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校园微生活”课程的开发与实施 |
范文 | 徐艳亚 严虹 【摘 要】“校园微生活”是指学生和教师在校园中发生的各个生活小场景,江苏省常熟市崇文小学精心规划和设计,将课程内容紧密融入学生在校的每一个微生活场景中,让学生的微生活成为课程实施的场域,让教师成为课程开发和创生的主体,从而构建出一套科学的、系統的课程体系。 【关键词】校本课程;校园微生活;开发与实施;核心素养 【中图分类号】G423.4? 【文献标志码】B? 【文章编号】1005-6009(2020)18-0067-03 【作者简介】1.徐艳亚,江苏省常熟市崇文小学(江苏常熟,215500)教科室副主任,一级教师;2.严虹,江苏省常熟市崇文小学(江苏常熟,215500)教科室副主任,一级教师。 “校园微生活”这一概念的提出顺应了当下教育发展的趋势。它是指学生和教师在校园这个场域内不同时间与空间中发生的各个生活小场景,通过学校精心规划和设计,将它们与学校教育教学密切勾连起来,赋予其充分的教育内涵和意蕴,建构富有活力的课程体系,使师生的校园生活丰富多彩,也使教育的本质力量得到释放。 一、“校园微生活”课程的内涵解读 “校园微生活”课程指从学生全面发展的角度着手,针对学生在校园生活的各个小场景设计的,以促进教师和学生共同成长的课程,主要包括公共课程、自选课程和自研课程。 “校园微生活”课程的开发与实施,是将课程内容紧密融入学生在校的每一个微生活场景中,让教师成为课程开发和创生的主体,从而构建出一套科学的、系统的课程体系。在该课程开发与实施的过程中,通过优化教师的教育教学行为,激发教师的课程意识,提升教师的专业素养,提升学生的综合素养。同时,也关注并发挥教师的个性特长,实现教师校园微生活的多样化,以教师丰富的校园微生活带动学生校园微生活的丰富,让学生在课程学习中,学识得到提高,能力得到锻炼,个性得到张扬,生命得到舒展。 二、“校园微生活”课程开发与实施的策略 (一)在校园场域中探微,生活课程化 1.学生校园生活的多元性和时空性决定了课程设置的结构化。 根据学生在校园场域中展开的关于学习、游戏、休闲、交往等多元性和跨时空的各种生活场景,梳理构建三大课程体系:公共课程、自选课程和自研课程。 公共课程指的是在规划好的时间里学生必须完成的国家规定的相关课程。对于学生来讲,这个课程具有基础性,是国家课程教育意志的体现;对于教师来讲,这个课程的实施有着充分的创生空间。 自选课程指的是为落实核心素养多样化的需求,开发主体为教师,跨学科、综合性的走班课程。该课程不仅具有基础性,更关注学生的差异性和选择性。课程的内容具有可选性,课程的选择主体具有多样性。 自研课程指的是学生(教师)利用自己的零散、碎片时间,根据自我的需求和爱好,自己开发并且能够吸引其他学生(教师)参与的课程。课程的开发主体是学生(教师)。 2.学生校园生活的散点式和碎片式决定了课程的微型化。 师生校园中的生活是零碎点的聚合,着眼生活点形成的课程是微型化的,但并不是简单化,它同样是育人载体,有着完整的课程设计、开发、实施、评价等环节,具有聚焦性、精准性和实用性,同时更强调对细节的把控、理论的提升、成果的推广。 (二)在实践探索中究微,课程品质化 1.课程生活化。 教学方式生活化。教学方式的生活化是指教师对教学内容的处理更接近学生的接受现状,有利于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实践能力,提高学习效率。因为课本中的知识本来就源自生活,有着生活的根基,我们通过从学生兴趣层面出发,充分挖掘生活中的资源,以生动有趣的、学生喜闻乐见的生活化的教学形式实现课堂教学的生活化。 学习方式生活化。生活化的课程内容,并不是学生生活的机械重现和简单翻版,而是在教师指导下学生对原有生活认知的提炼、体验,从而构建新知,并用这种新知来实现自我成长。因此生活化的课程学习最根本的一条原则就是“回归生活”,让学生在生活与活动的动态下开展研究性、综合性、实践性的学习,促进学生“自主、合作、探究”学习方式的形成。 学习途径生活化。学生的学习必须通过“做中学”这条途径。教师应引领、鼓励学生走进生活这部大教材,去接触和了解,打破课内外的界限,使学生在实践中主动进行自主学习,在做中感受、体验、领悟,以自己的眼光分析问题、提出解决方法,锻炼能力、接受磨炼,才能形成内化的品质。 2.课程经纬化。 横向,实现课程的融通。首先是学科知识的融通,以课程项目研究点为基础,寻找不同学科有机整合的切入点,关注学科内、学科间的联系与整合,在凸显学科特性的学习方式中,进一步融合,促进学生形成“混合式学习”方式,形成综合融通的跨学科课程架构。 其次是学习资源的融通,以课堂学习为轴心,向学生生活的各个领域拓展,将学生的校园生活、家庭生活和社会生活中的资源有机结合起来,利用一切可利用资源,实现教育力量的综合融通和聚合。如公共课程体系语文学科课程群中的童心自主写作课程,要求学生调查学校种植的各种树木,然后给校长写一封建议信,这是语文学科与科学学科、数学学科的融通;数学学科课程群中的数学节课程,其中一个主题活动为“家庭实验室”,请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选择一个家庭实验活动,以视频、图片资料等方式展示自己对某一数学主题的研究过程,这是数学学科与艺术学科、信息技术学科的融通。 纵向,设置课程的层级。无论哪一种课程,教师都要先撰写《课程纲要》,并围绕课程四大元素“课程目标”“活动安排”“课程实施”“课程评价”进行实践。课程注重主题化、专题化活动内容的架构,注重活动的层次性与关联性,形成纵向有梯度的序列。如公共课程体系中的数学“长线活动”主题课程之一“认数”。一年级的活动主题侧重于亲近数、感知数,用数进行表达,初步感受数的抽象与概括;二年级的活动主题是进一步理解“十进制位值原则”,初步积累估计、推算的思维经验;四年级的活动主题则是将活动重点落在大数的认识上,进一步发展推理能力,落实数感培养。其中各年级的主题活动又由一个个递进的小活动组成,不断推进学生对数的认识。 3.课程弹性化。 “校园微生活”课程辐射学生在校的全时空生活,是一个庞大而复杂的课程体系。学校采用先“减”后“加”,先“乘”后“除”的模式,保证了课程的弹性和活力。 减法:学校顶层设计,架构课程体系,然后将课程开发权力下移,鼓励广大教师创造性地探索,让教师成为课程开发的主体。学校课程设计层面的减法,留给教师更多的创生空间。 加法:教师根据自己的能力点与兴趣点从不同视域对课程进行个性化开发,拓宽研究的视野,拓展研究的深度,并在实践操作中进行反思、调整与重构,不断丰富课程内涵。 乘法:教师在课程开发中,可以吸纳学生的加入,让学生与教师一样拥有设置课程内容、调整和改变课程结构及呈现方式的权力,成为课程的开发者与创生者。学生既是课程开发的参与者,又是课程实施的受益者,课程开发与实施的过程就是学生动态成长的过程。 除法:“校园微生活”课程的构建,逐步由制度要求转化为个人追求、价值引领与过程认同的全新创造,使制度逐步退出“舞台”,形成教师团队、教师个人、学生及学生家长共同认同的“契约”和文化追求。 (三)在自我成长中显著,评价多元化 在课程活动前,明确活动任务,引导学生对照具体要求进行诊断式评价;活动中,重视生生之间、师生之间的鉴赏和评定,重视质性评价;活动尾声,通过作品展示、节目展演等展示型评价进行总结。另外,引入电子和实物两种类型的档案袋,通过线上、线下的结合,动态地反映学生在整个课程中的成长和变化。 在活动过程中,我们还注重将成长记录和能力展示、课堂观察结合起来,把学生自评、小组互评、教师点评、家长参评结合起来,最终通过多层次的评价方式,巩固活动成果,规范教师教学行为,促进学生学科素养的养成。同时,通过与学生校园生活的连接,将课程评价与升旗仪式、元旦迎新联欢会以及节日课程的开幕式相整合。课程评价还尝试实现校内外一体化,通过QQ群、微信公众号,探索网络互动式评价。 |
随便看 |
|
科学优质学术资源、百科知识分享平台,免费提供知识科普、生活经验分享、中外学术论文、各类范文、学术文献、教学资料、学术期刊、会议、报纸、杂志、工具书等各类资源检索、在线阅读和软件app下载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