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摇曳生姿“花孩子”? |
范文 | 杨九俊? 【关 键词 】统 编语 文教 材; 文本 解读 ;《花 的学 校》 统编语文教材三年级上册第一单元以“美丽校园”组元,《大青树下的小学》写校园完整一天的生活,《不懂就要问》写课堂的学习生活,《花的学校》则写课余的校园生活,从而组成了美丽校园生活的完整画面。在《花的学校》这首散文诗中,泰戈尔以摇曳生姿的笔触,描绘了花孩子课余尽情嬉乐和急忙回家的情景,贯注其间的童真和母爱感人至深。 相互映照的生动画面。《花的学校》内涵很丰富,画面很美丽。从空间维度看,是“在场”与“出场”的相互映照。“出场”的无疑是一群一群的花孩子,但“在场”的可不只有花儿,还有“我”和“我”的妈妈。文章是以第一人称来写的,是以“我”和妈妈对话的口吻写的。在花儿嬉戏的部分,“我”的描述充满惊喜与欢乐,而且,“我”猜想出他們从哪里来;看到他们“扬起双臂”“,我”猜得他们往哪儿去,而且“,他们也有他们的妈妈,就像我有我自己的妈妈一样”。“在场”的似乎也“出场”了,“在场”的和“出场”的融为一体了。从时间维度看,尽情嬉戏和着急回家相互映照。雷雨来临,他们“冲了出来”,天真活泼,尽情嬉乐;尽兴而归,“急急忙忙”,他们依恋妈妈。画面与画面衔接自然,浑然一体。时空结合,构成的生动画面内容丰富,又给人纯真活泼的美感。 错落有致的结构安排。现在看到的教学参考资料,《花的学校》通常被分成四段。统编语文教材教师教学用书中说:“先描写了阵雨落下时,花儿在绿草上跳舞、狂欢;接着想象关了门做功课的花朵们,雨一来就放假了;然后想象他们穿着各色的衣裳,在雨中冲了出来;最后想象花孩子们急急忙忙赶回家,对着妈妈扬起了双臂。”这样的分段是有问题的。我曾经在听课后和老师们讨论:如果说第三段写雨一来,花儿从学校冲出来玩耍。那么第一段写什么呢?老师们也感到这是个问题。之所以产生这样的误解,是因为教参的编写者,没有看到这篇文章的结构安排与事物本身发展的顺序是不一致的。事物本身的顺序是上学—放学—回家,一般教参分析的顺序是放学—上学—放学—回家。其实,只要细读课文,我们就会看到,“上学”是“我”和妈妈对话时猜想的。这篇文章适宜分成两段,第一段(第1~6自然段),写雨来了,花孩子从学校里冲出来,尽情玩耍。第二段(第7~9自然段),写花孩子急急忙忙回家,投向妈妈温暖的怀抱。在第一段中,作者先声夺人,写雷云轰响,东风化为口笛,花儿“突然跑出来”,自然而然就会猜想他们从哪里来,交代了他们玩耍的合理性。这里的“放假”宜理解为“放学”。泰戈尔本来就厌恶刻板的学校教育,根据花儿生长的特点,顺带着表达了这种情感。(教学时这里不要有过浓的批判色彩,因为作者写的地下学校生活在当时是“正常”的,如果认为这也是“被压迫者的教育学”,那花孩子们迫不及待、欢天喜地嬉戏玩耍,也就很难生成了)所以“,我”和妈妈对话时的猜想,是不适宜单独作为一段的。而作者错落有致的结构安排,增强了画面的完整性和情节的摇曳感。 新鲜形象的语言表达。丰富的想象是这篇文章最重要的特点,不仅有人们常说的“天上人间”,连“地下”也带进了。写雷云、雨、风,写花儿嬉戏,都是绘声绘色,特别是拟人修辞手法的运用,使自然物充满了灵性。互文手法也是这篇文章的重要特色,文章第一、二自然段与第五、六自然段构成互文关系,写雷云、雨、风,树枝和绿叶,都是互为补充的;写花儿,前面写到他们干什么,后面则写他们穿了什么衣服,互相补充,才构成完整的场景。代入感也是阅读这篇文章值得体会的地方。所谓代入感,就是彼此之间的互相融通,可以进行角色替代。在这篇文章中,作者选择花孩子这个意象,而“我”和花孩子心心相印,“我”亦花,花亦“我”,体现了很强的代入感。文章中洋溢着的童真和母爱,则又是作者内心的意绪。诗人的心与“我”的心,与花孩子融为一体。当文章中的人物与景物,诗人自己与客体相通的审美精神融为一体,这样意境自然也给小读者们的“代入”创造了美好的可能。 |
随便看 |
|
科学优质学术资源、百科知识分享平台,免费提供知识科普、生活经验分享、中外学术论文、各类范文、学术文献、教学资料、学术期刊、会议、报纸、杂志、工具书等各类资源检索、在线阅读和软件app下载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