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浅谈小学低年级绘本阅读的教学 |
范文 | 李柳明 【摘 要】绘本以色彩豐富、主题鲜明、故事情节简单的特点激发小学低年级学生的阅读兴趣。绘本符合儿童的心理发展特点,对提高儿童的语言能力、创造能力都有很大的帮助。在阅读指导教学中,老师要精选绘本、激发兴趣、引导学生模仿借鉴以及充分发挥想象力,以此极大地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和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 【关键词】小学低年级;绘本阅读;教学方法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小学生应“具有独立阅读的能力,学会运用多种阅读方法。有较为丰富的积累和良好的语感,注重情感体验,发展感受和理解的能力”。但是,阅读长篇的文字读物,理解深奥的语言内涵,对于识字量相对较少的小学低年级学生来说是具有相当大的困难的。而绘本具有图文结合、简单易懂的特点,所以绘本就成了小学低年级课外阅读的首选。 绘本,英文名为“picture book”,它也被称为“图画书”。绘本指“用相对较少的文字讲述故事或传递信息,但每页都有图画的书本”。它是一种独特的儿童文学形式。绘本符合儿童的心理发展特点,长期阅读可以潜移默化地激发儿童的阅读兴趣,对儿童的语言能力、创造能力有很大的帮助和提高。 一、绘本的特点 (一)图画色彩丰富,具趣味性 小学低年级学生识字量少,面对长篇大论的文字,很容易就会产生恐惧与排斥的心理。而绘本所具有的色彩鲜艳的图画,正迎合了小学低年级学生的需求。绘本正是通过一幅幅精美的、色彩斑斓的图画吸引孩子们阅读,激发孩子的阅读兴趣,让孩子们喜欢读故事,爱读故事。绘本让孩子有一种置身于故事当中的感觉,与主人公一起去探寻,一起去演绎故事情节,从而提升孩子的阅读兴趣。孩子们更好奇接下来会有什么故事发生,更加主动积极地阅读绘本,从而增加阅读量。 (二)故事富有内涵,主题鲜明 小学低年级学生不愿意听,也听不懂大人们的说教,那怎样才能让孩子们去接受一些日常的道理呢?绘本阅读其实就是一种使孩子乐于接受的方法。绘本用它自己所具有的主观形象的图片以及简洁易懂的文字向孩子呈现了一个完整的故事,而且这个故事往往表达了深刻的内涵和意义。让孩子们通过小故事,明白大道理。多彩的图画,简洁的语言,精炼的文字,讲述的却是一个意义深刻的道理。老师或者家长不需要“满堂灌”,只要跟孩子们一起去阅读绘本,直观地给孩子们讲述这些平时他们难以理解的道理即可。 (三)故事情节简单,富有想象力 小学低年级的识字量有限,所以绘本的故事情节非常简单,一般情况下,小孩子通过对画面的仔细观察,并且充分地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就可以读懂其中的内容。通过想象去体会故事中的各种惊奇与美好。 例如,绘本《我爸爸》这个故事很简单,讲述了“我”有一个无所不能的爸爸,但也正是因为作者这几句简单的对爸爸的描述,征服了全世界的大人和小孩,直击孩子内心,表达了孩子内心深处的声音。绘本中讲述“我”爸爸吃得像马一样多,游得像鱼一样快,还可以像大猩猩一样强壮,像河马一样快乐……看到这里,孩子们就会很自然地想象,我爸爸还可以像什么东西呢?他还可以做些什么呢?可以变成小鸟一样在天空中飞,可以像熊猫一样可爱等等,孩子们会跟着情节去想象,也正是因为这种情节和画面,把孩子的想象力拓展到了一个无限的空间。 二、利用绘本阅读引导教学的方法 (一)精选绘本,贴近生活 杜威曾经说过:“教育必须建立在儿童的经验的基础上,经验是个体的现实生活。”所以一本好的绘本必须是贴近儿童生活的。假若一本绘本所讲述的内容不符合儿童的心理状况,那么儿童便不会去触碰,即使触碰了也不能理解当中的道理。所以绘本阅读教学的第一步肯定是要选择贴近儿童生活的绘本。让儿童能在绘本中找到自己生活的影子,找到适当的共鸣。所以在选择绘本进行教学之前,教师必须明确儿童的特点,再进行绘本选择,同时也要考虑让小学低年级的学生选择自己喜欢的绘本。 (二)走进绘本,激发兴趣 古人曾说:“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兴趣可以促使孩子自主地学习、阅读。只有学生对学习内容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他才会积极主动地去投身于这种行为当中。因为小学正处于知识萌芽的时候,对生活中的许多事物都有充满着好奇心,只要老师、家长针对每一个学生的兴趣进行有效的引导,学生的自主阅读积极性就会大大提高。在引导学生进行绘本指导的时候,老师可以将故事划分为几个部分,并随机设疑,激发学生的好奇心,更想要知道后面故事情节的发展,提高学生的兴趣。 (三)感悟绘本,模仿借鉴 绘本的价值并不只是提高学生的阅读量,它还是平常教学中一种传递知识和锻炼口语表达能力的素材。绘本不只是一个个图文并茂的故事,其中还藏着许多深刻的意义和道理。老师在进行绘本阅读教学的时候,可以关注故事中的人物,把学生引入故事中,创设故事情境,让学生身临其境,对故事进行模仿、表演,从而把从绘本中学到的知识运用迁移到生活中。除了故事与生活的链接,绘本还是一种很好的锻炼口语表达能力的素材。绘本中的语言大多都是比较简练的文字,而且部分绘本还会重复出现同样的句式。老师在对绘本进行指导教学的时候,就可以针对这一重复句式,让学生进行口头训练,提高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 (四)跳出绘本,想象创作 绘本的故事看似简单易懂,但是也蕴含着许多神奇的小故事和小细节。这些小细节可能会藏在文本的字里行间,也可能藏在图画的某个小角落。只有引导学生仔细观察,充分发挥想象力才能发现暗藏在绘本中的秘密。也正是因为这些小秘密,学生才会更加喜欢绘本。因为每位小读者对每幅图画都有不一样的感悟,他们抱着属于自己的那份童真,去创造出一个属于自己的、生机勃勃的童话世界。在阅读绘本之后,老师可以对学生进行适当引导,让学生对故事进行改编或者续编,让学生尽情地发挥自己的想象力,这时老师可能会收获一些意想不到的结果。不要小瞧孩子们的想象力,其实他们也可以创造出属于自己的绘本。 绘本世界里充满着童真,也充满着想象。只要老师营造出一种新的学习氛围,在教学中,针对小学低年级学生的特点,充分利用绘本图文并茂的特点,为孩子们精心挑选绘本并进行适当的引导,孩子肯定会爱上绘本、爱上阅读。 参考文献 [1]翟玉梅.小学低年级绘本阅读[J].中国校外教育,2016(05). [2]左敬文.小学低年级绘本阅读指导研究[D].长沙:湖南师范大学,2014. [3]徐雨燕.谈小学低年级绘本阅读研究[J].宁波教育学院学报,2008(06). [4](加)佩里·诺德曼、梅维丝·雷默著,陈中美译.儿童文学的乐趣[M].上海:少年儿童出版社,2008. |
随便看 |
|
科学优质学术资源、百科知识分享平台,免费提供知识科普、生活经验分享、中外学术论文、各类范文、学术文献、教学资料、学术期刊、会议、报纸、杂志、工具书等各类资源检索、在线阅读和软件app下载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