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论文:

 

标题 试分析小学学校管理决策的问题和对策
范文

    林梓旋

    【摘 要】研究小学学校管理决策的问题与对策的目的在于了解当前小学管理决策中的常见问题,找到有效解决问题的途径。本文介绍了小学学校管理决策的特点,分析了小学学校管理决策的问题,提出解决问题的对策如下:提高决策的民主与科学性;营造平等的决策氛围;整合决策系统;建立健全监督反馈机制等等。

    【关键词】小学;学校管理;对策

    学校管理工作从某种角度来说就是学校各项事务的决策,无论学校出现何种管理问题需要解决,最终都要落实到决策的节点上。可以说,一个学校的管理就是围绕着决策的制定、执行、完成来实现的。

    一、小学学校管理决策的特点

    当前国内多数小学学校管理采用的模式基本上都是校长负责制,虽然学校管理过程中存在着诸如参与式决策、民主制决策或群体型决策,但这些决策类型存在的基础仍然是个人决策——由学校不同层级的管理人员做出决策,并且在相当多数情况下参与式决策、民主制决策或群体型决策等本质上为个人决策下的结果。从这一角度讲,小学学校管理决策之最典型特点仍是个人决策的艺术。小学管理决策水平高与低,要看小学中各层级管理人员个人决策水平之高低。

    此外,小学学校管理决策类型源于出现的管理问题类型,就当前国内小学管理中常见问题类型而言,基本可大致划分为常规与非常规类问题,由此对应学校管理决策即为常规决策与非常规决策。常规决策针对的问题主要包括迟到早退问题、学生旷课问题或受责罚问题等,这类决策的特点是目标清晰、明确、直观、显性,同时具有一定的可预见性、为管理人员所熟悉及具有反复性等。既然是常规决策,则按照标准处理办法解决,决策的过程往往也是遵循以往惯例执行或按照学校既定的标准依据执行即可。而非常规问题相对要复杂得多,例如新课改后强调从传统教学模式转向素质教育模式,这就是典型的非常规管理决策范畴。这类决策特点是具有不可预见性、复杂程度高、影响较严重、涉及范围较广、决策难度较大、决策效果难以预料等等。非常规决策过程由于无经验可循,学校各层级管理人员往往难以仅凭个人就能够做出决策,一般需要自上而下或自下而上进行群体性决策或各类决策模式结合等。

    二、小学学校管理决策的问题

    (一)党政分工影响决策效率

    虽然当前国内多数小学学校管理实行校长负责制,但实际操作过程中常常存在着校长与书记二人分别担任党政管理两套班子的领导。这样的党政分工管理使学校管理形成了两种相对独立的管理系统,这是学校管理借鉴政府部门管理模式的结果。由于党政两个管理系统之间存在着相互监督、互相促进的关联性,因此具有一定提高管理水平的作用和科学性。然而,这样类似于平行线的管理模式却同样存在着一个显而易见的弊端,那就是极易造成机构臃肿,甚至人浮于事。正所谓“若人人都在负责,那就没人负责”,管理权力不分伯仲的后果就是决策时的扯皮或推诿,决策无速度、无效率,下属易陷于无所适从或者消极应对的困境。不仅如此,由于党政两个班子对同一个管理问题难免产生不同意见,双方必须花费大量时间、精力进行协调、周旋。这就必然让原本用于决策的时间花费到无谓的谈判与妥协之中,形成了事实上的轻重不分、本末倒置,严重时会影响学校正常发挥管理效力。

    (二)决策权力划分轻重失当

    随着学校规模的扩展,不少小学中内部机构数量日益增长,而长期以来的管理惯性又常常将决策权力划分到职能部门。这些不同层级的职能部门没有给予自身正确的定位,即职能部门应属于为学校教、学、研提供服务的部门,反而将自身定位在管理领导的位置。同时,由于学校管理层做出决策后,其执行与最终完成需要由各年级组最终落实,因此年级组需要承担的决策责任与义务明显过大。可年级组自身拥有的决策权力却又相对较小,与责任和义务的比例失调。决策权力划分轻重失当的直接后果就是学校决策执行不力、效率低下。

    (三)决策咨询缺位

    校长负责制与个人决策的基础地位决定了小学学校管理决策过程中难免会因管理人员个人素质、能力的不足使决策过程出现失误或失当。正所谓“当局者迷,旁观者清”,拥有咨询机构就能在很大程度上避免出现仅仅由学校内部人员的自行决策带来的局限与不足。然而当前我国多数小学学校管理中却根本不存在明确的咨询机构,尽管许多小学诸如教职工代表大会之类的机构可在一定程度上承担部分咨询功能,但这明显是非专业、非权威的咨询机构。且教职工代表大会无法做到随时随地为学校管理决策提供咨询意见,仅仅是在召开大会期间提供有限的参谋和咨询,其余时间则很难履行其咨询功能。至于部分小学意识到了咨询机构的必要性而成立了相应的咨询委员会如教学委员会等,可这些委员会组成人员均为学校内部不同管理层级的工作人员,本身缺乏专业性与科学性。且由于其归属的不同职能部门之间存在着一定的利益差异,则这些内部咨询委员会成员提出的咨询意见不可避免地存在着个人立场或小团体立场。若仅仅依据这些咨询机构进行决策,则难免出现决策失误的问题。

    三、解决问题的对策

    (一)提高决策的民主与科学性

    民主与科学性的决策主要指对决策权利进行最恰当的分配,充分尊重人的主观能动性,选择最有效率、能促成各方达成平衡的最终决策。教育活动的过程具有长期、复杂、创造和一定的潜在性等特点,因此教育本身就存在着很强的自主特性。同时,民主决策的核心在于群体性,即群体中每个成员均拥有决策权且决策权利平等,同时也承担着为决策后果负责的义务与责任。科学决策在于遵循科学的、标准的决策原则与规律,并按照科学程序选择最具效率与效果的决策方案。民主决策是科学决策的前提,决策的民主与科学性是社会与教育发展的趋势和必然。小学学校管理决策提高民主与科学性的关键之一在于扩大教师群体决策提议的范围。

    小学学校管理决策并非仅仅局限于校长和各职能部门。教师是学校的重要组成,也应当具有更多参与决策提议的权利。学校领导与职能部门应当建立健全全校议事条例与模式,将协商对话机制引入学校管理决策过程中,将管理工作中出现需要决策的问题高度透明地传达到教师群体之中。扩大决策提议范围不仅仅能够促进管理决策的民主公正,更能够增强学校管理职能部门与教职工群体的融洽度。

    (二)营造平等的决策氛围

    学校领导与管理职能部门应纠正传统意识上长期存在着的将教职工仅仅作为管理对象的片面看法。虽然教职工在其完成本职工作的同时确实需要服务学校领导与职能管理部门的管理,但作为学校重要的成员,教职工与校领导与管理人员之间并无位置高低的差异,仅仅是专业岗位不同而已。校领导与职能部门在进行管理决策时应养成设身处地替教职工考虑的习惯,尝试从教职工角度看待管理过程中的问题,最大程度平衡学校管理决策与教职工切身利益之间的关系,在全校范围内营造出平等的决策氛围。这既是提高小学学校管理决策效率和执行效果的需求,也是建设和谐校园、提高教学与管理水平的应当之举。

    (三)整合决策系统

    信息时代与网络技术的普及已经深入到了国民经济与社会生产生活的方方面面,小学学校管理决策也需要与时俱进,充分整合学校内包括决策咨询、执行、反馈、监督等一系列的决策系统。整合决策系统的前提在于建立健全学校决策各环节机构,比如决策中心应当为校长办公室,决策执行机构应当包括年级组、办公室、总务处、教研室、教务处等,决策监督机构则应是党支部与教代会等。机构完善后就应当充分利用现代信息与网络技术收集、整理、分析、应用决策系统产生的相关信息。信息对于管理决策至关重要,信息时代中的信息等同于资源与财富、决策效率与效果。学校应采取建设网站、开通论坛、设置校长电邮甚至利用即时通信技术等手段广泛收集来自学校每一个教职工的决策提议。

    (四)建立健全监督反馈机制

    有了决策开始执行至完成决策是整个决策的关键组成部分,但是缺乏了监督反馈机制的决策系统就无法完成一个真正意义上决策“闭环”。监督反馈机制是检验决策执行成果与问题的有力工具,但当前我国多数小学学校管理决策系统只具备制定、执行与完成三个步骤,唯独缺少了监督反馈。这一决策模式有些类似于校领导与职能部门既当“运动员”,又当“裁判员”,自己决策并执行后再自行检测成果。部分学校将决策执行机构权且兼任监督反馈部门,部分学校甚至干脆省略了监督反馈这一环节。权力缺少了监督会走向腐败,决策缺少了反馈则难以提升执行力与不断优化决策手段。因此,当务之急乃是尽快建立健全小学管理决策的监督反馈机制,应安排专人作为管理决策监督反馈机制小组,跟踪管理决策的执行与产生的后果并及时反馈给校领导与职能部门,从而不断提高管理决策水平。

    学校管理决策贯穿于学校管理工作全过程,可以说管理的目的乃是决策,决策则是管理的结果。小学学校管理决策在当前校长负责制下具有较为典型的个人决策风格,因此需要格外注意增强决策的民主与科学性,通过不断完善决策机制及扩大民主决策范围促进决策水平的提升。这既是学校管理工作提高效率与效果的需要,也是帮助学校领导与管理人员不断加强个人决策能力的有效途径。

    参考文献

    [1]党亚民.坚持“以人为本”,构建和谐小学校园——谈小学学校管理[J].新课程学习(下),2014(01).

    [2]金明.试论小学学校管理中的“三度”管理[J].科学大众(科学教育),2013(11).

    [3]徐华清.论小学学校管理规范化的问题及措施[J].教师博览(科研版),2015(02).

    [4]梁志森.以人为本,构建和谐学校——小学学校管理的科学性和有效性[J].学园,2013.

    [5]郭斌.探索“三度”管理法在小学学校管理中的重要意义[J].新课程导学,2015.

随便看

 

科学优质学术资源、百科知识分享平台,免费提供知识科普、生活经验分享、中外学术论文、各类范文、学术文献、教学资料、学术期刊、会议、报纸、杂志、工具书等各类资源检索、在线阅读和软件app下载服务。

 

Copyright © 2004-2023 puapp.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2/11 3:11: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