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论信息技术在思想品德教学中的运用 |
范文 | 陈华胜 【摘 要】信息技術在思想品德教学中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教师要把各种信息技术完美地融入思想品德学科教学中,从而使知识能够多层次、多角度、直观形象地展示给学生,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活跃课堂气氛,提高教学效率,更好地完成思想品德课程的目标,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 【关键词】思想品德;信息技术;教学运用;策略探析 信息技术与思想品德教学有机融合,使教材内容也兼备了图文声像并茂的特点,为创建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和信息技术为信息渠道的新型教学模式,提供了技术支持。信息技术氛围下的思想品德教学利用网络资源,拓展教材教学,将使自主、合作、探究性的学习呈现出崭新的模式,让学生积极参与教学过程成为可能;开发网络资源,尝试网上信息,将最大限度地扩展学生思想品德学习的渠道;依托信息技术,促进理论联系实际的结合,亦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思想品德教学效率。 一、利用信息技术展示功能,激趣导入新课,提出探究问题 在思想品德课教学中,如果导入新课时,就能激发学生的兴趣,调动学习积极性,这将会给教学新课打下一个良好的基础。恰当地利用电教媒体等现代信息技术,便可创设出能够刺激学生的学习情景,使学生在不知不觉中受到情绪感染,激起强烈的求知欲望,从而带着好奇心积极主动地进入学习状态。例如:在讲二年级品德与生活的《植物生长的秘密》一课时,用多媒体播放一段多种植物生长的录像,观看植物生长情况,目的是唤起学生对生活实际的回忆,对大自然的向往,激发学生的兴趣,使学生对植物的世界充满好感,为提出探究问题并加以解决做好铺垫。 二、利用信息技术再现功能,获取相关信息,解决探究问题 思想品德课教学过程中,学生善于发现问题,并且力图自己分析和解决问题,是主动性、积极性的表现。教师要利用信息技术再现功能,获取相关信息,解决探究问题。 利用多媒体课件在任何情况下都能创造出不同的教学环节,每一个教学环节是发散思维的重要形式,是对过去经验和已有记忆表象的加工改造,构成新意、新观念的心理过程,它可以帮助学生冲破现有知识经验的局限,进行变革,发现新问题。在品德课教学中,教师要注意挖掘教材内容,充分结合学生的实际生活,利用信息技术平台,设计重要教学环节。例如:笔者在教学《假如生活中没有了诚信……》一课时,在学生汇报完自己的调查资料后,笔者适时播放了在生活中遇到“诚实”或“不诚实”的多媒体课件片段。通过观看片段,学生体会到诚实带给我们愉快的感觉,使人和人的关系变得亲切、融洽;不诚实给我们带来失望、伤害,甚至是愤怒。同时告诉学生,一个不诚实的人,不是一个向上、自信的人。缺乏诚信的社会也不会是文明、和谐的社会。诚是做人的核心,信是做人的根本。通过学习,学生懂得在社会生活中诚实守信的重要性。 多年的教学实践告诉笔者:思想品德教师应做一名有心人。现实生活、报纸杂志、电视节目中蕴含了丰富的、具有鲜明时代感的教育资源,教师应随时注意收集。把它们融入思品课中去,教材的说服力和时代感就能明显增强。再如笔者讲《共同的家园》一课时,首先让学生知道地球是唯一一个具有生命的星球,它不仅是人类的家园,而且也是各种动物和植物共同的家园。然后布置学生思考:人类应该怎样保护自己的家园?应该怎样爱护动物和保护植物?你准备怎样做?要求学生课后进行访谈和调查研究。另外,笔者还有计划地布置学生充分利用网络资源,搜索、收集一些与课本内容相关的资料,分类整理,在课堂上进行展示、交流,与同学、老师共同研究、探讨。这样,不仅形成了民主、平等、融洽的师生关系,而且还培养了学生分析、处理信息的能力和应用信息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提高思想品德教学效率。 三、利用信息技术巧设情境,呈现情景交融,激发爱国情感 思想品德课中巧用信息技术能使教学过程呈现出情景交融、形声并茂、生动活泼的美景,不仅为学生提供认知的感性材料,而且可以在学习中的疑难之处,再现情境,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启发学生思维向深层发展,给课堂注入了新的活力。 教学《腾飞的中国》时,配套投影片不足以让学生感受可爱的祖国的腾飞,于是笔者要求学生在网上寻找可爱的祖国腾飞发展的有关录像资料,旨在通过呈现改革开放30多年来我国在经济、政治、对外交往、社会生活等方面的成就,激发学生的爱国情感,形成民族自豪感。通过搜集资料、体验活动、探究、主题模拟活动等学习方式,学生初步地了解我国实施改革开放政策以来,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社会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进步,使学生对中国人民不畏艰难、吃苦耐劳、甘于奉献、勇于创新的精神产生由衷的崇敬,产生民族自豪感,进一步增强学生的民族认同感和归属感。又比如,像“1949年10月1日毛主席在天安门城楼上庄严地向世界人民宣告: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今天成立了!”这样让学生很难理解的内容就可以借助录像视频来得以突破和深化。学生陶醉在祖国成立的兴奋中,具有身临其境的感觉,学生学习的兴趣之浓,情绪之高,收获之丰是教学之前所不能预料的。 利用多媒体提供的图文音像并茂的情境代替教材上的图片和文字,创设不同的情境,极大地激发了学生情感的参与热情和想象力、创造力的发挥,让学生在情境中感受,在情境中思考讨论,从而更有利于知识的获得与内化,有利于激发学生的爱国情感。 信息技术氛围下的思想品德教学利用网络资源,拓展教材教学,将使自主、合作、探究性的学习呈现出崭新的模式,让学生积极参与教学过程成为可能;开发网络资源,尝试网上信息,将最大限度地扩展学生思想品德学习的渠道;依托信息技术,促进理论联系实际的结合,亦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思想品德教学效率。 参考文献 [1]严英莲.如何提高小学信息技术的教学效率[J].才智,2014(13). [2]盛金姝.信息技术在品德课上的应用有感[J].才智,2015(13). |
随便看 |
|
科学优质学术资源、百科知识分享平台,免费提供知识科普、生活经验分享、中外学术论文、各类范文、学术文献、教学资料、学术期刊、会议、报纸、杂志、工具书等各类资源检索、在线阅读和软件app下载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