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论文:

 

标题 如何营造生活化的数学课堂
范文

    马玉明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既要注重学生主体的地位,又要重视自身的教学水平,以小学数学课堂的有效性为基石。因为学生学习的环境能够潜移默化地影响其心理,良好的课堂气氛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还能够帮助教师引导课堂的发展方向。我们运用生活化的课堂氛围会给学生带来良好的心理因素,教师更希望孩子们能够从生活中寻找数学。在这样的环境下,学生才能有效参与课堂的教学。教师还可以从教材、学习的资料等多方面来营造课堂生活化的氛围。

    一、教材处理的生活化

    教材是教学的主要来源,所以教师要通过对教材内容的整理、加工等来处理小学数学教学的知识点。教材中生活化的处理既是对教材的取舍,也是对教材中无味的案例的处理,将教材中的案例用生活的案例代替,也可以有效地向学生传达生活化的教学这一理念。如在小学数学“数据处理”一课中,教材拿“每位同学家一周所用垃圾袋”一案例为素材,教师在教学中通过让学生收集数据、整理数据、分析数据,让学生初步学会从数学中发现问题和提出问题,能够运用数学知识解决简单的统计问题,从而进一步体验数学是与现实生活有密切联系的。在学生进行统计过程中,可以对数据进行灵活的更改,例如将这一案例转变到一次实际的数据调查活动中,让学生参与到课堂中来。老师邀请了所有学生来做一周的调查活动,然后进行新课的导入,让学生能够深深体会到数学与实际生活是分不开的,了解数学问题就在我们的生活中,从而对数学产生浓厚的兴趣。教师对教材处理是否得当,直接影响到学生学习的兴趣,教材生活化处理既是对教材取舍合理的利用,也是营造课堂生活化的重要途径。教师一定要结合学生身边的案例导入新课,才能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学生求知的欲望,而且还能使学生所学数学问题形象化、具体化。教师以教材为依托,将生活中的案例以合理的方式融入数学教学中,充分将数学知识与学生的实际生活紧密地联系起来,把生活中有趣的题材引入数学课堂教学中,点燃学生对学习数学的兴趣,使学生对求知成为一种动力。

    二、教材内容的生活化

    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探究是数学课堂的一个重要环节,如在学习“可能性”一课中,教师可以将“摸球游戏”引入本节课的探究活动,要求学生以小组合作的形式来完成任务。在这个过程中,教师要尽可能做到内容的生活化,让学生从生活中找到数学,这时学生的积极性也提高了,他们会争着抢答自己在活动中得到的结果,具有积极的学习态度,从而达到了我们的教学效果,因为学生的数学内容是现实的,并且是有意义的。当然这些内容必须是有利于学生主动地进行交流的。只有有效结合学生的现实生活、有效激活学生的已有经验,才能有效激发学生的兴趣,从而引导学生实现真正意义上的自我建构。例如:在一年级“加、减应用题”的教学中,教师可以设计“乘公交”这一主题活动,改变了教材中例题的呈现方式,加深学生理解加、减的处理过程,这样对学生提出挑战,激发了学生学习的兴趣。又如:在教学“百分数应用题”时,可以设计为全国人口普查这一案例,把知识的课堂变为生活的课堂,让学生在生活的环境中去探究、去发现。

    当然,教师要学会处理教材内容,把理性的知识转化为生活中的现实问题,让学生感知学习数学的乐趣。比如,在讲解长度单位“米、分米、厘米”这一节的内容时,首选引导学生用“猜一猜”这一活动,联想生活中我们常见的门、粉笔、桌子以及旗杆等的长度及高度,并且来验证,实现了从感性认识向理性认识的转变,同时也能够让学生感受生活中处处是数学。

    三、问题探究的生活化

    在我们的现实生活中包含着许多数学问题,只有当数学中的问题与现实生活密切结合时,才能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发挥学生的创新思维,才能体现出一个探究者的乐趣。例如:当我们在教学“圆的认识”时,结合学生身边的生活问题:车轮为什么是圆形而不是其他形状?让学生通过对车轮的探究,发现圆的基本特征,从而激发了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促进了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发展,并进一步认识了学习数学的价值,激发学生学习的内在动力。又如在学习“分数通分”这一节内容时,教师给出信息:三(1)班与三(2)班同学的人数相等,且三(1)班3/5的同学和三(2)班4/6同学喜欢学习英语,通过这个信息,让学生进行探究来发现解决问题的方法,使学生能够体验到通分的必要性,也真正体验到了一个探究者的快乐。只要教师能认真地整合教材,挖掘出生活中的一些数学问题,通过学生身边一些有意义的数学问题解决更多的实际问题,这样才有利于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四、习题设计的生活化

    有价值的数学习题是新课标的基本理念。学生能够运用所学知识来解决实际生活中的问题,教师在数学教学中的重要目标就是要求数学在生活中价值的体现。因此,教师在习题的设计上力求突破枯燥的传统模式,盡量让学生去体会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例如:在教学六年级数学上册《百分数的应用四》时,可设计习题:“淘气存入银行300元,为期三年,到期时有多少利息?”又如:在学习“合格率”时,可设计习题:“某质量检查部门对某超市的几种水果罐头进行了质量抽查,哪种罐头的合格率高?哪种罐头的合格率低?”用这样生活化的习题来设计,一方面激发了学生的兴趣,另一方面使学生体会到数学就在我们的身边,从而增强了对数学的应用意识。

    总之,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教师应该积极地去探究数学知识生活化,努力培养学生的知识应用能力,能给学生一双用数学知识观察世界的眼睛,一个能用数学知识思考世界的头脑。

    编辑 郭小琴

随便看

 

科学优质学术资源、百科知识分享平台,免费提供知识科普、生活经验分享、中外学术论文、各类范文、学术文献、教学资料、学术期刊、会议、报纸、杂志、工具书等各类资源检索、在线阅读和软件app下载服务。

 

Copyright © 2004-2023 puapp.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2/5 18:50: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