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提高小学低年级学生识字效率的方法探究 |
范文 | 罗月琴 摘 要:对于刚入学的小学低年级学生来说,兴趣是最好的教师。在小学低年级识字教学中,教师要根据儿童的年龄特点和心理因素,激发学生的识字兴趣,教会学生掌握识字方法,进一步培养学生的读写能力。笔者在教学实践中,摸索出四个提高识字课堂效率的方法:创造特定场景,激发学生的识字兴趣;挖掘字形的特点,帮助学生掌握识字方法;整合多种激发学生兴趣方法,让学生在愉快中识字;引导学生掌握特定的识字方法,培养知识迁移识字能力。 关键词:小学语文;低年级;识字教学 小学语文教学大纲明确规定了小学生应掌握2500个汉字。由此可见,识字是小学语文教学的重要任务之一,而且识字量的多少决定了学生的读写能力的高低。那么如何才能够提高小学生识字效率呢?笔者认为,从激发小学生的学习兴趣出发,充分利用各种材料和资源,引导学生掌握科学识字的方法,就可以让学生举一反三地识字,继而提高读写能力。 一、创造特定场景,激发学生的识字兴趣 (一)以图激趣,形象识字 小学生基本上以形象思维为主,对于语言文字这些抽象的内容,需要借助图形来学习。如果每天让小学生单纯地看字认字,他们会产生厌倦情绪,进而影响识字效率。因此,笔者从图片入手,创造有趣的场景,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再进行字的音、形、义的教学。例如:对“花”这一汉字的教学,先投影出示“荷花”图,鲜艳的色彩和美丽的形状吸引了学生的注意力。教师此时再让学生猜谜:“有位小女孩,从小就是生在水中央,身穿粉红衣,坐在绿色的船上。”因为有图片作基础,学生很快猜出了谜底——荷花。就这样,学生对本节课的学习内容的兴趣倍增,专心致志地听课,为教学“花”字的音形义奠定了良好的基础。随后,多媒体呈现红色、粉红、雪白色的荷花,学生更是精神抖擞。学习“花”字后,出示一个大花园、大果园,学生欢呼起来,画面上出现争奇斗艳的花:荷花、茉莉、菊花、芙蓉、梅花、桃花、桂花……教师再激趣问道:为什么有的花用草字头,有的花名用木字旁呢?聪明的你能说出理由吗?学生顿时像炸开的锅,热烈地讨论着。教师让学生观察、合作、探究、回答后,总结出:画成其物,随体诘诎。“草”的本字是“艸”,像草形,后来这个字简化为“艹”,造就了许多新的形声字,如“荷、莲、菊”等,所以便取草字头为其形旁,以形象揭示这些花低矮的外形特点;“梅、桃”等的“木”的甲骨文写成“■”,上有枝,下有根,表示树木的意思,与草相比,树木普遍长得更为高大些,用木字旁提示了这些花更为高大的外形特点。 (二)直观教学——雨声中识字 看图可以激发学生识字的兴趣,声音也能够调动学生识字的兴趣。在教“雨”字前,把预先录下来的下雨的声音使用多媒体播放出来,让学生听声音猜字谜。 师:“千条万条线,落入水中看不见。”这是什么呀?学生齐声回答:雨中“下雨”。 师:请小朋友伸出小手跟老师一起写“雨”字,请看着“雨”字,你能看到了什么?听到了什么?想到了什么? 生:“雨点”四个点像雨点落了下来。 生:“雨”字外面像屋里的窗户,整个字像人们看到窗外的雨水从房间的窗户流下来。 生:像听到下雨,水珠打在玻璃窗上啪啪地响。 生:雨落在池塘里,叮叮咚咚。 生:雨落在小草上,小草绿了。 生:雨点落在小花上,花儿脸红了。 生:雨落在马路上,马路洗了个澡…… 通过这种方式,似乎在看雨和听雨的过程中,雨的形状,雨声和雨声都生活在文字中。 二、挖掘字形的特点,帮助学生掌握识字方法 (一)观察字形特征识字 记字形是识字教学的基本目标。在识字教学中,要尽量挖掘字形特点,再运用巧妙的方法,把复杂的字体简单化,把难学变易学。例如“燕”字的音、义都不难记忆,但对于小学生来说,其字形就属于难记的一类了,而且学生写这个“燕”字时,很容易缺少笔画。因此,笔者教学“燕”字时,采用如下方法: 1. 简笔画勾画识字 教师首先播放燕子的叫声,接着利用动画显示燕子的草图轮廓,指着画面问学生:“这是什么?” 生:燕子。 师:“燕子”的“燕”是象形字,怎样记住呢?(引导学生说出方法,教師边说边板书)。 “廿”是燕子的头;“口”是燕子的身体; “北”是燕子的翅膀;“灬”是燕子的尾巴。 最后让一名学生在黑板上一笔一画书写一个大大的“燕”字,其他学生则在练习本上书写。按照这样的规律,用这个方法学习“每、鱼、羊”等字。学生熟练掌握了挖掘字形特点识字方法后,就很容易记住一些复杂字形的笔画了。 2. 用儿歌记忆字形 小学生具有爱唱爱跳爱动的特点,教师可以利用此特点,通过儿童歌曲来达到教学效果。 草头加短横(廿) 二十个娃娃兵(廿) 口字作替身(口) 排队去北京(北) 北方天气冷(北) 队长喊口令(口) 南方雨纷纷(灬) 一二三四!(灬) 3. 用加法算式识字 廿+口+北+灬=燕 (二)连线与涂色,在动手中识字 动手可以加深记忆的印象。学生从小就玩玩具,动手也是学生喜爱的方式之一。让学生动手实践识字,兴趣会更浓、效果更显著。 1. 图文连线识字 大部分小学生在学前阶段接触的书籍是图画书,而小学课文中有很多生动的插图,因此以学定教,利用插图为识字服务。 课文《在家里》中共有几个表示物品名称的词语:沙发、小刀、茶几、台灯、书架。词语上方是一幅以家庭为背景的图,物品可从图中找到。教师进行设计:导入新课,自己拼读词语,给文中的词语与图中对应的物体连连线,通过投影进行校对交流,图文结合读一读词语,使学生识记效果更优。 2. 巧涂颜色识字 “嫩”字的字形属于小学生识字学习中最复杂难记的一类,教师对于难记的汉字,应充分挖掘字形特点让学生识字形。例如: 先把“嫩”字打印出来剪出小纸片,打印时要用制成空心字,再分发给小学生自己涂色。如引導学生把“嫩”字的“女”偏旁涂成红色,意思是女孩害羞的脸是红红的,把中间的“束”涂成嫩绿色,意思是说“束”表示着一捆嫩草……因为小学生特别喜欢上美术课,而在识字教学中让他们涂涂画画,既培养了学生的想象力,又进行了语文识字教学,可以收到一举两得的效果。 三、整合多种激发学生兴趣的方法,让学生在愉快中识字 顺口溜、歇后语、游戏、儿歌、谜语等都能激发学生识字的兴趣,在愉快心情中识字,可以达到事半功倍的识字效果。例如: (一)顺口溜识字 王大姐,头上插着两朵花——美 门里有个人——闪 门外有个人——们 “口”字进“门”问你好——问 在方方的水池里,一个小孩子横躺着游泳——游 用水来洗(澡) 有火才能(烧) 伸手来做(操) 有水才能(浇) (噪)音惹人恼 ?用丝来缠(绕) 有火能干(燥) 日出见分(晓) 顺口溜识字方法,很容易引起学生的识字兴趣,又可以活跃课堂气氛,比较容易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 (二)儿歌识字 录制活泼可爱的儿歌,再让学生跟着学唱,使其在热闹的欢唱中巩固识字效果。例如: 什么花春天最早开? 什么花夏天开满树? 什么花冬天暗香来? 什么鸟夏天水中住? 什么鸟秋天排一字? …… 什么高高池中央? 喷泉高高池中央。 调皮的小林举手编了一句,大家笑弯了腰。 谁的嗓门像个麻雀叫喳喳? 柏余嗓门像个麻雀叫喳喳。 利用儿歌进行识字,不但上课热闹,下课了学生也乐此不疲地在唱着。教师还可以让他们回家唱给家长听,让学生快乐地学习、幸福地识字。 四、引导学生掌握特定的识字方法,培养知识迁移识字能力 生字的教学,教师需要引导学生观察,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让学生从字形规律中掌握识字方法,再对他们进行训练,从而形成知识迁移。通过这样的识字训练,学生由学会一个字到会说很多词和句子,既实现了知识点的迁移,培养运用知识的能力,又训练了学生的说话能力,收到了举一反三的显著教学效果,使学生终身受益。 例如:学习“花、芽”两个生字,引导学生发现它们都有一个相同的部首“草字头”,再引导学生经过合作探究发现,花草的字一般都有“草字头”,即与植物有关,接着让学生回忆带有“草字头”的字。这样,学生不仅知道部首有表义的作用,还学会了识字方法,以后可用部首归类法识汉字。与此同时,还让学生们利用生字组词、扩词、造句等练习。 综上所述,要提高小学低年级识字教学的效率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教师要想方设法引导小学低年级学生喜欢上识字。在识字教学中应以“激发兴趣”为前提,让学生在愉快中识字。教育工作者必须掌握小学生的心理特征,充分调动学生的眼睛、嘴巴、手脚参与到识字学习中。 参考文献 [1]舒欣月.小学低段识字教学中多媒体有效运用研究[D].重庆:重庆师范大学,2016. [2]孙红霞.小学低年级识字教学研究[D].济南:山东师范大学,2017. [3]李金玉.识字教学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意义和策略研究[J].课程教育研究,2018(27). |
随便看 |
|
科学优质学术资源、百科知识分享平台,免费提供知识科普、生活经验分享、中外学术论文、各类范文、学术文献、教学资料、学术期刊、会议、报纸、杂志、工具书等各类资源检索、在线阅读和软件app下载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