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我的课堂,我做主 |
范文 | 徐珊珊 一、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1、学会分析设计一个简单结构应该考虑的主要因素;2、能进行简单的结构设计,并绘制草图,做出模型。 (二)过程与方法。学生通过经历制订方案、制作模型、评价设计等过程,学会将所学结构知识应用于结构设计,体验结构设计的基本过程与方法。 (三)情感态度价值观。1、让学生体验结构设计成功的喜悦,引导学生养成良好的设计习惯,激发学生敢于竞争、勇于创新的意识;2、通过学做结构设计,使学生感受到,要想把事情做得完美,就必须有丰富的理论知识和良好的动手能力以及善于交流、团结协作的意识。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 进行折叠桌的结构设计,并制作其模型。 三、教材分析 “学做结构设计”是《技术与设计2》第一章“结构与设计”的最后一节。在此之前学生学习了结构含义及功能、结构的稳定性和强度,有了一定的结构设计理论基础。本节内容既是对前面所学知识的检验、应用,也是学习本章内容的最终目的和落脚点。在活动中学生通过亲身体验简单结构的设计,从而明确结构设计的一般过程与方法,形成结构设计的基本能力和素养。本节教学目标的达成,将使学生获得实质的技术素养和实践应用能力的提高。 四、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电视剧《蜗居》导入,如何最大限度地提高现有居住空间的利用率?播放“折叠家具”视频。视频中的家具有一个共同点,就是可以折叠,通过折叠来达到节省空间的目的,这就是为什么现在市场上折叠家具大受欢迎的根本原因。本节课,我们就来设计生活中既常用又简单易做的折叠家具 折叠桌。 【一、明确课题】设计课题:折叠桌模型设计。设计要求:桌子结构完整、可折叠、结构稳定、有一定的承重能力。 【二、制订方案】 1、设计分析(根据设计要求,分析结构设计应该考虑的主要因素)。重点分析桌子折叠功能、结构强度、稳定性。(1)折叠功能的实现。师:PPT展示三种类型折叠桌图片,图中折叠桌怎样实现折叠功能的?生:观察图片、思考得出答案“构件连接处不能移动但可以转动,即采用铰连接方式”。(2)增强折叠桌结构强度。师:通过哪些具体的措施可以增强桌子的强度,使其更结实?生:回顾影响结构强度的主要因素回答问题。(3)增强折叠桌结构稳定性。师:通过哪些具体的措施可以增强桌子的稳定性,使其更稳定?生:增大支撑面、降低重心、多利用三角形结结构…… 2、构思设计方案。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讨论交流、构思便携式折叠桌设计方案,并用草图表达构思。 【三、制作模型】根据设计方案,利用现有结构构件(智慧天下教学模具)制作折叠桌模型。活动要求:①组内成员注意全员参与、合理分工。②折叠桌结构完整、可以折叠、结构稳定(弹簧称显示承受IN侧拉力)、有一定的承重能力(能承受一盒钩码500g的重量)。③制作过程中进一步优化设计方案,并注意填写活动报告。④时间为20分钟。师:巡视观察学生设计搭建,发现设计中存在问题指导学生改进、优化设计方案。生:制作折叠桌模型,填写活动报告;随时测试作品强度和稳定性,进一步修改、优化设计方案。 【四、评价设计】 1、作品白评。(1)自评打分:从作品功能实现、结构强度、稳定陛、实用性、创新陛、美观陛、应用前景等7个方面对本组的作品进行评价。(2)设计交流(演示解说):每组选一名解说员:演示折叠桌怎样折叠的,从三个方面对作品进行解说(设计时考虑到的因素有哪些:作品最得意的地方或有待改进的地方是哪里:分析本组成功的要素或没按时完成任务的原因。) 2、作品他评。学生对其他小组作品进行点评。 3、活动总评。(1)“小评委”打分:通过小评委打分的形式,综合评价各小组在活动中的表现。(2)“小评委”总评:小评委分别从班级整体、各小组在活动中的表现作出评价,并重点对活动生成的一两件作品进行集中点评。(3)教师总评:对本次活动简要评价。 4、活动反思(学生反思到活动报告中)。(1)这个活动再做一遍,本组将有哪些改进?(2)对于本次活动,你们组还有哪些好的建议? 【课堂小结】师:PPT展示本节课知识结构图,简要总结本节内容。教师寄语:也许我们的设计并不完美,但我们的思维闪耀着创新的光辉!创新其实并不神秘。它就在我们身边,只要我们多留心自己的日常生活,就会发现创新无处不在。创新很寻常,但创新很可贵!它是一个人成功的关键,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万丈高楼平地起!创新能力,也需要—步步培养。情感升华(师生一起宣言):我们会从每个活动、每节课、每天的生活开始做起——敏于观察、勤于思考、善于合作、勇于创新!勇于创新——属于我们的成功,一定会如约而至! 五、教学反思 本节课主要践行“有指导的自主学习”原则:课堂以学生自主学习为主线,教师的指导活动则作为一种辅线融于学生的各项活动中。课堂真正体现了新课改理念:学生是课堂的主人。本节课的一大特色是选学生做“小评委”,从学生角度去观察、评价学生的设计活动,真正把课堂交给学生。课堂立足于学生的直接经验和亲身经历,立足于“做中学”和“学中做”,让学生全员全程参与到学习活动过程中。学生通过观察、分析、设计、制作等活动获得丰富的知识和操作体验,进而获得技术能力和情感态度的提升。活动中引入竞赛机制,通过组间竞争、组内合作,培养学生竞争意识和团结合作意识。在小组分工合作中,在生生互动中,促使学生克服“以自我为中心,合作精神差,实践能力弱”等不足,培养了学生的综合素质。设计的本质是创新,激发学生创新热情、开发学生智力潜能、培养提高学生创新能力是本节课的一大立足点。课堂最后的情感升华,让学生从思想上认识到创新并不神秘,它就在我们身边;创新很寻常,但创新很可贵;创新能力不是与生俱来的,需要我们一步步去培养! |
随便看 |
|
科学优质学术资源、百科知识分享平台,免费提供知识科普、生活经验分享、中外学术论文、各类范文、学术文献、教学资料、学术期刊、会议、报纸、杂志、工具书等各类资源检索、在线阅读和软件app下载服务。