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思维可视活动,突破“图形与几何”学习障碍的对策研究 |
范文 | 黄美霞 可视不是单纯意义上指用眼睛观察,而是借助观察、触摸、绘图、演示等直观的形态,通过感知、想象、感受、直观意识行为理解知识建构的过程。而思维可视活动是指改变以往在“图形与几何”教学中强调答案的活动,设计在思考视域中通过绘图导学、构图活动,从而突破高段学生“图形与几何”学习障碍,提升学习“图形与几何”的效率。 一、遇到的问题与困惑 作为《数学课程标准》的四个领域之一,“图形与几何”是在传统意义上的几何内容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学生在解题时经常会遇到不会分析图,不会把思考方法和思考路径呈现出来,束手无策。当学生不会做题时,问他在这几分钟进行了哪些思维活动?不少学生总是回答:不知道怎样去思考分析。我们也对小学数学六年级期末检测卷中“图形与计算”考查板块进行了调研。 从以上调研的数据引发我们深入思考,是什么成了学习“图形与几何”的障碍? 二、思维可视活动突破“图形与几何”学习的措施与方法 突破高段学生“图形与几何”学习障碍,可采取“思维可视活动”的教学理念,运用绘图导学、构图活动教学策略。 策略一:绘图导学构筑思维可视——关注“知识点”转变为关注“思维层” 所谓“绘图导学构筑思维可視”,就是克服在图形表征认识上的表面与片面,通过绘图导学把思维灵活地呈现出来,通过研究变关注“知识点”引向为关注“思维层”。 (一)关注呈现方式 1.图示呈现 图示呈现是指在“图形与几何”教学中通过以图示替代文字把蕴含的方法、思想呈现出来的可视化教学方式。如教学平行四边形、三角形、梯形、圆的面积时,只提供一个标有数据的图形,让学生借助已有经验,用图示的方式表示自己的解答方法,再进行反馈交流。 操作流程: 2.图文配合呈现 在研究中,我们要求学生在理解题意时,把无形思考过程改用图文配合的方式表示出来,这样就会逼着学生去思考,从而提升学生解决问题的策略。 (二)借助动态演示 1.演示图形无限延伸活动 小学几何概念中有许多概念是具有无限性的,它们只是存在于人脑的想象之中,是人脑抽象的结果。我们要改变只是借助想象来体验,设计可以让学生可操作的动态演示真正理解无限延伸。 2.演示公式极限探索活动 探索公式推导过程——在公式推导过程中设计演示极限探索活动,借助几何画板展示“无限”的过程,沟通公式间的联系——本课题研究中我们把单元整理中带有规律性的知识,改用动态演示沟通知识,使知识条理化、系统化。 策略二:构图活动构筑思维可视——关注“单纯操作”转变为关注“思维体验” 所谓“构图活动构筑思维可视”是指能由实物的形状呈现几何图形,能根据条件做出模型或展出图形的活动,加强学生对图形的表征、性质的理解 。 (一)设计模型搭建活动 在低段教学图形及其特征时,都是从生活中的实物抽象出图形的特征,但到了高段教师还是采用实物抽象出图形的特征。其实学生对模型是非常感兴趣的,现在的孩子都是玩积木长大的,因此我们在进一步认识图形特征时,本课题尝试模型搭建活动,引导学生把自己了解的图形特征通过模型展示出来。 操作流程: 1.用学具搭建 人教版数学给每一位学生配备了一套数学学具,在认识图形特征时,将只用眼睛观察这单一形式变为可以动手操作的模型搭建活动,这样的活动把学生思维通过学具搭建展示出来,能让每一个学生积极参与。 具体操作: 教学《圆柱认识》一课。设计这样学具搭建活动:利用学具里圆柱,先想一想你打算怎样用最少的彩纸把这个圆柱包起来?(纸不能重叠,不能浪费哦!)展示成果,汇报交流。 2.用意想搭建 在本课题的研究中,我们改常规操作活动为意想搭建活动,通过在大脑中想象搭建,再把思维过程通过画图或表述的形式表示出来。 具体操作: 教学《长方体认识》一课。设计这样的活动:有10厘米的小棒8根,8厘米的小棒4根,4厘米的小棒4根,2厘米的小棒3根。请你选择合适的小棒进行搭建长方体。先写出你的选择方案,想象搭成的长方体的样子。(可以用画图或表述展示思维成果。) (二)设计图形转化活动 1.图形到实物的转化 重视从生活中的实物抽象出图形过程,但是将图形及其特征应用到生活中去的比较少,我们可以从这方面进行设计。 具体操作: 当一个建筑工人为一个修理厂建造长方体底座时,要判断底座表面的形状是否为长方形。你能为他设计一种判断的方法?画出你的想法。 2.二维到三维的转化 三维到二维的转化,即从立体转换到平面,反过来由平面转换到立体。对于这一点,在以往的教学中不够重视,也没有设计这样活动。在本课题研究中要体现这一过程,使二维与三维间的转化过程变成可视的活动,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 三、结语 通过“思维可视活动”,能激活学生学习“图形与几何”的兴趣,突破“图形与几何”学习障碍,使学生能灵活借助“思维可视活动”提升数学思维,提高学生的几何直观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因此,要转变教师的教学方式,寻找优化“图形与几何”教学的有效策略,提高教师“思维可视活动”的设计能力。 【作者单位:田东县江城镇江城小学广西】 |
随便看 |
|
科学优质学术资源、百科知识分享平台,免费提供知识科普、生活经验分享、中外学术论文、各类范文、学术文献、教学资料、学术期刊、会议、报纸、杂志、工具书等各类资源检索、在线阅读和软件app下载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