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论文:

 

标题 聚焦个性 谐趣教学
范文

    廖碧娥

    【摘 要】“聚焦个性,谐趣教学”是指教师根据学生的年龄特征、个性特点,深度融合现代信息技术,创设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针对不同的课型选取最适合学生学习的教学策略,灵活机动地进行教学,让学生在正确的价值观指引下个性化地学习,进而促进学生人格健全发展的教学活动。通过实施这种教学,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培养学生的数学核心素养,实现立德树人的目标。

    【关键词】聚焦个性;互联网+;教学策略;教学模式

    “互联网+”时代给教育带来了巨大的变化,这需要教师不断更新教育理念,创新教育模式,优化教育评价。教育部强调“促进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的深度融合”,其核心理念是强调让信息技术为教学过程服务,鼓励教师利用信息技术开展教学创新,支持学生个性化学习探索,让教学更有效果,学生学习更有效率。因此,在当今“互联网+”时代,教师应转变小学数学教学方式,与现代信息技术深度融合,实施“聚焦个性,谐趣教学”。

    一、“聚焦个性,谐趣教学”的内涵

    “谐”是指师生和谐融洽,学生和谐发展,“趣”是指有趣。“聚焦个性,谐趣教学”是指教师根据学生的年龄特征、个性特点,深度融合现代信息技术,创设情境,激发学生学习兴趣,针对不同的课型选取最适合学生的教学策略,灵活地进行教学,落实数学核心素养,让学生在正确价值观的指引下开展个性化的学习,进而促进学生人格健全发展的教学活动,实现立德树人的目标。

    二、“聚焦个性,谐趣教学”的教学策略

    (一)聚焦个性

    1. 教学目标有差异

    结合教学的实际情况,对不同类型、不同年龄的学生设立不同的知识目标、能力目标和情感目标进行评价,给每个学生架设成功的阶梯。

    2. 教学方法重个性

    根据学生的基础和学习能力等组建学习小组,实现小组学习,开展同伴互助。对优秀生“以放为主,放中有扶,着重自学”;对学困生“以扶为主,扶中有放,着重辅导”。借助智慧课堂、微课视频,让学生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选取学习资源,实现个性化学习。除此之外,教师还要引导学生亲历探究、建模的过程,尽情在生活情境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尽量让学生在活动中学习,在体验中成功。

    3. 教学时空延伸性

    借助微课,使课前的研究学习、课中的释疑学习、课后的针对练习得以高效开展。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进行选择性学习,优秀生根据微课视频提前预习、拓展学习,而学困生可以根据微课视频反复学习,实现教学的前置和后延。借助互联网,学生的学习可以随时随地学习,拓宽学习的时空。

    4. 练习设计差异性

    练习是强化知识和技能的有效方式,是数学学习的必要环节。因学生存在着差异性,一方面,教师要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来设置不同层次的练习。另一方面,让学生根据自己的需要主动地进行练习,练习的深度和强度可以因人而异,以有效地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5. 教学资源针对性

    借助“互联网+”,丰富教学资源,让学生从丰富的资源库里选取自己需要的资源。这样选取的资源是有针对性的,是最适合学生个性的,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得到激发,创新思维得到培养。

    (二)灵动谐趣

    为了有效开展适合学生个性特点的教学,教师要整合情境创设、实践操作、探究学习、合作学习、数学生活化及“互联网+”背景下的教学策略进行创新,并根据学生的年龄特征和个性特点灵动地应用在教学中,使学生学得有趣,和谐发展,实现立德树人的目标。

    1. 情境创设

    創设问题情境,让学生学会思考;创设故事情境,让学生学得有趣;创设生活情境,让学生学得有味;创设操作情境,让学生学得有劲;创设动画情境,让学生学得有乐;创设比赛情境,让学生学得有兴。

    2. 实践操作

    实施实践操作,让学生在实践中感知,在体验中学习。

    3. 探究学习

    探究学习要体现主动性、问题性、实践性、开放性和综合性。借助信息技术巧设问题情境,激发探究欲望;丰富探究素材,创造探究条件;参与探究过程,注重合作交流;巧设综合训练,培养探究能力;鼓励大胆质疑,激发创新思维。

    4. 合作学习

    合作学习中注意优化学习小组结构,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问题意识、思考能力、应用能力,训练学生的倾听、交流、分析、概括、评价能力。

    5. 数学生活化

    数学生活化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熟悉的生活情境入手,使课堂教学体现数学问题生活化,生活问题数学化。

    6.“互联网+”背景下的教学策略

    “互联网+”教学是在师生分离的情况下,借助互联网信息技术开展新型的教育教学方式,实现传统教学、微课程和翻转课堂相融合。

    (1)借助“互联网+”,打破教学的时空局限

    由于缺乏生活经验,学生对课本有些内容的理解也就有一定的局限性。有了云平台,有了信息技术的辅助,教学活动能超越课堂的时空,拓宽学生的知识面,弥补学生眼界的不足,使课堂焕发出勃勃生机,实现“小课本,大课堂”。

    (2)利用微课视频,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由于学生发展具有不平衡性,不同的学生接受新知的速度不同,但如果教师讲解多遍,优秀学生就会觉到无聊,势必影响他们的学习积极性;如果只是一遍带过,中下层的学生不能很好地掌握新知,不懂的知识越积越多,对数学就会越来越没有兴趣。传统的教学模式很难实现真正意义上的分层教学,教师的授课主要是针对班里的大部分学生,很少顾及优秀生和学困生。教师应针对某一重点、难点制作微课视频,这样学生可以根据自己对重要知识点的掌握情况,有选择地观看微课视频。优秀生可只看一遍,而学困生可以暂停或反复观看,直至明白,保证了每一个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实现个性化教学。借助信息技术实现“先学后教”,能让学生根据自己的需要提前学习,并且生动的视频和互动的交流更能激起学生的兴趣,提高他们的自信心和积极性。

    (3)利用微课视频,实现课堂教学的前置和后延

    借助微课,那些对知识点“吃不消”的学生,可以在家重温知识点,而“吃不饱”的学生则可以提前学习,进行“翻转课堂”。如此一来,个性化教学不仅在课堂上进行,还同时延伸到课前、课后,学生也由知识的被动接受者变为主动学习者,实现了灵动的个性化教学。

    (4)利用信息技术,发展学生的核心素养

    小学生思维以形象思维为主,利用微课等辅助教学,为小学数学教学过程提供生动形象的感性材料,为学生学习搭桥铺路,让学生参与其中,帮助学生观察、比较,逐步把握知识的实质,进行数学建模,实现直观想象和数学抽象,发展了学生的核心素养。

    比如在教学“求一个数比另一个数多(少)百分之几”这一内容时,基于百分数应用题的教学是个难点,学困生不容易突破,教师可借助微课,使教学灵动起来,让个性化教学在课前、课中、课后得到有效的实施。课前,学生通过观看微课视频学习新知,优秀生在前置性学习中已经掌握要学的内容,而中下层生还不能理解透彻。课中,开展分组学习,每组的中、下层生带着在前置性学习中发现的问题,在优秀生的指导下有目的地观看微课视频,看完视频再充分地展开讨论,使他们在讨论探究、交流汇报的过程中,眼、耳、手、脑协调合作,积极思辨,同时把前面学过的知识“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百分之几”迁移到“求一个数比另一个数多(少)百分之几”中,学生积极参与、主动探索,学困生在优秀生的辅导下学会新知,优秀生在指导的过程中能力得到提高。课后,学困生在完成作业时,还可以继续观看微课视频,理解知识难点,理清思路,掌握解题方法,而优秀生则可以根据微课视频提前学习新的内容。

    三、“聚焦个性,谐趣教學”的教学模式

    经过不断的实践与探究,我们探索出了一套较为成熟的关于“聚焦个性,谐趣教学”的教学模式,其具体的教学流程如图1所示。并在一般流程指导下,进一步概括出相关的低、中、高年级数学教学模式。

    (一)低年级数学教学模式

    前置学习(微课、微答疑释疑)→创设情境(故事、游戏、动画)→合作探究(师生)→引导建构(师生)→游戏放松→趣味练习(智慧课堂)→总结评价→拓展延伸(口头型)。

    (二)中年级数学教学模式

    前置学习(微课、微答疑释疑)→创设情境(动画、问题、生活)→发现问题→合作探究(生生)→解决问题→建构新知→归纳总结→运动放松→学以致用(巩固)→评价反思→拓展延伸(分层型、实践型)。

    (三)高年级数学教学模式

    自学生疑(微课、微答疑释疑)→创设情境(比赛、生活)→合作探究(生生)→释疑明理(微课)→概括总结→学以致用(再创造)→评价体验→拓展延伸(探究型、创新型)。

    “聚焦个性,谐趣教学”突破了过去“一刀切”的教学模式,根据学生的年龄特征、个性特点对教学的基本模式进行“应变与创新”,从而构建信息技术支持下的小学数学个性化教学模式,该教学模式的核心是“聚焦个性,凸显谐趣,灵动教学”。教师既可以借助信息技术创设直观、形象、生动、新奇的形式进行教学,使学生学得有趣,也可以借助微课视频实现教学的前置和后延。学生可以亲身感悟,可以小组合作、生生辅导,也可以借助互联网实现个性化学习。

    把微课等引入教学,借助智慧课堂、云平台,可以充分发挥学生在学习中的主体性,让学生参与探究过程,亲历抽象过程,体验数学建模,培养空间观念。学生学会了用数学的眼光去观察、用数学的思维去分析、用数学的语言去表达,学生的数学抽象、直观想象、数学思维、数学理解、数学交流、数学建模等核心素养得到了发展。通过灵动的教学,灵活地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渗透到学生的学习过程中,培养了学生严谨的思维品质、理性的思考能力、优雅的审美意识、强烈的家国情怀、健全的人格,充分发挥了数学丰富、独特、不可替代的德育功能,落实了立德树人的目标。

    参考文献

    [1]邓志伟.个性化教学论[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2.

    [2]胡小勇,詹斌,胡铁生.区域教育信息资源建设现状与发展策略研究[J].中国电化教育,2007(06).

    [3]胡铁生.“微课”:区域教育信息资源发展的新趋势[J].电化教育研究,2011(10).

随便看

 

科学优质学术资源、百科知识分享平台,免费提供知识科普、生活经验分享、中外学术论文、各类范文、学术文献、教学资料、学术期刊、会议、报纸、杂志、工具书等各类资源检索、在线阅读和软件app下载服务。

 

Copyright © 2004-2023 puapp.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4/12/23 3:49: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