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农村小学“随班就读”学生的行为能力教育研究 |
范文 | 龚正良 摘 要:小学“随班就读”指的是让部分残疾、轻度弱智、弱视和重听等残障或有其他特殊原因的孩子进入普通班就读进行教育的一种方式。其目的就是让这些特殊学生能够与普通学生一起学习活动,进而充分开发他们的学习以及其他方面的潜能,为将来更好地适应社会打好坚实的基础。但由于“随班就读”学生的特殊性,教师在教育教学中要根据他们的心理发展特点,采取合适的教育方式,提高对他们的教育质量,为他们今后的成长和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关键词:农村小学生;随班就读;行为能力 随班就读是解决农村“特殊”学生教育的一种有效措施,也是普及九年义务教育的重要形式。因此,教师要秉承尊重学生的原则、坚持让每个学生都能得到全面发展的要求,在教育工作中用自己的爱心、责任心认真对待每一个孩子,让他们享受高质量的教育服务,帮助他们树立“人残志不残”的坚定信念,增强他们适应社会的能力。在实际的工作中对待随班就读生,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一、用爱心滋润心灵 爱心是每个教师基本的职业素养,也是一切教育的基础。没有爱就没有教育。爱是世界上最强大的力量。特别是对于随班就读的学生,他们由于身体的残缺,往往会遭受其他学生的嘲笑和讥讽,心理上更渴望得到教师的爱。因此,教师应该用一颗爱心去关爱他们,让他们沐浴在教师爱的阳光里,快乐成长。 如班里有一名女孩,天生思维反应特别慢。不仅如此,她还因为父母的离婚有些自闭。不愿意与任何人沟通交流,与人说话的声音很低,头总是低垂着。平时也不注意个人卫生,经常穿着脏兮兮的衣服,流着鼻涕。针对这种情况,我经常教她如何整理个人卫生,与她交流谈心,教她正确、大胆地表达。记得有一次上课时,我忽然闻到一股很臭的味道。忽然有个学生说:“老师,××拉裤子了。”他这一喊,全班学生的目光全都转向这个女孩,只见她低着頭一声不吭。学生捂着鼻子,从座位上站起来,只听见他们说:“臭死了,恶心死了。”这下这个女孩再也憋不住了,哇地大哭起来。见此情景,我赶忙阻止其他学生,并批评教育他们。安排好其他学生后,我把××带到办公室,打电话让家长送来干净的衣服,并帮助她清理了一下。告诉她:“以后要是想上厕所就主动打报告。如果不好意思的话,就悄悄举起左手,老师就明白你的意思了。”从那以后,“举左手”就成为我与她之间的“秘密约定”,只要她举起左手,我就会明白。 就这样在教师爱心的滋润下,她逐渐变得开朗起来,虽然有时候还表达不清楚,但比以前进步多了。见到教师的时候,她还能用不是很响亮的声音问好。但我相信,在对他们的教育中,只要坚持撒播爱的金种子,就一定会收获硕果累累的金秋。 二、用责任心扶助成长 责任心是教师职业的灵魂,也是师德的重要体现。一个没有责任心的教师,教育对他来说就是机械重复的工作,没有创新、没有进步和发展。对于随班就读的学生来说,他们的内心本来就自卑,如果教师再不负责任地将他们弃之不理,会让他们更加自卑。不仅没有达到对他们教育的效果,还不利于他们今后的成长和发展。反之,教师担负起关爱他们的责任,教师也能在这样的“特殊”教育中锻炼能力、提升教育质量,促进自身的不断发展。 如有一个智障男孩,上四年级了,乘法口诀还不会。为了帮助他掌握基本的计算技能,每天课余时间,我都让他把乘法口诀背上几遍。看着他终于熟练地“一一得一……九九八十一”背出来,我心里比吃了蜜还要甜。正当我满怀信心地筹备下一阶段对他的辅导工作时,第二天发现他把乘法口诀已经忘得“八九不离十”。一种挫败感瞬间席卷我全身。真想放弃,但强烈的责任感提醒自己:教育本身就是一个“静待花开”的漫长过程。想到这里,我重振精神,认真钻研如何才能让他牢固记住。经过冥思苦想,我针对他设计了一个利用手指游戏记忆的方法。这下他只要会做游戏,就能背出来。这次他终于熟练无误地背会了,并且在之后的学习里也没有忘。看着他的进步,一种成就感油然而生。 在以后的日子里,本着强烈的责任心,在教育随班就读学生时,我总是想尽一切帮助他们正确理解、牢固记忆的教育教学方法,扶助他们成长。让他们感受教师对他们的重视和关注,提高他们学习和成长的信心。为他们的健康成长保驾护航,开启属于他们的更加广阔的天地。在这个过程中,教师自身的教学艺术也会得到发展和提高,正是“成就别人的同时也成就了自己”。这一切都是依靠强烈的责任心来支撑的。 总之,对于农村随班就读学生的教育是每个教师都要担负的责任和使命。在实际的教育工作中,教师要结合他们的身心发展规律,用爱心滋润他们,用责任心扶助他们,为他们谱写人生的美好乐章! 参考文献: [1]韩登泰.农村学校智障儿童随班就读数学教育策略[J].数学学习与研究,2018(9). [2]李德芳.探索农村小学特色建设,功在当代,利在千秋[A].国家教师科研专项基金科研成果(神州教育卷3)[C],2013. 编辑 王彦清 |
随便看 |
|
科学优质学术资源、百科知识分享平台,免费提供知识科普、生活经验分享、中外学术论文、各类范文、学术文献、教学资料、学术期刊、会议、报纸、杂志、工具书等各类资源检索、在线阅读和软件app下载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