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论文:

 

标题 新时期家校合作教育刍议
范文

    欧健

    【摘 要】家校合作教育既要重视现有家校合作教育形式的总结,也要重视对“人际参与”与“管理参与”模式的探索,使家校合作教育真正实现促进学生发展的作用,突显其实效性。开展家校合作教育,有利于家长参与到学校的管理中来,有利于学校管理者实施民主化、科学化的管理,加快教育改革的步伐。

    【关键词】家校合作;学校管理;家长;教育

    一、新时期开展家校合作教育的意义

    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单靠学校教育教学改革是不够的,要实现培养高素质人才的目标,必须构建一个教师和家长共同参与,学校、家庭和社会形成合力的开放、立体的大教育环境。而家校合作教育则有利于做到优势互补。以往我们的家庭教育研究更多关注的是家庭教育应该怎么搞,学校如何帮助家长提高家庭教育的质量和效率,家庭如何与学校配合实施教育。现在,我们从家校合作教育这一角度来研究这一问题,更符合时代发展的要求。

    当前,在实施素质教育和进行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氛围中,家长与教师的关系,也必然要发生变化。家长不再是老师的出气筒或教育对象,而是学校教育的最佳合作者,是最有潜力的教育因素。家校合作教育的出现本身就代表着一种观念的转变,代表着一种对家长地位和人格的尊重。因此进行家校合作教育的研究与实践是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的需要。从教育的发展看,随着教育体制改革的不断推进与深化,教育更强调民主化、人性化,更强调来自教育外部的监督与参与作用。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多元化的评价制度与评价理念的确立,为家校合作教育开辟了更加广阔的空间。从家长来看,随着时代的发展,国民的参与意识不断增强,民主与公平、公开正成为一种社会时尚。随着新一代学生家长素质的不断提高,家长参与学校教育的能力正在不断增强,

    二、家校合作教育的层次划分

    家校合作教育可分为三个层次。第一层次,家校双方相互交流。合作活动的目的主要是学校得到家长支持,家长学习有关的教育理论和方法,加强对孩子的教育。在这类活动中家长作为“支持者”、“学习者”的身份参与活动的。这类合作教育活动主要包括:家长会、家长学校、家庭教育咨询、家校书面联系和电话联系等。第二层次,“人际参与”。在这个层次的合作教育中,家长作为学校活动的自愿参与者,自愿为学校提供无偿服务或赞助,帮助学校解决经济上或其他方面的困难,帮助学校对学生进行校外实习指导、特殊技能训练等等。这时,家长不仅关注对自己孩子的教育,而且学校的整体教育也成为他考虑的一个部分。第三层次,“管理式”的合作。在这种家校合作教育中,家长作为学校教育的决策参与者,参与学校的管理。

    三、国外开展家校合作的情况

    在国外,近年来家长参与学校教育已成为许多国家教育改革中的热点问题。

    在美国,开展家校合作教育是近30年来美国教育研究和教学改革的永恒主题。1994年,美国总统克林顿签署的《教育改革法》的第四部分就是家长协助办教育。《美国2000年教育目标法》的八大目标,其中一条就是所有的学校都要促进它们与家长的伙伴关系,使家长更积极地参与促进儿童社会知识、文化知识的增长和情感培育的活动。

    美国家校合作教育机构主要包括三个层次,上层是全国家长教师联合会,中层是各州家长教师联合会,下层是地方家长教师联合会或地方家长教师学生联合会。

    在日本,家长教师协会(PTA)是在19世纪末期作为教育改革的一部分从美国引入,成为家庭和学校合作进行儿童教育的一种有效形式。在50多年的实践中,该协会发挥了巨大的作用,创造了一个有利于青少年成长的环境。PTA已成为中小学教育中不容忽视的力量。

    四、新时期国内开展家校合作教育的情况和展望

    国外开展家校合作教育的形式多是第二、三层次,即家长参与学校日常事务的运作,如到校义务工作、协助学校开展活动,以及参与决策等。我国的家校合作教育主要是第一层次居多。但是,随着基础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学生对教育的选择权必将得到更充分的体现。学校的教育教学与管理必将更多地征求来自家长的意见。家长参与未来学校管理必将是一种趋势。因此,在家校合作教育过程中,既要重视现有家校合作教育形式的总结,又要重视对“人际参与”与“管理参与”模式的探索,使家校合作教育真正实现促进学生发展的作用,突显其实效性。我们要搞好家校合作教育就要从我们的国情出发,从实施素质教育的实际出发,从我们的家长和教师的实际出发,因地制宜地开展这一教育方式。

    1.与家长建立平等融洽的合作关系。其具体内容包括:

    (1)学校要向家长明确表示要实现学校的教育目标,需要家长的帮助。

    (2)教师应掌握那些有助于家长感到自豪和受到尊重的交流技巧。

    (3)教师应熟悉、了解学生家庭的基本情况,特别是一些特殊学生家庭的基本情况。

    (4)教师应与家长共同讨论孩子存在的问题和下一步的努力方向,这样有利于形成融洽的合作气氛。

    (5)学校或教师应多创造一些与家长交流沟通的机会,学校组织一些活动可以邀请家长参加。

    (6)教师与家长要建立平等融洽合作关系的关键在教师。教师必须实现角色的转换,即在家校合作教育中,教师与家长的关系应是相互学习、相互促进的关系。

    2.家庭教育的指导和经验交流。家庭教育指导首先要侧重更新家长的家庭教育观念,使家长树立正确的亲子观、教养观、发展观、人才观。其次帮助家长掌握基本的教育心理学知识,学会运用科学的方法和艺术手段进行家庭教育。另外,要开展家长之间的经验交流活动。

    3.家长参与学校管理。学校可邀请部分家长代表参加学校的管理决策会,增强家长参与学校管理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让家长做学校决策的参谋。另外,建立家长委员会,组织家长帮助学校解决经费和其他方面的困难。

    总之,开展家校合作教育,不仅有利于家庭与学校形成合力,而且有利于学校各项工作卓有成效地开展。开展家校合作教育,有利于家长参与到学校的管理中来,有利于学校管理者实施民主化、科学化的管理,加快教育改革的步伐。

    参考文献

    [1]刘正.我国学校实施“家长义工”制的可行性论证及建议[J].哈尔滨:黑龙江教育学院学报,2009(11).

    [2]陆瑾.夏骄雄高校中家校合作教育的策略研究[J].北京:中国青年政治学院学报,2008(05).

    [3]胡芳.我国中小学家校合作的问题及对策[J].广州:现代教育论丛,2011(02).

    [4]林珑.课程改革中家校合作教育模式的反思与展望[J].呼和浩特: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8(04).

    [5]张洪方.刘敏从家校合作的视角关注学校心理卫生管理改进[J].北京:教育与职业,2012(35).

随便看

 

科学优质学术资源、百科知识分享平台,免费提供知识科普、生活经验分享、中外学术论文、各类范文、学术文献、教学资料、学术期刊、会议、报纸、杂志、工具书等各类资源检索、在线阅读和软件app下载服务。

 

Copyright © 2004-2023 puapp.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2/11 3:41: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