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以学生为主体指导作文教学 |
范文 | 何桂桃 【摘 要】作文教学能够锻炼小学生的写作能力,是小学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然而小学作文教学的效果并不好。小学语文教师应该以学生为主体,创造良好的课堂教学氛围,指导作文教学。 【关键词】三年级;作文教学;朗读 三年级的作文教学是在一、二年级说话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本学年,为上让三年班的同学在作文方面发挥应有的水平,我抓住了看、说、听、写这个步骤进行。 众所周知,学生掌握语言工具是渐进式的。他们通过听和读,从口头和书面两种不同的渠道获取新的语言信息,并且通过思维系统领会其中的意义;然后将获取的有用信息编码。通过朗读、背诵、摘记等各种方法,储存进自己的记忆系统,在需要交际的时候,从自己的语言仓库里提取适当的语言通过加工组合输出,用口头或书面语言以表达。不断地吸收,不断地积累,不断地运用,周而复始,日积月累,从而使自己对语言的理解和运用能力不断得到提高。特别在学习课文内容中,让学生划出自己喜爱的词语,句子,把它们摘抄在笔记本,例如:红彤彤、黄澄澄。凝视……。当真正写文章时,把有关词语实际地运用。有一位学生写水果,其中有一句:“苹果圆圆的,外皮又红又亮,拿近能凑到苹果的香哟,真诱人啊!”这位学生不但能细心观察,并能把自己平时所说的词语实际应用。 一、如何以学生为主体,创造良好的课堂气氛 为了达到作文教学改革的预期目标,发挥作文的实用价值,发展自身的思维和语言表达能力,促进他们个性的健康发展,需要创造一种良好的课堂气氛。这种课堂气氛,首先是指良好的心理气氛。其表现为: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师生之间,同学之间关系融洽,轻松愉快,相互依赖,真诚合作。其次是指课堂教学所必需的物质条件和教学活动场所的安排等。良好的课堂气氛的形成,取决于教师教育思想的转变。在课堂教学中,教师扮演着这样的角色,既是组织者,又是积极的参与者,还应是学生的好朋友。他不应高居于学生之上,专门发号施令,而应与学生平等相处,尊重学生的人格,启发,帮助他们克服学习上的种种困难。也就是说,老师要在充分发挥“主导”作用的同时,努力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发挥他们的创造性,使他们真正成为课堂教学的“主体”,成为学习的主人。 二、指导小学生写作的方法 基于上述认识,我在作文教学中,采用朋友式、课堂围绕主题互听互改的形式教学。例如:在教学最后一个单元的作文内容是你想写什么就写什么。在课后我先了解学生们近其的活动情况,有谁遇到什么困难,或冤屈。家里有什么值得高兴的事,都一一做个记录。到上课时,我以不点名的形式把各种事例,简单例举出来。然后说:“同学们,今天学习作文的内容,你们可以写其它。不过在写这前,你们先要想好才开始动笔。同学们在这次的写作上,因没限定主题,而又上作文课前曾与老师交流过,所以不用挠头就很顺利地完成了这篇习作。我翻看他们的习作,确实是真情流露。 在教学生写一种水果或蔬菜的习作内容时,我抓住先看一看、说一说、听一听,最后写一写的步骤进行。在教学时,让学生观察自己带来的水果,看完后品尝一下。然后请几位同学出来说一说自己所带来的那种水果的外形特点、味道。同学们都争相出来。并且在听完后比较出各种水果的不同之处,很流畅地写出来。 第五册复习6的习作是要通过学生仔细观察一个人,说说他的身材、长相、衣着等,说后用一段话写下来。这是继续培养细致观察能力,学习观察人物外貌的一般规律,具体描写的综合训练。下面是我在这次观察说写指导的一些做法。 (一)紧扣教材,发挥例文指导作用 这次习作写人,而相对单元的课文也都是写人的文章。其中《我的弟弟》应有描写人物外貌的段落。我让学生重读《我的弟弟》,课文是怎样介绍弟弟的外貌,从文中找出具体形象描写弟弟外貌的词句:“弟弟穿的是妈妈改小的囚衣,脑袋大,身子小,面黄肌瘦。”学生在反复朗读这些词句并讨论后,归纳出:课文是通过弟弟的衣着、个子、长相、肤色等,描写出一个被敌人监禁的男孩受尽摧残的样子。这时学生对本次习作仔细观察一个人,说说身材、长相、衣着等写好一个人的外貌的要求就不难理解了,仿写也有规可循了。 (二)简评习作,让学生懂得写人的外貌应有目的,抓住特点,突出重点 学生以往写人常常是为写外貌而写外貌,结果百人一面。针对这一弊病,我找来两段赠作让学生简评:(1)我们的林老师中等身材,瘦瘦的个儿,常喜欢戴一副阔边的眼镜。他高鼻梁、高颧骨,尖下巴,两只眼睛深深地陷进了眼窝,显得更加清瘦。我想,林老师日夜为我们操劳,他实在太辛苦了。(2)小青是个文静的小姑娘。她梳着两条长辫子,穿着一件白底蓝花的衬衫。那衬衫上的花小小的,淡的,穿在她身上,显行更文气了。她长着一副瓜子脸,一双眼睛、虽然不很大,却算得上土眉毛下,还长着一颗小黑痣呢。我问这两段习作分别突出表现了两人的什么?内容上有什么不同?为什么这样选择内容?通过口语,不难看出:习作(1)是为了表现林老师为学生操劳而集中反映他的“瘦”,所以重点抓住身材,个头和脸部写,至于他穿什么衣服,同“瘦”关系不大就不必写了。习作(2)是写小青的“文静”,写他的衣着,“细细的眉毛”和那“小黑痣”就更能反映出小青的特点了。通过习作例子的比较,学生理解到,描写一个人的外貌,不能为写外貌而写外貌,应有明确的目的,应抓住特点,描写的对象不同,描写的重点也应不同。 (三)教会学生观察人物外貌的顺序规律,让学生从观察到说,从说到写 经过上述两项的指导,学生知道写人的外貌一般可写人物的身材、长相、服装,也可以写人物的年龄、性格、身份、职业等内容。如何写好这些内容呢?必须仔细观察,观察要有一定的顺序。我告诉学生:观察人物外貌,可先从整体到部份,整体是看身材长相,部份是细致地观察头发、额头、眼睛、鼻子、嘴巴、耳朵等;也可以从局部到整体,从上而下地看,先看头部,再看上肢,腰部,一直到下肢,然后看整个人的外貌,这样才能看得仔细。我让学生分别口述笔写自己熟悉的一个人。学生掌握了写人外貌的方法后,便能有顺序地仔细观察,从观察到说,从说到写,无论是写同学还是老师,写亲人还是朋友,都能抓特点,有顺序、有重点地描写,这次习作收到了较好的效果。 |
随便看 |
|
科学优质学术资源、百科知识分享平台,免费提供知识科普、生活经验分享、中外学术论文、各类范文、学术文献、教学资料、学术期刊、会议、报纸、杂志、工具书等各类资源检索、在线阅读和软件app下载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