很多时候也只是记住了结果,对该物理定律的内涵却不是很清楚。这时我们就可以采用实验演示的方法,让学生对于该定律有更清楚的认识。例如:我们可以采用小球单摆实验,来向学生演示机械能守恒到底是一个怎样的过程。让他们知道小球的运动的过程,其实就是一个机械能互相转化的过程,在小球下降的过程中,其速度越来快,但其高度却越来越低,是势能向动能的转化;在小球上升的过程中,小球的高度越来越高,其速度却越来越低,是动能向势能转化的过程。通过这个实验,可以让机械能守恒定律具体的展现在学生的面前,通过对每个过程的分析,让学生知道各种机械能是如何互相转化的,以及总体机械能为什么会保持不变。这大大降低了学生学习该定律的难度,还有助于学生对机械能守恒定律的记忆。如果学生还是对机械能守恒的过程有疑问,可以将其带到秋千处,通过让其荡秋千,来感受一下机械能转化的具体过程。 在物理教学中的另一个难点是,学生思考物理问题的局限性,不能有效打开思路,去理解物理知识。教学实验演示可以有效打破学生思维的局限性,而去扩展学生的思维。例如:电场和电磁感应是高中物理教学中的难点,学生经常会难以对场这个概念进行理解,这主要是因为场并不是客观存在的事物,是科学家为了解决物理问题而发明的一种概念,单凭文字的叙述,是很难在学生的脑海中建立场这种概念的。为此,我们可以利用物理实验演示的方法,来让学生对场这种概念有直观的理解。例如:我们可以做带电小球在电场中的运动实验,或者做磁铁穿越螺旋线引起灯泡发亮的实验。首先带电小球在电场中发生了运动,则代表小球在电场中受到了力,小球总是朝一个方向运动,说明了力的方向一定,小球的动能越来越高,则代表在小球在运动的过程中发生了机械能的转化,由此便可以将势能的概念引出。再由势能的概念,去引出场的概念,让学生知道有场的地方就有力,只要场力做功了,则物体在场中的势能就一定会改变,这会立马让学生对场的概念清晰起来。通过对小球运动的整个过程的剖析,可以让学生对电场的具体特性有直观的了解,有效拓宽了学生的思路,降低了学生学习的困难。在磁铁切割螺旋线灯泡发亮的实验中,通过磁铁穿过螺旋灯泡发亮的现象,可以让学生先建立磁能和电能是可以相互转化的思想,再通过对实验过程细节的讲解,让学生清楚的指导磁能和电能是如何进行转化的。这样就可以把抽象的电磁感应定律,变成具体的实验过程分析,大大降低了学生学习该知识的难度。 3.通过各种问题来对学生的学习进行有效的引导 在通过各种物理演示实验让学生建立对物理知识的感性认识后,就可以通过对各种问题的分析和解答,来让学生对物理概念知识有更加深入的理解。 例如:在“电场”的教学过程中,我们可以首先问:“哪些是接触力,哪些是非接触力,这些力有什么区别?”通过该问题的提出,可以让学生建立接触力和非接触力之间的区别。然后,可以再问:“两种电荷相互之间不直接接触,它们之间的力是通过什么物质进行传递的?”通过该问题的分析和解答,可以有效引出电场的概念,再问:“各种电荷周围的电场的实际情况?”让学生对电场有具体的认识。最后问:“各种电荷在电场中实际收到的作用是怎样的?”通过对该问题的解答,让学生建立电荷和电场之间的联系。通过这样循序渐进地问问题,让学生对各种概念的感性认识变得更加具体,充分理解各种事物之间的相互作用关系。 结语 物理教学一直是高中教学的难点,其主要体现在各种物理概念过于抽象,学生的理解难度较大。通过采用“双线式”物理概念教学模式和各种演示实验,让学生首先建立对物理知识的感性认识,再通过各种问题的引导,让学生对各种知识有更加深入的理解。 【参考文献】 [1]林胜锅,彭明河.“微课”在高中物理概念教学中的应用研究——以“重力与重心”新授课为例[J].中学理科园地,2018(12):15-16 [2]苏雁.试论高中物理概念教学模式在课堂中的运用[J].高考,2018(15):31-32 [3]田勇.揭示化学反应的实质 突破概念教学难点[J].教育革新,2006(03):17-18 [4]袁积凯.高中数学核心概念教学中课堂提问的实践分析[J].科普童话,2018(26):55-56 |
随便看 |
|
科学优质学术资源、百科知识分享平台,免费提供知识科普、生活经验分享、中外学术论文、各类范文、学术文献、教学资料、学术期刊、会议、报纸、杂志、工具书等各类资源检索、在线阅读和软件app下载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